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點兒感想

(2008-01-16 05:38:07) 下一個

為什麽這裏(在其他的網站也一樣)很少有人真正地想談一談文學的問題?在西方文學問題才是真正的顯學和思想的試金石。德裏達,艾柯,詹明信。。。哪個曾經忽視過文學?俄羅斯作家們在以前的高壓時代曾經創造過頗有成績的地下文學--Samzdat.麵對流行文學的泛濫和壟斷局麵,當代俄羅斯作家們早在十多年以前就開始利用因特網進行第二次地下文學試驗(Samzdat2)了,以期以此維護真正的文學家園。他們在網上發表作品(不是這裏的那些無病呻吟式的原創),進行語言試驗等等活動。

比如我曾看過一個先鋒俄羅斯作家在網上征集新詞的試驗。其中一位投稿者發明的新詞是Liub(俄語,愛情之意。愛情在俄語中本來應該是Liubofi。在這裏投稿者把原詞給簡略了,相當於我們把愛情寫成愛氣,從而得以用其概括一種在當下俄羅斯社會裏正在橫行的,近乎於那種什麽也不是的全新男女關係。)

這才是創造(Samzdat2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取得成功還要假以時日,但是人家對於的文學追求是馬不停蹄的。)。它源於對既成事實的不滿足並始於自己的指尖。這才是改變世界的力量,是任何自認為以天下為己任的知識分子們所應該義無反顧地投身於其中的事業。

反觀這裏。一派歌舞升平,安居樂業,文章大都酸氣十足,而且帶有嚴重的《讀者文摘》式的格調(這種格調是早在兩個世紀以前報紙剛出現不久時的東西。和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切切相關。)。偶爾會有人為了幾個偽問題而發出狗咬狗般的嘶叫。再加上一堆見事情就會跟風叫好的人。

或許這裏隻是一個老年開心俱樂部。那也無妨,和我們年輕人無關。我隻號召那些還不打算過早入土的人們,從此在這裏摒棄那些甜膩膩的阿諛奉承,用思想和語言的利劍,挑破我們周圍(當然也包括這裏)的大大小小的膿包(在當前,則主要是正在這裏盛行的隔靴搔癢式的所謂第三世界敘事風格)。

我們應該把那些大媽式的暖烘烘的讚賞拋進糞坑,而用雙手捧住尖銳的批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