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棉花沉寂近兩年終爆發 鄭棉創近6個月新高 ZT

(2013-02-03 06:50:47) 下一個
棉花沉寂近兩年終爆發 鄭棉創近6個月新高

2013年02月02日 00:01





  本報記者 葉青 北京報道

  1月29日,沉寂長達兩年多的棉花(20130,-185.00,-0.91%)期貨一改以往頹廢走勢,鄭棉1305合約在開年行情中大漲1370元/噸,這讓沉寂已久的棉花市場再度熱鬧起來。在突破18300-20000元/噸的箱體震蕩區間,大幅增倉7萬多手,新主力合約CF1309報收於漲停板,並創近6個月新高20445元/噸。鄭棉價格的上漲不僅得益於棉花消費略有好轉,同時美國棉花國內來年棉花種植意向減少等因素對棉花現貨價格有一定支撐。

  截至1月31日,CF1309小幅高開,早盤調整後回升,盤中高位換手,日線形成小陰線,持倉量近減遠增。CF1305合約日成交40858手,日減倉4844手,終盤持倉量124924手。CF1309合約日成交143930手,日增倉7936手,終盤持倉量192356手。隔夜美棉,因投機資金持續的買盤並且指數基金的買進提供了進一步的上漲動力,ICE期棉連升三日,並未受到美國經濟數據利空的影響。

  收儲支撐棉花價格

  在經曆了2010年底的瘋狂上漲後,由於全球棉花供給量的增長,以及宏觀經濟不景氣造成下遊紡織企業需求的減少,鄭州棉花期貨價格自2011年年初開始步入下行通道,價格從32000多元/噸一路跌至2012年6月中旬的18300元/噸附近。直至2013年後,棉花價格在收儲政策的支撐下,從1月4日至1月31日,鄭棉1309合約期價從19135元/噸漲至20445元/噸,漲幅6.84%。

  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的預測顯示,2012-2013年度中國的棉花需求是770萬噸左右,折合每月的消費量平均約為64萬噸。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根據中國棉花328指數在19300元左右,而收儲價格在20400元/噸,可以推測出今年新棉資源基本都以交儲為主。同時,短期內紡織企業或以消化陳棉資源為主,對新棉的需求量不大。

  據記者了解,自2012年11月以來,美棉每周平均簽約量維持在6.94萬噸,特別是中國周簽約占比平均為42%,其中11-12月,中國大單簽約後的每周出口銷售報告體現因素明顯。從2012年12月27日當周開始,中國每周簽約量占總簽約比例降至32%,美棉總簽約銷售並未有明顯的下降。

  對此,北京首創期貨首席分析師董雙偉認為,正是由於中國年初1%棉花配額的下發以及後期拋儲棉搭售配額或將會持續下發的預期,市場認為這將對美棉簽約形成持續利好刺激,這也會同時吸引買漲不買跌的國際買家參與,孟加拉、土耳其等國家繼續跟進,對美棉形成較為持久的推動力,這一點作為美棉本輪發展至今的向上基本麵支撐因素。

  同時,截至目前,201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交易累計成交5991030噸,較去年收儲總量的313萬噸增加約286萬噸,其中掛牌成交4430960噸(內地成交1916640噸、新疆成交2514320噸),骨幹企業成交1560070噸,近600萬噸的收儲量約為全國棉花總產量的87%,市場上棉花流通量在逐漸減少。

  對於棉花的收儲量,布瑞克谘詢研究員石曉晶認為,截至1月30日,201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已累計成交600.1萬噸,按照中棉協1月產量預估741萬噸計算,收儲的棉花占年度總產量的81%,按照國家統計局684萬噸的預估,收儲棉花占年度總產量的88%,新棉基本進入國儲,國內現貨市場流通資源緊缺,不僅給用棉企業造成壓力,更使得可供注冊棉花倉單的數量緊缺,成為此次投機資金炒作的主題。

  另外,石曉晶認為,每年新棉收獲後新年度棉花種植都會成為炒作因素,此次美棉種植意願顯示為近25年來最低,為投機資金做多美棉提供支撐,國內由於植棉收益降低,新棉種植麵積也將繼續減少,但該因素不能成為炒作國內鄭棉期價上漲的因素。目前國內棉花庫存足夠紡織企業一年之用,棉花供應不成問題。

  淨多頭持倉創新高

  根據CFTC公布的ICE期棉期貨投機持倉報告顯示,自2012年11月27日以來,商品基金持續增持淨多頭頭寸,連續7周累計增加23.42%。

  同時,截至1月15日當周淨多頭率為23.26%,為2010年9月份以來的淨多頭率最高。受多頭持倉的影響,自1月14日以來,美棉先後突破80-90.77美分/磅。國內鄭棉先後突破19300元至20275元/噸。預計美國時間1月25日公布的投機淨多頭率將會繼續大幅增加。

  隨著美歐債務危機的緩解,以及中國經濟“硬著陸”風險的降低,投資者對於倉單風險的預期不斷增強,資金紛紛入場做多。當然作為內外盤聯動上漲因素,國內鄭州期貨棉花價格的上漲,與資金的持續推動不無關係。

  對此,董雙偉認為,對於國內棉花期貨價格而言,倉單不足的客觀問題會持續一段時間。雖然棉花期貨價格已經突破19800元關口,但在2013年政策性收儲價有可能持平或高於20400元預期下,對於產業鏈企業介入賣出保值需要嚴格做好資金管理,不可盲目用現貨的視覺來看待現在的棉花期貨的價格。

  截至1月份,根據抽樣調查,企業棉花平均庫存使用天數為34.5天(含進口到港棉數量),同比減少3.3天,比近三年平均水平減少2.8天。全國棉花工業庫存約為74.7萬噸,同比減少9.8%,比近三年平均水平減少20.3%。棉花工業庫存的同比降低與棉企用棉短期偏緊的憂慮,是近期鄭棉強勢的重要動因。



  在石曉晶看來,1月29日鄭棉主力合約1309持倉量增3萬手至18萬手,1305合約持倉量減少2萬手至13萬手,其資金介入是主要原因。不過現在國內棉花需求仍處於弱勢,未見明顯好轉跡象。供應方麵,雖然2011年國內收儲313萬噸棉花,2012年截至目前已收儲超600萬噸新棉,導致市場流通新棉資源匱乏,但在近期國家大量拋儲以及進口棉陸續到港壓力下,可供用棉企業使用資源仍相對充足,基本麵不支撐鄭棉持續上漲。

  同時,她也認為,鄭棉上漲的主要因素在於在現行收拋儲製度下可供注冊倉單的棉花數量不多,國儲棉嚴禁進入期貨市場,倉單問題成為主要炒作題材,此番走勢脫離基本麵。後期鄭棉走勢受國家政策及資金動向影響較大,進口棉和儲備棉是否能夠注冊倉單將成為主要問題。國內棉花現貨市場,新棉種植麵積減少或仍繼續,但在國內近900萬噸儲備棉和進口棉支撐下,國家將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國內外棉價的走勢,預期國內現貨市場仍將維持平穩略漲走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liu-fu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有用信息,哪天買兩斤存起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