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德國紀念〝水晶之夜〞

(2023-11-09 12:53:04) 下一個

德國紀念〝水晶之夜〞猶太人在德國:擔憂暴力

Am Donnerstag, 9. November 2023 gedachten Stadt Bamberg und die Israelitische Kultusgemeinde der Opfer der Reichspogromnacht sowie der vertriebenen und im Holocaust umgekommenen jüdischen Mitbürger um 17 Uhr am Synagogenplatz.  CSU-Stadtrat You Xie nahm an der Gedenkstunde  teil.

德國各地舉行活動,紀念納粹“水晶之夜”85周年。1938年11月9日,納粹在多座城市對猶太人商店進行了打砸搶,燒毀了1000多座猶太教堂,並將上萬名猶太人驅逐或殺害。因為猶太商店玻璃被砸碎,所以納粹將這一行動美化稱為“帝國水晶之夜”。這一天其實是納粹在德國乃至歐洲係統性摧毀猶太文化和全麵屠殺猶太人行動的開端。
水晶之夜(Reichspogromnacht)是指1938年11月9日至10日淩晨,納粹黨員與黨衛隊襲擊德國全境的猶太人的事件。這被認為是對猶太人有組織的屠殺的開始。

1930年代,許多猶太裔波蘭人居住在德國。1938年10月28日,1.7萬名猶太人在無預警的情況下在午夜被德國政府驅逐出境到波蘭。一開始波蘭政府拒絕收容他們,於是這批猶太人隻好日夜待在德國和波蘭邊境,直到德國當局說服波蘭政府同意他們入境。

赫舍·格林斯潘(Herschel Grynszpan),一名在法國的猶太裔德國青年,在1938年11月3日接到一封來自他父母的明信片,敘述他們在被驅逐境況下的可怕經曆要求幫助。

11月7日星期一,格林斯潘買了一隻左輪手槍和一盒子彈前往德國使館求見負責官員。接待員把他領到秘書恩斯特·馮·拉特(Ernst vom Rath)的辦公室。格林斯潘拔槍射出五發子彈,其中兩發擊中馮拉特胃部。格林斯潘在現場等候法國警察到來,交給他們一張事先寫好的明信片:我必須讓世界知道我的抗議。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馮拉特是一位職業外交家,當時因為同情猶太人的遭遇被認為政治上不可靠,正在接受蓋世太保的調查。

拉特於11月9日死去,死訊傳到柏林成為德國對猶太人采取暴力行動的借口。

這次事件並沒有停止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這個事件創造了一個新名詞“反猶太主義”。雖然在當時隻有極少數人知道,不過水晶之夜是後來對全歐洲猶太人有組織迫害和集體屠殺的第一步。

猶太人在德國:擔憂暴力

極端伊斯蘭組織哈馬斯在以色列的恐怖活動也直接影響到海外的以色列人和猶太人。他們擔心在歐洲也會受到哈馬斯及其支持者的暴力。

聯邦總統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邀請各界代表參與開誠布公的討論,但是在對話開啟之際,這位德國國家元首強調了幾個重要觀點:首先是“我們的國家不會容忍反猶主義”。施泰因邁爾向猶太群體保證:“隻要您仍須為自己和孩子的安全擔心,這個國家就不會袖手旁觀。”

第二點是麵向德國的“巴勒斯坦社群”:“我們不允許反穆斯林的種族歧視,也不允許將整個穆斯林群體置於普遍嫌疑之下。”不過施泰因邁爾也同時對他們發出呼籲:“請不要讓自己受到哈馬斯幫凶的利用。請您為自己發聲。請明確拒絕恐怖主義。”

反猶暴力事件的增多拉響警報

2023年的秋天,德國輿論經曆了圍繞中東戰爭的激烈辯論。自從極端伊斯蘭主義的巴勒斯坦恐怖組織哈馬斯於10月7日對以色列發動襲擊之後,不少專家紛紛表示,反猶暴力事件的增多趨勢已經拉響了警報。

德國多地發生了群情激憤的支持巴勒斯坦的遊行示威,警方出動大量警力以維持秩序。一些猶太家庭已經不敢出門,並且擔心孩子的安危。與此同時,一些穆斯林協會則抱怨社會上存在針對整個移民群體的普遍懷疑,以及越來越嚴重的排斥。

就此,聯邦總統施泰因邁爾希望能夠做出一個範例。“中東戰爭:為了在德國的和平共處”——以這個為主題,他邀請了12位嘉賓來到自己在柏林的官邸美景宮(Schloss Bellevue):他們中一半是猶太教徒,一半是穆斯林,所有人都是猶太-穆斯林合作項目的代表。

反猶主義:為何如此根深蒂固

在這場圓桌討論會上,各位代表向總統匯報的情況是令人壓抑的。他們觀察到一條深深的裂痕已經存在於社會中。這條裂痕並非新鮮事物,但卻在10月7日之後變得更深了。兩邊的群體情緒都在變得越來越激憤。

福爾斯特(Michael Fürst)是德國下薩克森州猶太人協會的主席。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呼籲猶太群體和巴勒斯坦群體之間的對話。他對施泰因邁爾講述道,如今“很多社區成員對我說,他們覺得這個對話項目隻是作秀”。在哈馬斯發動恐怖襲擊之後,以色列發生的一切對於他們來說“無異於堤壩的崩塌——這是自納粹大屠殺之後,針對猶太人的最大殘害暴行”。很多猶太人都表示要撤回到自己的社區中去。對話雖然重要,但是在當下卻極難進行。

針對穆斯林和外來移民的普遍懷疑

德爾維什·赫紮爾西(Dervi? H?zarc?)也有類似的經曆。這位出生在柏林的土耳其後裔是當地“克羅伊茨貝格反對反猶主義倡議”的項目負責人。該項目致力於在首都柏林的穆斯林移民社區內反對仇恨和偏見。

我們在過去幾個星期裏收到了來自學校老師的500封谘詢,他們在學校都遇到了這方麵的矛盾衝突”,聯邦總統施泰因邁爾表示。很多學校的校園氣氛也是劍拔弩張。有移民背景的穆斯林學生感覺德國的社會多數對他們普遍持懷疑態度。而學校也因為處理反猶主義議題而感到力不從心。他發出急迫的警告:“如果我們讓這些兒童少年受到汙名化,如果我們不能做到把他們納入社會,那麽這些孩子就會與德國決裂。”

猶太人在德國:擔憂暴力

在對話過程中,施泰因邁爾保持低調。他主要專注於向嘉賓提出問題。比如他對102歲高齡的納粹大屠殺幸存者瑪格特·弗裏德蘭德(Margot Friedländer)提問,她想對那些猶豫是否還要繼續在德國生活下去的猶太人說些什麽。對其他與會者,他也十分關心他們所負責的項目是否因為當前時局而受到了負麵影響。有時他也會提醒大家建立同理心,或是對那些倡議的勇氣和努力付出表示讚賞。

施泰因邁爾向所有參與者保證,他們同樣歸屬於德國。“今天的德國是一個向世界開放、多元化的國家。”他嚐試在討論中給予鼓勵和道義上的支持,這一點得到了與會嘉賓的讚賞。與此同時,現實情況仍然是令人沮喪的。

尤其是在這場對話舉行前一天,多個協會和學術界人士都對德國目前反猶暴力事件的狀況做出了消極的評估。在聯邦政府打擊反猶主義事務專員和“萬湖會議別墅”猶太大屠殺紀念館負責人共同舉辦的記者會上,阿馬杜·安東尼奧基金會(Amadeu-Antonio-Stiftung)的項目主任萊勒(Nicolas Lelle)在《反猶主義現狀報告》中做出了痛苦的總結:“反猶主義在德國確實占據了一席之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