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媒稱解放軍數字化士兵類似美軍陸地勇士(圖)

(2008-01-15 18:27:02) 下一個
外媒稱解放軍數字化士兵類似美軍陸地勇士(圖)
來源:東方網 2008-01-16 09:12
裝備數字化裝備的解放軍三級士官


沈陽軍區初級化數字步兵進行實戰演練

  編者按:中國軍事現代進程,目前受到了很多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關注。他們主要關注是中國軍隊是不是也具有了現實意義的C3I作戰以及數字化部隊係統?但是即便是中國目前開始發展數字化部隊建設,而從中國目前的軍事部署來看,同時在十分有限的軍費安排情況。解放軍是不大可能大規模發展全部隊的數字化係統。以下是來自《今天中國防務》相關報道。


  解放軍在2001年建立了自己的數字化作戰部隊。目前這些部隊均采用實驗性編製即數字化特種作戰大隊。但內部包括了解放軍全部地麵部隊:裝甲,火炮,特種作戰部隊同時還為這些部隊添加了一定的探測和測試型各類設備。部隊內部組織結構,戰術應用,作戰理論,都是基於國際流行的數字化部隊。同時他們還在不斷分析和探索數字化部隊潛在弱點,試圖使得常規作戰部隊可以借用這些弱點來戰勝數字化部隊。


  目前依據一些現有的資料加以分析可以看出解放軍數字化部隊計劃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麵體現:


  數字化士兵係統,這是十分類似美國“陸地勇士”計劃。


  解放軍數字化士兵係統是一個類似西方軍隊的數字化單兵作戰係統。該係統使得單一士兵的具有獨立數字化作戰能力(傳感器和發射人員)。每一個數字化以後的中國士兵可以即時借助實時圖象和視頻等戰場信息係統向其高一級的指揮員所在的基地進行同頻傳輸。同時他們也具有接受來自各個不同監測層麵的網絡化指揮中心的諸多信息。據悉數碼士兵係統目前已經被應用在解放軍特種作戰部隊和空降團的部隊中。


  解放軍目前還在大力發展數字化裝甲部隊,這個計劃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將當時已經建立的幾個數字化裝甲營,組合成中國第一數字化裝甲師和第六裝甲師。這兩個裝甲師均配屬了具有數字化通信/控製/導航能力的先進主戰坦克和裝甲戰車。例如:安裝有獨立導航/定位係統,戰場影像攝取係統,目標截獲識別係統,音頻/圖像/視頻數據傳輸係統,激光警報和防護係統,以及戰場決策指揮係統等等先進設備。解放軍采取的借助數字化能力來作為部隊的“力量倍增器”的功效,的確改善了其目前還使用的大批老式裝備的現況。


中國數字化士兵係統類似於美軍“陸地勇士”計劃


在2000年中國首次展示數字化炮兵在他們的聯合軍事演習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由於中國在此後不斷引入來自空中,陸基的ISR傳感傳輸係統和多網絡的偵察以及作戰單位的各個層麵的綜合指揮係統。目標信息反饋傳達可以實現即時直接傳送給中央集群指揮部。在這樣的處理結果下,相比傳統模式下的中國炮兵部隊數字化炮兵部隊為他們大量節省了寶貴的反應時間。從而更加快速的捕捉和打擊預定目標。


但是一些在解放軍內部專門從事解放軍新的軍事作戰理論的研究者指出:“數字化作戰係統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和手段。”同時他們認為:解放軍數字化作戰係統目前還是處於初期的起步階段。自身能力上還存在很多的弱點和不足。同時解放軍認為數字化作戰不應該作為未來唯一衡量軍事現代化發展的標準。他們依舊表示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其常規力量方麵仍然會發揮巨大的作用。此外解放軍專家們還聲稱,目前中國有限的發展軍費是不充許建立一隻全麵數字化的軍隊。因此他們必須要采取兩者結合辦法來發展。


解放軍目前發展的數字化軍隊建設,從當前階段來看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同時中國有限軍費隻能滿足他們實驗性和測試型的發展。這也說明解放軍規劃者們正麵臨一個巨大挑戰,那就是決心建立先進數字化部隊和高昂軍費開支之間的巨大矛盾!而在采購先進數字化裝備還是采購傳統坦克和裝甲車設備的選擇上,其很大程度上仍然由以目前依舊是步兵作戰為主的陸軍部隊決定。因此可以預料在未來解放軍將會以常規作戰形式為主,附加一定數字化作戰技能。同時他們的數字化進程還會不斷的逐漸增加。(編譯/寒風)


裝備拐彎瞄準係統的解放軍空降兵小隊


裝備初級數字化係統的解放軍特種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