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5)
2009 (91)
2011 (89)
2015 (78)
2017 (115)
2018 (134)
2019 (117)
2020 (196)
2021 (159)
2022 (98)
2023 (111)
2024 (97)
德國未來總理梅爾茨(Merz)
2025年2月23日星期天德國選舉,如果沒有重大影響選舉的事情發生,梅爾茨將成為下屆德國的總理。
弗裏德裏希·梅爾茨(Friedrich Merz;1955年11月11日—)1975年在呂滕那裏完成高中學業並在那畢業。然後他進入自行火炮部隊服兵役。 從1976年起他分別在波恩大學和馬爾堡大學學習法律。 他於1982年畢業並通過第一次法學國家考試。 從1982年到1985年,他在薩爾布呂肯地區法院完成培訓,並通過了第二次法學國家考試;1985年到1986年,他在薩爾布呂肯地區法院擔任法官。 自1986年起,他獲得律師從業資格。直到1989年,他還受雇於德國化學工業協會(VCI)。從2002年1月1日到2004年12月31日,他為科隆Cornelius Bartenbach Haesemann和合夥人律師事務所的律師。 從基民盟代主席職務退休後,他成為梅爾布朗國際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
在2000年到2002年間出任聯邦議會聯盟黨黨團主席,並在1998年到2000年以及2002年和2004年間出任基民盟副主席。2022年1月當選基民盟主席。2009年起,默茨擔任“大西洋之橋協會”主席。此外,他還是歐洲三邊委員會成員。從2016年3月起,他代表德國投資者在世界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貝萊德擔任監事會主席。
梅爾茨於總理格哈德·施羅德首次任期內擔任聯邦議院反對黨領袖。在2002年大選後,基民盟黨領導人安吉拉·默克爾擔任議會黨團主席,梅爾茨仍為副主席直至2004年12月辭職。
在2025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前,他獲基民盟/基社盟兩黨推選為總理候選人。由於基民盟/基社盟民調大大地領先時任總理朔爾茨的德國社會民主黨,他被認為將成為德國下一任總理。
時隔12年,梅爾茨於2021年回歸政壇,從默克爾時代的失意政客到2022年成功奪回黨主席之位,如今以更為保守的路線重塑基民盟,也是即將到來的聯邦大選中呼聲最高的總理候選人。
梅爾茨出和父親一樣是一名天主教徒和律師。直到今天,他依然居住在離出生地不遠的地方。1989年,33歲的梅爾茨代表基民盟進入歐洲議會,擔任議員五年。五年後,梅爾茨進入德國聯邦議院。當時,他迅速以出色而犀利的演講風格嶄露頭角,在黨團中發言也很有分量。
梅爾茨今年69歲,如果成功當選,將成為自阿登納(Konrad Adenauer)以來就任時最年長的德國總理。阿登納在1949年以73歲高齡出任聯邦德國第一任總理。盡管與肖爾茨同為法律出身,但兩人性格迥然不同。這位身材高大的基民盟政治家每每步入房間或登上舞台,都會引人矚目。在麵對麵交流中,他展現平易近人和幽默的一麵,然而,當他如慣常般彎下腰來,俯視談話對象時,有時反而顯得居高臨下。
梅爾茨的政治生涯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默克爾執政之前,默克爾卸任之後。早在2001年,梅爾茨曾希望將自己作為基民盟/基社盟總理候選人角逐2002年聯邦大選。但最終聯盟黨決定推舉來自巴伐利亞的基社盟黨人施托伊貝爾(Edmund Stoiber),後者最終在與社民黨施羅德的對決中落敗。
2002年,已是基民盟主席的默克爾取代梅爾茨,擔任聯盟黨議會黨團主席。此後梅爾茨逐漸遠離政壇,重返法律界。2004年,梅爾茨辭去議會黨團副主席職務。2005年默克爾當選德國總理。2007年梅爾茨宣布,由於黨內分歧不會參加下一屆聯邦議院選舉,並最終在2009年以不再競選聯邦議員而正式退出政壇。
退出政壇後,梅爾茨在經濟界迎來了事業的上升。2005年至2021年,梅爾茨在一家國際律師事務所任職,並在監事會和管理委員會擔任重要職務。2016年至2020年,他擔任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集團(Blackrock)德國分公司監事會主席。
2018年,默克爾宣布不再競選基民盟黨主席,梅爾茨重返政壇。2018年,梅爾茨在競選黨主席時敗給了卡倫鮑爾(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又在2021年輸給了拉舍特(Armin Laschet),但終於在2022年第三次競選基民盟黨魁成功。他的回歸帶來了更加保守的政策傾向,也鞏固了他作為保守派陣營中主張經濟自由主義的形象。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梅爾茨就曾在德國聯邦議院投票反對放寬墮胎法以及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PGD)。1997年,德國議會通過法案,將婚內強奸與其他強奸行為一同納入刑事犯罪,但梅爾茨當時對該法案投下了反對票。
梅爾茨一向支持核能,並倡導更自由的經濟政策,推動減少官僚主義。大約25年前,梅爾茨便對德國移民政策帶來的影響表示不滿,稱之為“外國人問題”,並堅持德國社會應當有“主導文化”(Leitkultur)。
如今,在政治和社會環境發生變化的背景下,梅爾茨將這些議題再次帶回大眾視野。在德國電視二台(ZDF)的訪談節目《馬庫斯·蘭茨》(Markus Lanz)中,梅爾茨指責德國的移民政策導致社會融合不足:“有些人根本不應該留在德國,但我們卻長期容忍他們的存在,不遣返、不驅逐,然後又對他們引發的社會問題感到驚訝。”他還抨擊一些移民家庭對子女教育的態度,稱有些家庭的父親完全不認可教師的權威,尤其是女教師的權威,而他們的孩子基本上就是‘小霸王’(kleine Paschas)。”
不同於默克爾時代的基民盟,如今基民盟黨內高層對此類言論幾乎沒有異議。許多曾支持默克爾更進步路線的政治盟友,在她卸任後已陸續離開。梅爾茨在成為聯盟黨總理候選人後卻仍頻頻受到來自姊妹黨基社盟基黨主席索德爾(Markus Söder)的施壓,雖然後者在競選總理候選人失利後已向梅爾茨表過忠誠。此外,自2024年夏末以來,梅爾茨在政治表現上似乎也出現了一些波動,出現了數次對自己先前發表的政策表述進行修正的情況。
不過,梅爾茨表示在柏林的聯邦議會黨團已經在關鍵領域重新確立了政策方向,並表示也在基民盟內部同步推動了這一進程,通過新的綱領文件完成了改革。他總結道“我們又重新回到了正軌上。”
如今梅爾茨所代表的基民盟已變得更加保守。與20年前類似,梅爾茨正在考慮恢複核電,並呼籲出台更嚴格的移民政策。梅爾茨在肖爾茨領導的交通燈政府(社民黨-綠黨-自民黨)解體後幾小時便表示:“‘交通燈’政府自昨晚起就已經成為曆史。它的失敗不僅僅是因為自民黨,而是因為從一開始就缺乏一個共同的執政基礎。”
星期天聯邦大選,梅爾茨所在聯盟黨目前在民調中以30%的支持率領先。梅爾茨也誌在取代肖爾茨成為德國下一屆總理。但目前尚未明確會與哪些政黨組成聯盟政府。
Leben Sie in Deutschland? Sind Sie wahlberechtigt?
可是聯盟黨拉選擇黨組閣的可能性還是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