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衛星曝光中國導彈基地:看美國人怎麽解讀GE圖片!zt

(2007-12-11 06:29:09) 下一個
美衛星曝光中國導彈基地:看美國人怎麽解讀GE圖片!
鼎盛軍事 錄入時間:2007-12-10 11:47:54

 

圖片說明:漢斯·克裏斯騰森稱這就是德令哈地區的某個導彈發射陣地(來源:Google)

最近,有媒體報道說,解放軍一支部隊在戰備拉練中利用Google Earth(即穀歌地球)來檢測防衛星偵察效果。事實上,Google Earth並不提供實時圖片,根本無法扮演這種角色。Google Earth的出現的最大意義恐怕在於使得普通人也可以獲得以往隻有極少數人才能接觸到的衛星影像。

衛星影像對情報搜集工作有多大的幫助與圖片使用者的解讀有很大的關係。漢斯·克裏斯騰森(Hans Kristensen)是美國科學家聯盟(FAS)核信息項目的負責人,他曾在自己的博客中撰文稱商業衛星拍攝到中國海軍094級核潛艇的照片。7月12日,克裏斯騰森在FAS的網站上又發表了一篇關於中國戰略核力量的文章,不過,這次他的分析目標不是大連附近的核潛艇基地,而是中國西部一個名叫德令哈的小城。

克裏斯騰森在文章中稱,FAS通過比對過去兩年由Google提供的衛星影像,判斷中國已經改造了德令哈附近的導彈基地。克裏斯騰森表示,原本被認為部署在這一地區的老舊的液體燃料導彈已經被使用固體燃料推進的東風-21型導彈替換,導彈射程可以覆蓋俄羅斯南部新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烏茹爾三個地區的導彈基地以及別拉亞的逆火轟炸機基地,包括新德裏在內的印度北部地區也在它的打擊範圍內。
  
  發射陣地衛星影像的變化
  
  德令哈的名字來自蒙古語,意為“廣闊的原野”。它位於柴達木盆地東北邊緣,是中國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海拔3000米左右。外界普遍認為,解放軍在這一地區設有導彈基地。

克裏斯騰森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多年來一直有傳言德令哈部署有使用液體燃料推進的東風-4型彈道導彈,在過去的衛星影像中,這裏大部分發射陣地看上去幾乎沒有基本設施,其中一些似乎有被廢棄的跡象,不過在2006年的衛星影像當中,其中的一些發射陣地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圖片說明:L1發射陣地不同時間衛星影像對比

  其中,南側的一個發射陣地(以下稱為L1)發生的變化最為引人注目。在2005年末的影像當中,這裏看上去有一個大型導彈庫,大約40座小型建築(可能是人員居住區),一些車輛,以及一座大門。不過這些景象都從2006年末的衛星影像中消失,在新的圖片中,發射區域隻能看到一輛工程車,道路也有被整修的痕跡。



圖片說明:L2發射陣地不同時間衛星影像對比

  在L1北側的4.3千米的另一個發射陣地(以下簡稱L2),變化也比較顯著。對比2005年與2006年的衛星影像,可以很清楚的看出L2類似導彈庫的建築被拆除,鋪設了新的道路,建築物的數量增加了一倍。更值得關注的是,在發射平台的位置能夠清楚的看到8輛長約13米的車輛。克裏斯騰森認為,雖然受到衛星照片分辨率的限製,不能夠看清楚車輛的細節,不過從外形上看,這些車輛極有可能就是東風-21型導彈運輸起豎發射車。

除了L1和L2兩處外,這個地區其它的一些發射陣地也可以看到疑似東風-21型導彈運輸起豎發射車的車輛。

東風-21是一種中程彈道導彈,美國國防情報局(DIA)估計它的射程約為2150千米。它是中國第一種固體燃料彈道導彈,據信可以攜帶20至30萬當量核彈頭或常規彈頭,於1991年開始全麵作戰部署,導彈長約10米,從導彈運輸起豎發射車上發射。根據美國國防部的信息,這種導彈已有兩種型號被部署,一些可能攜帶了常規彈頭。

美國國防部在2007年度的中國軍力報告中推測解放軍有34到38輛東風-21導彈發射車,導彈數約為40至50枚。漢斯指出如果這些數據估計準確並且在德令哈發現的這些13米長的車輛確實都是東風-21型導彈的發射車的話,那就表明中國32-35%的東風-21型導彈發射車都部署在這一地區。

根據以上的這些圖片,FAS最終得出了部署在這一地區的東風-4型導彈可能已被東風-21型導彈替換的結論。


圖片說明:德令哈地區另外一處發射陣地

  對衛星照片的進一步判讀
  
  但是克裏斯騰森認為發生在德令哈的變化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他在文中強調目前沒有公開信息證實德令哈基地被用於發射彈道導彈,也無法確認那些13米長的車輛就是東風-21型導彈的發射車。首先,大部分中國的彈道導彈發射車以及其他輔助車輛都具備較強的機動能力,東風-21在這一地區的出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其次,考慮到商業衛星影像並不是實時的,或許東風-21型導彈已經在這裏部署了幾年,隻是之前不為公眾所知而已,至於此前關於本地區部署東風-4型導彈的傳言可能是錯誤的。

克裏斯騰森對於德令哈基地部署的導彈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大確定。從這裏發射東風-21不能夠攻擊任何美國基地,但是包括新德裏在內的印度北部地區卻在它的打擊範圍內。雖然俄羅斯的一些重要目標也在打擊範圍內,不過似乎中國不大可能以它們做為反擊目標。

克裏斯騰森在文中特別指出,部署在這裏的導彈部隊戰時生存能力非常令人懷疑。絕大多數發射陣地都沒有存在地下設施的跡象,而導彈機動發射車一旦被發現則很難躲過攻擊。從照片上看,這一地區所有疑似導彈發射車的車輛都集中在10千米的範圍內,一顆高威力核彈頭就有能力摧毀這支導彈部隊。如果使用常規武器的話,攜帶JDAM的B-2轟炸機也能給它帶來致命的威脅。
  
  GoogleEarth是否真威脅到了國家安全?
  
  克裏斯騰森所使用的這一組圖片可能會再度引發Google Earth是否威脅國家安全的爭論。

不過,如果僅就這些德令哈的圖片而言,所謂由Google Earth給國家安全帶來的威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Google Earth的衛星影像更新速度很慢,所提供的圖片分辨率也不夠高,我們甚至無法確定這些所謂的導彈發射車是否為解放軍工程兵偽裝部隊的傑作,或者根本就是普通的民用車輛。

軍事愛好者使用Google Earth,也許隻是因為他們對解放軍的發展很好奇而已。恐怖分子恐怕也不會對守衛森嚴的導彈基地感興趣,“基地”組織似乎更喜歡去劫持飛機撞大樓,或者去襲擊地鐵站,襲擊人員集中的公共場所更容易取得他們所想要的效果,對於他們而言,Google Earth的作用可能就隻限於節省花在踩點上的時間和精力。我們的潛在對手也沒有必要依靠Google Earth:美國日本自己的軍用衛星能夠提供更及時更清晰的地麵影像資料;而中國台灣省,在自己的“福衛”係列衛星升空之前,就已經通過租用商業衛星獲得了衛星情報搜集能力;而諸如印度越南之類的國家或地區,他們要麽可以從相關公司獲取高清晰衛星照片,要麽根本就沒有威脅中國的能力。

總之,歸根到底,Google Earth隻是一種民用軟件,我們與其將時間耗費在指責Google Earth危害國家安全,禁止它提供這些敏感地區的衛星照片,還不如去好好研究一下如何對付真正的軍用偵察衛星,那才是偷窺解放軍動向的主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