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伊斯坦布爾掠影(下)

(2010-12-06 09:12:50) 下一個
伊斯坦布爾之所以聞名於世,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它在亞洲大陸最西端的黑海與地中海之間,南端叫達達尼爾海峽,北端叫博斯普魯斯(伊斯坦布爾)海峽,中間部分是馬爾馬拉海,總稱黑海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名字的由來,與希臘神話有關。眾神之王宙斯有位情人叫伊奧。為防他的妻子赫拉得知,他將伊奧變成一頭牛(Bous,古希臘語)。後來赫拉知道此事,變成蒼蠅去騷擾伊奧。伊奧為躲避赫拉,跳過了一道水牆(Phoros,古希臘語)。這道水牆指的就是今天的博斯普魯斯海峽(Strait of Bosporus)。

博斯普魯斯海峽是一條至關重要的“黃金水道”,優越的地理位置,不僅使其成為洲際交通樞紐,成為經濟和海運中心,而且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它是一道防禦敵人入侵的天然屏障,無論亞洲還是歐洲來的敵人,都必須渡過此海峽才能展開攻勢。在拜占庭時期海峽邊已建成的夏宮,還有保存至今的古城堡;加上後來奧斯曼帝國在這兒建造了一些夏宮和清真寺,成了靚麗的風景點。現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當然是遊客雲集的地方。

44 在馬爾馬拉海(Marmara Sea)海上眺望博斯普魯斯海峽。船隻在此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便到達地中海。
DSC04136

45 在馬爾馬拉海上眺望伊斯坦布爾的亞洲部分。
DSC04131

46 在馬爾馬拉海上眺望伊斯坦布爾的歐洲部分。
DSC04132

47 加拉塔大橋(The Galata Bridge)。它橫跨“金角灣(Golden Horn)”。這一段海灣叫“金角灣”,船舶經此可迏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俄羅斯和格魯吉亞等國。以前人們用駁船渡過博斯普魯斯海峽。1836年,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是修建了第一座加拉塔大橋,以後陸續建了三座。它們是伊斯坦布爾的生命線,起初兩座是木頭橋(已被大火燒毀),第三座橋使用到1912年,第四座橋建於1912年,在1992年的火災中嚴重受損。現在的這座大橋已經是第五座加拉塔大橋了,全長490米,橋寬42米,可以升降,於1994年12月建成通車。
DSC04128

48 阿塔土爾克大橋(Ataturk Bridge),亦稱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Bosphorus Bridge)。該橋1950年開始設計,1970年動工,1973年建成。大橋全長1,560米(歐洲排名第四,世界排名第七),橋寬33米,平均每日有2,700,000輛車輛通過。DSC04147

49 阿塔土爾克大橋,橋塔巍峨。
DSC04151

50 蘇丹穆哈默德大橋(Fatih Sultan Mehmet “Bosphorus II” Bridge)。1973年建成的阿塔土爾克大橋仍然遠遠便能滿足伊斯坦布爾的交通需求,1988年,蘇丹穆哈默德大橋在茹梅麗城堡(見52圖)旁建成,緩解了伊斯坦布爾的交通緊張問題。
DSC04160

51 奧奎塔(Ortakoy)是伊斯坦布爾最熱鬧的地區之一,是公認的青年人最常去的地方。奧奎塔清真寺建於1855年。
DSC04149

52 蘇萊瑪尼耶(Suleymaniye)清真寺。
DSC04130

53 有700多年曆史、古時作戰略防禦用的茹梅麗城堡(Rumeli Hisari),被當地人戲稱為“土耳其的長城”。
DSC04163

54 貝萊貝宮(Beylerberi Palace)。原建築建於公元十六世紀,為一座海邊將軍府,故命名“貝萊貝宮”,即“總司令宮。後毀於大火。現在的這座宮殿重建於1861-1865年,長65米,共有大廳6個,房間20間,其內部裝飾豪華。來訪外國貴賓大多居住在這裏。
DSC04174

55 博斯普魯斯海峽海峽歐洲部分景色。照片中央的高塔為加拉塔高塔,始建於公元五世紀。為防止外敵入侵,拜占庭帝國於1348-1349年將其重建。此塔最初名稱為“耶穌之塔”,因其建於加拉塔地區的一塊斜坡上,後更名“加拉塔高塔”。加拉塔高塔的海拔高度140米,塔高61米,塔內直徑9米,共有台階143級。站在塔頂可以俯瞰整個伊斯坦布爾,是伊斯坦布爾吸引遊客最多多景點之一。
DSC04126

56 阿那托利亞城堡(Anatolian Castle)。該城堡建成於1394年,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最窄處,寬度僅660米,建築麵積7,000平方米。
DSC04171

57 近岸停泊的一艘仿古郵輪。
DSC04159

58 博斯普魯斯海峽海峽景色。
DSC04137

59 博斯普魯斯海峽海峽景色。
DSC04169





一些資料說,伊斯坦布爾考古博物館(Istanbul Arkeoloji Müzesi)與法國的盧浮宮、英國的大不列顛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俄羅斯的埃米塔什博物館(冬宮)齊名,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百度”上說不是它,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可見其收藏物之多、之珍貴。值得一看。
60 伊斯坦布爾考古博物館主建築。
DSC04247

61 亞曆山大大帝石棺。伊斯坦布爾考古博物館最為著名的收藏是石棺。石棺中最為著名的是鎮館之寶:亞曆山大大帝石棺。材質為優質大理石,製成於公元前四世紀。
DSC04312

62 最早發掘的石棺。這是西頓(Sidon)王國一位國王的石棺。這個石棺外雕刻有氣韻生動,氣勢恢宏的馬其頓與波斯戰爭和獵獅場麵,其雕刻是那樣的精湛出眾,以至於挖掘之初人們甚至懷疑它就是亞曆山大大帝的棺槨。其材質為帕羅斯島(Paros)大理石,製成於公元前五世紀。
DSC04307

63 著名的“哀悼的婦女(亦譯“哭泣的婦女”,Mourning Women)”石棺。此棺發掘於西頓王國材質為優質大理石,製成於公元前四世紀,材質為優質大理石。它的石棺表麵雕刻十分精美,十分生動的展現了十八名表情哀傷、姿態各異的女子,分別站立在一座希臘愛奧尼亞式神殿的柱子之間。
DSC04316

64 西達馬拉(Sidamara)石棺。一個在西達馬拉古鎮發掘的羅馬式石棺。材質為大理石,製成於公元前三世紀。
DSC04338

65 古巴比倫(Babylon)大街兩側建築物牆麵的彩色“獅子”釉(琉璃)磚浮雕。
DSC04252

66 古巴比倫城伊斯塔爾城門(Ishtar Gate of Babylon)“牛和龍”彩色釉(琉璃)磚浮雕,公元前605-562年。所謂“龍”,是英文叫法。這個動物的名稱實際叫“穆舒舒(mushushu)”,是巴比倫城守護神馬杜克(Marduk)身邊的神獸。它以蛇為主要部分,頭、頸和尾巴都是蛇的,前腳取自獅子,後腳取自鷹,頭上還有犄角,皮膚仿佛也是取自蛇的鱗片。發掘於巴比倫城。製成於公元前605-562年,
DSC04284

67 女神與兒童雕像。製成於公元二世紀。
DSC04374





作為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城牆非常牢固。第一次重大破壞是在1204年,拜占庭帝國末期,第四次十字軍城牆攻陷君士坦丁堡時;第二次重大破壞是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時,奧斯曼蘇丹默罕默德用大炮摧毀了君士坦丁堡的城牆。現在隻剩下幾處斷垣殘壁。我們參觀了其中一處。
68 在巴士裏遠眺拜占庭廢城牆。
DSC04061

69 古拜占庭城牆。遺跡猶在,見證了多少曆史的蒼涼。
DSC4064

70 古拜占庭城牆。
DSC4065

71 城牆下的吉普賽人聚居區。吉普賽民族是個流浪民族,眾口相傳,吉普賽人以偷盜、街頭賣藝、算命┅┅為生。導遊說,政府在郊區為他們免費蓋了新屋,但他們偷偷溜到此處聚居,因為這兒離市中心近,利於他們作“無本生意”。導遊嚴禁我們接近這些房屋,以免出事。
DSC4068





塔克西姆廣場(Taksim Aquare)和步行街。塔克希姆廣場位於伊斯坦布爾市中心的貝伊奧盧路,是伊斯坦布爾的製高點之一,也是伊斯坦布爾最重要的城市中心廣場。這個廣場在曆史上曾經發生過一些重大事件,被喻為土耳其的“天安門廣場”。伊斯坦布爾市中心步行街入口的入口就在此地。這條步行街就相當於“王府井”了,商店和小食店林立。
72 塔克西姆廣場一角。
DSC04119

73 廣場的南麵矗立著獨立紀念碑,用來紀念共和國的締造者——土耳其共和國的國父凱末爾(Mustafa Kemal)。栩栩如生的青銅浮雕將這位國父當年的風采展示在世人麵前。每到重大節慶日,總會有許多土耳其人自發送來花圈。
DSC04102

74 步行街一景。
DSC04104

75 步行街一景。
DSC04118




下麵是一組伊斯坦布爾風光。
76 途經馬爾馬拉海(巴士內拍攝)。
DSC04031

77 海邊城牆。拜占庭時期所建。全長8.5公裏(巴士內拍攝)。
DSC03962

78 日落前的奧奎塔。
DSC04051

79 謝姆拜利塔斯(Cemberlitas)石柱。這是唯一保存的古羅馬建築物,造於君士坦丁大帝統治時期,原高50米,由於地震和火災的破壞,石柱現高37米。石柱上的青銅浮雕已有一千多年曆史。
DSC04384

80 市內清真寺林立,隨處可見(巴士內拍攝)。
DSC04054

81 小河彎彎,流入博斯普魯斯海峽海峽(巴士內拍攝)。
DSC0405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