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妮的咖啡屋

這裏的咖啡杯杯用心而來,貨真無價。新浪同名博客:http://blog.sina.com.cn/caizhenni
個人資料
正文

自治熊膽粉

(2007-10-23 10:23:21) 下一個

話說上一次常太太送熊掌(見《在加拿大吃熊掌的恐怖經曆》一文)來的時候,同時送來了一個熊膽。

收拾冰箱的時候發現了這盒東西,犯愁啊!經曆了熊掌的刺激,誰還會對熊身上的東西有丁點興趣呢!

於是俺就對常太太說,俺不會整這東西,要不你拿回去找個明白人弄弄?

常太太笑,“這裏哪有什麽明白人,你不會弄,不會打電話回去問問國內的親戚朋友?你什麽時候弄好了一定告訴我一聲,我要聽故事。”

得,這下連偷偷扔了都沒門了。

於是打電話回去問,馬上有人說:“帶回來!帶回來!自古就有黃金易得,熊膽難求之說,是寶啊!”
帶回去?等著海關給俺逮起來?

又有人講:“那東西包治百病,既然帶不回來幹脆你就給吞下去算了,說不準還延年益壽呢。”

“嘔”!俺看著那比鵝蛋還大一圈的囊袋,心想別說打死也不會吞那東西,就是想吞,不用等延年益壽,就先被噎的蹬腿了。

問了一圈,誰都激動的大讚那是好東西,似乎可以包治百病了,可對於俺,就象是一個目不識丁的人得到了一本武林秘籍一樣,捧在手裏不知如何是好。

後來有人問到了一個‘明白人’,說熊膽是要製成粉的。於是乎千叮嚀萬囑咐讓俺把熊膽製成粉帶回去。並諄諄告誡俺製粉時不能沾鐵器,要用瓦來焙幹,要用炭火。再問到具體怎麽操作,就叫俺自由發揮了。
這肯定是老祖宗的方,現代人加工熊膽怎會用瓦焙,太沒效率了。

讓俺到哪兒去找瓦去?上房頂揭一塊?

想起家裏有一個玻璃鍋,古時候沒有玻璃,所以肯定不會犯忌諱,就用它了。

至於炭火,應該是為求恒溫的吧?做飯的爐子是用電的,溫度可調,再合適不過。

白天太忙了,另外擔心出什麽事禍及別人,所以俺在一個萬籟俱寂的深夜,自己一個人開始了密製熊膽粉。

拿出玻璃鍋,打開爐子,把溫度調到中小火,再把那個熊膽扔進去,然後俺就緊張地瞪著它,嚴防突然發生什麽會措手不及。
盯了一會,隻是表麵上沾的水分吱吱啦啦的在蒸發,找出一個木頭鏟子把它翻過來看看,什麽變化也沒有。

火再調大一點,半個多小時過去了,還是什麽變化也沒有。屋子裏開始有糊味了,是熊膽頭上帶的一小塊肝燒糊了發出的味道。而熊膽隻是稍稍變皺了而已。
一個小時過去了,無論俺怎麽翻,拍,壓,熊膽表皮隻是變成皺皺的了,可粉在哪兒呢?

看著那以不變應萬變的熊膽,俺開始胡思亂想了:這是熊膽不是啊?那兩個印第安人的解剖學知識肯定屬於自學成才,醫學生解剖學得上一學期呢,靠得住嗎?熊膽頭上是誰用繩子紮緊的,那應該是從熊身上割下來的,如果不是膽,會是什麽部位呢?膀胱?太小了,不象。不管什麽部位,裏麵既然是液體的東西,烘幹後肯定要變成粉的。

想到這,俺突然茅塞頓開,粉應該是裏麵的膽汁變來的!外麵的囊皮這種溫度怎麽燒也不會成粉的。一定得把囊皮剪開才行。
找出剪刀想把綁在頭上的繩子剪斷,,突然想到不能沾鐵器,隻好把剪刀又放回去了。

那怎麽把膽汁放出來呢?

在廚房轉了一圈,俺想起家裏有夏天烤肉用來串肉串的竹簽子,用它把熊膽紮破就解決問題了。

挑出一根比較尖的竹簽,朝著熊膽紮下去。誰知那熊膽極有韌性,紮一下紮不透,再紮,皮上凹進去很深的一個洞,就是紮不透。還不信邪了,一隻手把著鍋,另一隻手使出全力紮下去,就聽“嘶”的一聲,一股水箭急速衝了上來,足足有半米多高,俺正低著頭使勁紮,那水箭衝著俺的眼睛就射過來,俺本能地迅速一閉眼,一偏頭,水箭險險地從俺臉旁擦過,落到爐台上,馬上結晶成了粉末。
冷不丁的變化嚇的俺的心“怦怦”亂跳個不停:滾燙的膽汁差一點點就射進眼睛裏了,幸虧俺反應快,主要還是運氣好,否則俺立即就變成獨眼龍了。

這時看鍋裏,膽汁都流了出來,大泡變小泡,慢慢結晶變成了白裏偏黃的帶點熒光的粉末。

一邊攪拌一邊驚魂未定的想,學化學出身的怎麽還會犯這種低級錯誤,講出去真是愧對師門啊!已經加熱了一個多小時了,裏麵液體的溫度不知有多高了,壓力不知有多大了,怎麽會想不到放涼了以後再紮呢?

這時煉製已接近尾聲,俺感覺到嗓子眼裏苦苦的,說明熊膽粉隨呼吸進去了,喝口水會好一點,馬上就又變成苦的了,可見空氣中到處是熊膽粉塵。把那個皮囊揀出來扔掉,把煉好的粉裝到一個小瓶裏,掂一掂,少說也有二兩重,還沒算損失的那隻膽汁箭。
這熊膽真挺出貨的。

後來俺把它帶回國了。再後來反饋回來的信息是:一個膽囊有病的親戚吃它吃好了,另一個肝有毛病的人症狀也大大改善。俺聽了芳心大慰,總算俺的曆險還有所回報。

 老公從外地回來後把這事講給他聽,立即教訓俺說:“一開始就應該把膽汁倒出來,怎麽能想也不想就把整個熊膽扔到鍋裏去,熊膽粉應指的是膽汁粉而不是膽囊粉,用腳指頭想都能想明白。”俺知道他那腳趾頭是諸葛亮級別的,應該說是事後諸葛亮級別的腳趾頭。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俺這次長的這智估計自己再也用不上了,所以寫出來,如果大家以後有機會一展身手,俺的經驗教訓可引以為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horse625 回複 悄悄話 haaaaaaaaaaaaaa, very funny and informative and helpful(maybe in the future, far far away)
lunallena 回複 悄悄話 太長見識了,希望聽到更多的故事
yymountains 回複 悄悄話 wow, 謝謝你的回複,你的文章都好看極了!: D
yymountain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蔡真妮的評論:
蔡真妮 回複 悄悄話 我知道熊膽不能帶回去,但沒聽說熊膽粉不能帶的。裝在一個很小的藥瓶裏,我好像當時也沒申報。
yymountains 回複 悄悄話 是啊,我也覺得很好奇,真妮你後來那個熊膽粉是怎麽通過海關的?
青煙繚繞 回複 悄悄話 熊膽不能帶回的,按照法律必須扔掉。我有朋友曾被罰款2000刀,好幾年前了,現在檢查更嚴。還是不要冒險的好!
yymountains 回複 悄悄話 好搞哦。。^_^ 不過就覺得那個熊好可憐……
一隻小羊 回複 悄悄話 太好笑了,謝謝你提供幽默!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