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棉花收儲改變市場生態

(2013-07-03 10:19:52) 下一個

棉花收儲改變市場生態


2013-6-17 中國投資谘詢網

 


 

收藏此頁】【  】【打印】【關閉

 


中投顧問提示:中國棉花收儲已經持續了整整兩個年度,不可否認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棉農利益,但是收儲的弊端也暴露無疑。分享到:

  自2011年以來,中國棉花收儲已經持續了整整兩個年度,不可否認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棉農利益,但是收儲的弊端也暴露無疑。政府逆周期產業調控,初衷是好的,但是在產業鏈的側重點上偏向於前端,未能做到有效的平衡保護,致使當下棉花產業發展形勢複雜。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收拋儲破壞了原有貿易生態環境,內外棉價差持續高企以及鄭棉期貨跟棉花現貨嚴重脫節。




首先,收拋儲破壞了原有貿易生態環境。截止到2013年6月14日,全國有1806家棉花加工企業,按照棉花質量檢驗體製改革方案的要求,加工棉花並進行公證檢驗,檢驗量約為720萬噸。經計算,累計收儲棉花占到已公檢量的90%,整個的棉花現貨資源幾乎為國家所掌控。為了調劑市場餘缺,政府開始扮演市場大賣家的角色,市場上的流通貿易企業日子過得十分清淡,市場供求主體被打亂,原有的貿易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其次,內外棉價差持續高企。內外棉價差受中國政府逆周期調控,全球紡織需求疲軟等因素遲遲難以回籠。截止到2013年6月14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328B跟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M級棉花價差為3050元/噸。

內外棉價差的持續高企,其危害的傳播路徑乃是在全球經濟疲軟,外需乏力的情況下,自我降低參與全球貿易的競爭力,將一部分全球訂單主動讓給了一些新興的紡織業國家。但是內外棉價差的高企,配合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以及外需形勢的嚴峻,反倒成了倒逼市場改良,加速行業洗牌的助推劑。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號召不再是一紙空話,而是變成了企業切切實實的內在訴求,但是這種結構調整卻深深刺痛了實力弱小的中小型紡織企業,讓企業經營變得舉步維艱。

第三,鄭棉期貨跟棉花現貨嚴重脫節。由於90%的現貨棉花資源通過收儲進入國庫係統,導致市麵上可用於期貨交割的棉花資源十分有限。截止到6月14日,鄭商所棉花倉單加有效預報折合201張,按照每張倉單42噸計算,合8442噸。而同期鄭棉主力合約1309持倉量為42996手,合虛擬棉花量214980噸,虛實比高達25倍。

當下中國棉花產業的發展形勢依舊較為複雜,亂象叢生,亟需政府建立棉花的長效保護機製,不斷地完善現有政策,創新新體製,使中國的棉花產業盡快回到良性的發展軌道上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