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複:quantum。我的一點答複,僅供參考!

(2008-05-21 15:18:01) 下一個
我同意張關於動物異常行為和地震發生無必然聯係的結論,因為這個也是科學界的主流觀點(本人不是研究地震及其預報的),但是你不讚同我也不反對!也許將來的科學發展對動物行為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以後,現在的結論可能被推翻,因此,我不反對你,關於繼續研究的觀點。
我反對的是,現階段在沒有明確證據的基礎上,有些人用利用動物異常行為來推論地震的發生!而且這些人恰恰都是做事後的論證,並且在宣傳動物異常行為和地震相關的例子時,刻意忽略或是不提及許多相反的例子,這樣的研究方法令人懷疑,顯得極不符合學術規範又混淆視聽。
因此,我認為應該把現階段學術界的主流觀點作為科普介紹給大家,所以我貼了張的文章(他這個也是科普文章)。當然科學最大的優點是:允許在以後產生的新證據的基礎上進行修正。但是那畢竟要有新的證據,或隻是有可能,現在並不成立。
另外,我認為地震預報是個嚴肅的科學問題,應該遵從學術規範進行討論,也就是要進行同行評議,包括論文的發表,和學術報告的審閱。作為一個嚴肅的科學家,不管是耿也好,陳也好,其他人也好,應該遵從學術規範,將其預報的根據或理論送交同行討論審議。而不是在地震發生以後,成為全國焦點的時候,在非學術網站上宣揚自己所謂的“發現”,這樣會使你,我這樣的非地質研究人員感到困惑,事實上我們之間也無法“科學的"來探討這個問題(我們都不是專業的),同時,也使別人對他們的動機產生質疑。他們如果真有過硬的證據和理論就更該盡快和同行探討,以便盡快達成共識,推進學術的研究和災害的預報,而不是寫密件給中央,更不是在非學術網絡發表事後聲明表示自己“高明”,我不認為這樣是是合乎學術標準和目的純潔的。
作為地震的預報,最後我再說明一下,現階段,無論你是用那種方法,都不可能做可重複的短期(一個月左右),規定範圍(一個縣左右),多少程度(震級)的預報。因此,我們可以說地震的短期預報(上述條件下)目前沒有摸清科學的規律。但是中長期,較大範圍的預報是可能的,因此,我反對不作為的態度對待地震。主張平時的預防應該是現在防治工作的重點,包括在經常地震的地區,采用抗震結構的方案建造公用、民用建築。對這些地區的人們進行防震知識的教育,嚴格執行有關國家標準。一句話,現在科學的已知範圍內,做好防範的工作,勝過相信非主流的地震預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