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外噴氣戰鬥機的五代如何劃分 zt

(2008-04-29 10:26:12) 下一個
國外噴氣戰鬥機的五代如何劃分
2008年01月24日 14:04:10  來源:中國航空信息網


戰鬥機是一種主要用於與其他飛機進行作戰的軍用飛機,具有體積小、飛行速度快、機動性強等特點。隨著現代軍事作戰理論和軍用技術的發展,戰鬥機在現代軍事作戰中起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航空強國都不惜巨資發展技術先進、作戰能力強的戰鬥機。特別是20世紀40年代末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采用噴氣發動機的戰鬥機獲得了較大發展,不斷湧現出了一代又一代新戰鬥機。國外大致將噴氣戰鬥機的發展分成了5代,從中可對噴氣戰鬥機的發展過程有較全麵的了解。



德國的Me 262噴氣戰鬥機 [資料圖片]

第一代戰鬥機是指首批采用噴氣發動機的戰鬥機,其出現時間大約為1944至1953年。由於采用了新式噴氣發動機其作戰能力比使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飛機有了顯著提高。第1代戰鬥機的外形與使用渦輪螺旋槳驅動的戰鬥機有些相似之處,如采用直機翼,帶機炮,雷達還僅在特殊的夜間戰鬥機上裝備。雖然比起先前的飛機具有很多優勢,但第一代戰鬥機有著很大缺陷,如其使用壽命很短,發動機可靠性差、體積笨重,其功率也隻能進行緩慢調節。第一代戰鬥機典型機型有二戰末期德國的Me 262和英國的流星,以及後來蘇聯的米格-15、米格-17、美國的P-80和F-86等



米格-15戰鬥機同F-86戰鬥機[資料圖片]


F-86戰鬥機[資料圖片]



MIG-15UB戰鬥教練機[資料圖片

第二代戰鬥機主要是指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研製的戰鬥機,典型機型如美國F-100超級佩刀。由於采用了許多新技術,這時的戰鬥機作戰能力有了大幅提高。飛機開始使用AIM-9響尾蛇、AIM-7麻雀等製導導彈進行視距外攻擊,雷達也作為標準配置用於確定敵方攻擊目標。新的飛機設計也層出不窮,如後掠翼、三角翼、變後掠翼以及按麵積律設計的機身等,采用後掠翼的生產型戰鬥機飛行速度終於突破了聲障。這一時期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出現了戰鬥轟炸機(如F-105和蘇-7)和截擊機(英國閃電和F-104)。截擊機的發展主要依賴於製導導彈能完全替代機炮、空戰將在視距進行的觀點,因而截擊機具有較大的載彈量和強大的雷達,這犧牲了速度、爬升率等敏捷性。第二代戰鬥機包括蘇聯米格-21、米格-19、蘇-7/-9/-11,英國閃電,美國F-8、F-11、F-100、F-102、F-104、F-105等。



F-100 F-104 F-102 F-101戰鬥機[資料圖片]



法國“幻影1”戰鬥機[資料圖片]



蘇-7戰鬥機[資料圖片]



F-8“十字軍戰士”戰鬥機[資料圖片]



MIG-21BIS戰鬥機[資料圖片]

第三代戰鬥機主要是指1960~1970年出現的戰鬥機。這個時期航空技術發展日趨成熟,戰鬥機作戰能力的發展主要是通過引入性能更好的導彈、雷達和其他航電係統來獲得。基於大量製導導彈的實戰使用經驗,設計人員重新肯定了近距格鬥在空戰中的地位,機炮再次成為標配,而機動性也再一次成為優先考慮的設計因素。航空技術發展在顯著提高戰鬥機能力的同時,使得其研製和使用成本也顯著增加。軍方早先曾有各種專門用途的戰鬥機,如夜間戰鬥機、重型戰鬥機和攻擊戰鬥機,麵對戰鬥機的成本暴漲,軍方開始將戰鬥機的任務合並。美國F-4戰鬥機原先設計成美國海軍的一種截擊機,但後來成功成為了一種多用途戰鬥機,被美國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和其他國家的軍隊廣泛使用。該機是目前唯一一種同時被美國三軍使用過的作戰飛機。其他第三代戰鬥機還有前蘇聯的米格-23、米格-25、蘇-15、蘇7,法國的幻影III,英國的鷂以及美國的F-4、F-111等。



美國海軍F-4B戰鬥機[資料圖片]



波蘭空軍的MIG-23戰鬥機[資料圖片]



F-111戰鬥轟炸機[資料圖片]

為應對戰鬥機成本的持續增長和F-4所取得的空前成功,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初多用途戰鬥機變得非常流行,這時發展的戰鬥機稱為第四代戰鬥機。此時的戰鬥機即使是專門為某一任務而設計的飛機也具有了多用途能力。如米格-23和狂風等飛機發展出了各種用途的專用型機,真正意義的多用途戰鬥機也紛紛登場,如美國F/A-18大黃蜂和法國幻影2000。與前一代的截擊機不同,第四代戰鬥機的設計是超視距作戰和近距格鬥並重。電傳控製和放寬靜穩定性設計被廣泛采用。第四代戰鬥機典型機型包括前蘇聯的米格-29、米格-31、蘇-27,法國幻影2000,英國的狂風,以及美國的F-14、F-15、F-16和F/A-18等。



德國空軍的“狂風”戰鬥機[資料圖片]



空軍某新型戰鬥機[資料圖片]



MIG-31戰鬥機[資料圖片]



F-16戰鬥機同MIG-29戰鬥機結伴飛行[資料圖片]



F-14戰鬥機[資料圖片]

隨著航空技術的快速發展還可劃分出一類四代半戰機。四代半戰鬥機主要是現役的最新戰鬥機,其特點是氣動技術沒有任何新進展,而是隨著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微芯片和半導體技術的迅猛發展,航電和其他飛行電子係統進行了多項改進,並采用了有限的隱身構型。典型機型有美國的F/A-18E/F超級大黃蜂。它是F/A-18的升級型,雖然基本氣動特性保持不變,但前者采用了大量先進的航電係統技術,包括玻璃座艙、固態有源相控陣(AESA)雷達,另外還使用了新發動機,飛機結構由複合材料製造而降低了重量,飛機外形做了少許修改以使其雷達特征最小。其它可以歸入四代半戰鬥機的還有歐洲四個國家聯合研製的台風,瑞典的JAS-39,俄羅斯的米格-35、蘇-30/-33/-34/-35/-37,美國的F-15E和F-16第50/52批次之後的飛機。




“台風”戰鬥機[資料圖片]



F-18E/F戰鬥轟炸機[資料圖片]



俄羅斯SU-35先進戰鬥機[資料圖片]

第五代戰鬥機是目前發展的最先進的一代戰鬥機,飛機采用內置武器的隱身設計,同時還帶有能降低飛行員工作載荷、提高其狀態感知的綜合航電係統。第五代戰鬥機的特點有超聲速巡航、低可探測性、使用維護簡便等。目前第五代戰鬥機隻有美國的F-22和F-35這兩種。其中F-22於2005年12月達到初始作戰能力,F-35則正在研製中,於2006年12月完成了首次飛行。另外俄羅斯也正在研製第5代戰鬥機



美國F-22先進戰鬥機[資料圖片]



F-35聯合戰鬥機[資料圖片]

以上將噴氣戰鬥機發展分成5代,是美國和俄羅斯航空界和軍方人士的一種劃分,尚未見到國家權威機構正式劃分界定。至於某種飛機到底歸屬哪一代,還要看其具體型別的機載係統裝備水平,不能一概而論。

(作者: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航空技術所 吳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