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誌摩與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憶(網上轉載,慧慧配圖)450)..."> 徐誌摩與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憶(網上轉載,慧慧配圖)450)..." /> 徐誌摩與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憶1zt - 博客 | 文學城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徐誌摩與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憶1zt

(2008-01-26 10:55:17) 下一個
<>< />


徐誌摩與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憶
( 網上轉載,慧慧配圖 )


林徽因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和作家,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
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裏有3個男人,
一個是建築大師梁思成,一個是詩人徐誌摩,一個是學界泰鬥,為她
終身不娶的金嶽霖。


在徐誌摩36年的生命中,曾與3位女性有著斬不斷的情愫。除陸小曼外,
還有一位是原配夫人張幼儀,另一位是以無言結局的建築學家林徽音。


. 倫敦相戀

一個人呆在倫敦的寓所裏


林徽因與父親林長民合影

林長民(1876-1925年)福建閩侯人。自號桂林一枝室主,雙括廬主人,晚號雙括老人。早年赴日本學習政治經濟學。
辛亥革命後,任南京政府參議院秘書長,後又曾任眾議院秘書長、司法總長等職。
1925年,同郭鬆齡出關討伐軍閥張作霖,兵致身亡。
遺著有《鐵路統一問題》、《西力東侵史》等,是民國初年在中國政壇頗有影響力的人物。

1921年初夏,林徽因伴隨父親來到了歐洲。

兩個多月的海上行程,萬噸客輪如一葉扁舟,行駛在浩瀚的印度洋上,仿佛永遠也到不了岸。浪濤日夜不息地拍打著船舷,徽因一直有一種眩暈的在夢中的感覺。 按照出訪計劃,林長民帶著徽因遊曆了法國、意大利、瑞士、德國、比利時的一些城市。

一處處文化名勝,一個個博物館,還有工業革命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家家工廠、報館,林長民都帶著女兒一一走過。 16歲的徽因原本對工廠報館這些地方沒太大興趣,但林長民卻認為,恰恰是這些地方體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可以給中國社會今後的改良做參考,故“不可不觀”。

遊覽之外,林長民更多的時間要用於各種應酬。他要出席 “國際聯盟協會”的會議,要與各國各地的有關人士晤麵,他應邀去一些地方作演講,還要接待許多慕名前來拜望他的當地留學生和華人社團的成員。當他忙於這些事情的時候,常常顧不上徽因。徽因有許多時間一個人呆在倫敦的寓所裏。

徽因的感受是複雜的。她敞開心靈攝取吸收來自這個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識,紛至遝來的駁雜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同時,遠離故國,遠離同齡夥伴的她又時常感到深深的孤獨和無所適從。 一個人的時候,她更多是偎在壁爐旁,一本接一本地閱讀英文版的書刊。此時,她才對北京培華女子中學謹嚴的學風心懷感激。來到英國後,她沒有怎麽費力就能夠自如地與人交流和用英語閱讀。

女房東是一位建築師,徽因常和她一道出去寫生、作畫。她最愛去的地方是劍橋一帶,那裏有畫不完的各種建築和景致。徽因拿著一本書,隨她坐在草坪上,四下望去,皇家教堂富麗莊嚴,皇家學院散發著寧靜、幽雅的氣息,“三一學院” 圖書樓上,拜倫雕像風神瀟灑地凝視著遙遠的天際。

在與女房東的交談中,徽因知道了建築師與蓋房子的人的區別,懂得了建築與藝術密不可分。以這樣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國內國外看過的廟宇和殿堂,果然就對這些建築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從這時起,徽因萌生出了對未來事業的朦朧願望。

1921年9月,徽因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倫敦ST.Mary's College(聖瑪利學院)學習。

1921年的11月16日,從早上到下午一直是霧蒙蒙的天氣,一個叫徐誌摩的年輕人來拜訪林長民。徐誌摩新近才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轉學到倫敦。和他一塊兒來的張奚若是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的留學生。


沒想到他從此會闖入自己的生活

人生有許多事情讓人不可思議。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遭遇許多人,有的人幾十年朝夕相對,卻形同陌路、相知甚少;有的人不經意間相識相遇,卻猶如前世今生,萌生出終生不渝的情誼。

當父親和這兩個年輕人親熱地寒暄、交談時,徽因照例是端上茶點,在一旁聽他們說話。她沒有想到,這個膚色白皙、戴一副圓眼鏡的青年,從此會闖入自己的生活。

徐誌摩見到林長民,很快就成了相見恨晚、無話不談的朋友。他驚訝林長民“清奇的相貌,清奇的談吐”。

隨著與林長民交往的深入,徐誌摩和徽因也熟了起來。他發現,這個梳著兩條垂到肩膀的細細辮子、像個不諳世事的中學生模樣的小姑娘,不僅長得俊秀可愛,而且是個可以對話的朋友。他把自己的發現告訴了林長民,林長民不無驕傲地說:“做一個有天才的女兒的父親,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倫的輩分,先求做到友誼的了解。”

徐誌摩發現徽因讀書很多,他們常常談及一些作家作品。這些談話讓他興奮。他感到,徽因的可愛不僅在她的外貌,更在她活潑跳躍的思維,明澈清新的識見。她對文藝作品的理解和悟性超出了她的年齡。

徽因的表達能力極強,她的北京話略帶一點兒福建方音,而她的英語則是地道的牛津音,發音吐字有音樂感,聽上去舒服極了。

不知從什麽時候起,徐誌摩發現自己來林寓不僅僅是為了找林長民,而是想見到徽因,想和徽因說話。

冬天的倫敦雨霧連綿,陰霾潮濕,林長民又外出了。聖誕節、新年緊挨著,徽因有一個長長的假期。徐誌摩撐著一把濕漉漉的雨傘來到林宅,帶著他一貫溫雅真誠的笑容,還帶來了無窮盡的有趣的話題。

起居室裏,壁爐的火明亮地跳躍著,這是房間裏最暖和的地方。壁爐兩側一邊一把舒服的搖椅,椅子上搭著蘇格蘭方格圖案的毯子。平時,林長民總是在這裏看書看報,與來訪的客人聊天。

徐誌摩和徽因坐在壁爐前,從倫敦冬季討厭的雨霧談起,談到英國詩歌中對英國景物的描寫。徐誌摩告訴徽因,他最喜歡的詩人是拜倫、雪萊、華茲華斯和濟慈。他問徽因讀沒讀過濟慈的《夜鶯頌》,徽因立即用英語背誦了起來: “…… 這神妙的歌者,決不是一隻平凡的鳥;他一定是樹林裏美麗的女神 ……”

他們的談話從一個話題跳到另一個話題,忘記了窗外綿綿的陰雨,忘記了壁爐的火苗在漸漸弱下去。 徐誌摩告訴徽因,自己出國的初衷是為了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手段,走實業救國的路子。原以為振興實業就是多開工廠,可出國以後,他已經改變了看法。他現在看見煙囪就感到厭惡,他同情那些在大工業機器轟鳴聲中輾轉掙紮著求生活的勞工。因此,他如今信奉新文藝,對政治有興趣。

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寒冷而漫長的冬日

林徽因不懂政治。她的心靈世界裏,更多的是文學和藝術,是書中所描寫的生活。她弄不大清楚,英國的工黨和保守黨有什麽區別;她更是不明白,父親和徐誌摩所關心的政治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現實生活。

徽因越是不明白,徐誌摩越想對她講清楚自己的政治見解。他認為從東方到西方,英國的現代民主政治是最好的政治製度。 他說,德國人太機械,法國人太任性,美國人太淺陋,隻有英國人堪稱是現代的政治民族。 他認為,英國人是自由的,但不是激烈的;是保守的,但不是頑固的。

盡管徽因對不同政黨及其政治主張沒有太大興趣,但她仍然被徐誌摩的講述所打動。 打動林徽因的不僅僅是他奔放熱情、洋洋灑灑的語言,而且還有從他的話語中流露出來的近乎於癡的執著態度,那是一種“孩子似的天真”。
1921年的冬天,倫敦多雨霧而陰冷,徐誌摩在林家溫暖的壁爐前,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寒冷而漫長的冬日。

春天來臨了,倫敦的春天美好得令人陶醉。春深了,徐誌摩已深深地被林徽因所吸引。他自己也說不清楚,怎麽會在感情上如此迷戀這個姑娘。

他喜歡徽因淡淡春山般的雙眉,他喜歡徽因盈盈秋水般的眼睛,他喜歡徽因臉頰上那一對時隱時現的笑渦,他更喜歡和徽因無拘無束地談心。徽因空靈的藝術感覺和她的見解談吐,常常激發出他思維的靈感和火花。

最讓他心旌搖曳的是暮春時節和徽因結伴在劍橋漫步。 他們順著蜿蜒的小河向前走,小河的上遊是拜倫潭──當年拜倫常在這裏遊玩。小河上下遊的分界處有一座小水壩,湍急的水流在陽光下閃著碎銀的光亮,柔軟的水草慵懶地輕拂著水麵,叢密的灌木根須在河畔的水流裏伸展。靜謐的小徑上,濃蔭密布碧草如茵,一輛牛奶車響著清脆的鈴聲消失在小路的盡頭。綠蔭裏,古老的石壁長滿青苔,嬌豔的薔薇靜靜地開放;厚厚的落葉堆積在樹林中,縷縷光線像簇簇金箭般斜射進去。黃昏時分,夕陽的光輝籠罩四野,遠處教堂的鍾聲一聲聲撞入人的心裏 ……

6年前,徐誌摩還在杭州一中讀高中。當時的政界、金融界名流張幼儀之兄到浙江省的名校視察。他在視察中看到了徐誌摩的國文考卷,嘉許讚賞之餘,回去即托人向徐誌摩的父親徐申如求親,以其小妹張幼儀相許配。張幼儀乃大家閨秀,其兩位兄長均為政界要人,徐申如欣然允諾了這門親事。


張幼儀

兩人結婚時徐誌摩18歲,張幼儀16歲。

徐誌摩來英國後,張幼儀帶著他們的兒子阿歡也來到英國伴讀。就在這時期,徐誌摩愛上了林徽因。


【 林徽因 生平】

林徽因 (1904 年 6 月 10 日- 1955 年 4 月 1 日 ) ,原名徽音,出生於中國浙江杭州,祖籍福建長樂,建築大師梁思成的妻子。現代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者之一。 她與徐誌摩一段帶有傳奇色彩的感情,一直為人津津樂道。

1920 年和父親林長民一起赴倫敦生活,開始對建築感興趣,並鼓勵未婚夫梁思成學習建築。

1024 年和未婚夫梁思成一起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由於當時建築係不招收女生,隻得到美術學士學位。但畢業時獲得優異成績。

1925 年與聞一多、梁實秋、梁思成等籌建 “ 中華戲劇改進社 ” ,參加演出,交流戲劇藝術。

1928 年與梁思成結婚。夫婦一起考察多處古代建築,和詩人徐誌摩、作家沈從文、學者金嶽霖保持很好的友誼,創作詩歌、小說、散文、話劇劇本等著作多篇,時人稱為 “ 才女 ” 。

1931 年徐誌摩為參加一林徽因的建築學講座,搭乘飛機由南京飛往北平(現北京),不幸意外墜機身亡。林徽因作《悼誌摩》一文以表哀思。

1949 年,北平被共軍占領前夕,林徽因與梁思成皆曾赴西柏坡與中共高層商談,確保北京古城的建築完整不受戰火波及,得到中共中央支持,最後北平地區以和平方式易手。之後,林徽因受聘為清華大學建築係教授。

同年 9 月,中國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林徽因獲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組成員,與夫梁思成及其他成員,共同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設計。 時林徽因身體健康狀況已經欠佳,仍然繼續為中共政府做事,除參與設計國徽外,亦出任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組成員,設計了紀念碑底座和花環圖案。

1955 年因肺結核久治不愈而去世,安葬在其親自設計的八寶山革命公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