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閑說幾句《柔巴依集》和《寒山詩選》

(2015-05-13 10:07:50) 下一個
1)
前幾天在五味跟帖時提到了海亞姆和他的《柔巴依集》。上次之所以“突然”提及海亞姆,是因為在某個網絡上再一次讀到了這首曾經令我陶醉,並且一直能背誦下來的小詩:


        開花結果的樹枝下,一卷詩抄,    (A Book of Verses underneath the Bough)

        一大杯葡萄美酒,加一個麵包——  (A Jug of Wine, a Loaf of Bread—and Thou)
        你也在我身旁,在荒野中歌唱——  (Beside me singing in the Wilderness—)
        啊!荒野中,有這個天堂夠美好! (Oh, Wilderness were Paradise enow)

這是《柔巴依集》中的第12首詩歌,黃杲炘所譯,英文則是英國大詩人 Fitzgerald 當年從波斯文翻譯而來的。這也是我當初最早讀到的譯文版本。那時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海亞姆的《柔巴依集》隻是在某本書中順便提及,引用/附錄了其中的幾首小詩,例如:


        不知什麽是根由,哪裏是源頭,
        就像是流水,無奈地流進宇宙;
        不知哪裏是盡頭,也不再勾留,
        我象是風兒,無奈地吹過沙丘。

不知是不是先入為主的緣故,後來又陸續看過一些《柔巴依集》中的詩歌,一直覺得《柔巴依 集》的諸多翻譯中,以黃杲炘的翻譯最佳,盡管我一直沒有看過《柔巴依集》全集。出於好奇,剛才在古狗《柔巴依集》全集時,找到了這個鏈接,裏麵有郭沫若老 爺子早年翻譯的《柔巴依集》全集,而且那裏有一些內行人士的精彩評論,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天涯論壇。當然郭老翻譯的詩集名不是柔巴依,而是《魯拜集》。

這裏為什麽我又重新提起《柔巴依集》呢?這是因為,第一,我剛才才狗到柔巴依集全版,值得 推介;第二,孤陋寡聞的我以前隻覺得海亞姆是位波斯詩人,現在才知道他也是位赫赫有名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尤其是天文學;第三,每次讀到柔巴依集那些膾炙 人口的小詩,我就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兩位詩人:泰戈爾(特別是他的吉檀佳利),以及咱們大唐那位亦僧亦詩亦菩薩的隱士詩人:寒山子。泰戈爾全世界大名鼎鼎, 這裏且不說,我這裏想借這個話題順便聊聊寒山和他那些不朽的詩篇。

1859年英格蘭出版了兩本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書,其一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其二就是英 國著名詩人費茲傑拉爾德(Fitzgerald)翻譯出版了歐瑪爾·海亞姆留下詩集《柔巴依集》(Rubaiyat)。有些同學可能會說我這裏將這兩本書 相提並論是不是太過於拔高了海亞姆。確實,就現在來看,達爾文的進化論影響是更為深遠,但在1859年,《柔巴依集》的出版同樣帶來了 comparable的轟動效應:據說至今為止,全世界就再版次數而言,《柔巴依集》僅次於聖經,光是紐約一家圖書館收藏的柔巴依集,就有500 多種不同的版本。1859年,賣價一便士的《柔巴依集》,1929年大蕭條前夕,這些初版的古董圖書賣價超過5000美元。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維基百科 關於海亞姆和柔巴依集的簡介:海亞姆簡介,特別是末尾有個鏈接:海亞姆關於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 。海亞姆的方法是通過用圓錐截麵與圓相交,從而構造出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從而得到一個實數解。在當時,即使算上意大利,大家連負數(not 複數)的概念都沒有,所以你可以想像海亞姆的工作是如何的出色。

作為閑侃,這裏略說幾句和海亞姆相關的一元三次方程曆史。在古希臘的阿基米德時代,大家實 際上連一元一次方程都不會,因為那時沒有“0”這個概念。當隨後0被引入數學裏後,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就很容易了。隨後大家又弄明白了如何解一元 四次方程,但還是不會解一元三次方程。終於在1545年意大利學者卡丹提出並發表了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後人稱為“卡丹公式”。注意,海亞姆的生卒年 代是1048年-1122年,對應於咱們的大宋。卡丹發表以其名字命名的公式時,那時已是明朝中後期了。當然,那時並沒有複數這個概念,通常實數域上的一 元三次方程隻能保證至少有一個實數解,所以丹公式實際上隻能找到一個實數解。隨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a)卡丹公式的發現者並非卡丹,而是一位叫做塔塔利亞的意大利人。塔塔利亞其實 是其綽號,在意大利語中就是口吃結巴的意思,因為他在少年時代被入侵的法國士兵弄傷了舌頭,從此落下了說話口吃的毛病。他算一位自學成才的“民科”,因為 多次和人比賽解一元三次方程屢屢獲勝而名聲大震;
     b)卡丹裝可憐從塔塔利亞那裏得到了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塔塔利亞開出的條件是,卡丹得保守秘密,不能公開;
     c)數年後,卡丹違背自己的諾言,公開發表了這個結果。不過他倒也有誠實的一麵,在文章後加了一段,說這主要歸功於塔塔利亞;
     d)塔塔利亞對卡丹違背自己的諾言非常氣憤,兩人交惡,互相謾罵詆毀。數年後,卡丹派殺手將塔塔利亞秘密殺害;
     e)一元三次方程三個根最終由大數學家歐拉給出,因為這必須涉及到複數的概念;
     f)在阿貝爾,加羅華等天才的研究下(特別是加羅華),人們最終認識到一元五次 或者更高次的方程並沒有一個普遍的求根公式,現代數學的一個主要分支“群論”因此而興起。從固體物理中晶格分類,到計算機網絡通訊,都少不了群論;而以李 群為代表的連續群以及相關的規範場等概念,已經成了現代物理最重要的核心概念和工具。

2)
柔巴依集一共101首,每首都隻有碼得很整齊的四行,每句都不長,所以形式上和咱們的五絕 和七絕相似。實際上,不少譯者,其中包括早期的胡適,就嚐試著將柔巴依集翻譯成唐詩絕句的形式。海亞姆出生在現伊朗境內的內沙布爾,但小時候卻在現阿富汗 的境內長大,因為時局動蕩,他時常隨父親從一個地方流浪到另一地方,飽受顛簸流離之苦。那時他酷愛代數,但流浪的生活致使他無法安心下來學習,直到20出 頭時才遇到“貴人”的庇護,有了穩定的生活,安心從事數學研究。隨後塞爾柱帝國最著名的蘇丹,也就是馬利克沙聘請海亞姆擔任帝國的天文台台長,並著手天文 曆法的改革。馬利克沙雖然貴為君主,但他本身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也很熱愛,所以可以稱得上是海亞姆的知音。這段時間可以說是海亞姆一生最安逸最穩定的時 期,可惜隻有不長的十幾年,因為隨後帝國發生叛亂,海亞姆重新開始了流浪生涯。他晚年回到了他出生的故鄉內沙布爾,收了幾個弟子。他一生未婚娶,沒有留下 子女,也沒有留下任何財產。他死後,他的學生將他葬在城外,墓地四周是一片桃花和梨花。

海亞姆早年飽受顛簸流離之苦,晚年也過著清苦的生活,他是個伊斯蘭教徒,去過聖地麥加,但 大部分時間生活在異鄉,飽受外族統治,他酷愛的文學,科學和藝術得不到社會的重視,甚至還飽受歧視和摧殘。這些都在他的詩歌裏得到反映:既有對生活和真理 的追求和探索,也不乏對世風的憤懣和嘲弄,以及對宗教的迷茫彷徨甚至否定。柔巴依集的第一首詩歌可以說是給詩集定下了個基調:

        這孤獨漫步者的短歌

        它無意為帝國的落日加冕
        就像青花瓶上反射的光影
        隻在沉默的一瞬間照亮了這個冬天

維基百科上這麽評價海亞姆的詩歌,這裏摘錄下來:“海亞姆的詩大部分關於死亡與享樂,用了很多筆墨來諷刺來世以及神,這與當時的世俗風尚相去甚遠”。 實際上,柔巴依集激怒過古蘭經的正統捍衛者,因為詩集的筆調既哀婉又熱忱,既典雅又迷幻,有玫瑰、音樂和少女,也有夜鶯、淚滴和痛楚,這和宗教的黑色和肅 穆是格格不入的。但正是這些五彩繽紛猶如棱鏡一般互相輝映的主題和意象,以及對肉體和享樂的歌頌,才使得它成為“飽含肉欲之美的神聖詩篇”。

柔巴依實際上是波斯文學中一些詩體中的一種,屬於抒情詩一類,其地位有些類似於咱們魏晉時 代的宮廷樂府和歌謠,實際上當時寫柔巴依的詩人很多,其中不少波斯詩人都是被宮廷豢養起來的“職業詩人”。柔巴依詩韻據說很成熟,風格上追求清雅俊逸,形 式上整齊,都是四行,很像盛唐時期的五絕和七絕----那麽現在疑問來了:波斯的柔巴依詩體和文風,是不是受了盛唐詩歌的影響呢?很多學者給出的答案 是:YES。

3)
說起海亞姆的柔巴依集,我總是不由自主地聯想起“詩僧”寒山子,因為我覺得他們有些相似。 海亞姆早年在異鄉流浪,晚年在故鄉過著清貧的生活,寒山子也好不到哪裏去。寒山早年追求功名,但屢試不中;他生活清貧,據說時有斷炊之虞,卻總耽於苦吟, 經常從僧眾寺廟裏討得一些殘羹冷飯度日,而且這還經常依賴他的好友拾得和尚幫忙,後來在天台山附近的國清寺經豐幹禪師剃度引薦,出家當了和尚,負責寺廟裏 的煮飯燒茶等工作,後相傳和好友不得和尚離開了國清寺,萍蹤不定,不知所歸 --- 其實這些都是後人從相關資料中的推測,並不一定靠譜,而且寒山子到底生活在初唐,中唐還是晚唐都沒個統一的說法,隻是傾向於中唐的更多而已。海亞姆一生未 曾婚娶,寒山則出家當了和尚,他早年卻可能成家立業過,但這些都不能肯定,隻能從他的詩裏猜測:“昨夜夢還家,見婦機中織”。他出家後此貧如洗,但不掩生 性豪邁,據說每吟詩有所得,大抵刻在樹木或者石頭上。他留下的詩歌大約有300來首,很多是後人從這些木石上摘錄下來的。這裏我收集了寒山子的詩歌大約 100 首,供大家參考:寒山詩選 99 首 (轉貼)

和海亞姆類似,寒山子的詩歌遣詞造句並不辭藻華麗,而是樸實無華,甚至有些接近口語化。如 果說同為對生活和真理的探求,海亞姆的詩歌更像“入世”充滿著反叛和懷疑,以及熱忱和欲求的話,寒山子的詩歌則更像“出世”的高僧所俱備的那種真誠、親切 和寧靜。他的詩歌“刻意”描寫隱逸山林的數量並不多,更多的是如智慧的長者用近乎透明的禪意對世人的勸勉。他的詩,每首都堪稱精品,如在雲層,所立皆高 遠;每首如珍珠般互相輝映,集儒釋道於一身,和柔巴依集一樣,也是一種珠零錦粲,五彩繽紛。

寒山子為數不多的描寫景物的詩詞,似乎有王維的風格,例如這首膾炙人口的《寒山道》,後人的評價就非常高: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
    淅淅風吹麵,紛紛雪積身。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每句以雙聲疊音開始,頗有那首著名的《青青河畔草》的味道:
    青河畔草,鬱鬱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寒山子知識淵博,才高八鬥,其實他自視甚高,這在他的一些詩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例如這首:
    有人笑我詩,我詩合典雅。不煩鄭氏箋,豈用毛公解。不恨會人稀,隻為知音寡。
    若遣趁宮商,餘病莫能罷。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

但奇怪的是,寒山子的詩歌在中國一直遭受冷漠和忽視,從過去到現在,他的聲望一直都和李白 李商隱王維杜甫等差老鼻子遠。所幸的是,雖然寒山子的“知音寡”,但世間還是有“明眼人”,而且這位明眼人不是別人,而是日本江戶時代有“俳聖”美譽的鬆 尾芭蕉,他可以說是寒山子的隔世弟子。寒山子在中國幾乎是默默無聞,但在東洋卻是一座豐碑,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諷刺。今天大家能見到的寒山子詩集的最古老的 版本,國清寺本,就收錄在日本而不是中國----這可不是日本掠奪去的。

相傳寒山子和好友拾得和尚離開國清寺雲遊後隻在世間露了一次麵,而且是因為收殮拾得和尚的遺體。自那以後,寒山子也消失了,後人仰慕之,稱他們為“和合二仙”。寒山子的《生死譬》,似乎就是給自己畫上了一個句號:

        “欲識生死譬,且將冰水比。水結即成冰,冰銷返成水。
        已死必應生,出生還複死。冰水不相傷,生死還雙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