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馬列學者出來解釋一下比爾蓋茨捐款580億美元!!

(2008-07-09 20:24:37) 下一個




6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本周五將正式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從而結束其在微軟的全職雇員生涯。
  
    6月27日將是蓋茨在微軟任全職雇員的最後一天。此後,他將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轉而把80%的時間用於慈善事業。
  
    對此蓋茨的離開,業界普遍認為,不會對微軟造成太大的影響。因為早在2000年,蓋茨就將CEO職位交給了大學好友鮑爾默,為自己的退休做好了鋪墊。
  
    很多分析師認為,蓋茨已經成為微軟形象的一部分,他的離開隻是象征性的。長期關注微軟動向的分析師馬特·羅索夫(MattRosoff)稱:“蓋茨離開後,微軟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如果他認為某些事情重要,盡管告訴鮑爾默就是了。鮑爾默也會聽他的。”
  
    但Enderle集團分析師羅布·恩德勒(RobEnderle)認為,蓋茨離開後,微軟還是會陷入麻煩之中。在桌麵市場,微軟麵對蘋果的進攻。在搜索市場,微軟追趕穀歌。此外,Xbox360業務部門還未贏利。(友亞)
  
    微軟創辦人蓋茨決定52歲就引退,下周五將不再做微軟執行主席,隻出任非執行主席。在接受訪問時蓋茨表示,將把自己580億美元財產全數捐給名下慈善基金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一分一毫也不會留給自己子女。他說:“我和妻子希望以最能夠產生正麵影響的方法回饋社會。”
  
    不久前,內地富豪還在為抗震救災到底該捐款多少而斤斤計較,現在,蓋茨用自己的言行為他們好好地上了一堂財富課。這位曾經的世界首富不但捐出了全部財產,而且傳遞出“以最能夠產生正麵影響的方法回饋社會”的慈善理念。
  
    這種財富觀,這種慈善意識,足以讓內地富豪們汗顏。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備受推崇的富豪、慈善家卡內基是這樣看待財富的。在其後,一個接一個的富豪為美國社會形成了“取之社會、用之社會” 的慈善傳統。反觀我們的富豪,更多的是以代際轉移的方式繼承財富,遺產稅的缺失,讓他們毫無顧忌地把財富一代接一代地留與子女享用,卻很少考慮捐贈,以慈善的方式回饋社會。
  
    我們的富豪之所以對慈善不熱衷不感冒,不是因為富豪的數量少,2007年胡潤百富榜顯示,中國財產超過 10億美元的富豪人數已超過了德國,僅次於美國,躍居全球第二。雖然這個數字統計並不權威,但中國富豪越來越多是不爭事實。可是由於慈善文化的不成熟,由於慈善機構的不發達,由於慈善配套性製度的不完善,龐大的富豪群體根本沒有形成“以最能夠產生正麵影響的方法回饋社會”的慈善認知,而這才是我們的富豪與蓋茨等世界富豪的最大差距所在。
  
    蓋茨把巨額財富看成是巨大的權利,同時也是巨大的義務。然而與蓋茨的財富觀相比,我們的富豪大多把財富視為追求名利、追求個人價值的手段和目的。掙錢是為了光宗耀祖,是為了出人頭地,而不是為了普濟眾生。在這種慈善文化的影響下,我們就不難理解中國漸成奢侈品消費大國的背後隱喻。孟子說:“達則兼濟天下”。遺憾的是,富豪們普遍缺失這種將巨額財富回報社會的慈善文化和心理認同。
  
    同時,我們的社會也缺乏鼓勵慈善意識的製度性措施。比如在法律上為慈善捐贈大幅減稅,為監管善款的透明運用保駕護航。這一方麵削弱了慈善文化的社會基礎,另一方麵也不利於成長起來的富豪積極投身於慈善事業。因而,蓋茨把全部財產捐給自己的基金會,其實也是對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保證善款的善用。這就需要加強慈善機構的獨立性透明性,因為有公信力的基金會才能吸引更多的社會捐贈,當人們對善款的最終用途和去向都失去信任時,慈善文化的傳承就失去可靠的載體。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需要更多的類似李連傑的壹基金能盡快成長起來,承擔起傳播慈善文化的社會責任。
  
    當然,西方已經邁入了成熟的福利社會,在一定程度上為富豪們解決了生活的後顧之憂,這也是慈善文化發達的一個外部原因所在。
  
    在貧富懸殊日益加大的當下,慈善捐贈或許還具有消除為富不仁的社會疑慮的社會因素。然而在蓋茨捐出全部財產的事實麵前,我們的富豪需要自省,我們的慈善文化更需要自省。

from sohu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