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說說這“拚刺刀”

(2009-10-20 18:49:56) 下一個
說說這“拚刺刀”。

我來這文學城的“我的中國”論壇也有幾年了。最近發現了它有些喜人的變化。指出中國現行製度弊端的貼子越來越多了,歌功頌德的貼子相對少了。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好事。一個人最大的愛國無非是想讓自己的國家越來越好。怎麽越來越好呢?自然是改造自己的弊端和毛病了。如何改正呢?首先自然是要認識自己的毛病。而如何認識自己的毛病呢?當然是要有人(或是自己或是別人)指出這些毛病了。正所謂孟子“聞過則喜”。

而這個論壇裏最近總有這樣的一些聲音。一旦有人提出中國或中共的某些弊端,他們的回應就是類似“你為什麽不回去拚刺刀?”的話。好像我們不去拚刺刀,去造反,我們說的話就沒有任何邏輯,就是廢話一樣。

其實,一些話的正確與否,要看話的本身。話的本身的事實或邏輯是否站得住。而用事實或邏輯來反駁,恰恰是這些“拚刺刀”不離口之人所最不擅長的。不信您就試一下,看看有多少人在說“拚刺刀”之類的話的同時,還說過什麽用事實和邏輯來反駁別人觀點的話。這樣“拚刺刀”的話,無非是一種黔驢技窮的搪塞罷了。而這個搪塞的後麵,恰恰是他們論點和論據的事實上和邏輯上的蒼白無力。

也許沒有或不能付諸行動的話就是廢話。不過這樣的真實的“廢話”要比那些歌功頌德的假話,屁話好上千倍。其實這些話也未必就是廢話,任何重大變革,都是從這些看似“廢話”開始的。

中共有著幾百萬的軍隊,讓我們這些手無寸鐵的人去拚刺刀,無非是去送死。任何平常的人,都不會那麽做的。不過也有例外,89年6月5日上午那個隻身站在坦克麵前的英雄就是例外。不過他絕對不是平常的人。不知那些常把“拚刺刀”掛在嘴邊的人對這位英雄是怎麽看的。還有去年那個真正去拚刺刀的楊佳,不知他們是怎麽看的。

咱們再來看看說這“拚刺刀”的話的人心裏是怎麽想的。他們的想法無非就是,你們說得天花亂墜也沒有用,中共有槍,你們膽敢造次,就是死路一條。到了這裏,話題已經不在對論點和論據的事實和邏輯的爭論的層麵之上了,而是低了幾級了,已經到了一個“你們不怕死就來吧”的流氓層麵了。

野史有記,號稱自己要“八表經營”的張之洞臨終的時候,末帝溥儀的生父、時任攝政王的載灃雖然與之政見不合,但也是親臨床榻看望之。張之洞畢竟是四朝老臣,臨死之時還是念念不忘天下安危,提出要善撫民眾。載灃揚揚得意道:“不怕,有兵在。”張之洞從此再無一語有關國計民生的大計獻於攝政王大人之前。在他看來,清朝已經是完了。雖然張之洞沒有所謂現代政治思維,但他知道,但凡是勒兵觀變的心態一出,這天下從此就算是無可收拾了。

這個“拚刺刀”和“有兵在”是多麽的相似呀!張文襄死後,清朝的下場,自不必多說。如今又有人把這如出一轍的“拚刺刀”掛在嘴邊,我看這個國家的命運也是注定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