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微風

明月清涼地,佳茗在握時。   淡淡微風起,停杯欲語遲。
個人資料
淡淡微風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自由與自在

(2004-02-24 15:25:24) 下一個

  一次,送一個朋友,問他去哪裏,他說:弗萊堡。問德文原文,曰“Freiberg”。我笑:好名字啊,自由之山!後來回家,找了地圖查方位歸屬,才發現,在德國,“Freiberg”不隻一個,還有“Freiburg”之類,歐洲也還有更多,不由微覺有趣。
  看來這裏的人是喜歡自由的,不然他們不會給這麽多山、城堡取名“自由”,隻是不知道他們的用意是精神的“自由”之山,還是此山是屬於大眾,可以自由攀登,不屬私人之意。不過不管哪種,都可以看出追求來了。
  一時間浮想連翩,想著若是住在那個小城裏,就可以給自己取別號“自由山人”,自己的居處也就可以叫做“自由山莊”了。“自由山莊”自然名不符實,不過鬥室一間,陋室尚有前賢遺文不敢妄稱,何況規模更不平衡之“山莊”乎!“自由山人”倒是可以展眉一樂,不論是“自由山”的住戶,還是“自由山的行人”,抑或“自由”的“山人”,都是可以令自己破顏微笑的取意。
  再一轉念,“自由山人”似乎不如改作“自在山人”,味道仿佛來的更加足鬱一些。又一想,似乎從中咂摸出了一些東西方的不同。
  自由,比較現實,屬於可以身體力行的那種。行動、話語、思考等等個人生活品質,與社會息息相關,法律性也多些,顯得老外比較務實,要爭取的就是實實在在的“自由”,不肯受莫名其妙的限製。所以看西方文化,“自由、平等、博愛”一向是追求的中心,雖然“取法乎上,僅得其中”,也還是創出了一些足以自豪於其他文化的成績。東方文化於此處的隱鬱,不能不說是令人憾惋,長息一歎的事情。至於阿拉伯文化,就更加的“不可說不可說”了。猶記得電影中華萊士最後的仰天長嘯“Freedom”,令多少人掬一把難言之淚。而中國,此時高呼的多是某人某物萬歲之類,雖然愛國忠貞之情同樣的令人敬佩,精神、境界,大抵是差的遠了。
  自然,正如某些人詬病的一樣,那也許是現代包裝出來的自由與境界,然而遺憾的是,已經到了如今的世道,我們卻連包裝出來的境界也還沒有,不能不說更加的遺憾了。
  而“自在”,則是典型的東方文化。不知道西方語言裏,是否有同等意義的詞匯,以我與薪金一樣微薄的經驗來看,大約是不容易有的。有恐怕也出不了中國人的那種味道。
  “自在”,更加的務虛些,更講究精神上的追求與體會,屬於形而上,較之具有操作性的自由,就有些虛無縹緲無法捉摸了。自在不一定依賴於自由,自由也未必能產生自在,西方有無數的搖滾、嬉皮士、雅皮士,他們是自由的,卻少有自在。自在更多的是純粹的個人體驗。莊子和惠施的那段對話:“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乎?”,與其說是討論自由,毋寧說是在討論自在。
  單論境界,“自在”自然較“自由”高出一籌。然而自由人人可得可享,自在卻非有高度而不可得。凡夫如我者,欲求自在,往往不過是緣木求魚癡人說夢終歸南山一笑而已。
  隻是國人喜歡自在多於自由,大抵並不因為自在仿佛高出自由,而是自由較之自在愈加的難得。“自在”於國人,隻要“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在自己構築的小天地中吟誦詠哦,也不必天下太平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即可樂哉悠哉。給自己創造一個別有洞天的小天地,在中國文化裏有無數的先哲與路徑,殊不為難。隻要稍稍有些傳統文化的底子,就是可以任意揮灑的。可惜的隻是如今的國人大多已經忘了老祖宗的寶貝就是了。
  “自由”就麻煩的多了。且不說“吾輩不出如蒼生何”的前塵往事,自由是每個人都要享受到每個人都能體會的巨大工程,也是要調動整個社會,甚至整個人類去努力的工作。不是“單扁漢”、“自了漢”解決了自己就能做到的。解決自己容易,為大眾謀福利可就難了,不提“好心不得好報”的規律與沮喪,單隻讓你為別人付出點兒什麽,就比為自己付出為難難為的多了。
  正常情形下,為了大眾的自由,是要犧牲自己的自在的。佛家說:“菩薩不住內觸妙樂”,就是指不能隻顧自己的快樂自在,而不管別人的苦處。
  “自由”,有時候是有呼吸新鮮空氣,看看花、看看草,欣賞這個善惡美醜共存的世界,體會美好的自由。“自在”,卻可以沒有這一切,隻要心意到了,心誌堅定了,一切自得,一切具足,不假他人,不假他物。你可以在內心給自己構造一個完全自我,完全自我掌控的世界,有些人稱之為精神家園。比起在現實建立一個自由的世界,在心目中建立一個自在的世界雖然不見得容易,卻是方便的多了。隻不過“自由”要麵對的是世界的種種不是,“自在”要麵對的卻是自己內心的不是罷了。
   寫到這裏,想到一個朋友問過的問題:你好象對現實的許多事不感興趣啊,比較喜歡沉在自己的想象中。我笑:是啊,不過我似乎隻是不太喜歡關注自己不起作用的事兒,看看就罷了。反正幫不上忙,管那麽多幹嗎。朋友也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啊!我大笑:我可沒那麽大本事,隻是幹點兒自娛自樂的事兒罷了。“不為此無聊之事,何以遣此有涯之生”嘛!
  笑歸笑,其實是那麽回事兒,經世濟民我所不能,在書齋裏發點兒狂想自娛娛人,也不失為一種人生方式,也算是打發時間的辦法之一。
  今時今世,求取自由近乎書中故事,多聞卻難遇,何妨先行放下,求一些個人的自在消磨時日可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