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泰國88億美元軍購蛋糕,中國軍工能切多少?

(2007-12-06 10:41:19) 下一個
泰國88億美元大蛋糕,中國軍工能切多少?
飛揚軍事 2007-12-6

2007年11月30日,泰國國防部長本洛上將在曼穀會見了中國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曹剛川上將。泰國定於今年12月23日舉行議會選舉,這是他信政權去年9月被推翻以來泰國舉行的首次議會選舉。此前路透社報道說,泰國官員在上周一(11月26日)表示,軍方將會在大選後向新的民選政府提交一份總金額高達88億美元的未來十年采購清單,這其中包括潛艇、戰機和其他軍備。對於一向與泰國關係良好的中國軍工,這或許將是一個獲益的機會。

  泰國軍方的采購單

  由於政變所造成的政治不確定性,泰國經濟增長放緩,軍方在此時要求購買新武器無疑會麵臨來自國內的批評。不過軍方認為,這筆巨額采購對於提升泰國防衛水平,維持該地區力量平衡極為必要。泰國國防部發言人披差沙努中將說政府的目標是未來5年內,將軍費開支占GDP的比例增加到1.8%,到2019年時,這一數字將會提升至2%。而今年,泰國的防務支出僅占GDP的1.58%,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新加坡同期數據為4%。

  國防部長本洛上將曾表示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的這幾年軍隊預算被精減,軍方需要新的坦克、艦艇、戰鬥機和直升機。軍方任命的政府已經批準了總金額為67億泰銖(2億美元)的軍購,采購目標中包括以色列火炮、烏克蘭裝甲車和中國導彈。

  上月,泰空軍表示,它計劃花費195.00億泰銖購買六架瑞典製造的鷹獅戰鬥機,而第二批六架飛機則需要等待未來的新政府的批準。

  泰國海軍則非常希望購買一艘潛艇。這艘潛艇將會被來用於安達曼海的巡邏,或者參與馬六甲海區有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等國參加的聯合巡邏。披差沙努中將表示海軍的第一艘潛艇花費將會超過400億泰銖。泰國擁有東南亞地區的第一艘航母,當1997年西班牙建造的“差克裏·納裏貝特”號航母交付時,泰國為此耗資2.3億美元,但是高昂的運行費用使它大部分時間都被迫待在港口裏。

  泰軍裝備不乏中國造

  一提到中泰之間的軍事合作,人們總是很容易想到“龍眼幹換裝甲車”這一以靈活貿易手段支付的武器交易成功範例。在2005年,中國同意向泰國提供132輛、價值約16億泰國銖的裝甲車,供泰國陸軍、海警和邊界巡警單位使用,交換代價則是龍眼。

  與東南亞地區其他國家的外界環境不同,泰國軍購環境上較為寬鬆:與歐盟無重大衝突,又是美國最密切的東南亞盟國之一;因長期曆史因素與現實原因,泰國與中國也存在著良好的互動關係。因此,其武器裝備構成長期體現了“混裝”的特點,主要軍事裝備以西方製造為主,但在陸軍和海軍的主戰武器中,也不乏中國製造的高性價比裝備。一般而言,寬鬆的外部環境使得泰國軍方在進行軍購時的選擇餘地較大,各國供應者的競爭相當激烈。此時,中國武器的價格優勢以及長期以來形成的中泰關係將可能發揮關鍵性作用。例如,泰國海軍就曾多次購進中國製造的軍艦。

  1988年,泰國海軍從中國購買了4艘053HT型“江湖”級護衛艦,這4艘軍艦是在擊敗了歐洲艦艇軍火商的競爭之後獲得訂單的,泰方將之命名為“昭披耶”級護衛艦。1991年,泰國海軍再次向中華造船廠訂購了2艘全新設計的F-25T“納來頌恩”級護衛艦,與“昭披耶”級不同的是,“納來頌恩”級艦上主要裝備西方的探測設備和武器,2艘艦的總造價隻有20億泰銖,與之相當的西方產品則需要80億泰銖。該級首製艦“納來頌恩”號於1994年10月交貨,第2艘“達信”號則提前於1995年9月交貨。作為一艘由中國製造的軍艦,“納來頌恩”號在保留少量中國造武器的同時,集成了大量西方的海軍武器裝備,其中包括1門美國聯合防務公司生產的127毫米MK.45/54倍口徑高平兩用艦炮、8枚美國雷聲公司製造的“魚叉”反艦導彈及相關的導彈製導和飛行控製終端以及意大利白頭公司的ILAS-3魚雷發射係統(用兩組B515三聯裝魚雷發射管發射A244輕型魚雷)。2002年前後,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再次接到泰國海軍建造兩艘中/小型近海巡邏艦的訂單,舷號分別為511與512。首艦511於2005年12月14日移交泰國海軍,512艦則於2006年2月交艦。

  當然,中泰間的軍事交流合作並不僅僅限於武器交易。兩軍高層互訪和人員交流密切,在各領域的合作卓有成效。2005年12月13日,由“深圳”號導彈驅逐艦和“微山湖”號綜合補給艦組成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在泰國灣海域與泰國海軍成功舉行了代號為“中泰友誼-2005”的聯合搜救演習。這是中國海軍首次與泰國海軍舉行非傳統安全領域的演習。2007年7月16日,中泰兩國在廣州啟動代號為“突擊-2007”的陸軍特種作戰分隊聯合訓練。這是中國軍隊首次與外軍舉行聯合訓練。解放軍廣州軍區司令員章沁生中將在評價此次聯訓時認為聯合訓練開辟了中國軍隊與外軍合作的新形式,具有“突破性意義”。他表示此次聯合訓練對於提高中泰兩軍聯合反恐作戰能力,震懾恐怖主義勢力,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楊毅則認為,選擇陸軍特種兵這樣的尖刀部隊進行敏感而高難度的聯合反恐訓練,說明中國軍隊與外軍合作不斷走向深入。

  總體而言,近年來中國一直堅持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不斷增強與東盟的安全對話與合作。泰中兩軍保持了密切的交流與合作,在各領域的合作卓有成效,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無論今後泰國政局如何發展,保持和發展同泰國的友好合作關係都應該會是中國東南亞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