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難得不糊塗

(2008-04-13 09:03:19) 下一個



難得不糊塗

作者:謝盛友

1994年在台灣與陳履安座談,時值甲午戰爭100周年,我說,甲午戰爭中國人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中國人太善良了,但敵對勢力亡中華之心不死,中國人絕不應該寄希望於敵人的仁慈!

我:院長,您篤信藏傳佛教,四大公子之一,善良仁慈,擔任國防部長如何敢於下令開槍?
陳:善良仁慈不是糊塗。謝兄裝糊塗!
我:糊塗可以裝的?難怪全國13億人,13 億本糊塗賬(當時有感於朱鎔基:三角債是理不清的)。

陳履安善良仁慈,但是,陳履安有時難得不糊塗,陳履安有時又難得糊塗。我要善良仁慈,我更要“糊塗”,哪怕這糊塗是裝的,我也要,因為這糊塗太難得。

糊塗常指不明事理的人和事,例如罵人是糊塗人,糊塗東西、糊塗蟲,這是人的一種情態。難得糊塗是一種人生境界。清朝書畫大師鄭板橋書寫的“難得糊塗”,是他一生的體驗和總結,成為一些人修煉本性的格言。難得糊塗,是人屢經世事滄桑之後的成熟和從容。這種糊塗與不明事理的真糊塗截然相反,它是人生大徹大悟之後的寧靜心態的寫照。
難得糊塗所指的人是真正的智者,曾經滄海閱盡人間興衰,從苦辣酸甜的百味中,體驗到人間爭強好勝的無聊,爭名逐利的無恥,從而淡泊功名利祿,不去計較個人的成敗得失,一切都淡然處之,以靜養心。此即前人所說的“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誌”。

我這人生最大的失敗就是難得不糊塗。人言:頓悟者寡,漸悟者多。我卻連漸悟者也不是,可能是死不悔改的頑固分子。人生呀,從精明於世到“糊塗”一生是一種選擇,意味著要有所放棄。我這人呀,一說放棄,就發火、就痛苦。人生隻有經過一番“痛苦”的洗滌、磨煉之後,才能夠使自己的靈性得到升華。因此才謂之“難得”二字。看來,我這輩子真的糊塗,至今還沒有獲得這兩個字。我這糊塗日子,也糊裏糊塗地過到現在了。

但是,我還是喜歡這樣糊裏糊塗地生活下去,因為心理學家指出,遇事“糊塗”對身心健康大有裨益。因為人的創造力往往是在淩亂的環境中產生的,能夠忍受某種程度的淩亂,就得“糊塗”。不能太追求完善完美,胸襟得開闊,不偏激,“糊塗”在婚姻裏、在家庭裏,“糊塗”對小事不過多計較,不過於注重生活瑣事,減少焦慮,讓更多的時間去享受“糊塗”人生。

2007年,日本著名作家渡邊淳一隨筆集《鈍感力》出版,三個月累計印數超過100萬冊。 “鈍感力”直譯為“遲鈍的力量”,是年過七旬的渡邊淳一的最新人生感悟。在作者看來,“鈍感力”作為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進、張揚、剛硬而言,更易在競爭激烈、節奏飛快、錯綜複雜的當今社會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並同時求得自身內心的平衡及與他人和社會的和睦相處。

 “鈍感力”與鄭板橋的“難得糊塗”相通。《失樂園》是描寫男女情愛的作品,身為醫學博士的渡邊淳一在《鈍感力》中將筆觸伸向了更廣闊範圍的人際關係領域,著力探討作為現代社會的一份子,如何處理好複雜多變的人際關係,來享受愉快而有意義的人生。渡邊淳一給出一個答案,那就是鈍感力。他認為“鈍感雖然有時給人以遲鈍、木納的負麵印象,但鈍感力卻是我們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渡邊淳一表示,“鈍感力”和中國清代畫家鄭板橋倡導的“難得糊塗”有相通之處,“一個人如果對周圍的人事太過在意,可能會迷失方向”。

人生不易,平時我們經常聽到“做人難”的感慨,也經常能感受“先做人,後做事”的領悟。不過,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樣,忙忙碌碌走過了一輩子,卻沒有把這個問題弄明白。

唉,我至今糊塗,糊塗至今,既然已經這樣了,就幹脆繼續這樣糊塗下去唄,你說呢?
老婆說,人生還是糊塗些好。寫到這裏,連我自己也笑了,我簡直變成了薑昆:人生的意義在於糊塗,在於不糊塗,在於難得糊塗,在於難得不糊塗。我自己真的糊塗了,你呢?


寫於2008年4月12日,德國班貝克



文化走廊跟貼
 來源: 淵潭 於 08-04-13 09:42:17

我想人應該該糊塗的時候糊塗,不該糊塗的時候不糊塗,可以揣著聰明裝糊塗,不應該揣著糊塗裝聰明。難得不糊塗什麽時候該糊塗什麽時候不該糊塗,難得糊塗什麽都不糊塗。。。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謝盛友 回複 悄悄話 希望你不糊塗!
巴黎細雨 回複 悄悄話 難得糊塗,是人屢經世事滄桑之後的成熟和從容。
老謝,看來難得糊塗,還真不容易,一定得糊塗些,又是一種境界,又利於健康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