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660

生活,工作與朋友圈
個人資料
辛夷660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書法豈能靠自吹

(2021-09-26 11:14:18) 下一個

欣賞小老虎莊則棟此人,但從來不喜歡他的毛筆字,總覺得女裏女氣,毫無陽剛之氣,竟與小老虎的稱號相去甚遠,可始終不知其“師承”何方神聖。

日前,不意中看到宏論範大師書法一文,咦,怎麽範大師的字與小老虎的字竟象是從同一個模子裏刻印出來的?想了一會,方悟出原來這應該就是小老虎的師承之處了!倒也確實下了一番功夫,學得惟妙惟肖,如出一人之手。可惜乎,大方向偏了,再相象也是徒勞。

古來書法大家的字,如王羲之的蘭亭序:

柳公權的字:

顏真卿的字:

褚遂良的字:

趙孟頫的字:

這些書法大家的字,才真正堪稱“清新飄逸”,“雄渾厚重”,範莊之字,一如襤褸衣衫,破帽爛履,哪裏堪與古之大家相比?!任是自吹“清新俊逸”,豈能以魚目混珠,登大雅之堂?若是杜公部再世,不責其侵犯知識產權才怪。

“畫家字”,“病態書法”,何等恰如其分的評價!專業人士的論斷,可謂入木三分,一針見血,令人歎服。

-----------------------------------------------------------------------

附日前所見的佳文如下:

 

範曾研習書法幾十年,寫到這種水平,令人堪憂!

 

範曾先生曾在攝影機前這樣評價自己的繪畫成就:“畫分九品…四品,已成大師,鳳毛歐伯;五品,謂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六品,可稱魔鬼,從未看到……我是坐四望五,以待來日。”

 
謝絕大師稱謂者確有一二,公開自我評定為大師者罕見,而公開宣稱已超越大師境界者,範曾為當代第一人。
 
我在十幾歲時知道範曾,那時他正當中年,還未得大名,但其作品和故事已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在我眼裏,他是一個有魅力的藝術天才,一位頗具君子之風的中國文人,當時為國中有這樣的人物感到慶幸,無論他輝煌到哪一步,我不會感到意外。
 
對範曾慢慢失掉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已經長大了,我在重新認識這位被放在曆史坐標上的人。看到範先生在電視上暢談詩詞書畫,帶領大家體味中華傳統藝術魅力,其風采迷人,談笑間似有清風徐來,但我還是嗅出一點糟氣。我的失望,是他對自己作品的解讀,而他的自我評價,更讓人莫名其妙。
 
中國書畫同源,有“坐四望五”境界的國畫大師,其書法水平不可低估。範曾怎樣評價自己的書法?最近,他以貫有的引經據典方式作答:“作為我個人書法來講,我想用杜甫形容李太白的詩‘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來形容我的字比較合適…可以講書如其人。”範先生對自己的書法境界頗為自得,對自身的人格魅力也相當自信。Image
 
“清新俊逸”,是範曾的書法美學追求。他這樣概括自己的追求成果:“戊寅年始悟書法用筆最忌妄生圭角,空作抖擻。讀唐人碑,又感法度深嚴,抑性舍靈,乃幻變古規,自造家法,自信不輕讓褚虞。世之書界笨伯,讀此必大怒雲。”
 
據說他早年曾學郭沫若,也鍾情於法帖,可我實在看不出其法源自何貼,洗盡先人筆法者,未曾聽說,也許真是天才自創,卓然自成一體,但我們周圍不懂書法而有個人寫字風格者多如牛毛,麵目個性化不等於藝術。至於碑刻,他似乎淺嚐輒止,學而不好,對於碑派書風,他是敬而遠之。

 

風格乃個人喜好,清新俊逸和雄奇古拙都為美,均不排斥法帖與碑刻,本無高下之別,無論哪一種,都需要紮實的功底和良好的悟性,都要寫得自在。瀏覽範曾三十年來的書法作品,發現他的美學理想與自身實踐南轅北轍,他的探求是那麽吃力,全無出入“書史”的自如。
 
 
察其用筆:範式的一大特點就是追求提按,一筆之內幾起幾落,粗細變化無度,其細筆孱弱,如春蚓秋蛇,粗劃臃腫,狀似肥藕;而其側鋒筆法與提按胡亂結合時,寫出的線條如腸梗阻,令觀者憋悶;其收筆失敗最多,失於倉促,筆鋒散亂,求飛白而不成,神氣外泄。
 
書法用筆講究粗細之變,細可比遊絲,粗可如枝幹,但線條要結實,有張力,筆鋒自然轉換,線斷而意不斷,推測其敗筆根源,應為書寫者不懂用筆使轉,未解筆鋒變化之道,而且慣用死墨,不知墨隨心走的道理;從其後期作品看,似更著意自然,波折漸少,有所改善,但又添滑而不爽的毛病,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敗筆常見。

 

 

看其結字:多以楷書結構為基礎,參入行草,作者意在使黑而粗的短劃收斂、聚集,細而長的線條延伸、纏繞,以圈住更大的白地,畫字風格明顯,但由於把握不好點劃間的疏密、字形結構內的虛實關係,很多字重心不穩,結構鬆散;不少字被著意扭曲,狀如受刑之人,不忍目睹;
 

其後期作品,減少了“受刑”的比例,但不少字立在那裏,遠觀象健全之人,走近看,原來肢體已落下傷殘;其篆、隸之作,結體徒有其形,大多篆如死樹,隸似僵蟲,何談美感?

 
觀其章法:少字作品象欲墜的積木,多字作品如亂石鋪岡,每個字各自為戰,少有呼應,更不用談什麽行氣;其排行往往自左向右歪斜,有時前幾行還算端正,但後兩行又會出現左偏的毛病;
 
其後期部分小字作品,有所改變,但仍顯板滯,且一幅之內,重複之字毫無變化,又染館閣體之病;至於題款字的歪斜、擁擠、大小不得體,以及亂用閑章、印章偏大和鈐印位置不當,已是範式作品的通病,在其畫作款識中尤為明顯。
 
 
 
劉熙載講:“凡書,筆劃要堅而渾,體勢要奇而正,章法要變而貫。”筆劃是慢功夫,對於字的結體和整幅布局,如果用心,入門會更快。範曾書法給人的最深印象,就是書寫者不會處理結體布局中奇正相生的關係、變化與融通的關係,沒有悟到黑白間“相避相形、相呼相應之妙”,彰顯其在空間感上的嚴重匱乏,而作為一個書畫家,這屬於硬傷。看看不少習字少年的作品,盡管有些稚嫩,但書者對線條疏密、字間虛實的直覺把握也要超過他。
 
如此多的硬傷,還能表現什麽精神氣息?何談“清新俊逸”?病態書法而已。

我曾疑心自己看到的範曾書作多是假冒,生怕錯怪先生,這次在電視上目睹他的書寫,其使筆用墨,與我的推想何其相似!瞥見他身後懸掛的範式真草篆隸四體條幅,更打消我的疑慮。

 
以寫字來看範曾對中國毛筆紙墨的認知程度,對線條與墨色的操控水平,可以想見其國畫水準。看他的得意之作《黃賓虹造像》,人物麵部造型尚可(在其畫作中屬上乘),但施以豔俗的粉色,實有損黃先生顏麵,而勾勒人物衣襟的頓挫線條,生澀草率,同寫字的誇張提按效果又何等接近,作者稱用二十分鍾完成此作,完全可信。再看畫中那豎長的落款和幾枚大印章,在用筆、結字和章法上,無不印證前麵歸納的範式書法特征。這樣的作品,作者竟稱“非常滿意,沒有什麽毛病”。
 
 
範曾對自己的書法躊躇滿誌,那麽對今人作品的評判力又如何?
 
他公開講,現在的書法展上,不少作品是在“裝傻”,很多看似有個性的碑派風格下來的作品,是由一些善於算計的“狡猾之徒”作出來的,這些字怪、醜、亂、髒,這樣走下去,“中國書法沒有前途”。在電視上,他竟然通過學走路的樣子, 批評那些厭惡之作,也表明自己的書作是出於自然,博得滿堂笑聲。
 
對藝術作品真能象走路那樣,一眼分出“真瘸”與“裝瘸”麽?沒那麽簡單。無論範曾式的“清新俊逸”,還是那些書展上的“以醜為美”,都需要一定程度的“經意”,隻是要“做”得自然,這一點範先生是認同的。問題在於什麽是“自然”,不同的審美素養與喜好會形成各自的標準,比如自己認為“清新俊逸”的書法作品,也可能被人視為不自然,甚至貶為“怪醜亂髒”一類,以致被人誤以為是善於經營算計者的作品。
 
那些不甘心向“二王”看齊的書法家,創新的壓力更大,他們需要刻意大膽的探索,對期間出現一些有爭議的“怪醜亂髒”之作,不宜輕率斷言,當以寬容心待之,如果確有“狡猾之徒”混在裏麵,遲早會被淘汰掉。
 
 
我們也不能不關心書法界對範曾書法的認識。其實書法界普遍以“畫家字”來看待,大多一笑了之,少有評論,這些“世之書界笨伯”並沒有為其狂傲而“大怒”。但日本方麵更買賬,當年組建範曾美術館的人士讚他為當代中國唯一的詩書畫三絕者,範曾的字也頻頻出現在頂級的書畫專業報刊上。九十年代初,曾有國內權威書法報刊,在肯定他學問的同時,首次公開批評範曾書法。時至今日,作為藝術大師的範曾又如何對待批評的聲音?
 
當央視主持人問有無聽到中國書法界同仁的評價時,範曾的回答相當聰明:“這個我不關心,因為寫字是自己的事情,我絲毫不關心。”“我沒有弄網的知識,講網上有我幾萬條消息,和我沒關係,那是虛擬的世界,有人需要。我省卻很多體內體外、身內身外的好多煩惱。一個人能消除煩惱,做一個真實不虛的人,做一個痛快淋漓的人,你再寫書法,那你的書法會自然而然地帶給你無窮盡的快樂。”
 
 
寫字是自己的事沒錯,可拿出來發表,或刻到石頭上,還有帶徒習字、登台弘論書道,就關乎別人的利益了。商家借機收錢、抬價不論,眾多虔誠的學生,可是憑借範曾書法作品和範老師的教誨來領略藝術之美的,把通篇病筆的作品解讀為成熟的創新之作,且“自信不輕讓褚虞”,恐怕會誤人子弟。而拒聽逆耳之言,隻怕會在歧路上越走越遠。
 
對待批評和“謾罵”,在媒體前淡然處之,不予理睬,這是當今大師的特點,因為大師有底氣。還是請放開那裝滿華夏文明典籍的博大胸懷吧,聽一聽批評的聲音,包括那可惡的來自“虛擬世界”的聲音,當然,這樣可能會帶來“煩惱”,如果接受批評卻又無力改變自己,那的確會失去“快樂”。
 
當今大師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好為人師,相信自己的超凡能力。範曾在電視上說:“我曾經就見過一個書法家,為人甚壞。可是我看到他的字,我說這個人將來會成為非常好的書法家。就是因為我這句話傳到他耳朵裏,說範曾先生對你有這個評價,他從此檢點自己的形骸,後來成為很優秀的書法家。”我多麽希望自己就是那個“為人甚壞”的人,因為“傳”來的一句話而改變自己,走向人生的輝煌。
 
不過要承認,範先生確實激勵過很多青年,那位演播現場的青年書法家,在做中學生時被他的一篇文章觸動,於是發奮努力,乃有今日的成就,他的字,遠遠超過自己的精神導師。以範曾的博學和口才,他會影響更多的人,希望先生繼續多講經典,暢談學養與書藝的關係,但求避免把自己的作品當作成功範例。
 
那些被激勵的人和即將被激勵的人,當然希望激勵自己的人是真正的大師,有人問過我:“他是大師嗎?”,我無言以答。以他的名聲與行情,他的博聞強記、多才多藝,他的滔滔口才和名仕風度,還有對時局的洞察力、行動的魄力及應變技巧,都堪稱大師,這些剛好應合當今各階層對大師形象的期望。
 
參比近代中國書畫大師的作品、理論和活動,他到底缺什麽?我找不到合適的詞句,權且從他的書法和書法言論推及其人。範曾先生研習書法數十年,仍寫到這種票友水平,的確令我吃驚,而以他的眼界,至少應對本人作品有客觀的評價,他傲視古今的自評更讓我震驚,我不得不再次評估他的藝術鑒賞能力。“讀書破萬卷,下筆卻無神”,可惜可惜,其書裏書外非不努力也,乃天分不足也。
 
 
範曾作品具有強大的市場生命力,這都隨他去,市場有市場的規律,參與者風險自擔。而那些誠心拜師學藝者,想走藝術正道者,還請三思。

---------------------------------------------------------------------------

附莊則棟的字如下:

附範曾的字如下:

扭扭捏捏,一步三搖,孌寵之象存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lio 回複 悄悄話 沒想到莊則棟的字這麽好,範曾的字也不賴!
中國的所謂“清新飄逸”,“雄渾厚重”幾百年下來很抽象,如何定義?每個人感覺不可能一樣。


不見不怪 回複 悄悄話 沒想到莊則棟的字這麽好
山鄉不仕老了 回複 悄悄話 言之有理
辛夷660 回複 悄悄話 勘誤:杜公部,應為“杜工部”。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