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我祖謝安如何阻攔桓溫奪取帝位

(2018-03-01 14:03:28) 下一個

我祖謝安如何阻攔桓溫奪取帝位

謝氏族譜記載,謝文卿為福建莆田士人,與蘇軾同期流放到海南島,是謝安第二十六代孫。謝盛友是文卿公第三十代孫,謝安(320年-385年),字安石,陳郡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人,東晉政治家,軍事家。他初與權臣周旋時,從不卑躬屈膝,不違背自己的準則卻能拒權臣而扶社稷;等他自己當政的時候,又處處以大局為重,不結黨營私,不僅調和了東晉內部矛盾,還於淝水之戰擊敗前秦並北伐奪回了大片領土;而到他北伐勝利、正是功成名就之時,還能激流勇退,不戀權位;因此被後世人視為良相的代表,“高潔”的典範。

桓溫(312年-373年),字元子,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縣龍亢鎮)人。東晉重要將領及權臣、軍事家,譙國桓氏代表人物。官至大司馬、錄尚書事。宣城內史桓彝長子,因領兵消滅成漢而聲名大盛,又曾三次領導北伐,掌握朝政並曾操縱廢立,更有意奪取帝位,但終因最後一次北伐大敗而令聲望受損,受製於朝中王氏和謝氏勢力而未能如願。死前欲得九錫亦因謝安等人借故拖延,直至去世時也未能實現。因桓溫獲賜諡號宣武,故《世說新語》稱其為“桓宣武”。其子桓玄後來一度篡奪東晉帝位而建立桓楚,追尊桓溫為“楚宣武帝”。

公元317年,世家大族王導及其兄弟輔佐晉元帝司馬睿在江東開創了東晉基業。王導死後,桓溫翦除了王氏勢力,專擅朝政,桓氏家庭隨之興起。謝安就是在桓溫執政前夕出仕的。桓溫掌政權後仍不滿足,他多次北伐,企圖為謀取帝位做好準備。太和六年(公元371年),桓溫廢除了皇帝司馬奕,另立簡文帝司馬昱,使本來不太穩定的政局再次出現危機。脆弱的簡文帝不堪憂慮與恐懼,終於一病不起。臨終時,他仍懾於桓溫的淫威,竟在遺詔中說:“如果他不成器,您可以自取天下。”這就等於給了桓溫篡位的口實。在這緊急關頭,謝安力諫簡文帝改寫遺詔,並立司馬曜為皇太子。桓溫聞訊簡文帝並沒有如他指望的那樣,禪位給他,十分惱火;謝安等人則趁他不在京都,馬上立太子做了皇帝。桓溫氣急敗壞,於是在寧康元年(公元373年)二月,親率大軍,殺氣騰騰地回兵京師,向謝安、王坦之問罪,並欲趁機掃平京城,改朝換代。眼見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新帝司馬曜也不得不下詔讓吏部尚書謝安和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桓溫。王坦之早就聽人說桓溫此次來就是要殺他和謝安,所以非常害怕。他讓謝安拿主意,謝安鎮定自若而又十分鄭重地告訴他:“晉朝的危亡,全看我倆此行了。””

二月的京城,春寒料峭,桓溫的到來更給這裏增添了一派肅殺氣象。在這惶恐的一群人中,隻有兩個人不改自然容顏,一個是來者不善的恒溫,一個是鎮定安閑的謝安。他倆之間的 “角逐”已不止一次了。在習習拂麵的寒風中,謝安走上台階,在席上就坐。他並不看桓溫布置在四周,圍得像鐵桶似的衛兵,而是先作了一首詠浩浩洪流的《洛生詠》,然後才平靜從容地說:“我聽說諸侯有道,就會命守衛之士在四方防禦鄰國的入侵。明公入朝,會見諸位大臣,哪用得著在牆壁後布置人馬呢?”老道的桓溫沒料到昔日在自己府中做司馬的謝安在這種關頭依舊不改其曠達風度和自若本色,一下子被他鎮住了,於是趕忙賠笑說:“正因為不得已才這樣做呀!”囂張氣焰一下子被打下去後,他連忙傳令撤走兵士,籠罩在大家中間的緊張氣氛一下子消除了。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他又擺酒設饌,與謝安兩人“歡笑移日。”在這歡笑聲中, 朝廷總算度過了一場虛驚。 此次風波,全靠了謝安和王坦之的忠心輔佐,才把局麵逐步穩定下來。

但是,野心勃勃的桓溫卻依舊不肯放棄自己做皇帝的夢想。不久,他回姑孰養病,暗示朝廷授他“九錫”。“九錫”是曆代權臣篡位前的最後一級台階,他身患重病更是急於獲得,想好歹也當他幾天皇帝。他讓袁宏按他的意思起草加授九錫的詔令,袁宏把詔令拿給謝安看,謝安看後,隻說了一句“不好”。便動手慢慢修改。就這樣一共修改了好幾次,拖延了幾十天,也沒有定稿,一直拖到七月桓溫病死。至此,司馬朝廷麵臨的一場危機總算過去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