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
2015 (202)
2018 (96)
2019 (96)
2020 (225)
2021 (151)
2023 (106)
兒子矽穀安家記
牛經滄海
20200808
半夜時分,兒子發來照片,在一片淩亂的打包紙箱中吃上晚飯了。兒子總算搬進了新買的舊房子。
房子三月中交吉,遲一天縣裏就暫停辦理過戶了。因為是舊房,孩子們打算稍作裝修。可是,趕上疫情居家令,房管委員會休會,裝修方案遲遲得不到批準。一拖再拖,一晃好幾個月。一邊付房租,一邊付房貸,白瞎了銀子。我建議先住進去再說,兒子說不compromise。 孩子們自有道理,好不容易搬進自己的蝸居,難到不是要一個完美開始嗎?
孩子們原先在紐約的,自小在東岸讀書成長。紐約我也呆過十幾年,有種熟悉的感覺。內心希望他們在紐約的。孩子們有幾位朋友在加州,包括兒媳的閨蜜,兒子的哥們。說先去看看再說。加州有一種磁性,年輕人去了就不走了。
孩子們2018年過去的。記得兒子的原律所願意出6位數的返職獎金。孩子們不為所動。下一代對錢沒有老留們那麽在意。去年開始對買房有些興趣了,可見是確定常住了。當時灣區房價有些鬆動,是新的稅法引起的房產實際負擔加重。看著看著,今年房價就反彈起來了。
開始的時候看獨立房,房價太高了。又改確舊金山市區看公寓,那樣兒媳上班就近。看房過程中,孩子們發現舊金山與紐約有個很大的差異。那兒再好的街區也是遍地流浪人員,而紐約的流浪人員往往集中在地鐵站,大概是因為舊金山冬天氣溫溫和。住市區的方案就隻好否了,又回來看郊區。
這個時候他們積累了一些經驗,集中精力限製在兒媳上班的市區與兒子上班的郊區的等距離附近,各自通勤再25分鍾左右。好不容易看中了一處,報價不夠高,被價高者拿走。灣區的房市與東岸大不相同,老爹的經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看了兩周,遇到一處中意的,果斷以高於Zillow估價10%的價位出價,大約比半年前多了10%以上。這回成了。
銀行評估可是不會在意你的成交價。評估下來,低了11%左右。毫無辦法,隻能以現金填補。
回頭看,幸好最後買在郊區,雖然隻是聯排房,但內外空間要比市區寬敞多了。兒子矽穀安家了,還存了各地旅行收集的好酒,下次過去就不用住酒店了。
你的觀點太過時了!現在年輕人根本不願意開一個小時的車。
結果他到親戚家去蹭免費幾年,後去租了個便宜公寓,留了東岸房子。
現在?Lynbrook High 學區那樣的房,外觀不要太爛,快200萬了吧!,費城郊區的還是30萬。
講不聽,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