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期貨與期刊

(2008-02-27 10:05:45) 下一個



期貨與期刊

作者:謝盛友

期貨的英文為Futures,是由“未來”一詞演化而來,其含義是:交易雙方不必在買賣發生的初期就交收實貨,而是共同約定在未來的某一時候交收實貨,因此中國人就稱其為“期貨”。

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最初的現貨遠期交易是雙方口頭承諾在某一時間交收一定數量的商品,後來隨著交易範圍的擴大,口頭承諾逐漸被買賣契約代替。這種契約行為日益複雜化,需要有中間人擔保,以便監督買賣雙方按期交貨和付款,於是便出現了1570年倫敦開設的世界第一家商品遠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1985年芝加哥穀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種被稱為“期貨合約”的標準化協議,取代原先沿用的遠期合同。使用這種標準化合約,允許合約轉手買賣,並逐步完善了保證金製度,於是一種專門買賣標準化合約的期貨市場形成了,期貨成為投資者的一種投資理財工具。

期貨的炒作方式與股市十分相似,但又有十分明顯的區別。期貨由於實行保證金製、追加保證金製和到期強行平倉的限製,從而使其更具有高報酬、高風險的特點,在某種意義上講,期貨可以使你一夜暴富,也可能使你頃刻間一貧如洗,投資者要慎重投資。期貨商品是有成本的,期價的過度偏離都會被市場所糾正,它的風險主要來自參與者對倉位的合理把握和操作水平高低。期貨有交割月,到期必須交割。也可以用對衝的方式解除履約責任。

我這個聯想,自我深知非常牽強,希望熱心朋友不要過份聯想。任何批評都可以接受,任何誤會都令人傷心。

期刊與期貨根本無法聯想在一起,隻是由於中文的特殊,我才把它們聯想在一起。
在西方法治國家,年滿21周歲的獨立人,辦期刊是非常容易的事。真的,比釣魚還容易。在德國,釣魚要經過很多考試和審核,還要定期被審查(參見:釣魚的老頭)。而辦報、辦刊,你隻要到工商局登記,然後到圖書協會申請刊號(ISSN),你就可以出版刊物。在西方法治國家,刊號是免費的,隻好你寫信申請就可以免費得到。問題是看你有否經營頭腦。刊物的經營與其他公司不太一樣,而且是讀書人開的公司,恕我直言,讀書人一般都不太會做生意,難怪,我德國新聞界很多朋友由於辦刊、辦報一貧如洗。
我由於去國太久,已經不知道在國內如何申請刊號,隻是模糊的記憶,好像在國內任何一個刊物都必須有一個局以上的主管部門,有一點像期貨的中間人擔保(應該批評,這聯想是錯誤的)。
博期貨、辦期刊,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都是為了未來,都存在風險。但是,在一個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家辦刊物、辦報,風險不僅僅是由於經濟管理的不善,恐怕更多的是,專製社會的政治幹涉。

讀書獲知,近20年來,中國的潛力令默多克著迷。他注入這個國家20多億美元,現在至少損失了一半。為討好中國高官,他慷慨解囊,投機取巧。他甚至娶了一位年輕的中國太太,有了兩個女兒,還雇用一位講普通話的保姆,以便她們能在雙語環境中長大。

默多克曾形容他的第三個和更年輕的中國太太鄧文迪,是他在中國業務的“巨大幫助和顧問”,鄧文迪一直是默多克的“很大幫手”這個說法是值得商榷的。當她意識到夥伴關係是深入了解文化時,往往使微妙的生意複雜起來,對中國不透明的政治和政治體製演變,她是沒有頭腦的。她在中國也沒有業務關係。她與她的新繼子(詹姆斯.默多克James Murdoch)聯手發起並倡導對中國互聯網的投資,可後來幾乎所有的投資因為損失都被注銷了。

在收購Star TV後不久,默多克在一次對衛星電視進行頌揚的演講中,卻出現一個重大失誤,他當時說出了這樣一句決定其命運的話:“對於許多生活在封閉社會的渴求信息的居民的來說,衛星電視播出的節目有可能讓他們繞過國家控製的電視頻道。”一個月內,中國便禁止分銷、安裝和使用衛星電視接收天線。默多克所能接觸到的中國高官也無能為力。

胡亂聯想於德國班貝克, 2008年2月27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