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ss_view's world

今天是2008年的正月15 ,開始久久都想建立的blog.
正文

2007,5.1 長假全記錄03

(2008-04-22 04:48:27) 下一個

第二天,我們打聽到附近有個原生態的小鎮--暖泉鎮, 是個古堡. 我們就驅車繼續往西, 一會就到了:

史文化名鎮暖泉鎮

 暖泉鎮位於河北蔚縣境內西部,東經114026′,北緯39048′,向西3公裏即是河北與山西的省界線。全鎮16個行政村,1664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42人,鎮域麵積57.3平方公裏。鎮區內8個行政村,10411人,居民區1.3平方公裏。
    暖泉鎮交通便利,東距蔚縣城10.4公裏,西距山西廣靈縣城15公裏,北距下廣線二級公路4公裏。通訊便捷,現有固定電話用戶2370戶,移動通訊塔4座,信號覆蓋率100%。文教衛生完善,現有中學1所,教師102人,學生860人;完全小學5所,教師133人,學生1406人;中心衛生院1處,門診3處,衛生所17處,醫療衛生人員53人。現有鄉鎮企業263個,其中個體工商戶201戶,營業收入總額12905萬元。200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2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00元。暖泉鎮節日社火豐富多彩,風味小吃獨具特色,糊糊麵、粉坨、豆腐幹、辣椒油、糖大餅等遠近聞名。
    暖泉鎮自然條件較好。地跨丘陵、河川,北高南低,平均海拔940米,土壤以栗鈣土為主,河灘布有草甸土和水稻土,屬東亞大陸性季風氣候中溫帶亞幹旱區,年降水量390.9毫米,平均氣溫6.50C,七月平均氣溫22.00C,一月平均氣溫-12.20C,年均有效積溫29670C。年均日照時數2921.1小時,無霜期131天。全鎮耕地麵積2285公頃。農作物以玉米、穀黍、水稻、煙葉、蔬菜為主,已形成“北林中糧南煙菜”的種植格局。
    暖泉古鎮曆史悠久。由壺流河穀地發現的舊石器和眾多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等考古資料可以推溯,早在兩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人類在暖泉一帶定居生活。有史料記載,古鎮在堯、舜時期屬冀州,商周時屬代國,戰國時期為趙、秦等國角逐之地。秦、漢、三國、兩晉時,均屬代郡,暖泉屬平舒縣治,鎮西現存高大的封土漢墓群,便埋葬著當年的官僚顯宦。唐宋時期是漢族與少數民族爭奪之地。元朝建鎮,明清時發展為“三堡、六巷、十八莊”,從此暖泉成為蔚縣西部的交通樞紐和商貿中心。1958年成立暖泉人民公社,1984年恢複鎮建製至今。
    暖泉水資源豐富,水文化獨特。暖泉水之源有兩處,一為鎮中心的逢源池水,儲水量1536米3,流量為0.089米3/秒,一為華嚴寺前佛鏡之水,儲水量為742米3,流量為0.028米3/秒。兩處泉水一年四季水溫均為160C,寒冬臘月水麵積氣如蒸。《蔚州誌·渠道圖》中記載:“出城西三十裏暖泉堡中,泉之源以石甕分東西流”,又說“其水澄清如鑒,三冬不凍,故雲。”“暖泉”之名正源於此。兩泉最有名者為逢源池水,泉水經東西兩龍口相向而出,環村緩流。逢源池南為涼亭書院,書院中主體建築是一座約80米2的涼亭,泉水從地下穿亭而過,亭前有一過流水井,石砌 八角形,故稱八角井。“水過涼亭八角井”是蔚縣“八大勝景”之一。泉水沿環村明渠澆灌著鎮區南的數百畝菜園和稻田,最後流入鎮區東南的壺流河水庫,數九寒天暖泉水流出1.5公裏內不結冰。鎮轄區內的壺流河水庫匯水麵積為1717平方公裏,最大蓄水8070米3,平均水深14米,水麵麵積12平方公裏,有效灌溉麵積20萬畝,集農業灌溉、水產養殖、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景色優美宜人。
    暖泉鎮內文化遺存豐富。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古堡和華嚴寺,目前此兩處已申報為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並通過國家文物局組織的專家評審待發布。縣級保護重點文物有暖泉書院、北官堡、漢墓群和古瓷窯4處。鎮保重點文物有朝陽樓、關聖廟、蒼竹軒古院、“九連環”套院、古花廳和古當鋪門店等6處。鎮內保存較好並有獨特風格的古寺廟、古民居、古店鋪、古城堡、古戲樓等有200餘處,其中古居民宅院180餘處。曆史文化遺存包括花燈節、打“樹花”、民間剪紙、紙雕藝術和各類社火表演等。2003年8月暖泉被河北省文聯、省民協授予“古居民俗之鄉”。古鎮名人才子層出不窮,最著名的有元朝工部尚書王敏、明朝兵部侍朗張邦齊和民國年間的古鎮文人蘇大迷等。1953年前蘇聯領袖斯大林逝世,蘇大迷先生精心撰寫了一幅挽聯:“雄心蓋瀛寰 隻恨未能勤內典; 藥方盈世界 誰憐不早覓良醫”。此聯經蘇駐華使館轉到蘇聯國內,受到蘇聯gov-ern-ment嘉獎。
    被譽為“河北民俗文化第一村”的西古堡是蔚縣乃至河北省的典型古堡,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集“古城堡、古寺廟、古戲樓、古民居”四大文化景觀於一體,有重要的曆史文化價值、民俗研究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西古堡、中小堡、北官堡,與現保存較為完好的老君觀、涼亭書院、明洪武32年的華嚴寺以及鎮域內的壺流河水庫等諸多景點,構成了蔚縣城西一日遊的基本格局。
    近年來,暖泉原汁原味的明清文化吸引來薑文、陳強、劉蓓、何冰等影視名人,先後有《鬼子來了》、《不覺流水年長》、《敵後武工隊》、《母親是條河》等10多部電影、電視劇來此取景拍攝。全國政協常委、民俗專家馮驥才先生,國家文物局單霽翔局長及省市文物主管領導和專家曾多次來暖泉,對古鎮的文物價值給予了充分肯定。
    目前,暖泉古鎮獨特的水資源、曆史文化遺存和旅遊資源開發已引起各級領導的廣泛關注和重視。暖泉古鎮正煥發著勃勃生機。暖泉鎮黨委gov-ern-ment已精心描繪了古鎮發展藍圖並製定了多項優惠政策,熱烈歡迎社會各界人士旅遊觀光,投資開展,共謀發展。
這是鎮上的早市

誘人美麗的水果

打理癱子的老鄉

繁忙的街道

一棵很大的古樹

有古木逢春的感覺

街道很窄, 但是有公共汽車通行

鎮子的西麵是古堡, 完全免費

 


zz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