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應該是什麽樣的製度才能更準確地為社會選拔領導人才。
一般幹活的人才其實就是考試型選拔就比較靠譜了,爭議也比較小。因為幹活人才的選拔,關鍵就是專業達標,考核範圍狹窄具體,標準明確可量。
而領導型人才是要麵對未來未知,要求全麵但是空泛,獨特而且難以比較。
以種族選拔領導人才肯定有問題。以考試選拔領導人才當然也有毛病。
首先來說,各方麵都需要領導人才,不同的領導人才的要求肯定是不同的,不同領導人才胚子的特質肯定也是不同的。幹活人才還有細分專業,領導人才其實也得細分。所以說某種統一的錄取標準是不可能的也是錯誤的。而沒有硬性標準,主觀判斷的成分一定很高,爭議就絕對很大。
其中最有爭議的一條就是如何能把領導人才和幹活人才區分開來。考試顯然不能有效地分離。於是就有了AA。坦白說AA的準確性比考試是要高的。但是其依然有很大的不準確性。最重要的是AA天然政治不正確,是以種族主義反對種族主義。然而隻是反對AA也依然不能真正解決深層次的問題。實際上AA雖然粗糙錯誤,但的確彌補了一些考試的缺陷。
亞裔在名校的比例越20%,人口占全麵比例不到6%,如果再搞亞裔細分,實際上真有學習好家庭背景的亞裔不到3%。別管考試多麽公平,其他族裔的人一定覺得不公平。實際上也的確有不公平,因為考試製度的確有傾向性和適應性。問題是如何修正,簡單地AA肯定也不是很對。
亞裔在全世界占人口60%,到美國的都是篩出來的。如果按世界範圍看的話,名校六成都是亞裔才合理。但是按照亞裔生畢業後對母校對社會的貢獻或者成就來看,6%都沒有達到。按照亞裔對人類社會發展的貢獻來看,哪怕是按亞裔所謂擅長的科技考試項目來看,6%也沒達到。從這個角度看招收更多的亞裔的確是浪費資源。
所以歸根到底,問題不在AA不在亞裔,而在怎麽能區分領導性人才和考試型人才。
有朋友說了,我孩子就不悶頭考試,我孩子就自推,我孩子不學都考滿分,為什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為什麽因為是亞裔就不錄取。不錯,打翻一船人肯定有冤枉的,不過可能隻有一個冤枉的,其他九個都不冤。什麽SAT班科技夏令營鋼琴班之類的,八成都是亞裔。個個孩子都是自推來的,能好好睡覺的?我信了!
所以說目前的以考試成績為主的錄取標準,或者隻有考試成績能擺明的錄取標準,不能有效地區別領導人才和考試人才。因而嚴重誤導了相當多的亞裔來濫竽充數,來拚成績。反過來也就更加擾亂了考試的有效鑒別能力。考試害了亞裔,亞裔害了考試。
或者也許把明麵考試之外的標準也量化明朗化就可以不用AA這樣的粗魯辦法了。比如德智體美勞,20%,40%, 20%,10%,10%.
德就是家庭背景評估,老師同學評估的那個新模式。
智就是GPA, ACT,科技比賽成績之類。
體就是體育嘍。其實美國是非常重視體育的。然而體育課的比例卻很小。原則上是以為課外主動積極地去參與自己喜歡的項目的。歐裔的確如此做了。亞裔雞賊,一看沒明確要求就躲了,把時間都用在有明確要求的考試上去了,還美其名曰,不愛體育怎麽了。怎麽了,一大門不及格,一票否決不冤。
美就是文學藝術,什麽琴,舞,畫,演等。
勞就是動手能力,什麽實習,動手項目,打工,義工等等。
都算一算,估計亞裔也就沒那麽大成績優勢了。就是有,別人也不好再說什麽了。最重要的是,就是亞裔自己也就掂量掂量能不能啃下來,因為不能再挖東埠西了。還有就是值不值得啃下來。其實其他族裔不那麽啃藤,也是知道啃不啃就那麽回事。是領導就是領導,不是就不是。幹嘛跟自己過不去呢。
一爬學校一年頂天招兩萬人。四千亞裔,兩千是華裔。每年考大學的華裔三萬人,九成藤毛都碰不到。有怎樣呢?兩千華裔一爬,是領導人才的也漏不了幾個,不是的再多招一千也是水分。所以反對AA,絕不是為了亞裔多兩名額,而是為了更好地為美國選拔人才。美國好了,上個CC,上個高中都過小日子。美國不好,清華北大還不是整班整班地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