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大筆會

亞特蘭大筆會是由一群居住在亞特蘭大的中文寫作愛好者組成。筆會提倡中英文寫作,互相交流提高。歡迎有興趣的人士加入。
個人資料
亞特蘭大筆會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劉繼傑:林書豪是誰的自豪?

(2012-02-23 06:26:47) 下一個
林書豪是誰的自豪?

劉繼傑

短短的兩個星期,林書豪從一個默默無名的板凳隊員變成了整個NBA最受人矚目的明星,也成了美國,中國,以致全球新聞媒體的中心人物。在全球範圍內興起了一股林書豪熱。林書豪的球衣已經成了最搶手的商品,供不應求。在英文中亦出現了林瘋狂,林難以置信,林灰姑娘等新詞匯。與林書豪相比,中國即將轉正的副主席訪問美國這樣一等一的大事也變成了微不足道。

據說不僅是兩岸三地的中國人於海外華裔為林書豪感到自豪,連韓國人也為林書豪自豪,因為他們考證出林書豪的母親有一般朝鮮族血統,韓國的報道說林書豪身體裏流的血有四分之一是大韓民族的,因此他們為之自豪。

大家都自豪也就罷了,各種不同的人群之間居然還為誰有資格為林書豪爭風吃醋,好似眾妃子要爭得皇上的寵幸一樣。先是有人以華人的身份指責韓國人,說他們沒有資格為林書豪自豪,後來又有人以美籍華裔的身份指責身在中國的中國人,說林書豪的榮耀是美籍華人的事兒,和中國人沒有關係。還有人說林書豪是台灣人的後裔,不是中國人的後裔,等等。大陸方麵也不甘落後,因為林書豪母親的祖籍是浙江人,因此浙江也覺得特別有理由為林書豪感到自豪。

因為人類社會是父係社會,而且林書豪的父母又是從台灣持中華民國的護照到美國後移民的,照說台灣人應該很有資格為林書豪自豪了,可是當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總統到了美國為林書豪自豪的時候,竟然被美國眾議員擠兌了一下,說林書豪是完完全全的美國人,那意思是說那是我們美國的榮耀,跟你們沒有關係。

其實在我看來,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人之間,各個種族的人之間為林書豪爭風吃醋沒有意義,也沒有必要。後宮嬪妃爭寵皇上,那是有道理的,為的是滿足性饑渴,皇上能力有限,不能滿足所有的嬪妃的需要,因此嬪妃間爭風吃醋可以理解,如果不爭就要獨守空房了。但林書豪就不一樣了,別人為林書豪自豪,並不妨礙我為林書豪自豪,一個林書豪可以滿足成百億人的自豪感。就象耶穌提供的五餅二魚一樣,有多少人都夠吃,為什麽還要排擠別人呢?如果說你吃了我就沒的吃,那爭啊搶啊的,雖然不夠君子,但也還不太小人。但如果自己吃飽了還不讓別人吃,那就是不厚道了。

社會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做角色。每一個在社會中生存的個人,都或多或少擔任各個不同的角色。所謂角色,就是具有某種共同特征的一群人。而具有多種角色的個人,實際上就是不同人群之間的交集。當一個人出名了之後,他身上每一種角色所代表的群體,都會有被代表的感覺。

舉個例子,假如中國某省某縣某鎮某村出了個英雄,是個年輕女子,共青團員,基幹民兵,家裏還有在海外關係。英雄出名之後,當地自然會為之自豪。說誰誰是某某省某某縣某某鎮某某村的。但婦聯的機關報就會說婦女裏出了個英雄,武裝部的機關報就會說某某基幹民兵成了英雄。而團報一定會說團員某某的英雄事跡,僑聯的報紙就會說僑屬某某如何英雄,等等。如果那女子再是個民營企業家,業餘書法愛好者,武術隊員,可想而知英雄前麵的冠詞會怎樣變化了。

就拿林書豪來說吧。從國籍上來講,林書豪是美國人,當然美國人為林書豪自豪。從血統上來說,林書豪是華裔,因此所有的華裔,華人都為林書豪自豪。我這裏的華人包括兩案三地所有的中國人,但由於林書豪的父母是從台灣移民到美國的,因此台灣的居民對林書豪感到更親切,也更自豪。但我認為,不光是台灣或中國,或者韓國,其實整個亞裔都應該為林書豪自豪。因為在美國的人口分類中,林書豪是亞裔美國人,而不是華裔美國人。在美國的華裔,更多的被人看作是亞裔。因為美國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一般以種族區分人,不細分到國籍省籍那個程度。如果您有在美國長大的孩子,您就會注意到,他們大部分說自己是亞裔,而不強調華裔。

不光按國籍,血統有人感到自豪,從地域上說也有很多人有理由自豪。首先是紐約人,特別是尼克斯的球迷,特別會為林書豪自豪。其次是加州,特別是北加州,也會為林書豪自豪,因為林書豪是他們那兒培養出來的。麻州波士頓的人也為林書豪自豪,因為林書豪是他們那兒畢業的,而全國全世界各地的哈佛人,更有理由為林書豪自豪了。如果把國籍,血統,地域,學校等各種因素都算上,全世界大部分人都可以為林書豪感到自豪,而且各種自豪可以和平共處。

其實我覺得,還有很多人應該為林書豪自豪,比如學經濟的,家裏三個男孩兒的,姓林的,名字帶書或者帶豪的,或者英文名字叫Jeremy的,都有理由為林書豪自豪。我有一個林姓朋友,兒子的名字叫Jeremy Lin,林書豪成名給了他一個特別的理由自豪。而我呢,甚至為我有姓林的朋友自豪。

而最有資格為林書豪自豪的,除了林書豪本人,應該是他的父母和家人。但我沒聽見林書豪的父母說,林書豪是我們的兒子,別人的家長沒資格自豪。

回來再想想那韓國人,人家也沒說林書豪是韓國人,隻想爭取四分之一的自豪感都被人指脊梁,實在可憐。我不知道林書豪的母親是不是半個韓族人,如果不是的話,當然不值的同情。但如果真是的話,我覺得韓國人應該享受的自豪感,應該大於四分之一才是。為什麽呢?因為林書豪母親使得林書豪得以有一米九十多的身材,因此母係的貢獻更大些。

就在林書豪成名前沒幾天,美國橄欖球的超級碗決賽中出現了一個有華人血統的球員,其華人成分也是四分之一,其父親是華人跟牙買加人的混血,母親是牙買加人和非洲人的混血。在我們華文媒體上,居然出現了首位華裔運動員進入超級碗的報道,連四分之一都不提,但也沒見被人戳手指頭。

順便說一句,我們華人或華裔,不管是哪國人,總是把種族和血液看得很重要,強調血濃於水。不論是四分之一或者八分之一,甚至十六分之一自豪的機會也不放過。但遇到華人中有不光彩的事情出現的時候,大家都會撇清關係,說那是孤立事件,不代表整個華人。前些年出了個盧剛,是個純純粹粹的中國人,北大的高材生,到美國念博士,還沒有入籍。如果日後出些成就,全球華人一定為之自豪。但盧剛不給中國人爭氣,因為不會做人,在導師那兒失寵了,一怒之下買了把槍,打死了同學教授副校長一幹人後飲彈自盡了。事出之後,整個華人社會都強調不要把他和廣大華人群眾聯係起來,甚至是我們華人的恥辱的話都不能說。無獨有偶,弗州理工大學的殺人犯是韓裔美國人,也沒見韓國人有幾分之幾的自豪或自責。難怪古人說,窮居鬧市無人問,富住深山有遠親,世態炎涼,入木三分。

中國人有資格為林書豪自豪,但不應把林書豪稱為中國人。英文中的“Chinese”是個意思不是很清楚的詞,要根據語境來翻譯。具體到林書豪身上,我認為翻成華人或華裔比較好。

讓我們廣開胸懷,接納更多的人為林書豪自豪。

二零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劉繼傑 回複 悄悄話 謝謝dailin。《女籃五號》當年可是風靡全國啊。能當籃球隊長更是不簡單。
dailin 回複 悄悄話 老劉很有趣的文章,有老劉風格。

喜歡林書豪。當在一個周日坐在溫暖的家中舒適的沙發上看到林書豪的比賽錄像時,被震撼了,一次一次地看。

母親曾經是女籃五號,我也當過籃球隊長呢(“英雄”不問年齡啊,嗬嗬),後來不長個子,隻好退出,但喜歡看籃球,延伸到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可惜對美國全民癡迷的“超級碗”看不懂,在努力學習中。

不說別的,因為林書豪的黃色麵孔,確實讓我產生更多的親切感,給他更多的祝福。他是個好孩子,不止是球技,還有教養。
劉繼傑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專業讀者。
劉繼傑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專業讀者。
專業讀者 回複 悄悄話 寫得有趣!也不完全是世態炎涼.人們都喜歡找理由讓自己高興.大多數人都是這樣.隻有成熟有膽識的人才會實事求是地承認錯誤.我聽到老美檢討他們的祖宗對印第安人的不公平,忘恩負義行為.第一次聽到時, 很震撼, 很感動.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