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君子-讀《往事並不如煙》(前言)

(2008-07-31 07:19:15) 下一個

君子
-讀《往事並不如煙》(前言)
作者:綠水清蓮

歲月悠悠如蒼狗白駒,多少往事在塵世中煙飛灰滅。可是有一些事,有一些人卻叫我們永遠難忘。作為中國頭號右派章伯鈞的次女章詒和,經曆著自己、父母和父母身邊朋友們的天堂、人間、地獄。用真誠的筆墨把她記憶中不能忘記的片斷感人故事寫進了《往事並不如煙》一書中。

《往事並不如煙》2004年經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書中回首往事,描述了史上七君子章伯鈞、史良、儲平安、張伯駒、聶紺弩、康同璧、羅隆基等人的起落沉浮,諸多片斷均是十分珍貴的即將被歲月所淹沒的曆史側影。正因為這樣,此書一出就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大的反響,紅極一時,轉眼間便成為禁書。今夏回家探親,有緣讀到此書,那不如煙的往事在嫋嫋煙霧中化成了我的綿綿思緒。

首先躍入我思緒的是兩個字-君子。

何為君子?定義繁多。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翻開論語,你可以讀到:“君子喻於義、君子懷德、君子懷刑、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君子坦蕩蕩、...”《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民間白話:君子如玉,堅韌溫潤。君子似梅蘭竹菊,傲骨幽香瀟灑淩霜。“君子”是理想的人格典範。

不僅僅是古老的中國崇拜君子,就是古代的大英帝國,在少年成為男人(man)以前就被長輩教導如何做君子(gentleman)。君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每個時代都有君子,戰國四君子孟嚐、平原、信陵、春申恐怕是中國史上最有名的君子了。讀過不少君子的故事,看過很多人生的坎坷,感慨君子無非有兩種。天生君子,地造君子。

天生君子是含著金調羹出世的。世代的雕欄金門、錦衣玉食、完美教育給了他們出眾的容貌,過人的聰明,無盡的金錢、無懈的修養。於是他們成了自然而然的君子。

他們心胸開闊如大海能納百川,成為了天然的領導者。無數人懷著景仰跟在他們身後。他們重情輕財,甚至可以為陌生人散盡千金而不眨眼。

他們坦蕩如砥,正直流淌在他們的血液中,他們從不防人也不必防人。他們悲天憫人,博愛萬物。他們學識淵博,妙語連珠。“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成語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他們惺惺相惜,不知道嫉妒為啥。他們誌同道合,守望相助,所以曆史上各個階段的著名君子的數目或者四,或者六,或者七而絕對不是一。

他們在過盡千帆萬林之後,瀟灑揮別名利。而名利場卻忘不了他們的名字。

地造君子在苦難中長成。他們是芸芸眾生向往君子並身體力行的人。由於先天的不足,決定了他們後天的百般掙紮,千番追求。

他們勤奮讀書,書中黃金屋與顏如玉都在午夜夢回之中。他們拚命賺錢,才可能有揮金如土的一天。他們妙用心機,心心念念都是光宗耀祖,衣錦還鄉。他們對那些天生君子又敬又妒。敬佩人生是可以有那麽崇高的境界,嫉妒為什麽有人得之如此容易。

其實對於他們,最痛苦的不是勤奮讀書,不是拚命賺錢,不是妙用心機。而是君子的種種準則與他們的行為背道而駛。眾所周知,沒有強大的財力,勢力做後盾。連孔聖人也有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

他們在君子煉獄中煎熬。他們不斷的告戒自己讀書看史是為了修養,充實人生。工作是為了造就自己,何必生來就擁有一切。心機是智慧的應用。努力有一個坦蕩的胸懷,努力有一個正直的勇氣。

通常他們的結局會有兩種,一種人恰似那鳳凰涅槃。在漫漫求索路上,他們終於明白了一個銅板有時候等同揮金如土,胸懷不分高低貴賤,隻要坦蕩,都可以如大海一樣廣闊。不必要俯視眾生,因為眾生平等。不必強求成功,因為“天生我才必有用”。他們跳出了紅塵中的貪、嗔、癡、念,成為了真正的君子。

另一種人卻成了人前一套,背後一套。忘記了“舉頭三尺有神明”,人稱偽君子。金庸大俠用他的生花妙筆刻畫的嶽不群就是典型代表。

清蓮以前從來不知道這七君子。讀了這本書後,在為他們的經曆感懷的同時,思緒像脫韁野馬,千裏萬裏奔騰。於是隻想揮筆寫下心中點滴心聲。既然是脫韁野馬,那麽離題萬裏也不足以為奇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綠水清蓮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晴雪,這是一本好書,讀後浮想聯翩,於是有了心情隨筆。
寒林晴雪 回複 悄悄話 嗬嗬, 又有好東西讀了, 靜待。。。。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