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結構主義文學批評2

(2007-11-05 10:48:49) 下一個
結構主義範圍頗廣,所以我在這裏隻想談一下在大陸還不太為人所知的結構主義文學批評。自從1910年代索緒爾的語言學教程被重新發現以來(19世紀初是一個真正的思想革命,百花齊放的時代。其中以俄國形式主義為先鋒。),以語言學的研究成果為基礎的思想風潮逐漸深入人心,並在後來發展成為風靡一時的結構主義。
其思想核心來自於索緒爾的兩個語言學上的發現。第一,索緒爾發現所有的語言都是建立在發音的基礎上的。而發音的根本建立在發音之間的對立和衝突之上。如送氣音和非送氣音,是否用鼻音等等。第二,索緒爾發現所有這些發音和它們所相對應的事物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係。比如桌子,在日語中叫tukue,在英語中叫table。也就是說在發音和意思之間的聯係是任意的。
這兩點發現給了文學評論界非常大的啟發。首先,維特根施坦聲明是語言在左右人的思維而不是相反。其次,什麽是語言的規則呢?大家不約而同地遵循了索緒爾的理論。即,第一,任何一個文本都是建立在其中的要素的對立與衝突,或是相互關係的基礎之上的。第二,文本,或者說小說,並沒有所謂的中心思想。因為其所有的內容都是由文本,而不是作者生成的。
這實際上就是結構主義文學批評,乃至結構主義的兩個基本原則。即第一,現實隻是一個由其內部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所組成的結構。第二,這一結構的意義並不是它要說什麽,而是意義是如何從其中產生的。
具體到文本,或者是小說,其內部關係由以下四個要素構成。作者,敘事者,劇中人物和讀者。敘事者的角色是轉述一個故事,但是他轉述的方式是和作者有著若即若離的關係的。敘事者所知道的信息量通常有限,作者則有時強行加進來做一些補充。這樣的時候作者常常用一些這樣的句子,比如“其實”,“在世上”等等。總之作者和敘事者之間常常處於一種互相補充亦或互相競爭的關係。比如在簡/奧斯汀的小說裏作者就經常跳出來做一些道德評判,以糾正敘事者。而在法國新小說中作者則完全引身於敘事者身後,近乎消失而敘事者則一心一意地跟蹤劇中人物的視點。在《麥田守望者》中(其中的敘事者是“我”)作者則處在和敘事者爭酷的地位。
至於敘事者和劇中人物的關係則主要取決於其所掌握的信息量。比如一個全知的敘事者可以深入劇中人物的內心而一個被限定了的敘事者則主要靠外部判斷或猜測。這主要取決於作者想要講什麽故事。簡單地說,一個靠懸念取勝的小說的敘事者必須是被限定的。
至於劇中人物之間的緊張關係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不必我在這裏廢話。
以上三者和讀者都能保持適當的距離(在一篇好的小說裏),因為這有助於調節讀者的心理,以便他/她能保持所需要的閱讀心態。
通過對以上四種關係的定量分析,我們就能判斷一部小說在多大程度上是成功的。或者說給出它準確的文學價值。最重要的是,所有這一切都是有理論依據的。也就是說是可以證偽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