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紅色樹梢殺手” 性能媲美阿帕奇 zt

(2007-12-18 19:44:43) 下一個
中國“紅色樹梢殺手” 性能媲美阿帕奇
來源:人民網-《坦克裝甲車輛》 2007-12-19 08:17



機庫中的WZ-10直升機近照



  中國陸航最初的武裝直升機雖然具備了作戰能力,但嚴格地說,其"血統"並不純正,因為這畢竟是在已有的直升機平台上改裝而成的,而不是專門針對武裝直升機的特定作戰使命設計的。中國陸軍航空兵要想獲得更強的作戰能力,最終還是要有自己的專用武裝直升機。


  顧名思義,專用武裝直升機就是專門用於作戰,而不是用作其它用途的武裝直升機;相反,非專用武裝直升機可有多種用途,例如直-9型武裝直升機卸下武器後可作為運輸直升機或改做其它用途。一般來說,專用武裝直升機作戰能力較強,機上隻有兩名乘員(飛行員和射擊員);機身細長,飛行性能優良,機動敏捷;具有-定的抗彈傷、抗墜毀性能和電子對抗以及隱身能力,是一種攻防兼備的武器係統:


  專用武裝直升機屬於技術密集型高科技裝備,集航空總體結構、氣動、動力、航電和武器火控等方麵的綜合優化設計於一身,借鑒國外的經驗,應該在旋翼係統、動力係統、火控係統以及機載電子係統等方麵有所突破。


  陸航武裝直升機的發展進程,從無到有,從跟蹤研仿起步到向自主創新轉變,恰似陸航奮鬥發展20年的縮影,為盡快趕上世界先進武裝直升機發展水平,爭取了時間,縮短了差距。


空中飛翔的WZ-10直升機


  1986年10月,在百萬大裁軍的同時,中央軍委高瞻遠矚,宣布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航空兵。從此一個新兵種誕生了。金秋十月,我軍最年輕的兵種――陸軍航空兵迎來了20歲的生日。


  經過20多年的創業建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特別是近年來的加速發展,中國陸航已發展成為擁有多種機型、一定規模並初步具備“快速投送、精確打擊、有效製空和適時保障”4種能力的低空勁旅,“空中輕騎兵”飛上了新高度。


  月前,內地一則公開報道展示了解放軍“樹梢殺手”的實力:在某次演習中,接到命令,“紅軍”的4架武裝直升機攜帶反坦克導彈,順著山穀在樹林的掩護下快速接近前沿陣地。在距敵2000米處,直升機突然躍出樹林1米多高,向著敵坦克群發射導彈,隨著陣陣爆響,敵坦克變成一團團火球。


  據海外軍情觀察家徐先生說,海灣戰爭中美軍大打“空地一體化”戰爭,其戰法和裝備使解放軍傳統的陸軍作戰思想受到深深觸動,這種戰法就是攻擊直升機群與地麵摩托化部隊和坦克部隊發起同步衝擊,形成空地相交叉的“高壓效應”,將二戰時德國古德裏安將軍發明的坦克閃電戰,提升到現代空地聯合閃電戰“縱深打擊”的層次。適應新軍事技術革命,解放軍研發自己的“樹梢殺手”,於是“武直十”(WZ-10)呼之欲出。


  近來,《簡氏防務周刊》、《漢和防務評論》、《紐約時報》和美國UPI合眾國際社等國外媒體和機構都熱衷於報道中國直-10型攻擊直升機的發展和裝備情況,認為中國直-10型攻擊直升機的綜合性能可以與美軍的AH-64型“阿帕奇”攻擊直升機相媲美。


WZ-10直升機與殲-11某改進型戰鬥機

據境外媒體報道,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裝備了外形酷似“阿帕奇”的攻擊直升機,該直升機被命名為直-10型攻擊直升機,裝有國產的數字化武器管理係統,可掛載各種北約製式武器,能大幅提升解放軍空中作戰能力。


  為了從根本上改變中國陸軍航空兵的落後麵貌,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就決定研製專用的、具有先進水平的攻擊直升機。


  1998年正式立項後,成為“九五”計劃的重點,由602所設計,全國有40多家院所配合研製。2003年4月第1架原型機試飛成功,經過試驗改進定型並開始裝備部隊。


  據歐美專家評論,該機作為世界一流的中型攻擊直升機,武器性能、電子設備可能稍遜於“阿帕奇”,但機動性和空戰能力可能更勝一籌,其綜合性能可與美國主力機種的“阿帕奇”攻擊直升機相媲美。它問世的最重要意義,是使中國有了專門設計的攻擊直升機,並使直升機技術水平一舉提升了20年。

 直-10型攻擊直升機的設計綜合了中外攻擊直升機的各方麵優點,采用了國外流行的攻擊直升機布局,實行了5葉漿單旋翼、串列式座艙,其射手在前,駕駛員在後,實行了兩座艙間防彈玻璃分隔。縱列式座艙的布局非常接近A129,各由4麵六角形整體擋風玻璃構成。水平視野和垂直視野也與A129基本相當,後者的水平視野為260度,垂直視野為-34~+56度。


WZ-10直升機發射紅外幹擾彈


  據稱,直-10型攻擊直升機的技術受到了意大利著名直升機廠商阿古斯塔公司的影響。電子戰係統綜合了國產“浴火”雷達、預警接收機分係統等多信息融合技術產品的特點。其前座艙配備了引進的俄羅斯卡-50型直升機的00式K-37型彈射椅,低空救生能力超過了歐美同類機型。而且,直-10型攻擊直升機是一款具有第三代攻擊直升機特點的隱形攻擊直升機。


  直-10不僅配備裝甲,外型被彈麵小,而且采用了很多新技術,在戰鬥力方麵與直-9相比有質的飛躍。例如,直-10的頭盔瞄準具可將作戰時必要的光學,紅外線、儀表的視頻和圖文信息都投射到頭盔前麵,不必頻繁盯著儀表。炮塔和光電塔同步隨動於頭盔瞄準具,這使飛行員看哪裏,哪裏的視頻圖像就同步顯示到頭盔上,使視力無論在白天還是晚上都提高上百倍。該機配有自動跟蹤/照相,視頻錄像功能,有在複雜條件下幫助起降的無線電高度表,以精確控製旋停高度。座艙中配備有兩三個數字多功能顯示屏,儀表大都實行“傻瓜”式和直觀式,並有語音、圖文提示和告警。機艙中的2個飛行員可以相互傳遞和切換語音、視頻、照片,進行相互默契協調,並有數字地圖和GPS/GLONESS導航,可以說,該機的數字化水平相當高。


  直-10的垂直安定麵也部分借鑒了A129的設計方式,尾梁的下方小垂直安定麵安裝了尾輪,但是尾槳的安放位置正好相反,直-10為4葉槳,布放在垂直安定麵右側,而A129的2葉槳位於垂直安定麵左側。直- 10著陸裝置的起落架都是單輪式,尾輪是固定式的。


  中國這次公開的是直-10的三號試驗機,攜帶了8枚“紅箭”-10型反坦克導彈。在早前的試飛過程中,一架試驗機還攜帶了8枚“天燕”-90型空空導彈。目前的測試正集中在武器運用方麵,機炮是30毫米單管型機炮。


  直-10安裝了前視紅外探測係統,並且擁有一個機載穩定瞄準係統,有電視成像、激光測距功能,主要用於製導“紅箭”-10型反坦克導彈。從穩定瞄準係統的外形判斷,應該安裝了激光照射係統,因此,“紅箭”-10型反坦克導彈可能采用半主動激光製導係統。


發動機一直是中國航空工業的軟肋。無論是“飛豹”還是殲-10,它們在發展過程中都受到了發動機問題的困擾,而立足出口的“梟龍”戰機甚至一度因為俄羅斯不同意中國再出口RD-93引擎,連交貨都成了問題。最近,直-10型攻擊直升機也因為發動機問題而引來了國外媒體的關注。


  國外媒體一致認為中國直-10安裝了2台加拿大普惠公司生產的 PT6C-67C型渦軸發動機,發動機排氣孔的設計采用了降低紅外特征的方式。


  PT6C- 67C渦軸發動機的最大連續輸出功率為1531馬力。據媒體估計,直-10型攻擊直升機的重量約為5.5噸,最大武器外掛1.5噸,旋翼直徑12米,最大平飛速度超過270公裏/小時,巡航速度約230公裏/小時,機載燃油航程約800公裏。


  由於材料和部件都可在國內解決,直-10定型後便能大批量生產,作為中國陸軍航空兵作戰的主力裝備,可與直-11形成搭配,從而可以改變傳統的陸戰模式而實現立體化。


  直-10的列裝,加上引進俄羅斯的卡-29式等機型,解放軍陸軍航空兵的地位將得到質的提升,武裝直升機將會成為陸軍作戰的主角。在對台作戰中大量的直升機,便可輕易飛越隻有100多公裏寬的台灣海峽,以“一樹之高”的特點發起攻擊,直接支援地麵部隊登陸作戰或進行特種襲擊,這對台獨勢力又將增加一份威懾力。


  不過,國外媒體認為直-10之所以公開一是為了威懾台灣的需要,同時也做好了出口準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