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軍兩棲機步師突擊力居世界前列適首波攻擊 zt

(2008-04-10 06:41:08) 下一個
我軍兩棲機步師突擊力居世界前列適首波攻擊
時間:2008-4-10 8:06:43



解放軍兩棲機械化步兵師59D主戰坦克群登陸




解放軍兩棲機械化步兵師裝備戰車、輸送車、兩棲坦克超過300輛
  文 海文

  編者按:最近我們接到了很多讀者來信詢問一個問題:就目前我軍編製和裝備的情況看。實施登陸作戰時到底是海軍陸戰隊更適合?還是兩棲機械化步兵師更適合?為此本期的“藍色PK台”選取了兩篇不同觀點的文章就此問題進行探討。

  兩棲機械化步兵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設序列中最新類型的部隊,是提高解放軍執行多種作戰任務能力,特別是兩棲登陸作戰能力的重要力量。這標誌著解放軍登陸部隊已經能夠形成和使用海上坦克集群,從兩到三個戰略方向同時發動多批次、大縱深的師團級規模集群的波浪式反複衝擊。從兩棲機械化步兵師的編製和作戰行動特點來分析,與其他類型部隊相比較,十分適宜充當登陸作戰的首波突擊力量。

  規模大,突擊能力強

  按照中國人民解放軍通常的編製方法,兩棲機械化步兵師應當編有2個兩棲機械化步兵團、1個兩棲裝甲團和1個具備兩棲能力的炮兵團。其中兩棲機械化步兵團配備63改或者89改兩棲裝甲輸送車和86改兩棲步兵戰鬥車。裝甲團配備兩棲坦克,根據中國軍隊相關的武器裝備情況分析,應當配備63A或者63A1水陸兩棲坦克。這樣,全師就可能配備裝甲輸送車或者步兵戰鬥車以及水陸兩棲坦克300多輛,具備世界上位居前列的兩棲突擊能力。

  兩棲機械化步兵師裝甲目標多,登陸地域大,不僅自身能力強,還能夠為後續登陸部隊創造十分有利的條件。由於建製內擁有3個戰鬥團多達300個裝甲目標,按首次展開2個團估算,師登陸地域寬度能夠達到至少10~20千米。這樣一個兩棲機械化步兵師突擊上陸成功,就會在敵人的海岸防禦體係中撕開一個大口子,再加上後續突擊力量的快速投入,通過向登陸地域兩側的攻擊,就能夠快速擴大與鞏固登陸地域,並與敵人的反擊力量形成對峙狀態,形成後續力量上陸的最佳條件。因此,這個口子不僅是兩棲機械化步兵師摧毀敵一線防禦體係的起點,更是投入強大後續力量的通道,源源不斷的後續力量就可以不經慘烈的水陸灘頭突擊作戰,而直接利用兩棲機械化步兵師的突擊效果向敵縱深內的目標連續突擊,不給企圖封閉登陸地域的敵人任何喘息之機,對於快速瓦解敵人的整個海岸防禦體係作用十分顯著。從這個意義上說,兩棲機械化步兵師的作用就像觸動了敵人綿密防禦體係的拉鏈,在後續力量的攻擊下,將快速呈現致使海岸防禦體係崩裂的“拉鏈”效應。

  與海軍陸戰隊和其他類型的機械化步兵師相比較,兩棲機械化步兵師的兩棲機動能力十分優異,全師可以在敵海岸較遠的距離上離開航渡艦艇,直接泛水前進,並在向敵岸接近的過程中展開成疏散的衝擊隊形。由於能夠利用強大的水上機動能力快速前進,遭敵火力殺傷概率低於其他部隊,較快的機動速度又能大幅度縮短在敵方火力下暴露的時間,在海軍和空軍火力的支援掩護下,對於降低損失十分有利。海軍陸戰隊由於兵力相對較小,主要裝備數量僅為兩棲機械化步兵師的三分之一略強,因此,作為第一梯隊執行首波突擊上陸任務的能力較弱,執行一些強度較小的特種作戰任務則相對適宜。

  火力猛。毀傷能力強

  兩棲機械化步兵師擁有強大的車載火力和反坦克火力,具備較強的攻堅與反裝甲能力。解放軍兩個兩棲機械化師裝甲團的主戰裝備為新型63A或63A1型水陸兩棲坦克,配備的105毫米主炮威力強大,能夠擊穿台灣現役所有坦克裝甲車輛,包括台軍防護能力最強的M60A3主戰坦克的車首裝甲,將對台灣現有的反登陸武器構成嚴重的威脅。這型坦克作為突擊先鋒,能從距岸5千米的海上,在泛水前進中發射炮彈和炮射導彈,這種遠距離精確打擊能力,能夠大量摧毀岸上的防禦工事、裝甲目標和各種火力點。由於台軍認為該型坦克配備了穩像式火控係統、衛星定位導航係統、簡易型熱成像儀,因此未來解放軍渡海登陸作戰早已不局限於白天,實施夜間登陸作戰已經成為現實。另外,師建製的全部反坦克兵器規模可達1個團左右,反坦克炮和多種型號的反坦克導彈,能夠對岸上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突擊上陸成功後,又能夠形成遠近結合、長短兼顧的反坦克火力射程序列,對於敵岸防禦工事和實施反擊作戰的縱深內目標威脅較大。 兩棲機械化步兵師擁有強大壓製火力,師建製內統配1個炮兵團,配備122毫米、152毫米、155毫米榴彈炮和122毫米火箭炮共4~5個營,再加上執行登陸作戰任務時會得到的1~2個炮兵團加強,壓製火力可以達到2~3個團規模。122毫米以上大口徑身管火炮數量將達到200門左右,在10~20千米正麵上形成了每千米10~20門火炮的密度,壓製能力極強。此外,由於兩棲機械化步兵師炮兵的各種壓製火炮均配備了122、152、255毫米的激光末製導炮彈,對敵岸上目標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將會大大提高。可以預見,在未來的登陸作戰中,兩棲機械化步兵師能夠有效摧毀敵岸上目標,大量殺傷敵有生力量,屆時,據守兩棲機械化步兵師登陸地域正麵海岸的敵一線部隊,將會在短時間內成為炮灰。

  兩棲機械化步兵師擁有強大防空能力,與其他步兵師不同,兩棲機械化步兵師建製內配備了25~57毫米的多種高射火炮和多種型號的防空導彈,在低空和超低空空域,配備了大量的肩射防空導彈,由於中空和高空已經由海軍、空軍的防空武器構成了嚴密的防空火網,因此,兩棲機械化步兵師的低空和超低空防空火力能夠有效摧毀僥幸從中高空防空火網逃脫的空中目標。如AH一1W武裝直升機,每架直升機會得到多具(部)防空武器的共同關注,加上肩射防空導彈毀殲概率極高,因此,進入兩棲機械化步兵師戰鬥隊形上空的敵空中目標將有來無回。

  從以上三點來分析,與海軍陸戰隊和其他類型的作戰師相比較,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無論是反裝甲火力、壓製火力和防空火力方麵,均高於其他部隊。與海軍陸戰隊相比,其優勢更加明顯,海軍陸戰隊的登陸行動則會更多地依賴上級和友鄰的支援與配合,獨立作戰能力相對較弱。

編製均衡,綜合作戰能力強

  兩棲機械化步兵師各種裝甲兵器的統配比例合理而均衡,形成了裝甲突擊兵器之間的優勢互補。美國機械化步兵師的主戰坦克與步兵戰車比例較為合理,在戰鬥中能夠形成輕重裝甲突擊兵器的編組,在團、營、連戰鬥隊形中,形成了主戰坦克與步兵戰車的合理搭配,而兩棲機械化步兵師編製內的裝甲兵器比例,特別是坦克與裝甲輸送車、步兵戰鬥車的比例與美軍機械化步兵師、裝甲師的步、坦比例接近,而且裝甲兵器均具備更好的兩棲機動與作戰能力,因此更加適宜兩棲作戰。

  兩棲機械化步兵師通過將兩棲裝甲輸送車與步兵戰鬥車部隊、分隊與兩棲坦克部隊、分隊混合編組,能形成多個規模可觀的兩棲混合裝甲突擊群。這些突擊群內的兩棲坦克主炮火力射程、威力具有優勢,炮射導彈還進一步增大了這種優勢,能夠對裝甲輸送車與步兵戰鬥車形成掩護作用。裝甲輸送車和步兵戰鬥車車載武器視射界開闊,火力密度大,反應速度快,能夠及時消滅對坦克構成威脅的反坦克武器射手。二者形成了長短結合、快慢互補、輕重兼顧的火力打擊體係,這樣的混合編組對於充分發揮不同裝甲兵器的突擊優勢十分有利。

  兩棲機械化步兵師建製內的兩類裝甲突擊兵器是輸送步兵的兩棲輸送,戰鬥輕型裝甲車輛和水陸兩棲坦克,二者水上泛水機動速度相近,陸上機動能力相差無幾,具備步兵與坦克密切協同配合的優勢,能夠將步兵與坦克的優長同步發揮。這種均衡的編製,能夠大幅度提高兩棲機械化步兵師的綜合作戰能力。

  機動性優異。快速作戰能力強

  兩棲機械化步兵師建製內的裝甲戰鬥車輛均具備較強的機動能力,泛水速度能達到12千米/小時,陸上機動速度能夠達到40千米/小時左右,進入地形相對平坦的縱深後機動能力優勢更加明顯。

  突破海岸一線陣地速度快。在海軍、空軍火力掩護下,能夠采取坦克支援步兵的形式快速向前推進。在攻擊前進過程中,步兵始終能夠得到坦克火力的及時支援,在密集而精確的火力打擊下,敵固定而暴露的絕大部分海岸防禦工事將會被精準的直瞄火力摧毀,相對於其他類型部隊,摧毀這些堅固工事所用時間更短。由於對於海岸防禦工事的摧毀速度是衡量突破海岸一線陣地速度的重要指標,因此,兩棲機械化步兵師的前沿攻擊效率是最高的。而就目前情況觀察,在突然的軍事行動展開前,敵軍無力在全部海岸設置障礙。因此,水陸灘頭能夠阻擋兩棲機械化步兵師的障礙數量有限,一些大型工程障礙的建造與設置周期長,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構設完成,兩棲機械化步兵師的突擊上陸行動會十分順利,可以預見,在數小時內,敵一線海岸防禦陣地就會瓦解。

  向敵縱深內重要目標發展快。完成突擊上陸行動後,越過敵海岸防禦的一線和二線陣地後,就會進入設防相對薄弱的縱深地區,這類地區道路密度大、質量好,十分適合裝甲機械化部隊機動,其快速機動的優勢能夠得到充分發揮。憑借這一快速機動能力,兩棲機械化步兵師能夠在短時間內搶占縱深內通向戰略要地的重要地形,為後續部隊開辟快速攻擊前進的通道。此口一開,後續強大力量便可形成長驅直入之勢,兩棲機械化步兵師的突擊行動不僅會橫向在海岸防禦前沿形成拉鏈效應,在縱向,也能夠在向縱深發展的過程中形成同樣的撕裂效果。海岸一通,就會形成一通百通的態勢,再加上敵戰略防禦體係的縱深相當有限,即使敵人依托通道有利地形步步為營,層層設防,在連續強大的攻擊與機降突擊行動配合下,守敵在腹背夾擊下,根本無法長時間據守。

  此外,敵軍的抗登陸思想十分落後,也給兩棲機械化步兵師充分發揮作用提供了重要條件。敵軍反登陸戰法十分陳舊,有軍事專家指出他們的抗登陸戰法還停留在二戰時隆美爾在諾曼底的反登陸作戰階段,反登陸作戰所倚重的還是地麵重型火力,立體抗登陸作戰的重要力量——武裝直升機數量嚴重不足,難怪美軍顧問在觀摩“漢光”演習後,隻能無奈地表示“他們的聯合作戰能力還十分欠缺”。指控裝備先進,聯合作戰能力強兩棲機械化步兵師是中國人民船放軍的拳頭部隊,配備了一流的指揮通信係統,聯合作戰能力已經有了質的提升。

  全師協同作戰能力強。依托新型指揮控製係統,建製內的戰鬥部隊能夠形成信息的互聯互通。各戰鬥單位的情況能夠及時通報上級和友鄰,根據戰地實際情況,步兵、裝甲輸送車、步兵戰鬥車、水陸坦克和炮兵能夠協調一致地采取相應行動,始終圍繞最重要的戰鬥行動和重點地域合理使用兵力和火力,全師的協同作戰能力將會大幅度提高。

  與支援作戰的其他力量協調能力強。兩棲機械化步兵師配備的新型指揮係統具備與支援作戰的海軍、空軍的橫向聯通能力,作戰行動中,能夠及時得到海、空火力支援,與其他部隊相比較,這一點優勢會十分明顯。在未來的作戰行動中,準確及時掌握信息並得到聯合作戰的其它力量支援是取勝的重要條件。在這方麵,兩棲機械化步兵師擁有先天的優勢。

  從以上綜合分析,我認為,兩棲機械化步兵師更加適宜參加第一波次兩棲登陸作戰。






解放軍兩棲機械化步兵師列裝的新型63A式水陸坦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