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詳解美軍戰鬥支援旅設計運作 zt

(2008-02-23 09:55:52) 下一個
詳解美軍戰鬥支援旅設計運作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08-2-23 20:42:46

《2003年陸軍轉型計劃路線圖》展示了一個將於2014年完成的(跟以前)截然不同的陸軍編製結構的藍圖。陸軍轉型計劃標誌著終結軍和師這種固定的編製結構的時代已經開始。

未來陸軍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模塊化的構成。

  陸軍將由新的軍和師司令部組成,這些軍和師的司令部被設計成能夠勝任指揮控製由不同功能部隊組成的混編力量來執行各種任務。傳統的作戰旅將被重組為模塊化部隊稱為旅戰鬥隊(BCT),旅戰鬥隊編有強大的作戰力量,具有相當的維持能力,能夠勝任執行各種任務。旅戰鬥隊有輕型,斯特瑞克型和重型三種不同的類型,不同有著對應的標準配備,最終將轉化為未來戰鬥係統旅。

  在重組旅戰鬥隊的同時,傳統軍級和師級的支援單位也在被模塊化的改編。規劃了5種新型的旅級規模的部隊用於支援部署中的新的旅戰鬥隊。這5種新型旅分別為:航空旅,火力旅,戰場監視旅,維持旅和戰鬥支援旅。這裏隻針對戰鬥支援旅(Combat Support Brigade,CSB),先前也叫機動增強旅(Maneuver Enhancement Brigade,MEB)作專門的介紹。

  戰鬥支援旅具備的要求

  前麵4種新型旅都可以在傳統的部隊編製中找到相對應的原型,但戰鬥支援旅在以前的部隊中是從沒有過的一種全新的編製。這是一個新的司令部結構用於為各種任務提供單獨的指揮控製單元。在以前,各種任務分別要求單獨的指揮控製單元和部隊編製。而戰鬥支援旅則把具有各種不同職能的部隊如:工程部隊、憲兵部隊、防化部隊、信號部隊、執行後方任務的部隊以及戰術作戰部隊(TCF)等等一起合並到這個新的編製結構中去。

  陸軍的模塊化概念要求一個部隊的編製結構應該是具有彈性的、能勝任多任務的、人員配置是有效率的、以及能夠及時作出反應的。此外,部隊還應該具有單獨或者跟其他部隊聯合進行部署和執行任務的能力。更進一步的來說,部隊需要適應在單位合成和部署行動方麵的新觀念,同時能夠在一個非線形和非接觸的任務環境下進行獨立的部署。戰鬥支援旅正是按照這個指導原則進行設置的。發展戰鬥支援旅將為未來部隊提供了一個很有價值和能力的任務單位。該旅將能夠為在一線作戰的旅戰鬥隊提供有效的支援,同時能夠在它既有的任務範圍內承擔支援進攻,防衛和穩定任務,還能在軍或者師指揮部的後方承擔維護後方的任務。

  戰鬥支援旅在先前被叫做機動增強旅。名稱的改變並沒有減弱其所承擔的任務,簡單的來說戰鬥支援旅的任務就是:為指揮官(通常為師級)提供重要的機動支援。為了實現其機動支援的任務目的,戰鬥支援旅著重強調在不需要額外建立一個專門用於跟師級甚至軍級司令部進行協調的更高層次指揮部的基礎上能夠承擔在整個戰區內對各種任務的支援行動。

  戰鬥支援旅是通過承擔以下幾個主要的任務來實現其提供的機動支援的:

  1)高機動能力:以任務為中心,能夠向指揮官確保在任何時候,部隊能夠準時的機動到任何地點,從而保證指揮官的戰役意圖得以進行或實現。

  2)執行防衛任務:為單支或者多支部隊,機構,或則個體目標提供保護。

  3)戰地管理控製:對於作戰部隊攻占的地區進行占領管理和維持該地區秩序的運轉。

  4)基礎設施修建:擔負起在占領地區的基礎設施的重建和修複,為當地政府的重建,恢複當地的社會秩序提供幫助。

  5)執行後方任務:並不直接參加戰鬥任務,為作戰部隊使用後方的城市和地方提供服務,並為作戰部隊運輸持續補給。

  在一個展開行動的地區這些任務幾乎都會被囊括執行以支援戰鬥部隊行動。在以前,師司令部承擔了戰地管理,設施修建和後方服務等任務,如今在一個展開任務的地區,這些都將被歸為戰鬥支援旅的任務範圍。

 CSB (ME) 編製





戰鬥支援旅的編製特點

  戰鬥支援旅的特點是能夠對執行中的各種任務提供支援。因此其旅司令部編製的設計就要既具有模塊性,有具備多任務控製能力。在非接觸非線性戰場環境下具有很強的履行任務能力。對於戰鬥支援旅來說,其唯一固定不變的編製部分就是其具有通信和後勤保障能力的旅級司令部。戰鬥支援旅的編製結構是可以根據具體執行任務要求,作戰對象,作戰地域和氣候,參戰部隊及其自身支持能力,作戰時間,和國內反應(METT-TC)的不同可以靈活變化的。但總的來說,戰鬥支援旅將包含3到8個營,這些營級部隊可以是工程兵,防化兵,憲兵,也可以是被特別配屬的更專業化的任務部隊,如:軍械爆炸物處理部隊和民事部隊等等。

  具體人員和部隊配置為:全旅567名官兵, 建製內單位: 旅部連(172人), 信號連(51人), 支援營(344人)。戰時加強部隊(最多狀態下): 1x工兵營(連), 1x憲兵營(連), 1x防化營(連), 1x防空營(連)(複仇者/愛國者/SLAMRAAM/MEADS均可), 1x軍械爆破處理營(連), 1x民事營(連), 1x戰術作戰部隊營(連)。

  旅司令部需要必需的參謀人員以完成對所承擔各項任務的指揮控製。旅部參謀對每一個所承擔的任務進行策劃,並通過一個計劃實施子係統向負責作戰任務的軍官(S3)和旅指揮官提供相關任務建議和決策信息。另外還可以通過一個完善的語音子係統對多任務進行指揮控製。作為一支多任務部隊,戰鬥支援旅還需要跟其他的功能旅一起擔負起向師或者軍司令部提供支援的任務。基於這樣的考慮,戰場支援旅還需具備向其他功能旅派遣一個功能營的能力。

  在實際運用中,各個執行作戰任務的旅戰鬥隊會接受任務特遣部隊,這些任務特遣部隊是陸軍根據具體執行任務要求,作戰對象,作戰地域和氣候,參戰部隊及其自身支持能力,作戰時間,和國內反應(METT-TC)的不同所派出的。戰鬥支援旅要能夠根據師司令部的命令向作戰的旅戰鬥隊提供他們所需要的任務特遣部隊,這些任務特遣部隊將暫時性的接受旅戰鬥隊的指揮負責為其承擔保障和支援任務。戰鬥支援旅則要負責組織這樣的任務特遣部隊,並為之提供支援和運輸保障,完成任務後任務特遣部隊歸建後還要負責其休整。

  由於未來戰場的非線性和非接觸性,戰鬥支援旅被設計成能夠在多個地域執行任務。旅司令部能夠以司令部和戰術司令部的形式部署,並且還具有組建部署一個新的戰術司令部來支援一個短期的或者特定任務的行動,比如:敏感地區的執勤。戰鬥支援旅有一個專門的旅支援營建製用於給旅內部署部隊執行補給和運輸任務。

  戰鬥支援營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有一個由負責作戰任務的軍官(S3)領導的額外小組,其職責是專門負責戰地管理和後方任務。在戰區,戰鬥支援旅還負責諸如部隊駐紮協調,基地防衛,交通線保護,和維護局部地區安全等任務。

在正常情況下各部隊和基層單位隻負責其所承擔的防務。但在威脅等級超過一定程度的時候,戰鬥支援旅將派出其下轄的憲兵部隊或者戰術作戰部隊(TCF)來提供額外的防衛支持。這種由戰鬥支援旅派出的部隊去執行戰術任務要比派出一個旅戰鬥隊去執行相同任務反應要快。



戰鬥支援旅將在陸軍現役部隊,國民警衛隊和預備隊中分別組建,其中現役部隊中所占的比例較少,最主要的來自於國民警衛隊。2007年9月份公布的數據顯示:戰鬥支援旅的總數將為23個,其中現役陸軍4個,陸軍國民警衛隊16個,陸軍預備隊3個。首批4個旅在2006財政年度組建。這種全新的部隊編製的誕生需要在訓練上作出相應的調整:1)要通過在教育和經驗上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培訓旅高級指揮官。指揮控製一個多任務部隊的能力急切的需要研究出一些新的辦法來把各種任務整合到一個完整的執行計劃中去。2)在司令部中需要研究提出一些辦法能夠幫助對未來戰術和任務環境下的多任務這一概念作出融匯完整的理解。美國陸軍機動支援中心目前正在編製訓練計劃和規劃相關裝備以支持戰鬥支援旅司令部的所擔負的職能。

  來源:美國陸軍聯合會

  作者:Klaude A.Miller ,David L.Draker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