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智能反裝甲靈巧彈藥和韓珺禮 zt

(2008-02-14 17:16:43) 下一個
中國智能反裝甲靈巧彈藥曝光
2008-02-15 08:16:57 科技日報

  

國產120毫米製導迫擊炮炮彈

  

美國智能反裝甲子彈藥(BAT)反坦克試驗,該彈藥主要由遠程火箭炮拋射到攻擊地域上空,然後自主搜尋目標

在總裝備部駐京某研究所,提起韓珺禮,人們的話題一下子就會變得豐富起來。

已過不惑之年的韓珺禮看起來有些其貌不揚:黧黑的麵孔,敦實的身影,憨厚的性格,對同事和朋友總是笑臉相待,為人處事從不張揚個性。因此許多初見韓珺禮的人很難將其與“專家”、“學者”之類的頭銜連接起來,更難以相信此人就是我軍壓製武器係統論證和作戰使用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

前不久,從戈壁灘深處的某試驗場傳來喜訊:某新型智能化靈巧彈藥攻擊真實裝甲目標試驗獲得成功!在此次試驗中大顯神威的新型智能化靈巧彈藥,是一種集精確打擊和高效毀傷於一體的智能化靈巧彈藥。韓珺禮不僅是該項課題的論證人,也是試驗場的陣地指揮員,該型彈藥正是在他的口令中騰空而起、直刺蒼穹。

追逐夢想:穿越硝煙步履堅定

韓珺禮從小就對軍營有著一種癡迷和向往,在他眼中綠軍裝就是威風凜凜、英俊瀟灑的代名詞。1983年,在河南沈丘高中讀書的韓珺禮以優異成績被石家莊軍械工程學院錄取。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18歲的韓珺禮興奮得熱淚盈眶———當兵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四年軍校生活轉眼而過,韓珺禮畢業後被分配到雲南邊防部隊某彈藥修試站,不久又奉命前往邊境執行軍事任務。在執行任務期間,韓珺禮的主要工作是檢測維修彈藥以及處理危險爆炸物,此外他們還常常擔負為部隊開辟雷區通路的任務。有一次,韓珺禮正和戰友們全神貫注地排雷,突然一聲巨響掀起了滿天塵土。硝煙散去時他一抬頭就看到了犧牲戰友血肉模糊的肢體。那一刻年輕的韓珺禮感到全身的血液都凝固了。然而身後的部隊還在十萬火急地等待通過,顧不上思考生死問題,韓珺禮和戰友們繼續埋頭排雷。

盡管硝煙中彌漫著令人窒息的緊張氛圍,但韓珺禮對於軍人的職業卻有了刻骨銘心的體會和理解。在這段日子裏,韓珺禮獻身國防的信念前所未有地牢固起來。多年後的今天,當韓珺禮談及這段往事,他把這段閱曆看作自己一生中最珍貴的財富。

1990年,韓珺禮再次回到了雲南某彈藥修試站。回顧幾年的從軍之路,韓珺禮堅定了在部隊幹一番事業的決心,同時他感到自己迫切需要提高知識儲備和綜合素養。韓珺禮萌發了到高等院校深造的想法。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多不懈努力,韓珺禮終於如願以償地走進南京理工大學,成為一名碩士研究生。韓珺禮的青春步履再次沿著夢想的方向展開了跋涉!

敢為人先:創新之路踏荒而行

在該項課題的論證中,韓珺禮一改傳統火炮隻求密集度不求精度的做法,大膽引入射擊精度概念。

俗話說:更上一層,高看一眼。韓珺禮在院校一口氣讀完了碩士和博士,係統的學習使他的知識水平有了極大提升。1997年,韓珺禮到某研究所壓製武器組工作,從此涉足陸軍裝備科研領域。帶著野戰部隊的紮實沉穩和高等院校的細致嚴謹,韓珺禮參與了某新型武器係統的研發工作,並且迅速嶄露頭角、脫穎而出。

在該項課題的論證中,韓珺禮一改傳統火炮隻求密集度不求精度的做法,大膽引入射擊精度概念。在他看來,隻有確立了射擊精度概念,才能將新型武器係統的作戰效能充分發揮出來。在韓珺禮的積極推動下,在研發該型武器係統時成立了彈道專項組,專門負責研究解決射擊精度問題。彈道專項組的成立標誌著射擊精度概念在該型武器係統研發中的確立。然而在當時,很多經驗豐富的裝備科研專家對韓珺禮的彈道專項組心存質疑,認為要實現火炮射擊精度不僅難度太大,而且缺乏實戰意義。多年後的今天,這些質疑的聲音隨著新型武器係統的研發成功漸趨平靜。當同行們回過頭來看這些研發曆程中的一波三折,不禁歎服韓珺禮引入射擊精度概念時的遠見卓識。

在韓珺禮看來,搞科研必須眼界開闊,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這些年,韓珺禮和項目組的同事們一邊埋頭苦幹、努力鑽研,一邊虛心求教於許多國內科研界的精英和專家。在一些科研項目中,韓珺禮先後邀請過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權威科研機構的院士、教授及研究員十餘人,積極搭建問計於民的創新之路。在召開科研課題討論會時,韓珺禮為所有與會科研專家建立會議意見簽字存檔製度,此舉一下子提高了專家們發言時的責任心和積極性。多年來,韓珺禮廣泛邀請社會各界科研專家為科研項目建言獻策,在科研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資料圖:美國於1998年成功進行了智能反裝甲彈藥試驗,並於2003年裝備部隊。中國的首次試驗成功落後10年。

生死曆練:風雨坎坷更添豁達

那次出差時,偌大的波音737客機竟然隻搭載了他和同事兩名乘客!

成功的道路上總會有風吹雨打、坎坷泥濘。這些年,工作占據了韓珺禮生活的大部分內容。2003年夏天,正值非典肆虐之際,某大型試驗進入關鍵時期,韓珺禮必須立即趕往中原某地參加熱區試驗。然而就在此時,韓珺禮的嶽父被醫院診斷為胰腺癌,馬上要做手術,而父親也因患惡性角膜炎雙目幾近失明,必須進行角膜移植。一邊是無法割舍的親情,一邊是耗資數千萬的試驗任務,韓珺禮隻能將家庭的擔子交給妻子,登上前往試驗場的飛機。

韓珺禮清楚地記得,非典期間人們都在減少出行,那次出差時,偌大的波音737客機竟然隻搭載了他和同事兩名乘客!飛機尚未起飛,韓珺禮已是淚流滿麵。

2004年,因勞累過度韓珺禮住進醫院,診斷結果顯示他的肝髒正朝壞死方向發展,隨時有生命危險。然而在治療了3個月後,韓珺禮竟奇跡般逃過了這場生死劫。2006年,韓珺禮再次病倒,這次醫院的診斷書上出現了癌症的字樣。這對處在人生和事業上升期的韓珺禮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幸好在進一步確診時,才知道這次是誤診。

這些年韓珺禮遇到過多次驚心動魄的險情,在陝西出差時他乘坐的小車在高速路上行進間爆胎,在寧夏出差時他乘坐的小車被違章重型卡車撞毀,三個車輪當場損壞但韓珺禮卻死裏逃生……

一次次穿梭在生與死的陰影中,韓珺禮變得更加豁達和清醒,他明白自己沒有太多時間去追求虛無縹緲的東西,隻能將生命的全部熱量投入到裝備科研事業中。韓珺禮告訴筆者:“如果你無路可走了,那麽就踏荒而行吧,荊棘叢生的地方可能埋藏著更大的驚喜。”

彈道有痕:青春在跋涉中閃耀

一連幾年,課題組成員們在全國各地往返奔波,積極推進著該項目的研發進程。

在某新型智能化靈巧彈藥的研發過程中,韓珺禮擔任了課題組組長。該項課題具有較大難度,課題組剛開始做試驗就在命中率偏低的問題上“趴火”了。韓珺禮經過仔細研究後判定,問題很有可能出在新型彈藥的探測器件上!為了解決這一技術難題,韓珺禮帶領課題組成員展開了半年的艱苦攻關,最終在2004年取得重大突破。接著他們又開始認真研究不同類型裝甲目標的防護特征,下大力氣解決新型彈藥的毀傷效能問題。一連幾年,課題組成員們在全國各地往返奔波,積極推進著該項目的研發進程。

苦心人,天不負。在前不久進行的試驗中,該型智能化靈巧彈藥在模擬實戰環境中大顯神威,充分展示了對真實集群裝甲目標的強大毀傷效能,同時為該型彈藥在實戰運用中的火力掌控提供了重要參考,受到了多方麵高度評價。

麵對成功,韓珺禮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一個新的設想在他的內心誕生了———新型智能化靈巧彈藥必須向更多武器平台拓展!從試驗場回來,韓珺禮顧不上休息,帶領課題組加班加點連續工作十多天,整理出八份內容詳實、近13萬字、累計387頁的匯報材料!憑著這種全身心的投入和付出,韓珺禮的艱難跋涉也伴隨著收獲的喜悅。2002年,韓珺禮被列入總裝備部“1153”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2005年,韓珺禮喜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榮立二等功;2007年,韓珺禮摘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裝備科研領域,韓珺禮猶如一顆嶄新的星辰,正在持續地散發出光和熱。就像一首詩中寫的那樣:“如果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隻能是背影;如果選擇了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韓珺禮在縷縷彈道交織起來的追夢之途上一如既往地行走著……

人物檔案

韓珺禮

1965年生於河南省沈丘縣,1997年畢業於南京理工大學,博士學位,北京理工大學兵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專業博士後,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

現為總裝備部某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專業技術七級、文職三級。擔任兵工學會彈道專業委員會委員、兵工學會測試技術委員會委員。

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總裝備部“1153”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是我軍壓製武器係統論證和作戰使用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


國產飛騰-3型機載製導炸彈


國產雷霆2機載製導炸彈已經列裝空軍部隊


國產155毫米製導炮彈已經批量列裝並出口



國產500公斤雷石6型滑翔製導炸彈


智能反裝甲子彈藥(BAT)采用聲學和紅外傳感器,自動搜索、探測、跟蹤、攻擊並摧毀運動的坦克和其它的裝甲戰車,因而被稱為智能彈藥(也稱靈巧彈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