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元妃省親到黛玉葬花的形式

(2015-01-08 15:10:10) 下一個


對於形式重要與否這個問題,紅樓夢裏麵有兩個極端不同的展示與回答,一個來自成人世界,精英集團,即皇帝、賈珍一流,借著元妃省親和秦可卿出殯把形式的營造發揮到極致;另一個來自少年的黛玉,寶玉撮土為香回來以後,她還覺得寶玉鬼鬼祟祟折騰得大可不必,借著彼時正演著的戲文《男祭》議論道:既然萬水皆一源,祭奠金釧投井而死,無論去哪兒舀一碗水對著哭都是同一個道理。這兩個觀點做法的出發點很不一樣,精英們考慮的是統治管理別人,根據孔夫子的觀點,禮儀,是教化的重要手段,一套禮儀陣仗擺出來,令人肅然起敬,統治的目的先就完成了一半。黛玉是小兒女心態,是一般人,小人物,隻追求自己真實的內心感受。這兩個出發點表現了不同層次的人在不同生活層麵上的追求,都無可非議,如果能兩者兼備當然是人生一大美事。

我那個八歲的女兒,就她的背景而言,雖然中文說得挺好,看紅樓夢還差得遠,心智也不夠,可是我一看電視劇她就湊過來看點熱鬧。元妃省親那一段我就給她解釋這是皇帝的小老婆回家看看,她看呆了,問一個人回家怎麽帶這麽多人,我因笑道:這些人你看都不是白來的,有的奏樂,有的保衛,有的抬轎,有的捧著她的衣服、頭飾、痰盂、甚至於一把梳子。我也搗亂,花一個人力隻拿一把梳子不知是否符合史實,反正這幫人都是中看不中用的,手裏什麽也不拿,隻湊數顯擺,嚇得賈府一幹人大氣不敢出就行了。結果我女兒不但沒有被震懾,反而大笑道:還有一個人捧著她的一根毛吧。這話聽起來粗鄙,但是沒有想象的那麽糟,她對於人身上的毛的分類尚不清楚,她指的就是頭發,結果還是導致我抽搐似的跟著她大笑起來。

我們在這兒笑的同時,元妃在那兒哭,女兒聽不懂她那半文半白的語言,就問她為什麽哭,我拉開陣勢道:嫁到皇帝家的女人其實就是終身為奴的服務員,隻能小心伺候皇帝,不能跟自己的老公耍小脾氣,旁邊還沒個親人、閨蜜,沒地方表達自己的心事、心情,時時刻刻得防範著。你看她說話那麽少,因為說錯了會要命的。她二十多歲的人,應該蹦蹦跳跳、健步如飛的,你看她連走路坐下都慢吞吞的,兩個人扶著,她就得這麽裝模作樣。每分鍾都裝模作樣會折殺一個人的,所以回家來,憋了多年的心情、委屈就實在忍不住了。這說明一個道理,嫁人不能嫁皇帝。這番話女兒自然也聽不懂,早走了神,然後跑掉了。

活在形式裏的元妃僅供皇帝消費,皇帝也借著她向人顯擺,她在一大堆人裏找不到她吐露自己真情的對象;死去的秦可卿在那盛大的葬禮中縱然有哭聲震天,人也知道,她隻剩了一點價值,就是給活人來顯擺他們的地位。形式,發展到這個地步,個人的存在都被忽略不計了,都成了一個符號、一個標簽,供人觀賞而已。當今的那些明星,一旦成為萬眾矚目的人物,也成了符號,不能表現多少真性情,往往假裝成他們被貼了標簽的那一類型,供眾人玩賞而已。他們一出了既定符號的範疇就會被公眾詬病,放在一般人身上的小毛病到了明星身上就成了十惡不赦。活在形式裏,就是如此這般的付出與獲得。

寶玉也算是不拘形式的人,用自己隨身的散香暗地裏祭奠了金釧,還是被黛玉說不通,可見形式可大可小,因人而異,但總的來說不可能完全摒棄。黛玉覺得寶玉興師動眾了,一家大小被騙得幹著急不說,一個小廝,兩匹馬,還有水月庵的姑子都被牽扯進去,可是她自己葬花也不缺形式上的講究,花鋤、花帚、錦囊、花塚都有,還做了一首詩,形式上可稱完滿,比寶玉的祭奠還豐富,隻是不勞師動眾,因地製宜,一個人就能完成,這跟她閨秀的活動空間有關。看見電視劇裏的錦囊,花瓣隻裝了五分之一的容量就下葬,我心裏著急啊,怎麽不裝滿呢?多浪費啊。一邊這麽胡思亂想,一邊又笑:如果真的一包一包都裝得滿滿登登,叫黛玉把大觀園裏所有的花瓣都掃起來埋了,那真成了賈府婆子做的粗活。盡管葬花的道理是不能叫花瓣流到髒的臭的地方去遭到玷汙,實施起來卻又隻能揀選很少的一點來象征性地掩埋,形式上必須非常考究才能體現出黛玉葬花的美感和詩意。

本來我出生在人口和經濟都微薄的家庭,形式上講究不起,也沒那個素養去講究。我父母平日裏都不算克己,情緒很自我,橫眉冷對一切形式,一到除夕就放棄原則,喜笑顏開,本來做飯就動氣的人在那一天也心甘情願地到廚房裏忙活一整天。少年時代叛逆而又沮喪的我心涼了一年,靠這一天也暖不過來啊,就借著那一天表達了對他們那種形式的痛恨,年夜飯讓他們自己去享受,我在屋子裏讀書,聽到零點的鞭炮響起卻禁不住潸然淚下,為一個沒有人間形式的春節而哭。出國以後更不過春節了,年老的父母雖然不敢說什麽,隻在我這裏默默地過了一次春節就傷透了心。我才知道,形式這東西必須履行,它就是一種存在和表達的方式。如今我悔過了,春節實在沒辦法,要上班,過聖誕節就虔誠地完成那形式,把聖誕老人的一套嚴格演示一遍,還湊一大堆人熱熱鬧鬧地過,香的臭的,愛的恨的,中的洋的,前的後的(前妻後爸之類的),都聚在一起,為的是女兒,不能讓她在舉世皆樂的一天獨自潸然淚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