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患人格障礙男性易網絡成癮

(2008-04-11 07:21:53) 下一個





在網絡充斥人們生活的各方麵時,迷戀網絡引發了許多問題。有韓國科學家指出,在14%的成年男性戀網者中,66.1%的人患有嚴重人格障礙。而且調查顯示,網癮越大,越有可能患人格障礙。戀網男性比女性在這一點上表現得更突出。
 
 
 
在我國也有同樣特點,據北京軍區總醫院醫學成癮治療中心數據顯示,病態人格者更易網絡成癮,男女比例更高達19:1。

  有人格障礙者更易網絡成癮

  曾有報道,一白領因為msn(一種網絡聊天工具)經常不能聯機導致情緒焦躁,於是出現摔文案、砸電腦現象。專家認為,這是典型網絡成癮的早期表現。而具有某些人格障礙的人由於網絡滿足了他的某些需求,就更容易在網絡條件下成癮。

  北京軍區總醫院醫學成癮治療中心副主任醫師黃秀琴說,幾乎所有的研究都發現,網絡成癮患者往往具有某種特殊的人格特征,而且大多數人在對網絡上癮之前,常有其他心理障礙。

  人格障礙是心理發育不健全的表現,是指在沒有幻覺、妄想、智力低下的情況下出現的情緒反應、動機和行為活動異常。此類人一般從兒童期和青少年期就出現人格問題,至成年期呈現明顯病理性人格,並且會延續終身,而且以男性為主。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谘詢與治療中心主任高文斌博士研究發現,雖然有些人上網時間較長,但並沒有明顯影響他的學習和生活。也就是說,人們使用網絡的時間和社會功能的喪失並不一定正相關。而具有人格障礙的人卻更容易因成癮而使正常生活受到影響。

  男性成癮者的人格障礙

  緣於成長中的心理缺失

  高文斌博士研究發現,在人的成長期,心理上需要安全感、成就感、自信、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等等。家庭、學校是青少年獲得這些“營養素”的主要渠道。但如果家庭、學校不能提供這些“營養素”,孩子就會尋找其他的替代品。

  而中國人在成長中不同程度上存在三方麵缺失:

  第一,“父親功能”的缺失。父親對於青春期男孩是很重要的,父親往往代表著規則和秩序,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與父親的作用有很大關係。但現在很多家庭中,父親的功能是缺失的,比如一些孩子父母離異了,孩子跟著母親生活;有的家庭雖然表麵完整,但父親很少在家,想盡責也盡不了。

  在傳統的大家庭時代,父親不在,還有爺爺和叔叔伯伯來代替父親發揮功能,而現代核心家庭卻找不到替代者,造成“父親功能”的缺失。這從某種角度上解釋了為什麽網絡成癮的大多是男孩。

  第二,在城市裏還存在著“遊戲缺失”的問題。男生需要在遊戲中有一定的肢體接觸,甚至肢體衝突,當現實生活無法滿足時,他就會去找替代品。

  第三,“同伴缺失”也是很重要的問題。沒有夥伴,孩子就不能從家庭走向社會。但是中國城市中大都是獨生子女,而且,短短的在校期間,也很難發展出高質量的同伴關係。

  而在網絡中,有遊戲,有同伴交往,又能獲得成就感,正好彌補了這三個方麵的缺失。

  同時,成年後,社會角色允許女性表現自己的情感,因此女性非常善於宣泄,而男性由於社會性質等種種原因導致無法宣泄,壓抑在心裏,時間長了就可能把這種情緒寄托在虛擬的網絡中。北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