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強勢碰撞: 巡警大隊長PK 高校“女公關”------記者對巡警大隊長被女幹部邀人打死事件的調查報告zt

(2008-04-10 15:44:05) 下一個




巡警大隊長被女幹部邀人打死 邀人行凶者神通廣大

倍可親(backchina.com)    “巡警大隊長被女幹部邀人打死”

    坊間質詢再調查

  ●追悼會稱大隊長“因故逝世”●校方證實“女幹部”隻是院辦科員

  4月4日,湖北十堰市殯儀館,楊少敏的送別現場悲慟而肅穆。5天前,這位市公安局巡警支隊機動大隊大隊長被人毆打致死。

  巡警大隊長的追悼會上,悼詞對逝者離去原因的說法含糊而簡短———因故逝世。

  而事件的起因,是一起微不足道的堵車糾紛。糾紛中的另一主角,曾一度被傳是當地知名高校的“女幹部”。

  “巡警大隊長被女幹部邀人打死”,雙方的特殊身份,加上事發過程的種種未經證實的敏感細節,使案件被廣為談論和爭論。坊間質詢的焦點,更多集中於身份敏感的楊少敏:身為巡警大隊長,是否涉嫌酒後駕車?是否在普通糾紛中利用警察身份威嚇百姓?是否有動手打人和辱罵女性的行為?而糾紛另一方的主角一個電話則迅速叫來下手凶狠、手法專業的打人者,一名高校“女幹部”又何來如此能量?


  


  大浪淘沙休閑中心東側的巷道入口,當時兩輛車就堵在此巷道內。

  事件是否有預謀的報複行為,巡警大隊長之死是糾紛意外,還是因公殉職?由於當地公安局以案件尚在偵破中為由拒絕透露相關進展,事件至今尚無定性,記者調查試圖盡量接近撲朔迷離的真相。

    質詢1

    雙方因何起爭執?

  事發地是當地人口中的“紅燈區”;目擊者稱,當時雙方氣勢都很凶,楊少敏亮明警察身份,不料對方說:“我認識你,你以為你是巡警大隊長就很了不起啊?”女子用手機打電話叫人來“幫忙”,“不到5分鍾,就有一幫人帶著刀趕來”

  跟十堰市的的士司機說是去東嶽路,尤其是在晚上,司機往往會順便問一句:你是去哪一家洗腳城?

  1100米長的東嶽路,其中近800米的路段,幾乎一家挨一家,兩邊聚集了30多家裝修豪華、“上檔次”的洗腳城、休閑中心等娛樂場所。司機們說,在當地人口中,東嶽路是盡人皆知的“紅燈區”。

  “這裏是有錢人來玩的地方。包括很多在十堰投資、做汽車配件生意的老板,喜歡來這裏消費。”一位司機這樣介紹,他還說,“新市長上任(注:應為代市長,今年3月1日正式任命)後,對這一帶的不規範經營抓得很嚴,很多‘小姐’都嚇跑了。”

  3月31日晚的慘劇,就發生在這條街。

  東嶽路中段,緊鄰大浪淘沙休閑中心東側的岔道口,北行50米,就是春花苑小區的大門。巷道左側,是雅仕居1棟(住宅樓)、甘泉休閑中心、可軒咖啡廳等。右側臨近巷道入口,55-1號的鐵門裏住著東嶽南山小區97棟和48棟的居民。

  衝突就在55-1號鐵門外的巷道發生。鐵門內97棟、48棟居民樓之間的空地,是巡警大隊長被毆致命的地方。

  事發當晚約9時許,身著便裝的十堰市巡警支隊機動大隊大隊長楊少敏,和戰友駕車剛駛入巷道,就與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女幹部”張榮萍等人的紅色小轎車相遇了。

  “當時正是營業高峰,巷道兩邊停著車,兩輛車一個要進,一個要出,互不相讓,就僵持在那裏。”附近小商店一位女士回憶。

  另一目擊者稱,紅色轎車內一女子見楊少敏和他戰友駕駛的小轎車不是十堰市牌照,而是鄰近的鄖縣的車牌,便問對方認不認識該縣一個領導。沒想這一句話惹怒了對方,糾紛隨即升級。“雙方氣勢都很凶,而且那幾個男的像是喝了酒。”

  大隊長楊少敏隨後亮明了警察身份。不料對方指著楊少敏高聲叫道:“我認識你,你以為你是巡警大隊長就很了不起啊?”糾紛中,女子用手機打電話叫人來“幫忙”。

  目擊者回憶,“不到5分鍾,就有一幫人帶著刀趕來,進了鐵門內的院子,當時車上的男女也都進了院子。

  楊少敏的戰友回憶,歹徒第一下就是捶擊楊的左耳後的腦部,隨後又朝楊左大腿砍了一刀,見楊倒地後,他們再上前用腳踩踢楊的頭部。整個行凶過程,大約不到2分鍾。當楊少敏的身體倒地一動不動後,幾名歹徒才在罵罵咧咧中迅速逃散。

  事後有媒體報道稱,據相關人士透露,在雙方相持推搡的過程中,楊少敏情緒失控,順手給了張榮萍幾個耳光,張榮萍被打後情緒激動,遂打電話叫人趕快過來幫忙。媒體還引據目擊者的說法,當時楊少敏下車就將對方的車鑰匙扔到附近的水溝裏。報道同時稱,以上說法遭到楊少敏的哥哥楊少俊的否認。

    質詢2

    巡警大隊長是否酒後先打人

  當時正被堵在張榮萍紅色小轎車後的目擊者說:一個穿便裝、臉看起來有些胖的男子正在與一個高個女的在爭吵。男的看起來明顯是喝了酒,似乎要動手打人,但被同車的男子拉住。女的上前推搡過男的前胸

  3月31日晚9時許,陳東(化名)坐一輛的士從巷口進來,5分鍾過後車輛掉頭,卻沒有辦法再出去了。攔在的士前麵的,正是張榮萍的紅色小轎車。

  陳東回憶,他坐的士從巷道進來的時候,就看到這輛紅色小轎車正從巷內甘泉休閑中心旁的停車處倒車,準備出巷。他判斷,張榮萍等人很可能是在附近消費完,準備回去。甘泉休閑中心負責人事後接受采訪時,否認張等當晚在他們那裏消費,並說有內部錄像為證。

  陳東掉過頭時,前方堵車已經開始,糾紛正在發生。為防意外他還記下了紅色轎車的車牌號,他記憶中是鄂C91611.糾紛另一方,是一輛鄖縣車牌的轎車,印象中似乎是北京現代伊蘭特。

  陳東描述,楊少敏車上坐三四個男的,年齡35到40歲左右;紅色轎車上除了張榮萍,至少後排還坐著一個戴帽子女子,下車時把車門關得很響。

  陳東說,他下車後看到,一個穿便裝、臉看起來有些胖的男子正在與一個高個女的在爭吵。男的說:“你他媽的信不信老子廢了你!”女的說:“來,你廢了我!”女的又說:“你他媽給我牛×,想廢了我,我不把你給廢了!”

  陳東說,男的看起來明顯是喝了酒,走路腳下打飄。男的看起來似乎要動手打人,但被同車的男子拉住。女的上前推搡過男的前胸。

  女的回敬了一番狠話後,陳東說,他感覺那個男的似乎軟下來了,低著頭垂著手不說話。隨後女方和男方數人推搡著進了鐵門內的小區。進入之前他聽見那女的打電話,說“春花苑門口,快點過來”之類的。

  陳東離糾紛現場的距離,他說大約5米。

  過了約5分鍾,陳東看到,有3個男的趕到現場。走在前麵的30歲左右,個較高,瘦瘦的,手裏叼著煙,從鐵門進去時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後麵兩個約25歲左右,一個比一個矮,右手別在身後,感覺像是拽著凶器。

  當時的現場頗為騷亂,圍觀者上百人,之後小區裏發生的事陳東沒有看到。

  當晚9:20許,東嶽南山小區48棟5樓住戶周芬(化名)在客廳聽到動靜,從窗戶上往下看。“樓下男的女的吵得很凶,很多人在圍觀。”

  很快,她看到一幫人打鬥的場麵,隻一會兒,一個男的便倒了下去,過程很短,很快一群人就匆忙散開。她聽見一名男子在樓下報警,正在講什麽位置。又過了一會兒,她的老公告訴她,警察來了。隨後樓下的人就散開了。

  “行凶過程不到5分鍾。”陳東說,在鐵門處他聽見女的讓男的快跑。過了大概十幾分鍾,來了兩名警察,過了一會兒又來了好幾個。

  9:45左右,楊少敏被警察抬出小區。

  警察到來之前,陳東看到人群中有個25歲左右的小區女子打電話報警,她說:“你們警察怎麽還不來?”又聽她說:“報過警怎麽了,再不來人都死了。”

  對楊少敏將張榮萍車鑰匙拔下並扔進附近水溝的說法,陳東表示之前的事沒看到,但凶情發生後巷道依然堵塞,有人曾指著紅色轎車問:“死人了,車怎麽還停在這?”有人回答:“車鑰匙被人拔了扔了。”

  在事發現場附近,記者沒有看到有水溝。

  4月6日,55-1號鐵門處的地麵上,依然可見斑斑點點的凝化血痕。一位目擊者稱,這是打人者在出門時流的鼻血。但亦有人稱,這是巡警大隊長被抬出時所留。

    質詢3

    巡警大隊長是否因公殉職?

  4月4日楊少敏的追悼會上,對其死因給出的是一個模糊的說法:“因故逝世”;法醫檢查證實,致楊少敏死亡的真正原因,是其腦部受重創,致顱腔內大出血損壞腦神經;辦案警官介紹,襲擊楊少敏的歹徒目標明確下手凶狠,不像是簡單的替人出氣

  一起小的糾紛,引發一樁人命大案。

  連天來十堰坊間議論紛紜。

  雅仕居1棟一位中年居民說,他當時在現場附近,看了兩輛車的位置,如果雙方有一方能退讓一步,車很快就能過去,何致於非要“鬥狠”鬧出人命呢?他認為教訓深刻。

  然而坊間質詢的焦點,更多集中於身份敏感的楊少敏:身為巡警大隊長,是否涉嫌酒後駕車?是否在普通糾紛中利用警察身份威嚇百姓?是否拔掉對方車鑰匙,以習慣性的作風應對一起普通糾紛?是否有動手打人和辱罵女性的行為?甚至有個別過激的觀點,將楊的事件影射向整個警察層麵。

  事件中一些“反常”疑點也引起人們更多的猜測。案發後經醫院和法醫檢查證實,致楊少敏死亡的真正原因,是其腦部受到重創,整個顱腔內大出血損壞腦神經後死亡。全身沒有發現明顯外傷,也沒有明顯血跡,唯有左側大腿有一處不大的刀口,但很深。

  一位辦案警官介紹,從調查的情況看,襲擊楊少敏的歹徒很專業,幾分鍾之內就帶著凶器趕到現場,目標很明確,來後直奔楊少敏,而對楊的戰友卻沒有實施任何攻擊,而且下手凶狠,不像是簡單的替人出氣。

  楊少敏作為巡警支隊機動大隊大隊長,多年來接觸過各類治安刑事案件,得罪人在所難免。這是否會是一起蓄謀策劃的專對楊少敏的報複行為?

  據了解案發後,逃至武漢的6名犯罪嫌疑人於次日抓獲,4月2日一名逃往九江的犯罪嫌疑人也抓獲歸案,11名涉案人員全部落網。

  4月7日,在十堰市公安局,記者就事件是否一起有預謀的報複行為,以及楊少敏當晚有沒有喝酒,有沒有打人罵人等作進一步求證。該局宣傳科負責人告訴記者,案件已作為刑事案件在調查偵破中,許多細節尚未定論也不便向外透露,有了結論後會向社會及時公布。

  據了解,4月3日,湖北省公安廳督導組會同相關專家趕到十堰,對楊屍體進行了檢驗,其中包括酒精檢測。

  4月4日楊少敏的追悼會在十堰市殯儀館舉行。包括死者家屬在內,社會各界普遍關注官方是否會在追悼會上為事件正式定性,然而對巡警大隊長的死因,追悼會給出的也是一種模糊的說法:“因故逝世”。

  圍繞楊少敏是否屬因公殉職,民間一種觀點認為不能算因公殉職,因為事發時楊並不是執行公務,而且是糾紛一方中的成員;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楊當時已亮明身份,是以一名警察身份處理戰友與對方之間的爭端,理應屬於因公殉職;而如果是因為工作中與人結怨,仇人蓄意報複,則更屬於因公犧牲。

    質詢4

    巡警大隊長是否一貫強勢?

  一位中年巡警介紹,楊少敏是武警出身,父親以前曾是當地武裝部的領導,他本人也當過幾年武警,平時為人和善,對待領導和部下都很講禮貌,“酒量很大”;案發當晚,楊少敏和戰友駕車來東嶽路,欲去哪裏所為何事?現場的多位刑警人員表示亦不知曉

  據已公開的消息介紹,楊少敏,1964年出生,1981年參軍,1984年從警,人很老實,但身體強壯,會一些功夫,平時出警過程中能鎮住三四個人。楊少敏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偏癱多年,小女兒正讀高三。出事後他的妻子悲痛欲絕,整日以淚洗麵。

  楊少敏平日的為人,他現在的隊友———巡警支隊機動大隊位於六堰警亭的幾位警員不願意多談。一位自稱代表六堰警亭所有警員的年輕巡警告訴記者,這件事很敏感,已經接到上麵命令,不準隨便接受采訪。“如果非要了解我們楊隊,我隻能告訴你說,楊隊這人蠻優秀,很不錯。”

  在來機動大隊之前,楊少敏曾當過巡警支隊一大隊的副大隊長。一大隊的幾位警員回憶起楊少敏,感慨唏噓。一位中年巡警介紹,楊少敏是武警出身,他父親以前曾是當地武裝部的領導,家教很嚴,他本人也當過幾年武警,素質很高,平時為人和善,對待領導和部下都很講禮貌,以前在一大隊的時候,從來沒有見他發過火,也從來沒鬧過什麽事。這位巡警說,根據他對楊隊個性的了解,應該不會動手打人,特別是麵對一個女的。

  一大隊另一曾與楊少敏共事的的巡警介紹,楊隊特別喜歡打籃球,以前部下和他一起在球場上,經常對他有一些較大的碰撞,但他並沒有因為是領導就怎麽樣,他總是很溫和地一笑了之。

  人民中路一個警亭的交警自稱與楊少敏相熟,他對楊的評價是“做事相當謹慎,待人隨和”,他認為這件事本來是不可能發生在楊身上的,一定有什麽特殊原因。

  對有目擊者稱楊少敏當晚喝醉酒的事,一大隊中年巡警說:“楊隊酒量很大的,一般都喝不醉的。”他又說,“有可能是那天遇到戰友,心情高興多喝了一些。”

  巡警隊員們認為,楊隊長出事後在巡警中影響很大。一位巡警說,主要是心理上的影響,連大隊長都遭此毒手,我們做警員的就更沒有安全感了。

  十堰當地一位非公安人士認為,在社會一般人眼中,巡警大隊長的職務在當地有著相當高的地位,屬於絕對的強勢身份,平常人一般是不敢冒犯,更不敢得罪的。他認為,也許正是這種身份的優越感,導致了糾紛發生時的不理性行為。“如果一個人強勢慣了,難免會有自我膨脹的心理。”他說。

  東嶽路案發現場,4月6日仍在這裏調查取證的一位辦案刑警告訴記者,他和楊少敏平常也有接觸,感覺楊隊長這人平時“還好”,能當上大隊長,本身就說明能力比較強,還是有水平的。

  問及此事在當地公安係統內的影響,這位刑警說:“通過這件事,做警察的也要反思反思,遇事不能太衝動。”

  案發當晚,楊少敏和戰友駕車來東嶽路,欲去哪裏所為何事?現場的多位刑警人員表示亦不知曉。50米巷道盡頭的春花苑小區保安隊長,拿出小區的車輛進出登記說,與案件相關的兩輛轎車都不是小區內的。他分析,要麽是去附近的休閑中心,要麽就是去巷內的單位辦事。

  50米的巷道周邊,除了幾家較大的休閑中心、咖啡廳,就是雅仕居1棟和南山小區的居民樓,此外還有地震局等幾家單位,但事發時這些單位都已下班關門。

    質詢5

    高校“女幹部”何來如此能量

  校方證實:“女幹部”隻是院辦科員,負責院領導日常公務、出差,接待和報紙信件的收發;老職工稱其“來頭不小,社會關係厲害”。

  院裏安排她在院辦負責搞接待,“說白了就是搞公關”;曾經公開和一個“從事保衛工作”、小她10歲左右的人談戀愛

  而對糾紛另一方的主角———被媒體報道為“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女幹部”的張榮萍,輿論普遍認為,在明知對方身份的情況下,敢與警察對著幹的,也不是個“一般人”。

  湖北另一媒體報道中援引當地民警的說法稱,打手機喊人行凶的張在十堰“混得很開”。

  事件被報道後曾在網絡上引起轟動。眾多網友關注的是,一名高校“女幹部”何來那麽大能量,一個電話就招來數名“有黑社會嫌疑”的打手,幾分鍾之內結束一個明知對方身份的警察的性命?

  “強勢”巡警大隊長遇上的,看來並不是一個弱勢的“對手”。

  4月7日,記者來到張榮萍工作的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該院宣傳部部長陳家潤首先否認外界所傳張是該院“女幹部”的說法,陳介紹,張隻是院辦的一般職員,主要工作是負責接待和報紙信件的收發。

  在該院網站公示的信息中,張榮萍為院辦科員,其工作職責是:負責院領導日常公務、出差、報刊征訂等服務工作,上級機關、兄弟單位領導來校參觀訪問的接待,辦公室內務整理、辦公室人員考勤等。

  談起張榮萍,陳家潤說,人還是可以的,態度比較和善,工作認真,喜歡運動。在去年7月院第三屆“學苑杯”教職工羽毛球賽中,張榮萍還獲得過女子單打第五名。

  然而該院一位老職工鄒明(化名)對張的說法,卻與陳家潤大相徑庭。

  “為人很傲,來頭不小,社會關係厲害。”這是鄒明對張的基本評價。

  鄒明介紹說,張當年是通過東風公司一位領導的關係調進學院的,平時在學院很衝,上上下下都不敢惹她,連院領導都怕她幾分。

  因為張的社會關係“頗不一般”,在外麵很吃得開,所以院裏安排她在院辦負責搞接待,“說白了就是搞公關”,院裏與外界的聯絡、接待、采購等都是她在做。

  鄒明說,張平常好打扮,塗脂抹粉很厲害,對老同誌也都不理睬,很多教職工對她的印象並不好。

  鄒還透露,張曾談過多次戀愛,她的那輛紅色小轎車就是其中一位送的,對方是個施工老板,大概2004年初分的手。後來張又與一個“從事保衛工作的人”談戀愛,這是公開的,院裏人都知道。對方小她10歲左右,去年底今年初分了手,但仍有聯係,而且對方在社會上也是很有背景的人。

  鄒說,媒體稱張在十堰“混得很開”,這種說法很符合實際。張與社會上的各色人等都有關係,惹不起。張喜歡打球,經常叫一大幫外麵的人來院,她有這個社會能力。

  鄒認為這件事的發生,與張的個性和她在社會上“神通廣大”的背景不無關係。

  對以上說法,記者向陳家潤求證,陳不讚同張“很傲慢”的說法,他說平常吩咐張的事,她都會認認真真去做。陳又說其實自己對張的性格並不了解,對其它說法也“不做評價”。

    “硬碰硬”的反思

  一方是巡警大隊長,一方是高校“女公關”。“可以說,雙方都是屬於社會中的強勢群體,硬碰硬,誰也不示弱,本來一件小事就變得複雜化了。這裏麵是否有特權思想在作怪呢?”

  另一位汽院的教職工,則從另外的角度對“3·31”事件做了分析。

  對張榮萍,他也說在員工的眼裏“不是一般人”。平常愛打扮,穿著時尚,一看就是比較有錢的。早在2003年她就開著紅色小轎車在校園跑,學院裏就她一輛紅顏色的車。

  他認為,除了個性因素,身為十堰市知名高校的院辦人員,長期在院領導身邊工作,又是負責對外聯絡,難免會有“高人一籌”的優越感,這也可能是造成張在糾紛中不願“受欺負”的潛在心理因素。

  在地處鄂西北的“車城”十堰,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在當地算是數一數二的高等院校。該職工介紹,學院近6000名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主要培養汽車製造各類人才。以前曾屬東風汽車公司和湖北省“政企共建”,現移交為省屬。無論就規模還是效率,在十堰本地的高校中都是最大的。而高校教職員工無論社會地位還是收入水平,在當地也都算是較高的。

  他介紹,院裏一般職工每年正常收入有兩三萬,科級有四五萬,而且學院福利待遇好,到年終EVA(年終獎)有的能拿兩三萬。這種收入在消費不高的十堰已經很不錯了。

  當然,他說,並不是學院所有教職工都會產生優人一等的心理,大多數教職工都是很低調很謙遜的,張的“特別”可能跟她的工作性質以及和外界過於複雜的社會關係有關。

  “我想,張榮萍當時也可能是在氣頭上,僅是想教訓一下對方,沒想到會闖這麽大的禍。”

  一方是巡警大隊長,一方是高校“女公關”。“可以說,雙方都是屬於社會中的強勢群體,硬碰硬,誰也不示弱,本來一件小事就變得複雜化了。”

  “那麽,這裏麵是否有特權思想在作怪呢?我想不僅當事人,包括我們的社會,是不是都應該從這件事情中作出應有的反思呢?”這位高校人士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