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劉若英::我的生命裏有很多拐點

(2008-04-10 08:09:01) 下一個
她每天對自己說的最後一句話仍然是:我很好。

 

 

 

 





沒有絕對的“壞事情”
記者:很多事情,看似是一件壞事,而其實當一切過去,回首過往,你會發現,就是那些所謂的“壞事情”,卻成為了一個生命拐點。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那件壞事,就沒有現在坐在這裏的你,而是另一個劉若英。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的多嗎?
劉若英:有很多。我最初的理想並不是做歌手,而是做一名鋼琴老師。但後來我教小孩子學鋼琴,卻被他的媽媽辭退了,那件事讓我發現,我並不適合做老師。於是我簽了唱片公司,做了三年助理,卻一直沒發成唱片。合約到期了,我坐在唱片公司樓下就哭了,就想,怎麽永遠都輪不到我啊。那時候我是助理,跟在陳升後麵,背著吉他,背著伸縮喇叭和他的包包,穿著白T恤牛仔褲。就這樣一身裝扮碰到了張艾嘉,那時候她剛好手上有一部戲,叫《少女小漁》,她剛好覺得這樣的一個女生是可以去演的。因為大多數的人在她麵前都想,我今天要去見張艾嘉,我應該怎麽樣。但我沒想到那天會見到她,要不我也穿長禮服出來。那天就是沒辦法,就是助理的身份,就是助理的裝扮,嗬嗬。

記者:你和張艾嘉的相遇,讓我想到你在《下樓談戀愛》裏寫你第一次和助理小梅相識時候的場景,你還記得嗎?
劉若英:老實說,我對小梅的第一印象並不是很好。因為上班第一天她就遲到了,我等了半個小時她才到。問她原因,她說因為她頭一次遇到旋轉門,一直不敢進,直到大堂服務員給她開了個邊門。那個時候我不相信竟然還有人不會用旋轉門!當時我也不知道是哪兒來的勇氣,決定留下她做我的貼身助理。後來,我真的很慶幸自己那時候的勇氣。我們在一起5年,我從她身上看到了她的成長,從她的成長上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長。或者說,因為她一貫的篤定和成長,才給了我成長的靈感。

記者:也就是說,這種“篤定”非常重要?
劉若英:比如說,常常有人說我變了,其實那是因為他變了。我還是經常會臉紅,我還是到處走,我還是愛唱歌,這三樣一點兒沒有變。每個人遇到的事情不一樣,世界會讓你改變,但是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你內心真摯的情感是不會變的。改變的隻是那些造型或者附加在你身上的東西,比如我們會老去。

記者:那你怕老嗎?
劉若英:怕。我怕別人照顧我,我怕失去創作力,我怕我心如止水,我怕我對生命不再熱愛,我怕等待死亡。我怕老,並不是怕外表的老去,而是怕心裏麵老了。

記者:我覺得,比試圖改變更重要的東西是堅持。你自己走到現在,最大的堅持是什麽?
劉若英:唱歌,心裏始終有這樣一個信念。我做助理的時候,第一張唱片是潘越雲的,上麵寫著製作助理劉若英,我當時就想象著所有人家裏麵都有我的名字藏在那個角落,我就覺得好有成就感啊。做助理,讓藝人很滿意很舒服地去唱歌,我覺得那種感覺有時候是比自己現在站在台前更有成就感的。你要相信在這個過程中你所學習到的東西,一定對你日後有幫助。但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我之所以會進入這個行業的初衷,是因為我真的很愛唱歌,我希望能夠借我的歌或者我的表演把我所感動的事情傳遞出來。

 

“幹物女”比“我愛你”更負責

記者:你常常稱呼自己是“幹物女”,這似乎是個貶義詞,又怎麽能“我很好”呢?
劉若英:幹物女”,嗬嗬,一個東西如果曬幹了肯定都是好東西,你看幹貝很貴吧,燕窩很貴吧,所以“幹物女”絕不是貶義詞!時代在發展,這個族群的人越來越多。“幹物女”代表著不是沒有人約,是因為我自己喜歡呆在家裏。平常在家裏麵就喜歡穿穿運動服,把頭發弄得很舒服,吃自己喜歡吃的東西,看一些無關緊要的書、漫畫,或者是日劇、韓劇。可以經常到處旅行,說走就走,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幹物女”在生活中不拘小節,雖然感情會是一片空白,但依然一個人過得很好。而自己過得很好,才能給別人幸福,這就是比一句“我愛你”更負責任的事情。

記者:你的粉絲裏有人說“看到你就不覺得孤單”,一個女藝人太過生活化的狀態,從本質上說,是為了心靈的放鬆、自然嗎?
劉若英:我常常想,我跟別的藝人相比最大的幸運是,我的生活很少因為我是一個公眾人物而有所改變:我照樣吃路邊攤,照樣殺價,照樣頭發很亂、睡眼惺忪地出門。有個導演問我:你敢不敢把這個不化妝、頭發很亂、穿得也很邋遢的劉若英跟大家分享?我真的沒有絲毫的猶豫。我以前看過一本日本小說《藍》,它告訴我們活著就該拋開煩惱,開心就好,這樣的常態令人感到真實,真實就會開心。

記者:有人形容每一次突破自己的體驗,都是一種重生的過程。你在進行創作的時候,有沒有一些比較“極端”的心靈體驗?
劉若英:有啊,比如我在寫《靜靜坐著》的時候。那時我在香港,我常常在住的地方等拍戲,然後透過那裏一塊很大的落地玻璃窗看海。某一刹那冒出個念頭,我就想,不知道跳下去會是什麽感覺?那種感受,不是要身體跳下去,而是一種心情,就是很想在生活跟感情上麵能夠“革命”的感覺。我感覺在過去的日子,好像在那個安全的船上麵呆久了,於是就想如果跳下去會怎樣。跳下去以後,我覺得的確會有嗆到的時候,也會有眼睛睜不開的時候,可是我還是會努力睜開眼睛看看四周那些奇妙的事物。所以我寫了這首歌,告訴自己真的沒有什麽好怕的,如果有一天我能夠拋下一切,我相信會有新的事物到來。

記者:你一直以來期待的愛情是什麽樣子的?
劉若英:其實我也覺得女孩子應該早點兒找到好的歸宿嫁出去。我對婚姻是有渴望和期待的,但它不是一個絕對的取向。我期待那種很舒服的愛情,我認為愛情是一種很深很長很濃烈的事情,如果你能夠在裏麵很舒服地處之泰然的話,我覺得這種愛情會走得比較久遠。

記者:有很多女孩遙遙地望著30歲,都認為那是一個遙遠又可怕的年齡。而真正到了30歲的時候,你覺得她們該以一種什麽樣的姿態來麵對?
劉若英:該這樣想:太棒了!30歲終於來了!其實,年齡並不是關卡。重點是,女人敢不敢在30歲的時候,做20歲女人做的事情。

記者:你做過嗎?
劉若英:嗬嗬,有一句話說“有一件瘋狂的小事叫愛情”。現在我經常會聊MSN,失意的時候我會告訴朋友說,我現在很好,我就要重新起跑;有的時候他們開玩笑說“哈哈哈,又失戀”,我就會回答,每一道傷痕都是一種驕傲,懂不懂?

記者:如果有一天不做藝人了,你會做什麽?
劉若英:我會做一個媽媽。有一種家的感覺。

 

   文章來源:《青年心理》雜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