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孩子的媽的博客

想起什麽就寫下來吧,不需講究什麽形式。
正文

我所認識的同性戀者

(2011-01-30 09:34:09) 下一個
      同性戀哪裏都有。中國有,外國也有;現在有,古時候也有;不但人類有,動物界也有。隻不過我們見到的都是公開的,不敢或不願公開的也許就在我們周圍,隻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我以前認識一個人,一個好帥、好標致的小夥子,後來他也來了美國。幾年不見,聽說他完全變了,不但說話嬌聲嗲氣,舉手投足也相當“委婉”。身邊不論多麽美貌、多麽優秀的女孩他都不屑一顧,偏偏傾心於宿舍樓上那個英俊瀟灑的小夥子,以至於一聽到樓梯聲響就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朋友們隻能在背後歎息:“唉,多好的一個小夥子啊,咋變成了那樣,真可惜!”
        我們覺得他可惜,是因為我們普遍認為人隻能有兩種:男人或女人。並且認為男人就應該有男性通有的的性格,女人就應該有女性通有的性格。不但如此,還認為男人的性愛對象就應該是女人,女人的性愛對象就應該是男人,否則就是不應該、不正常、
不合理、甚至不道德、不合法。

      二十多年前我剛來美國的時候,朋友帶我去看同性戀大遊行。那時候“同性戀”對我來講就是個詞匯,跟著去純屬是去看熱鬧。隻見滿大街雙雙對對的同性戀者舉著橫幅、打著小旗,又唱又跳,又說又笑,看上去不像是遊行,倒像是舉行什麽慶典。路邊助威的人群當中很多都是成雙成對的同性戀者,他們旁若無人般地熱烈擁抱、相擁而吻。看著女人摟著女人的腰,耳鬢廝磨、卿卿我我;
男人捧著男人的臉,含情脈脈、眉目傳情的樣子,真讓我這剛出國門的 “小老土” 看傻了眼。
      以後的日子裏又遇到過一些同性戀者,但慢慢也就見怪不怪了。


      和同性戀者交上朋友,大概是從六、七年前開始的。
      一天,有個女病人來我這裏看病,與她同來的是個長相漂亮的小個子女人。患者初診有家屬或朋友陪同是很平常的事,可問診時我發現,大多數問題都是那漂亮女人替病人回答的,即使她在不說話的時候,也總是小鳥依人般地偎依著病人。

       我問:“大便正常嗎?”
       陪同:“她這些日子有些便秘,吃了很多粗纖維蔬菜也沒用。”
       我問: “月經正常嗎?”
       陪同:“她月經總是提前,還痛經。”
       對他人生活細節能像這樣了如指掌的,除了幼小孩子的母親或細心的妻子之外,一般的朋友甚至家人是做不到的,我當時就斷定,她們是一對同性戀者,而且感情相當不錯。
       然後那病人在我這裏做了一個療程的針灸,每次來我們都會隨意聊上幾句。她叫C,很健談,性格也很開朗,是某醫院急診室的護士長。
她說她雖然是學西醫的,但她更崇拜中國的傳統醫學。她在急診室做護士有二十多年了,當上護士長也有十幾年的時間了,像她這樣的年齡完全可以去病房或門診工作的,但她喜歡做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也喜歡快節奏的生活,所以都四十多歲了還不想離開急診室。C說每當她和其他醫護們一起把生命垂危的患者從死神那裏拉回來的時候,內心都會產生一種成就感、幸福感和快樂感。她還說她三天兩頭都能親眼目送病人離開這個世界,所以她對人生看得很透,她說她要把握好活著的每一天,盡量為人類多做些貢獻。業餘時間裏,C熱衷於登山和騎車。她和她的那位同誌都是業餘跑車運動員,她們騎著自行車到處遊說,積極為乳腺癌基金會募捐,所募集到的資金全部用在了乳腺癌的防治工作上。毫無疑問,她是個盡心盡職的好護士,是個公益事業的熱心人。
       幾年下來,她成了我的老病人,肚子疼了來,頭疼了來,感冒咳嗽了也來。她的夥伴兒叫R,是一位心理醫生,
有著自己的心理治療診所,在當地的名氣很不錯。由於工作壓力太大,她常常失眠,於是也到我這裏來做針灸。R說,我們身體上的許多疾病都是由心而生的,這和你們中醫的觀點基本相同。這些疾病可以通過心理治療來解決,再配合上中醫,那效果就更好了。她們兩人都給我介紹來過不少患者,慢慢的,我們成了朋友。
       C和R共同養育著兩個男孩,當時一個八歲,一個六歲,這兩個孩子是R與其前夫所生的。R與前夫結婚不是因為她愛他,而是他對她非常好,當他向她求婚時,她覺著自己應該結婚了,就答應了,並生下了這兩個孩子。但最終她發現自己無論如何對自己的丈夫也愛不起來,經過痛苦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掙紮,最後終於取得了丈夫的理解,離了婚。由於孩子還小,她要求自己撫養,於是兩個孩子歸了她。
       C也結過婚,生過一個女兒,與R一樣,和異性在一起生活實在使她痛苦不堪。為了女兒,她曾努力過,努力去愛自己的丈夫、接受自己的丈夫,但與生俱來的性取向完全不是通過努力就可以改變的,最後,也隻好選擇了離婚。“這是天生的,我們也不想與眾不同,但很多人不理解我們。”
她說。C還告訴我,她是父母領養來的,當父母得知自己心愛的養女是同性戀的時候,他們困惑甚至痛苦了一陣子,但最終還是理解了她。“我非常感謝我的養父母,當我決定和R生活在一起的時候,他們還送給我了一座房子。
       C和R走到一起的時候,C的女兒正在讀大學,她理解她的母親,並接受了母親的選擇。她說女兒常常去看望她們,對兩個小弟弟也非常好。再後來她女兒戀愛了,結婚了,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寶寶。C當上了外婆,高興得不得了,常常拿寶寶的照片給我看。

       兩年前的一天,C走進了我的診所,但看上去情緒非常低落,一反常態。她坐下就跟我說:“也許你想不到,我和R分手了,已經一個多月了。” “分手後我心情一直不好,可能就是你們中醫所說的肝氣鬱結吧,我在網上查了,說針灸能治好,你幫幫我吧。”  “這就跟正常人的結婚和離婚是一樣的,離婚的人是什麽心情我就是什麽心情。”
      C說分手的原因主要是對孩子的教育問題,由此引發了一係列的矛盾。C說雖然自己是同性戀者,但還是覺得正常的孩子和兩個媽媽生活在一起不利於孩子的心理發展。“別人家裏有爸爸和媽媽,我不想我的兒子隻看到家裏有兩個媽媽而沒有爸爸。” 她說她非常愛這兩個孩子,從他們是小baby的時候她就成了他們的另一個媽媽,從換尿布到喂奶喂飯,從教他們走路說話到給他們開家長會,她從來對孩子都是視為己出的。這點我不懷疑, 那兩個孩子我見過幾次,扯著她的手 “媽媽,媽媽” 的叫得很親。
有的時候她一進來就會對我說:“今天早點兒拔針行嗎?我要帶孩子去看卡通電影。” 從她平日跟我閑聊當中我能聽出來,她對那兩個孩子是非常有感情的。
        C覺得兩個孩子現在已經大了,又都是男孩子,應該適當跟父親一起生活一段時間,比如寒假和暑假。何況孩子的親生父親也多次提出過這個要求。可是R總是不願意,認為自己是心理醫生,知道應該怎樣調整孩子的心理狀況,另外孩子的父親已經再婚並又有了孩子,她一來擔心孩子在父親那邊得不到平等待遇,二來擔心孩子跟父親產生太多的感情而疏遠了自己。
      “心理醫生自己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問題,可自己全然不知。” C這樣說。反正,她們兩人在這個問題上意見總也達不到統一,從討論到爭吵,最後鬧到分手。R認為兒子不是C親生的,所以C想把他們打發走。C說她和R一起把兩個兒子帶大,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她這樣做完全是為了孩子的成長,她不希望孩子在真正懂事之前生活在一個比較另類的家庭環境當中。她說R冤枉了她,傷害了她的感情,她委屈極了。當然,還有其它一些雞毛蒜皮引起的家庭矛盾,聽上去和普通鬧矛盾的家庭是一樣的。“分開了也好,”
C 說,“至少孩子生活在單親母親的家庭比同時有兩個媽媽要強,孩子慢慢大了,你讓他們怎麽和同學解釋?” 我挺欽佩C的,這時還能想著那兩個孩子,真不容易。
       清官難斷家務事,我能做到的就是 “舒肝解鬱” ,其他的就隻剩同情了。
      一晃一年過去了,C已經走出了痛苦。雖然和R沒有了往來,但兩個兒子還常常給她打電話,她和女兒也有時去看望他們,還帶他們去外地旅遊。在這點上R並不阻攔,這讓C很欣慰,畢竟她和兩個孩子在一起生活了六、七年。
       不久前C告訴我,這幾個月,她通過網絡認識過兩個人,第一個談了兩個月,但見麵後覺得不行,“她太有控製欲了,不讓我上夜班,還讓我離開急診室去病房,要求我把我的業餘時間都給她,我做不到。” 現在這個正在談著,也在醫院工作,熱心於公益事業,一邊工作一邊攻讀著碩士學位,她們在一起共同語言很多。
     真心希望她能夠在不遠的將來再次找到自己的愛,也希望同性戀者能夠得到全社會的認同與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