亞特蘭大筆會

亞特蘭大筆會是由一群居住在亞特蘭大的中文寫作愛好者組成。筆會提倡中英文寫作,互相交流提高。歡迎有興趣的人士加入。
個人資料
亞特蘭大筆會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物外趣/筆觸印象 BIG CREEK

(2018-04-23 14:40:43) 下一個

上周一,為了換出租房的地毯,去了一位於OKE STREET的CARPET DEPOT,馬路對麵的照相工作室門口,一家白人中產正在和一個瘦高著黑T恤的男子對話,他戴著眼鏡,梳著馬尾巴,看上去有點像藝術家,與這條街道遺留的舊工業區氛圍不太搭調。

下了一個月的雨,這個城市的樹木濕得鮮綠欲滴。經過此地,想起應該看看雨後的大溪。將車往南開去不到五分鍾,就到了大溪(BIG CREEK) 在ROSWELL市中心附近,我記得半年前去過,印象挺深的,老想著寫遊記,向沒有去過的朋友介紹,卻總是沒機會,時間長了也就耽擱下來了。

這條長26英裏半(四十二公裏)長的溪流,發源於喬治亞北方的克銘COMMING,它是如何發源的?誰是它的母親河?無人介紹,就連維基百科也是含糊帶過。

也就是這條窄窄的溪流,彎彎繞繞流經兩個縣,三個城市後,在最後的三英裏流向恰特乎其河的衝刺中,突然發育成小巨人,羅斯維爾的陡峭山穀出現了二十多英尺高差的斷層,河床在斷切之前已寬成三十英尺,緩緩淺淺地淌著,幾乎看不出水流的動靜。

一旦過了落差的邊界線後,前區水流不由自主地被後繼水流推落下去,掙紮著,咆哮著,向斷層下的河床衝去,貼著斷崖遂成瀑布,重重地撞在布滿河穀的大岩石上,反彈後又被後浪推向前方,不斷的前衝,反彈,前行的激流和反彈的水花的錯落交混,將水體大致規整成排浪,在一段段落差不大的河床上,拉拉扯扯地向南湧去,

在落水的轟鳴聲中,急速下降的溪水被各種力在三百六十度的空間裏撞擊得粉碎,水麵多顯白色浪花,象被看不見的巨手攪拌的超級啤酒缸中的啤酒,厚厚的白色泡沫浮在若隱若現的小麥黃液體上,搖晃著,旋轉著,浩浩蕩蕩一往無前,

雨季的瀑布水源豐沛,大溪瀑布的上半部水土混雜,光滑的黃色泛著天光,下半部則如白水裙幔,厚厚的掛滿水珠。百尺深穀裏近似山洪的湍流聲回音不絕,帶著強大的自然力,向大大小小阻擋大溪水的岩塊衝去,撞碎自己後,跳起 並蓋過河床岩石表麵,水跌浪起,洶湧澎湃。

手機響了,我站在河畔觀水作答。濤聲巨響,影響通話,匆匆幾句就掛了。You still use Iphone 3? 帶濃重英格蘭口音的問話飄來,側目望去,嘿,這不是剛剛看到過的瘦高馬尾巴嗎?他咧開大嘴笑著,看上去挺善。yes. I am an old fashion man. 接著我們互致問候。

他來自英格蘭的曼徹斯特,移居美國二十三年,在羅斯維爾開了一家攝影工作室,以此為生。當時正在給15歲生日的男孩在瀑布前留影。他得知我在諾丁漢住過一年,更為親切,我們不約而同談起了英國的天氣,他比我還要失望,Only two month are nice , the rest ten month are horrible. 他說。This is why we are here.我一麵笑答一麵向南走去,

一座帶屋頂的老式木橋橫穿山穀,和大溪山穀和水景相配。走到中部向下望去,隻見水力不減,愈挫愈勇。在軟和硬,水和石的交戰中,難分伯仲。激流聲,瀑布聲,波浪聲,肆虐在青山綠穀中,瀑聲濤聲,此聲彼聲,聲聲回聲。

幾分鍾後,烏雲慢慢散開一條口子,陽光擠開豁口而出照亮山穀。光影間,黃水,白浪,綠樹,紫花,這塊鬧市中心的綠穀,讓我的心思飄然而出,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無欲無念,與山同在,與水同往。在那一時辰,我隻想靜靜地呆下去,但那天是工作日。

聽說大溪的瀑布也有變白的時候。天晴了幾日,我估計大溪的水不那麽混了,又利用午休去了一次,遠遠望去,瀑布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通體淺白色。河水清爽了不少,泛著淺淺的灰藍色,波瀾不驚地向低地流去,旁邊分叉的小瀑,在橫空叉出的綠木襯映下,流的不急不緩,清潤養眼。瀑布下的大岩石上,青少年們三三兩兩,或坐或行,在水花四濺的穀底,享受著都市人羨慕的山野蠻水的情趣。

於是,我的攝影冊裏便有了兩種版本的大溪,雨後和晴後。大溪的形象在我的訪問中亦變得豐滿和完整起來,我愛大溪,這塊城中鬧市旁的世外桃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