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輩子的代價: 中國退役運動員有個\'潦倒群體\'

(2008-08-23 06:52:22) 下一個




 全國冠軍靠給顧客搓澡過活,夫妻倆兒住在浴室提供的5平米小屋內,午飯就是白菜和米飯……長春一家媒體幾天前關於前全國女子舉重冠軍、現年35歲的鄒春蘭,為生活所迫在長春市一家大眾浴池打工的故事,引來唏噓一片。
  但事實上,像鄒春蘭這樣境況窘迫的退役運動員,在中國體育界並非少數。甚至包括亞洲冠軍、世界冠軍,退役後為生活所迫的潦倒故事也算不上特例。
  “好多世錦賽冠軍退役後還沒著落呢”
  剛剛回到北京的舉摔柔中心主任馬文廣說:“鄒春蘭那個時代的運動員,現在大多數人的生活都很艱難。”
  不過鄒春蘭這樣的窘迫生活,在舉重界卻還算不上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一位資深的舉重教練甚至頗有些不以為然地告訴記者:“鄒春蘭隻是因為運氣不好才落到這種地步。因為她隻不過是1988年全國錦標賽冠軍,而這樣的全國冠軍其實並不值錢,就連好多世錦賽冠軍,退役以後的生活還沒有著落呢。”
  “現在中國體育看重的是奧運會冠軍和全運會冠軍,特別是重競技這種專業性特別強的項目,如果沒有這兩種金牌,退役以後的日子肯定難過。”
  在1987年到1990年間,鄒春蘭在女子小級別的比賽中數次獲得全國錦標賽冠軍,並打破全國紀錄,但是命運並沒有在最關鍵的時候幫助鄒春蘭,反而決定了她潦倒的退役生涯。那是1993年的第七屆全運會,鄒春蘭因為傷病緣故甚至沒有獲得獎牌,這成為她職業生涯的轉折點。
  按照極端重視奧運會和全運會金牌的邏輯,像鄒春蘭這樣的全國錦標賽冠軍自然不會受到任何政策上的照顧。
  鄒春蘭在七運會失利之後退役,被組織上安排到舉重隊食堂工作,直到2000年,29歲的鄒春蘭才拿到了自己的檔案,徹底離開了伴隨自己成長的舉重隊。在此期間,鄒春蘭沒有繼續求學的機會,也沒有學習一技之長的意識,因此離開舉重隊後,鄒春蘭立刻感到生活的艱難。
  鄒春蘭說:“我現在隻有不到小學3年級的文化水平,拚音都不會。”
  更令人感到可怕的是,由於訓練初期為了提高成績而服用某些低劣藥物,鄒春蘭身上有很多明顯的男性特征,比如汗毛很重,聲音沙啞,皮膚也像男性般粗糙,嘴唇周圍的短須更是要及時處理,這讓鄒春蘭始終沒有擺脫自卑心理。
  馬文廣也有些無奈地說:“女子舉重這個項目上世紀80年代中期才興起,她們那個時期的運動員,有可能在違禁藥物方麵走了彎路。”
  名額有限的《通知》隻能解決少數
  在鄒春蘭的潦倒生活被曝光之前,最讓人震撼的例子是2003年6月,遼寧省前亞運會男子舉重冠軍才力,因“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去世——當時才力退役後一身傷病沒錢醫治,正式工作則是遼寧省體運動技術學院保衛處的門衛。
  還有女子柔道冠軍高鳳蓮,甚至要拍賣自己的奧運會金牌來獲得相應的生活費用。
  而事實上,在這許多冠軍的身後,那些根本沒有冠軍頭銜的普通運動員,退役之後的生活更是艱難。
  兩周之前,在2006年國家體育總局係統人事工作會議上,人事司司長史康成表示,要繼續按照《關於給予老運動員、老教練員醫療照顧的通知》精神,發放老運動員、老教練員醫療補助、補貼,並繼續推行“三金一保”工作,完善運動隊激勵機製建設,修訂完善有關獎勵製度。
  但隻依靠一個名額有限的《通知》還遠不能解決大多數退役運動員的安置問題,更何況體育係統給予的物質方麵的補助和補貼,並不能換來屬於運動員自己的謀生能力,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其實早在兩年之前的全國政協會議期間,鄧亞萍就聯合體育界委員,鄭重提交了一份題為《關於切實采取措施,做好退役運動員安置工作的建議》的提案。這份提案的重點除了要求建立退役運動員就業培訓製度,還強調建立、強化訓教一體化製度,確保運動員在完成訓練、比賽任務的同時,保證質量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並放寬對運動員入學的要求,以便運動員盡快掌握謀生技能。但時至今日,這個提案還沒有形成法律法規。
  奧運冠軍後悔當初沒好好學習
  據國家體育總局的相關統計,基層體校小運動員人數已達數十萬人。這個龐大的群體在專業體校訓練體製下,文化課學習並沒有被提到相應的重視程度。這種“重體輕文”的直接後果就是運動員退役時麵對社會無所適從。
  曾經奪得女子技巧世錦賽冠軍的劉菲,2000年退役後幾年之內都沒有正式工作,她甚至表示過後悔走上體育這條路,“我怎麽也沒有想到,我退役的那天就是我艱難生活的開始。沒有房子住,沒有工作幹,沒有基本的生活費,甚至連戶口都不知道該放到哪裏。”
  而巴塞羅那奧運會女子柔道冠軍莊曉岩也表達過同樣的看法:“很後悔自己當初不好好學習。當冠軍是暫時的,可一輩子沒文化,這個代價太大了。”其實莊曉岩還算幸運的,她被省體育局照顧在遼寧體育運動技術學院訓練科工作,生活壓力還不算很大。
  據記者了解,現在很多運動隊的隊員,已經有了學習的意識,因為越來越多的例子說明,運動隊並不是保險箱,退役之後的人生同樣具有挑戰性。
  因此,一方麵指望國家體育總局規範退役運動員保障製度,並提供大量的學習機會,另一方麵還要運動員自己認清形勢,抓住學習的機會,才有可能在退役之後享受到同樣精彩的人生。

FROM SOHU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