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內油價頻頻上漲 節油產品賣“火”了

(2007-11-25 12:20:03) 下一個
國內油價頻頻上漲 節油產品賣“火”了 11/21/2007 12:27:33 AM
  業內人士提醒:目前沒有權威產品,車主應謹慎使用 

    “市場上的各類節油產品,究竟有沒有效果?”近日,不斷有車主打進本報電話詢問有關節油產品的事情。原本銷量並不大的節油產品,最近因為油價上漲而銷量猛增,一些商家甚至賣斷了貨。 

    節油產品最近很暢銷 

    “我們這裏一天能賣10多瓶。出租車司機基本上是一瓶一瓶地買,私家車主多半一買就是三四瓶,不光自己用還送給朋友用。特別是油價漲了後,很多車主都是主動找上門來的。”11月13日下午,記者走進杭州中亞汽修市場的一家汽修店。老板娘熱情地向記者推薦一種叫“清道夫”的節油產品。老板娘介紹說,這種產品用起來非常方便,倒進空油箱後能持續使用3萬公裏。按照說明書上的說法,可以省油10—20%,而一瓶的價格也就45元。 
    記者隨後在沈半路上的新奇特汽車用品超市看到,上周還在賣的節油產品“安耐馳”已經斷了貨。“油價上漲了之後,來買節油產品的顧客一下子多了起來。原本超市共有3種節油產品,每種都有幾十件,可是兩個星期還沒到,其中兩種節油產品早已斷了貨,而僅剩的最後一種節油產品,也隻有10多件了。”營業員向記者抱怨說,這幾天賣得實在是太好了,隻可惜貨源緊張,新貨還沒到。不過,記者注意到這裏的節油產品價格要高得多,每件要268元。根據說明書上的宣傳,該節油產品的節油率在15%以上,宣稱能將原本百公裏油耗為14升的君威降至12餘升。 

    節油產品還沒有國家標準 

    不過,記者在市場中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這些在汽修市場、汽車美容店、汽車用品超市熱賣的節油產品,品牌非常雜亂,很難判斷哪些產品是大廠家生產的,哪些產品是小廠家生產的。 
    “目前,這類節油產品還沒有國家標準,還隻能靠企業的誠信去規範這個市場。”浙江省質監局標準化處處長白雪告訴記者,由於節油產品不像大眾消費品那樣跟消費者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國家尚沒有出台相應的國家標準。而根據國家的規定,在沒有國家標準的情況下,評判產品合格與否的標準就是企業標準。比如,假如一種節油產品宣稱自己的節油率為15%,達不到的話就是不合格產品。行業標準都還沒有建立,就更談不上有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和知名產品。 
    不過,白雪也向記者坦承,由於目前對這類產品還缺乏有效檢測手段,即便是廠家公開把產品效果誇大,也很難去判定它。由於車況、路況以及駕駛水平均不同,車主在使用節油產品過程中很難真正判斷出,節油產品為自己到底省下了多少油。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最近幾年各類節油產品不斷湧現,卻無人說清到底效果如何。 
    “甭管效果如何,至少它不會對車子造成什麽危害。”杭州中亞汽修市場內向記者推薦節油產品的老板娘這樣說。記者了解到,大多數經營節油產品的商家都有這樣的心態。盡管連自己都不知道產品效果到底如何,但是他們認為即使沒有效果,也不會出什麽事情。 

    使用節油產品造成損失保險公司拒賠 

    “其實到目前為止全球還沒有一種真正有效的節油產品。哪怕是能省油5%,這種技術也早就被汽車廠家搶走,用在新車型上了。”在杭州曾經營過節油產品,目前已經退出這一行業的王先生向記者坦言,宣稱能節油15%這肯定有誇張成分,否則國家肯定會大力推廣。 
    此外,使用節油產品,稍有不慎還會造成重大損失。從形態上分,目前市場上的節油產品主要有兩類,一種是液狀,一種是砂狀,直接倒入油箱當中。當汽油混合節油產品後,就有可能造成發動機堵塞進而造成損傷。“目前看來發生這樣的事情,盡管幾率並不高,但是對車主造成的損失卻是致命的。根據保險合同條款,由此造成的車輛損失,所有保險公司都是拒賠的。”天安保險浙江省分公司副總經理錢心葵對記者說。   本文轉自 CHINA.PARTSBABA.COM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