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林彪秘密檔案

(2007-10-09 18:08:49) 下一個


林彪秘密檔案》

林彪 出生於 1907年12月5日,男,原名林育蓉,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林家大灣。父親林明卿,母親陳氏,林彪是父母的第三個孩子。

1.在紅軍征戰中迅速擢升

林彪1907年12月5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一戶地主家庭。少年時期沉穩內向,善動腦筋。十八歲時南下廣州,入黃埔軍校為四期學員並加入中國共產黨。

北閥戰爭開始後,他被派到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師七十三團任排長。

在 大革命失敗之後,他又參加了在共黨賀龍、周恩來領導之下的八一南昌起義。

後來在黨國的重兵圍追堵截之下,共黨南昌起義的隊伍在南下撤退途中失敗,隊伍多被打散。隨後,林彪參加了湘南武裝起義,並隨著武裝起義的隊伍上了井岡山,成為共黨中央蘇區的開創者之一。

在共區井岡山的鬥爭中,林彪在***和朱德的領導下參加了中央紅軍的多次重大戰役,因指揮作戰有方,提升很快,由初任工農紅軍第四軍的營長、團長到1929年春,紅四軍主力轉戰於贛南、閩西時,升任第一縱隊司令員。隨著紅軍的發展和編製的擴大,1930年6月,林彪升任紅軍第四軍軍長,時年二十三歲。

林彪在指揮作戰時,善於打突擊。當一切布置停當,基本條件具備之後,就組織幾股部隊來個猛打猛衝,這種方式屢屢奏效。尤其是對於國民黨的雜牌軍和地主武裝,因其戰鬥力不強,儔?吧?濾潰?齙攪α拷鍁康牟慷右懷寰吐遙?宦揖桶堋K?裕?直氳耐幌?絞蹙?5檬幀K?救艘菜孀攀ふ痰腦齠嗝??ゴ蟛⒀杆傯嶸?K?尉?拋苤富郵蹦杲齠??逅輳?槍駁持醒氤稍敝凶钅昵岬囊桓齔稍保??卻竺?ΧΦ?**還小八歲。

林彪在殘酷的鬥爭環境中其思想也發生過動搖。曾經發出過“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議論。對革命的前途持悲觀態度。為此***專門寫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批評這種思想。盡管發生過動搖,但他還是在高級指揮員的位置上把武裝鬥爭堅持了下來。

共黨在長征途中的遵義會議上,改組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軍委,撤掉了李德等中央軍委成員,由***負責軍事指揮。

遵義會議後紅軍初戰失利,再加上許多幹部對紅軍繞著圈子走表示不理解,對比,林彪曾給中央寫信,建議由彭德懷出來接替***的軍事指揮權。此事受到***的嚴厲斥責。

2.靠平型關戰鬥得以揚名

全國的抗日戰爭爆發後,共黨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下轄三個師,林彪任一一五師師長,是三位師長中最年輕的。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以師為單位分頭開赴抗日前線。一一五師奉命東渡黃河,到雁北地區阻擊日軍的進攻。

1937年8月,日本侵略軍占領平津之後,沿平漢、平綏、津浦鐵路長驅直入。9月中旬,西進日軍占據大同,其主力繼續南下。進占蔚縣、廣靈、靈丘的日軍第五師團主力企圖奪取平型關。為了配合國民黨第二戰區軍隊作戰,八路軍115師在林彪、聶榮臻的率領下,進駐平型關東南的上寨、下關地區,待機殲敵。

到達預定地點之後,林彪反複研究了雁北的地形和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認為隻能尋找有利地勢打伏擊戰,不能打陣地戰。經過對平型關一帶的地形偵察,最後確定利用日軍瘋狂而輕敵的弱點,占據有利地勢,設伏待敵,打較大規模的伏擊戰。

1937年9月22日,日軍第五師團一部由靈丘進占平型關北部的東跑池地區。八路軍前方總指揮部於二十三日命令一一五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一一五師接到命令後,林彪決定利用關溝至東河南鎮之間公路修在山穀中間的有利地形設伏待敵。決心下定之後,部隊於二十三日隱蔽進入平型關以東冉莊和東長城村待機。與此同時,派出騎兵營和獨立團向靈丘方向活動,鉗製日軍,以便保障主力的翼側安全。

9月25日晨,日軍第五師團第二十一旅團一部攜帶大批輜重沿靈丘至平型關的公路開進,日軍大搖大擺,根本不以為有中國軍隊敢於阻擊。上午七時左右,日軍全部進入一一五師設伏地區。共軍指揮員當機立斷發起進攻命令。一陣伏擊的槍彈,給敵人大量殺傷。隨後各團利用有利地勢發起衝擊。六八五團經激戰殲敵一部。六八七團切斷了日軍的退路。六八六團第一、三營與日軍展開白刃戰。日軍雖遭突然打擊,戰鬥力仍非常強大,還能組織起強大的火力進攻。八路軍對日軍進行分割包圍,多次打退日軍突圍。東跑池方向的日軍回援被圍,被六八五團打退。戰鬥進行到十三時左右,被一一五師圍住的日軍全部被殲。但駐守團城的國民黨軍隊臨陣脫逃,給東路池一帶的被圍日軍留下了機會,使這部分日軍得以突圍逃走。

這次伏擊戰,由於部署周密,動員有力,指揮得當,所以打出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此戰殲滅日軍一千餘人,繳獲步槍一千餘支,輕重機槍二十餘支。擲彈筒二十九餘具,火炮一門,戰馬五十三匹,擊毀汽車百餘輛,馬車二百餘輛。

平型關之戰,是八路軍挺進抗日戰爭前線後的第一仗,也是中國軍民殲擊日軍規模較大的一次。此戰之前,侵華日軍並未遇到什麽抵抗。他們把幾十萬華北國民黨軍隊驅趕得望風而逃。所以,平型關大捷意義非常重大。它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打出了中國人抗戰的決心,打出了共產黨和八路軍在全國人民心中的威望。正是由於平型關戰鬥的意義重大而深遠,此戰在全國的輿論工具中成了重大新聞,被各報刊登載。林彪作為作戰的指揮官影響更大,在全國也成了知名人物。

1938年3月1日,林彪穿著繳獲來的日軍大衣,騎著東洋戰馬,帶著師直屬隊10餘人,路經閻錫山的第十九軍防區山西隰縣時。被閻錫山的晉綏軍哨兵誤以為林彪一行是日軍,向其開槍射擊。子彈擊中林彪,傷了脊神經。從此他逐漸形成了怕水、怕風、怕光等毛病。是年底,被送往蘇聯治傷,直到1942年初才回國。

3.東北戰場的林彪

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共黨從華北和華東抽調十餘萬軍隊和地方幹部出關,擴展東北根據地。林彪受命出任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員、東北野戰軍司令員和中共東北局書記等職。

中央軍在美國海軍的幫助下,陸續將7個軍(包括五大主力中的兩大主力新一軍和新六軍)運至東北。國軍在很短時間內就向東北調集了三十萬全部美式裝備的軍隊,後來軍隊數量增加到六十餘萬人與林彪決戰。國軍由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指揮,攻占三海關、奪取沈陽,向四平、本溪進擊。

在東北戰場上,林彪較充分地顯示出他的指揮才能。他總結出“一點兩麵”“三三製”“三猛”等戰術原則。“一點兩麵”就是在進攻敵人時集中力量突破一點,得手之後迅速擴大戰果,正麵進攻與側麵迂回包圍、分割、穿插相配合;“三三製”即每班分成三個戰鬥小組,每個戰鬥小組三至四人,進攻時以小組為單位,隊形疏散可減少傷亡,容易聚攏便於形成戰鬥力;“三猛”即猛打、猛衝、猛追。林彪把複雜的戰術問題用幾個字簡練地概括,好學好記,便於推廣,這些戰術原則,在東北野戰軍中推廣很普通,應用也很廣泛。

林彪帶兵隻管打仗,別的事幾乎不問。在他指揮的各戰役、戰鬥的過程中,林彪差不多終日倒騎著椅子麵對牆上的地圖,長時間不許別人打擾,一個人麵朝地圖觀察和思考。林彪布置戰役計算十分精確,可以說他精幹運籌。他不善於與別人交流和討論,而喜歡一個人默默地想。一旦他開口布置任務,那就是命令,別人隻能是聽命和執行。他對戰場兵力的計算可以精確到一個營甚至一個連。他不打無把握之仗,每仗都留有餘地。在進攻時他要計算到有全勝的把握,在此基礎上還要留出退路。

在東北戰役中打錦州時,盡管***發了數十封電報督促林彪立即開戰,但在沒有充分把握時林彪就是不下決心。有一次終於下了打錦州的決心,但當他聽說國軍又增調五個師的兵力增援錦州時,又把部隊撤了下來。

{,——————————***電令林彪“化四平為馬德裏”。4月18日,四平保衛戰正式打響,國共兩軍不斷增兵,仗越打越大,戰鬥日趨激烈。5月,國軍兵力增加到10個師,林部漸感不支。5月18日,塔子山陣地被廖耀湘新六軍攻破。林彪見形勢於己不利,於當夜率部悄悄撤出了四平。5月23日,杜聿明部進占長春。林彪撤退到鬆花江以北,養精蓄銳,}——————————

第四章 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

林彪經曆了這麽多坎坷的事情,這樣對他的發展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啊————,第一,此人在共黨高層領導中是最年輕的,在井岡山他是從一個排長一直提升到兵團總指揮才不過四年左右的時間,如此快的提升一般都會使人產生不該有的傲氣,當他一旦有了這種傲氣就會看不起他以前的那些老上級,這樣一來就會在共黨高層之中埋下一絲不穩定的因素;

第二,此人在共黨之中還是一個不堅定分子,你看他在井岡山的殘酷的鬥爭環境中時,其思想也發生過動搖,並曾經發出過“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議論,對紅軍革命的前途持悲觀態度。為此***專門寫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批評這種思想。盡管發生過動搖,但他還是在高級指揮員的位置上把武裝鬥爭堅持了下來。

並且在共黨遵義會議後因為紅軍初戰失利,再加上許多幹部對紅軍繞著圈子走表示不理解,對比,林彪曾給中央寫信,建議由彭德懷出來接替***的軍事指揮權。此事受到***的嚴厲斥責。

這兩件事情將一直都是這個林彪的心中之刺,他會害怕以後有人提及這兩件不光彩的事情來動搖他好不容易拚殺來到的地位,所以他將不惜以陷害知情人來掩蓋這段不光彩的曆史,因此如有可能我們將要好好利用他的這個致命的弱點。

第三,此人還有虛榮、愛顯擺的特點,你看這段-——‘1938年3月1日,林彪穿著繳獲來的日軍大衣,騎著東洋戰馬,帶著師直屬隊10餘人,路經閻錫山的第十九軍防區山西隰縣時。被閻錫山的晉綏軍哨兵誤以為林彪一行是日軍,向其開槍射擊。子彈擊中林彪,傷了脊神經。從此他逐漸形成了怕水、怕風、怕光等毛病。是年底,被送往蘇聯治傷,直到1942年初才回國。’

這段話不但說明了他有虛榮、愛顯擺的毛病,而且還因為他脊神經受傷而形成了怕水、怕風、怕光等一些心理毛病,而這些毛病雖然不顯眼,但是它們將會影響到這個人心理健康,如果讓他掌握了大權,這些扭曲的心理特征將會致命的影響到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第四,是他的戰術問題————{林彪在指揮作戰時,善於打突擊。當一切布置停當,基本條件具備之後,就組織幾股部隊來個猛打猛衝,這種方式屢屢奏效。尤其是對於國民黨的雜牌軍和地主武裝,因其戰鬥力不強,官兵貪生怕死,遇到力量較強的部隊一衝就亂,一亂就敗。所以,林彪的突襲戰術經常得手。他本人也隨著勝仗的增多名聲漸大並迅速提升。

在東北戰場上,林彪較充分地顯示出他的指揮才能。他總結出“一點兩麵”“三三製”“三猛”等戰術原則。“一點兩麵”就是在進攻敵人時集中力量突破一點,得手之後迅速擴大戰果,正麵進攻與側麵迂回包圍、分割、穿插相配合;“三三製”即每班分成三個戰鬥小組,每個戰鬥小組三至四人,進攻時以小組為單位,隊形疏散可減少傷亡,容易聚攏便於形成戰鬥力;“三猛”即猛打、猛衝、猛追。林彪把複雜的戰術問題用幾個字簡練地概括,好學好記,便於推廣,這些戰術原則,在東北野戰軍中推廣很普通,應用也很廣泛。

林彪帶兵隻管打仗,別的事幾乎不問。在他指揮的各戰役、戰鬥的過程中,林彪差不多終日倒騎著椅子麵對牆上的地圖,長時間不許別人打擾,一個人麵朝地圖觀察和思考。林彪布置戰役計算十分精確,可以說他精幹運籌。他不善於與別人交流和討論,而喜歡一個人默默地想。一旦他開口布置任務,那就是命令,別人隻能是聽命和執行。他對戰場兵力的計算可以精確到一個營甚至一個連。他不打無把握之仗,每仗都留有餘地。在進攻時他要計算到有全勝的把握,在此基礎上還要留出退路。

他的這個特點在攻打錦州時表現的淋漓盡致,當時盡管***發了數十封電報督促林彪立即開戰,但在沒有充分把握時林彪就是不下決心。在有一次終於下了打錦州的決心的時候,但當他聽說國軍又增調五個師的兵力增援錦州時,又急忙把部隊撤了下來。}

這段話說明在軍事方麵林彪這個人的卻是個人才,但是他卻也有疑心和顧慮過多的毛病,而且此人總結出來的這種戰術又明顯帶有他們紅軍缺乏重武器支援的特點,他們的戰法都是無法進行遠距離有效的壓製和打擊重創敵人,在紅軍和殺日本畜生的時候,他們作戰都是把敵人引到近距離的時候,再用手榴彈重創敵人,等打亂了敵人的部署之後再進行這樣的突擊,來消滅敵人,這是他們作戰的精髓。

然而他們的這種作戰形式的弱點就在於,他們的突擊部隊一旦受到像美式那種重型炮火的壓製和決定性的打擊,另外如果再碰上同他們士氣、素質同樣高漲的部隊,戰場必將成膠著狀,他們執行這種“一點兩麵”“三三製”“三猛”等戰術戰法的突擊部隊必將受到重創。”

{史料記載,東北第四野戰軍以後不幸沈醉被言中——在東北第四野戰軍突入中原進攻洛陽之時,那些猛打猛衝的突擊部隊受到了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帶領的國民黨桂係部隊的埋伏,那些突擊部隊沒有後續炮火的支援,傷亡近十萬人。

後來由東北野戰軍的虎將劉亞樓親任前敵總指揮,率隊死咬住白崇禧不放,才於1949年11月,林彪與“小諸葛”白崇禧終於決戰於廣西,至12月14日,殲滅白部主力17萬餘,解放廣西全境,白崇禧垂頭喪氣逃往海南,四野才報了這血海深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