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童年回憶(15):晚禱(圖)

(2008-06-15 07:54:26) 下一個

毛主席語錄牌



童年回憶(15):晚禱


作者: 謝盛友


我們是否缺乏晚禱精神?

我很小的時候看 過一部老電影,叫做《戰鬥裏成長》,我很小的時候“早請示,晚匯報”, 吃飯吃了一半,要停止下來,跳“忠字舞”。那個年代,跳“忠字舞”是每天的功課。

近日上網,忽見舊體《詞二首》(作者王兆山,6月6日《齊魯晚報》),茲錄其一如下:
    
   《江城子 --- 廢墟下的自述》
      
一位廢墟中的地震遇難者,冥冥之中感知了地震之後地麵上發生的一切,遂發出如是感慨:
      
   天災難避死何訴,
   主席喚,總理呼,
   黨疼國愛,聲聲入廢墟。
   十三億人共一哭,
   縱做鬼,也幸福。
   銀鷹戰車救雛犢,
   左軍叔,右警姑,
   民族大愛,親曆死也足。
   隻盼墳前有屏幕,
   看奧運,同歡呼。
    
做鬼是不是幸福?墳前看奧運轉播是什麽感覺?我不知道,不敢評論。

   【附】詞作者簡曆(百度百科)
    
王兆山 :
山東沂南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1977年參加工作,曆任山東省出版局文學編輯,中國作家協會山東分會副秘書長,《當代文學》雜誌副主編,山東省作家協會創聯部主任,《山東文學》主編,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二級。199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多篇論文在國家和省級刊物發表並獲重獎,被國內外一些企業家聘為策劃顧問,受聘於吉林、遼寧、北京、湖北等多家電台、電視台、雜誌社等,為特邀撰稿人
及藝術顧問。應邀為百餘台電視文藝晚會及欄目、專題片擔任策劃、撰稿工作,作品多次獲獎。近年致力於《國情文化與文化國情》的專題研究,擬出專著。

從“忠字舞”我想到《晚禱》。收藏於法國奧塞美術館的米勒名畫《晚禱》與《拾穗》早已深入人心,成為人們“心靈地圖”的一部分。庶民畫家米勒所畫的法國農民生活恰好反應了中國M型社會的弱勢生活。
一對農村夫婦聽到地平線教堂鍾聲所傳來的訊息,本能地放下手邊工作,雙手合十做出感恩大地的動作,不正是全世界各地農民生活的切身寫照?

米勒(18141875年)讓·弗朗索瓦·米勒是19世紀法國最傑出的以表現農民題材而著稱的現實主義畫家。他創作的作品以描繪農民的勞動和生活為主,具有濃鬱的農村生活氣息。他用新鮮的眼光去觀察自然,反對當時學院派一些人認為高貴的繪畫必須表現高貴人物的錯誤觀念。

米勒出生在諾曼底省的一個農民家庭,青年時代種過田。23歲時到巴黎師從於畫家德拉羅什,畫室裏的同學都瞧不起他,說他是“土氣的山裏人”。老師也看不慣他,常斥責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這位鄉下來的年輕人實在厭惡巴黎,說這個城市簡直就是雜亂荒蕪的大沙漠,隻有盧浮宮才是藝術的“綠洲”。當他走進盧浮宮的大廳時驚喜地說:“我好像不知不覺地來到一個藝術王國,這裏的一切使我的幻想變成了現實。”米勒在巴黎貧困潦倒,亡妻的打擊和窮困壓得他透不過氣來。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換鞋子穿,用油畫去換床睡覺,還曾為接生婆畫招牌去換點錢,為了迎合資產者的感官刺激,他還畫過庸俗低級的裸女。有一次他聽到人們議論他說:“這就是那個除了畫下流裸體、別的什麽也不會畫的米勒。”這使他傷透了心。從此他下決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堅決走自己的藝術道路。

1849年巴黎流行黑熱病,他攜家遷居到巴黎郊區楓丹白露附近的巴比鬆村,這時他已35歲。在巴比鬆村他結識了科羅、盧梭、特羅容等畫家,在這個窮困閉塞的鄉村,他一住就是27年之久。米勒對大自然和農村生活有一種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歸,上午在田間勞動,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裏作畫,他的生活異常困苦,但這並沒有減弱他對藝術的酷愛和追求,他常常由於沒錢買顏料就自己製造木炭條畫素描。他愛生活、愛勞動、愛農民,他曾說過:“無論如何農民這個題材對於我是最合適的。”他在巴比鬆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種者》。以後相繼創作了《拾麥穗》和《晚禱》等名作。

《晚禱》是西方藝術史上數一數二的名畫,自首展以來不斷受到臨摹、翻版,在字典、名信片、餅幹盒等各式各樣的物品上都印有它的複製品。迄今仍有許多藝術、廣告、電影創作者將這幅畫“改頭換麵”加以重新詮釋,足見其盛名於一斑。如此大的名氣大概隻有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和米羅的《維納斯》能與它相提並論,但它究竟為什麽受歡迎呢?

《晚禱》的畫麵非常簡單:在巴比鬆附近夏伊(Chailly)平原的田野中,在黃昏時布滿晚霞的天空下,一男一女兩個農民正以虔敬的姿態低頭禱告。他們身上穿著樸素的日常衣服,厚重耐磨的舊衣已經褪色,腳上穿著法國農民的傳統木鞋。為了祈禱,他們放下工具暫停工作,在他們腳邊豎著掘馬鈴薯用的大叉,擱著裝滿馬鈴薯的籃子,停著載滿一袋袋馬鈴薯的小推車。米勒在1855年已經畫過在這片田裏工作的農民,這幅稱為《馬鈴薯收成》的畫現藏於巴爾地摩的華爾特斯藝廊。根據其兄弟的說法,米勒本來要把《晚禱》取名為《馬鈴薯欠收》,以表達農民眼見辛勤耕耘換來微薄收獲的心酸。然而目睹這幅畫的人都能感受到它強烈的宗教氣氛,農業社會背景反倒在其次,所以米勒才決定在背景加畫一個(微小如蟻的)教堂鍾樓(夏伊教堂),並正式命名為《晚禱》。

這可能隻是關於這幅畫的眾多傳說其中之一,或許是為了減輕米勒被視為宗教畫家的包袱而已。米勒本人曾明白表示,這幅畫的出發點是其童年記憶。晚禱是獻給聖母瑪莉亞的宗教儀式,每天傍晚教堂會敲晚禱鍾,三聲短響後接著一連串鍾響,通知信徒們誦念晚禱經文。米勒在1865年解釋道:“我在畫《晚禱》的時候,想到小時候我們一家在田裏耕作,祖母每次聽到晚禱的鍾聲,一定會叫我們停下工作,脫下帽子,虔誠地為亡魂誦念晚禱經文。”最令他得意的莫過於好友宋思爾(Sensier)看到這幅畫的第一個反應,宋思爾脫口而出說:“天啊,這的的確確就是晚禱!我聽得到教堂的鍾聲!”

因此,這幅畫和米勒絕大多數的創作一樣,是出自於記憶的回想,而非主題性的創作。盡管畫中肥沃、黝黑、泥濘的土地,夕陽餘暉的暮色和人物的姿態,都是長年觀察經驗累積的結晶,但《晚禱》不是一幅寫實主義作品。他們是永恒農民的化身,代表那些奉行傳統社會價值觀、勤奮向善的農民,由於傳統農業社會日益式微,他們在世人心目中更顯得無比珍貴。締造第三共和的法國政治家甘必達(Gambetta)在1875年寫下這段關於《晚禱》的至理名言:“從這個角度來看待這幅畫,它就不僅僅是純粹的景觀而已,它被提升到崇高的地位,發揮道德教化的作用。”

雖然《晚禱》具有明顯的藝術、美學及哲學價值,它的傳奇性卻有一部分要歸功於令人“跌破眼鏡”的曲折購藏曆程。由於起初向米勒訂購這幅畫的美國收藏家食言拒買,比利時的帕普勒(Papeleu)男爵便在1859年以一千法郎買下了這幅畫。
在1889年7月1日舉行的瑟克雷丹收藏拍賣會上,一群法國收藏家承諾籌資五十五萬三千法郎,為法國政府買下《晚禱》獻給羅浮宮。由於法方籌資不足,法國國會又拒絕付款,《晚禱》遂成為美國藝術協會的囊中之物,被運往大西洋彼岸,並作為“戰利品”在數個城市盛大展出。這件事引起法國輿論沸騰,紛紛痛斥政府將此曠世傑作拱手讓人,簡直就是國恥!於是巴黎富商索夏爾(Alfred Chauchard)不惜耗費巨資,以八十萬法郎的天文數字從美國人手中買回《晚禱》。《晚禱》回鄉被視為舉國歡騰的一件大事,並於1909年正式納入羅浮宮館藏。

跳“忠字舞”的年代,家鄉的公路上每隔離約一百米,就有一座毛主席語錄牌,那時,我們去趕集, 市口有民兵把關,我們要背誦毛主席語錄,或者“鬥私批修”或者“為人民服務”等,才能被允許通行。

如今我在德國鄉下,夏天騎自行車郊遊,鄉間小路上每隔一定的距離,看到一座小小的建築物、耶穌像和十字架,當然是給人們晚禱用的。


寫於2008年6月15日,德國班貝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reader 回複 悄悄話 王兆山,你去做鬼,死也足,也幸福,人們同歡呼!
穆紫荊 回複 悄悄話 黑色幽默。
什刹海 回複 悄悄話 謝老師節日快樂!
才看了你給你兒子寫日記裏的照片,比這裏標題照帥多了!
你兒子沒你年輕時候帥。他比較斯文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