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國小人物的真實故事

(2007-10-09 18:08:49) 下一個
三國小人物的真實故事

      1、韓浩

      韓浩在三國演義裏是個倒黴蛋兒,每次打仗都跟錯了主兒。你比如火燒博望坡,小夥兒跟著夏侯惇混,被燒了個狼狽逃竄。後來又追隨夏侯尚,督軍對抗黃忠,羅貫中順手就安排嚴顏把他給砍了。小夥兒在三國演義裏出場不過兩次,台詞不過三句,窩囊的一塌糊塗。
  
  在史書上,其實也差不多,但是韓浩兄的麵目確遠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猥瑣。《三國誌。夏侯惇傳》中寫道:曹操早年跟呂布打的時候,有一次,呂布好像打敗了,退回濮陽城,派了幾個人到夏侯惇那裏詐降,夏侯惇大大咧咧就同意了。結果呂布派來這幾個家夥膽兒還不小,趁著老哥兒不注意把夏侯惇給擒了。跟曹操要挾要用人質換錢(呂布嗎的也就這點兒出息)。結果韓浩帶著兵把這夥人給堵營裏了,幾個人把刀架夏侯惇脖子上嚷嚷著讓韓浩退兵,夏侯惇此時估計也可憐巴巴的瞅著韓浩。
  
  沒想到韓浩腦袋一卜愣,瞪著衝著那幾個劫匪大喊:“你們這幫王八蛋,劫持了大將軍,還想活著嗎?我受命討賊,怎麽能為了個草包將軍就放了你們。”然後一抹臉,忽然變成了悲天憫人狀,衝著夏侯惇還掉了兩滴答眼淚:“沒辦法,將軍,跟你一條命比起來,還是國法大。”然後大手一揮:“弟兄們,給我殺,誰他媽手軟我剁了誰。”,幾個劫匪嚇得立馬尿了褲子,當時就把夏侯惇放了,跪下求饒。
  
  後來曹操聽說了這件事情,非常讚賞韓浩:“你這個辦法好啊,值得推廣,以後再有人劫持人質,管他娘的連人帶狗全給我剁了。”你別說,還真管用,打這以後,再沒有人敢到曹操這裏來玩兒綁票兒了。
  
  說到這裏可能你還是覺得沒什麽,不就是一個比流氓更流氓一點兒的流氓嘛。錯了,裴鬆之注裏有這麽一句:說後來漢中的張魯投降了,要派一個人總督漢中兵馬,你猜曹操手下人推薦的是誰?不是夏侯淵,也不是張合,是韓浩,說這小子“智略足以綏邊”,我靠,這就不得了。結果曹操慌忙說:“不行不行不行,我可少不了他,沒了他我到哪裏找這麽好的護軍(類似於當時的元帥助理之類的吧——薑維也幹過諸葛亮的護軍,也就是現在的參謀長)?”

      2、楊洪

      我寫完這個名字可能有些朋友都不知道這個人是誰。這個人本來是劉璋手下的,後來劉備圖川後,稀裏糊塗的隨大流就投降了劉備。這個家夥原來在劉璋手下當過幾年地方官,有那麽點兒行政管理經驗。劉備也就大大咧咧的聘用了他,估計是被劃入到一般人才裏的。
  
  小夥兒確實也沒什麽出彩的地方,在三國演義裏,提到過他的名字,兩次,劉備圖川之後,收編的官員花名冊裏,他排的好像比較靠後(羅貫中連台詞都懶得給他安排),後來劉備登基當皇帝,他好像又出現了一次,還是花名冊,官兒好像不怎麽顯眼。
  
  可是就是這麽個人,確不聲不響的幹了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彰武二年冬十二月,劉備在夷陵戰敗後逃到白帝,半死不活的苟延殘喘,諸葛亮趕緊顛兒過去聽遺囑。就在這個蜀漢舉國不安,局勢動蕩的時候,後院起火了。漢嘉(估計在成都東邊兒不遠)太守黃元舉郡造反,進攻臨邛,逼近成都。當時成都相當空虛,諸葛亮不在,連個拿主意的都沒有,大臣全都慌了神。楊洪趕緊跑到太子府,對劉禪說:“事情緊急,如果我們遲疑慌亂,就會壯了敵人的膽。太子你必須馬上用自己的名義起兵討伐他們,口氣不妨大一點兒,讓敵人不知道我們的虛實。”於是劉禪就拚湊了一支親兵隊(估計兩千人都湊不齊活,當時魏蜀吳對宗室控製特別嚴。個人擁有的親兵不能超過規定的數額,親王一般幾百人——比如曹植是東阿王,隻有900人親兵。吳國太子的屬兵也很少,比如孫權的倆兒子後來想造反都沒氣力。可能劉禪是獨生子,老爹寵著,估計有兩千了不的了。),派了兩個不入流的將軍——陳笏和鄭綽,戰戰兢兢的去進攻下遊黃元的精銳郡兵了。
  
  其實大家心裏都沒有底,當時有個大臣對楊洪說:“唉,黃元就算不敢進攻成都,跑到南中去當山大王,將來也是個大麻煩。”楊洪嘴一瞥:“就黃元那點兒水兒?拉倒吧,他本來就不服眾,靠著殘暴壓製手下。誰心甘情願的給他賣命?人多頂個屁用,這邊嚇唬他一下,準得散了。哦,對了,派個人告訴陳笏,對付黃元根本不用打仗,就是一路敲鑼打鼓造勢,然後派點兒兵到他背後得南安峽口埋伏,準備抓俘虜吧。這小子一著急也想不出什麽好著兒,投東吳唄。”果然,黃元本來跟他手下說成都沒兵,虛,結果真浩浩蕩蕩殺出一支兵來。手下這夥人本來就對造反這事兒有點犯嘀咕,有個別投機分子現在也倒了戈,結果仗還沒打,就散了。黃元果然順江東下,被陳笏給捕了。一場危機就這樣被楊洪給輕鬆化解了,設想如果楊洪不出這主意,黃元越往西打越高興,越打越自信,部署越打越團結越覺得有盼頭有意思,那蜀國可就完蛋了。
  
  順便說一句,陳笏將軍真的很不入流,三國裏沒傳就不說了,裴鬆之連個注都不給他加,現在我們看三國確躲不過這個名字,他真得好好謝謝楊洪。


      3、霍峻

  霍峻這個人在三國演義裏也沒有台詞,隻是在劉備轉戰四川的時候出現了一次。就是跟孟達守衛葭萌關,好像沒幹什麽事兒,如果說幹了點兒事兒,那就是求救。馬超打葭萌關,他求救,張合進攻葭萌關,他還是求救。看到這裏,不知道為什麽劉備派了這麽個肉喇叭來守葭萌要地,除了報警,似乎沒別的本事。
  
  錯啦,霍峻幹的事兒遠比求救要來的偉大。比如劉備剛剛跟劉璋掰交的時候,帥兵急速進攻涪水,就是派霍峻在葭萌斷後。霍峻呢?幹得相當不錯,張魯派楊柏帶兵去進攻葭萌,進攻不說進攻,假惺惺的說:“你看你兵少,我來幫你守城吧。”有點兒義務勞動的意思。霍峻一聽就惱了——嗎的不是把我當白癡嗎,來我這裏賣拐!衝上城樓就喊:“滾回去吧,小子,你想進城,除非先拿掉我的腦袋!”楊柏一看霍峻警惕性太高,就算了。
  
  後來劉備在洛城受困,劉璋使出了一個絕招兒——派將軍向存帥兵一萬多人去偷襲葭萌,因為葭萌鏈接巴西和漢沔。是劉備重要的後援中轉站,如果一旦被攻克,劉備的大軍就會徹底陷入絕境。而這個時候,葭萌的兵馬已經被劉備給調得差不多了,隻剩下了幾百人。實力相差如此之懸殊,即使這樣,向存進攻葭萌,整整進攻了一年!也沒打下來,最後霍峻抽了個冷子,集中手裏的兵,居然殺了出去,來了個反擊,把向存的腦袋給砍了。就是這一年,劉備在洛城下的處境出現了轉機,終於等到了諸葛亮的援兵。攻克了成都後,劉備讚賞霍峻,把益州分成了幾個郡,讓他做梓潼的太守。
  
  可惜霍峻比較短命,建安二十二年,病死在任上,死的時候隻有40歲。劉備聽了,傷心的對諸葛亮說:“霍峻是個好男兒,他有功啊,我要親自去拜他。”於是帶領大臣們去霍峻墓前祭奠,到了晚上,居然就在靈棚裏休息,為霍峻守靈,當時大臣都驚呆了,霍家的人也覺得非常有麵子。
  
  我想如果他活到建興七年,也就五十歲,派他去守街亭,效果一定比馬謖要好。
      潘睿字承明,在三國演義裏也出現了一次,說孫權占據了荊州,潘睿就隨大流投降了。然後人就不見了蹤影,給人印象似乎是個不想樣的小人物,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其實劉備錯了,就是這個不起眼的潘睿,到了吳國之後,受到了孫權的重視。潘睿一旦得誌,立刻亮出了鋒利的牙爪,他可不是一個窩囊的角色。孫權特別喜歡出去射獵,潘睿勸說道:“天下沒有安定,打獵這種事情不是當務之急,您幹這個,手下人容易效仿。”孫權隨口答道:“你在外麵呆的時間太久了,我現在很少出去,早不玩兒這個了。”潘睿瞪著眼睛說:“真的嗎?”看到旁邊的牆壁上掛著射獵用的弓箭,衝上去拿下來就折斷了,然後揚長而去,孫權看得目瞪口呆。。。
  
  孫權是個明主,但是他少年得誌,受父兄蔭庇,沒有受過什麽挫折。性格剛愎自用,容易受小人蒙蔽。後來出了一個叫呂壹的小人,曲意侍奉孫權,非常受寵。這個家夥就開始排斥元老,甚至老丞相顧雍都被他逼的差點想辭職。呂壹還得意洋洋的跟手下說:“如果顧雍走了,我看可以叫潘睿代替他。”手下一個人忙提醒他:“哎呀,你真夠糊塗的,潘睿恨你恨的咬牙切齒,你還妄想拉攏他!”呂壹大驚。
  
  後來潘睿從外地趕回建業,聽說太子孫登都好久沒有機會跟父親見麵了。大怒,於是謀劃宴請呂壹,自己佩戴刀劍,想親自在筵席上殺死他。呂壹聽說了這件事,嚇得連府門都不敢出。潘睿怒氣衝衝的直奔孫權的寢宮,跪在地上羅裏吧索的開始罵呂壹,孫權氣得讓他滾蛋;潘睿不罷休,每次跟孫權見麵都要罵,孫權漸漸醒過味兒來了。於是開始派人調查呂壹,後來終於把這個家夥給殺了。
  
  呂壹亂政,是東吳建朝後的一件大事,孫權非常懊悔,為了這個事自我反省了很久,並且親自作主讓兒子娶了潘睿的閨女,跟潘睿做了親家。孫權曾經對兒子說:“潘太常是個至誠君子,她的女兒一定是個好姑娘。”


      5、張嶷

      張嶷和張翼在三國演義裏是並稱的大將,在演義裏,諸葛亮遺囑中提到過,大意是:王平、馬岱、廖化、張翼、張嶷忠貞勇猛,且多年帶兵打仗,經驗豐富,是可以依靠的武將,隱然一個小“五虎”。對於前四個,事跡比較多,王平貢獻比較大,後來作為漢中主將,抵擋了曹爽的進攻;馬岱在演義裏很出彩,雖然實際不怎麽樣;廖化張翼在蜀漢後期分別坐到了左右車騎將軍,是很高級的武將了,惟獨張嶷,演義裏描述的少,唯一能回憶起來的台詞是兩次,第一次是和王平帶領一千人守陽平關,跪地求饒,讓諸葛亮奚落了一頓,還有就是最後死節的時候,高喊了一句革命口號,然後被亂刀砍死。
  
  其實曆史上的張嶷遠非如此簡單,按照陳壽和裴鬆之的注解,在小“五虎”中,張嶷大哥的綜合能力甚至可以排到第一名!甚至超過了大哥“王平”。所以陳壽並沒有把他和武將列在一起,而是單獨拿出來,和一般謀士一類的人列在一起:黃權、李灰這樣的謀勇雙全之士並垂不朽。
  
  張嶷是武功起家的,當劉備定蜀之後,他隻有二十歲,在南充縣當功曹,當時四川政權更迭,各地都不安定。山賊下來攻克了南充,縣太爺跑了,張嶷冒著危險衝入縣衙,把夫人給背了出來,從此以後,大家都知道他很講義氣。後來被劉備聘為巴州從事。這個人非常講義氣,朋友有難他都會義不容辭的幫忙,所以當他有困難的時候,朋友也會兩肋插刀,甚至陪上身家幫助他,人們覺得他象西漢初期的季布、欒布(都是慷慨重信義的豪傑)一樣。
  
  後來跟隨馬忠四處作戰,需要注明的是,他的工作主要是針對羌族、南中(其實諸葛亮平南並沒有一勞永逸,後來這裏經常出事兒)等少數民族。張嶷謀勇兼備,經常以少勝多,而且用兵非常有霸氣,經常事先就給敵人報信,大意類似於此——“我勸你不要抵抗,不要輕易嚐試天兵的鋒芒。”“你沒有看到某某的下場嗎?難道還要重蹈覆轍?”“別說我事先沒有警告你,抵抗的後果很嚴重。”多數情況下,敵人都會被他這種堂堂正正的恐嚇給鎮住,不投降的下場一般都很慘,然後張嶷拿著新的戰功繼續去恐嚇敵人。後來,南中一帶的少數民族被張嶷這種氣勢給震驚了,把它尊奉為神!甚至張嶷死了以後,這個地方的人紛紛給他立廟祭祀,試問三國眾將裏邊,有幾個有這種待遇?
  
  張嶷這個人料事如神,非常了不得。比如後來的當權者費衣,是個非常瀟灑漂亮的人物,有點“雅量高致”的意思,大大咧咧,交朋友很雜,對投降的敵人采取不加警惕就接納的態度。對於這個缺心眼兒,張嶷很頭疼,多次給他寫信“你現在擔負這麽重要的責任,怎麽這麽不自愛啊,要是萬一被壞人行刺,可怎麽得了?”費衣不聽話,估計還在暗暗嘲笑張嶷小氣,結果果然在某個下雪的夜晚,被魏國刺客給暗算了。
  
  諸葛恪在孫權死後聲望很高,氣焰比較囂張。張嶷馬上給諸葛瞻寫信,苦口婆心的說道:“你堂兄剛剛掌握大權,在吳國的根基遠遠沒有穩固。這個時候確急躁冒進,離開皇帝,輕易的率領大軍進攻魏國。如果失敗了,那國內那些嫉妒他的人能放過他嗎?”不知道諸葛瞻有沒有把這個重要的忠告轉述給諸葛恪,反正諸葛恪後來果然被滅了族。
  
  後來張嶷死了,戰死的,原因很簡單——寡不敵眾,這個演義和曆史大概吻合。這是非常可惜的,也許蜀漢的舞台太小了,沒有讓這樣一個光華燦爛的政治軍事明星大放異彩。要讓我說,如果放在魏國,他的貢獻不會比滿寵和賈逵低。


      6、張既      

      為什麽要特別談談這個人呢?我一直在思考一個比較大的事兒,涼州(甘肅大部,河西走廊一帶)是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北邊有北地(大約是今天的寧夏和內蒙河套地區)的胡人,南邊緊鄰蜀國,縱深不足五百公裏。而且北地的羌人和蜀漢關係相當不錯,比如建安十八年,已經被打成光棍的馬超一舉旗,沒半個月,涼州就全部反水,再比如諸葛亮和薑維出兵北伐,多次得到羌人的配合。這個地方的戰略條件對於魏國來說是相當惡劣的,魏國必須分兵把手,因為蜀國攻克了一點,就等於拿到了從這一點往西的全部魏國疆土(在蜀漢後期的奏章裏,蔣費薑多次提到要——割斷涼州道),那麽為什麽諸葛亮和薑維終其一生沒有邁出秦嶺一步呢?就是因為某個人,在黃初四年(大概是蜀漢彰武三年)之前,在涼州,幹了那麽一點兒事兒,把這個地方的不安定因素給消除了。等到諸葛亮南征回來再討伐涼州的時候,涼州早已不是當年的涼州,它變成了魏國重要的兵源輸出地、肥沃的河西走廊為魏國提供了大批的軍糧、西域剽悍的戰馬經過暢通無阻的商道直接進入了司馬懿和鄧艾的大營。
  
  幹這個事兒的人就是張既。張既字德容,是雍州(陝西西部+甘肅東部)人。這輩子幹的那點兒事兒都是圍繞家鄉一帶打轉轉。當年跟隨鍾繇鎮守長安,官渡戰後,曹操跟袁尚在河北打的不可開交,袁尚派高幹、郭援分兵從側翼進攻長安。這是很毒辣的一招,我們知道袁紹大哥沒別的本事,就是人多,雖然官渡敗了,手裏的兵還是比曹操闊綽。長安基本是個空城,全城人都慌了。鍾繇沒辦法,隻好四處吹牛逼鼓舞士氣:“老子不走!要不是害怕我的威名,關西早就亂套了!”心裏其實直打鼓,這個時候張既出來了,跟鍾繇說:“光靠吹牛逼嚇不走敵人,我看還是派個人找馬騰借點兒兵吧。”鍾繇說:“河北戰事未定,關西的諸侯現在都處於觀望狀態,要是派使者去,一旦前線有壞消息傳來,弄不好馬騰就把使者殺了,向袁尚獻媚,所以我手下都不敢去。。。”說完挑逗似的看張既。。。
  
  估計張既也後悔出了這個餿主意,四下撥楞腦袋裝傻,鍾繇一臉壞笑:“要我說,你出的主意,那就你去。”
  
  張既&^%*&%)
  
  沒辦法,張既隻好上路了,不知道這小子用了什麽樣的甜言蜜語,竟然把馬騰給說服了,派遣馬超帶領一萬關西鐵騎,在河東一帶大破高幹、郭援,齊根兒剪斷了袁尚的右臂,弄得袁尚最後一點兒盼頭也沒了。這個事兒的影響比較大,如果郭援攻克了長安,聯合西部的馬騰等人向洛陽進發,不知道曹操還怎麽玩兒。
  
  通過這件事兒,張既和馬騰搭上了關係。後來多次出使關西,也不知道這小子給馬騰灌了什麽米湯,說的馬騰居然拋棄了兒子馬超和關右二十多萬大軍,帶領一家三百多口進了關,屁顛屁顛兒的給曹操當衛尉(屁個實權都沒有的法官)去了。後來發生了一連串的事兒:馬超反、曹操滅馬騰一家、關右大亂。。。總之估計馬超一輩子也忘不了這個把他害的家破人亡的張既。
  
  後來這小子也沒在別的地方做官,就是在雍涼地區使勁,魏國建立後,曹丕跟張既說:“你回雍州當刺史去吧,那邊兒你比較熟,郭淮他們在西邊膽兒突突的,你把涼州給我掃蕩幹淨了。”張既就去了,這小子是本事也好,運氣也好,正趕上劉備忙著當皇帝和打孫權,於是花了幾年得功夫,從眉縣一直打到接近青海的武威,把整個涼州給犁了一遍,從此以後,河西一帶基本沒有大股的土匪和部落。幹完了這個事兒,張既就死了,死於黃初四年。
  
  他留下的一屁股戰功可讓後來的諸葛亮吃了大苦頭兒,原來亂七八糟的涼州變成了一條常山之蛇,打腦袋,尾巴到,打尾巴,腦袋到,打肚子,腦袋尾巴一塊兒到。原本動蕩不安的大好局麵一去不返,司馬懿優哉遊哉的在大營天天抽水煙,睡醒了就罵:“媽個逼的,隴右的軍糧怎麽還沒有運到!”


      7、李通

  李通在三國演義裏是個比較怪的人物,在討伐張繡的時候,他似乎有個比較光彩的出場,但是後來由於要寫的人物太多,無法一一祥述,羅貫中大哥對李通逐漸失去了耐心。終於,一個讓人噴飯的場景出現了。在討伐馬超的第一場戰鬥中,曹操的大將紛紛上場跟馬超單挑,為了表現錦馬超的勇猛,總要殺一個。於禁不行,於是打十來回合下去了,張頜更不能死,不知怎麽搞的,老羅終於想起李通來,幹了一會兒,李通稀裏糊塗的被馬超給弄死了。
  
  其實這是樁冤案,我想如果李通在陰間看了老羅的三國演義,說不定會氣得把棺材給拱開。因為真實的李通本來是這樣的——
  
  李通,字文達。是江夏人,早年就崇拜西漢初年的那些大俠,練就了一身的武藝。黃巾造亂之後,他有個好朋友陳恭拉了一支隊伍,邀請李通加入,李通於是跟隨陳恭占山為王。後來陳恭的小舅子不知道為了什麽把陳恭給殺了,還兼並了他的隊伍。李通帶領少數人潛入小舅子的大營,把他給殺了,拿他的腦袋給陳恭當祭品。因為這件事,李通的名號威震江淮,很多人來投奔他,黃巾軍聽說他的名字,都不敢進犯他的家鄉。
  
  後來曹操起兵,李通屬於最早那撥來投奔他的人,被曹操看作嫡係。曹操討伐張繡,由於劉表的救援,曹操吃了敗仗。在逃跑的路上,李通來了。曹操說:“我的兵累了,你來打。”李通二話不說,迎著張繡劉表的追兵就衝了過去,一陣砍殺,把敵人殺的大敗。曹操之前多次被張繡擊敗,就是這一次後,曹操的士氣才逐漸複原。
  
  官渡之戰的時候,曹操非常擔心劉表和孫策,他派了兩個最信任的大將鎮守南方。一個是宛城的曹仁、另一個就是淮南的李通。當時劉表和袁紹都聽說過李通的威名,分別派使者招降他。李通的兵很少,他的親戚部屬都很害怕,紛紛勸說:“你隻有征南將軍的名號,卻沒有與名號相匹配的實力,現在的形式你就像夾在兩塊石頭中間的雞蛋一樣脆弱,投降袁紹吧,你現在把守這麽要害的地方,一旦投降,還怕袁紹不重重的封賞你?”李通氣的跳腳大罵:“袁紹那點兒能耐怎麽能跟曹公相比?我早年就追隨曹公轉戰四方,曹公待我不薄,我決不背信棄義!”於是親自殺死了袁紹的使者,割下腦袋讓人帶給袁紹。由於當時曹操抽調了領地幾乎所有的精兵,加上孫策的勾引,江淮的叛亂此起彼伏,李通就率領著部下四處救火,讓曹操專心致誌的評定了河北。
  
  建安十四年,劉備和周瑜圍攻江陵的曹仁,派關羽帶兵在西北阻擋曹操的援兵,在道路上設立了鹿角,曹操的騎兵不能前進。李通率領步兵,一邊搬開鹿角,一邊與關羽交戰,在所有的援兵中,他的推進速度是最快的!——“通率眾擊之,下馬拔鹿角入圍,且戰且前,以迎仁軍,勇冠諸將。”——《三國誌·魏書·李通傳》曹仁棄城逃走,幸虧李通接應他,才沒有當俘虜。不過在撤軍的途中,李通病死了,時值建安十四年。
  
  十年之後,曹丕繼位,仍舊沒有忘記李通,他曾經說:“當年討伐袁紹的時候,淮南那個地方是最不安定的,幸虧李通在哪裏,才沒有出大亂子,如果讓地方的盜賊和孫策勾結起來,那後果就嚴重啦。”



      8、臧洪

  這個人其實跟陳登是齊名的豪傑,陳壽在《三國誌》、範燁在《後漢書》裏都用大篇幅描寫了這個人的事跡和才華,有的詞用的還相當過分,你比如陳壽說他“雄氣壯節”、範燁說他是“天下奇士”,這樣的一個人物,不知道為什麽《三國演義》裏一個字兒都沒有提到他。我想了半天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作為關公的鐵杆兒,老羅有私心,因為如果真要是比起一個“義”字來,關二哥照臧洪差的就太多了。
  
  臧洪字子源,揚州人,長了副北方人的骨架。早年當縣長,漢靈帝的時候,覺得當官沒意思,就回家了。好朋友張超來找他,聘他做功曹,他就過去張超帳下,混點兒俸祿養家。本來就這樣也沒什麽,可是建安初年,臧洪卻幹了一件影響了整個三國曆史的大事,什麽事兒呢?——糾集群雄,討伐董卓!
  
  董卓廢棄皇帝之後,整的太不象話,關東的諸侯都很氣憤,但是當時並沒有人敢第一個站出來跟董哥叫板。這事兒可是要冒風險的,不是說在家裏嗑完瓜子兒然後尿急了上廁所那麽簡單。所以諸侯有私下聯絡的,但是沒人敢站出來喊這頭一嗓子。這個時候,臧洪開始玩命的鼓動張超,當然說的都是一些忠君報國的屁話,張超當時名氣非常大,但是膽子很小,不敢作主,就去找他那個名氣更大的哥哥陳留太守張邈。張邈跟他邊喝酒邊聊天:“聽說你這個官兒當的挺窩囊,不管事兒,讓一個叫臧洪的小子給架空了,有這事兒嗎?”張超說:“有,不過你不要小看這家夥,他可以算上當今海內的一個高人啊。”張邈琢磨我什麽高人沒見過啊,就讓張超把臧洪叫過來。結果談了一晚上,也不知道臧洪跟張邈說了什麽,第二天張邈打開帳篷門就嚷嚷著要造反,跟中了魔症似的,還糾集了韓馥、劉岱、孔伷這麽幾個人,在酸棗盟誓,共同討伐董卓。這其實就是著名的“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是關東大臣對董卓開的第一炮。什麽袁紹、孫堅、曹操這些後來的大人物都是後來加入的。
  
  這夥兒人湊是湊一塊兒了,可是沒人敢當頭。當時張超還跟哥哥私下商量說:“當年楚地的陳嬰(當年楚地的名人,江東人推選他當盟主反抗秦朝,他不敢。)都不敢挑頭,抬出個項梁項羽來,我們兄弟大概不是盟主的料。強出頭,如果事情敗了,那滅族的禍害是怎麽也躲不掉的。”他這樣想,大家都這樣想,最後挑來挑去,大家慫恿臧洪率領大家盟誓,其實就是當所謂的盟主。臧洪義不容辭的答應了,第一個把臭烘烘雞血抹在了嘴唇上。
  
  後來的事兒不說了,反正大家弄到最後都散了。後來臧洪就在袁紹那裏安身,臧洪雖然搶了袁紹盟主的彩頭,但是袁紹很看重他,讓他統領青州的軍馬,駐紮在東郡。臧洪在東郡2年,郡裏的土匪聽到他的名字後全部搬家了,袁紹很佩服臧洪。
  
  曹操圍攻張超,張超說:“不怕,別人我不知道,臧洪一定會來救我。”果然,臧洪聽說張超出事兒,光著腳哭哭咧咧的來求袁紹,袁紹當時跟曹操沒掰交,關係挺好,不答應,拖著臧洪不讓他回青州調軍。由於沒有等到援兵,張超被曹操殺死了,臧洪大怒,隻身返回青州,宣布脫離袁紹獨立。還寫了檄文把袁紹大罵了一頓。袁紹怒了,帶兵圍攻東郡,東郡是大郡,老百姓多,糧食很快就消耗完了。臧洪開城門讓他們去逃生,百姓官吏沒有一個想走的,哭著喊著要根臧洪死在一起。臧洪也跟著哭:“為了義氣,我是一定要死的,你們何必陪上自己的妻兒跟我受罪呢?”,於是殺死了自己的老婆孩子,煮肉湯給守城的將士們喝。這樣守城肯定不行,結果袁紹大軍攻克了東郡,城裏的八千人全部戰死,據說沒有一個投降的。
  
  袁紹還是可惜臧洪這個人才,把他綁來,勸他投降。臧洪衝袁紹啐口吐沫就開罵:“當年討伐董卓的時候,我看著你跟張超稱兄道弟的親熱的不得了,當時老子還挺感動。沒想到人家有難了,你卻袖手旁觀,真不知道你哪張臉是真的。趕快殺了我,我看著你惡心。”袁紹一聽話說得這麽絕,也死心了,讓人把臧洪推出去殺了。
  
  這事兒到這兒本來拉倒了,沒想到袁紹請來的賓客裏,有一個叫陳容的小孩兒看不過去了,站起來就數落袁紹:“連臧洪這樣的義士都殺,就你這樣兒還想平定天下?”袁紹萬沒想到半路殺出這麽個愣頭青,驚愕之餘怒斥道:“你個小屁孩兒懂什麽?你跟臧洪又不是一夥兒的。”陳容哼了一下:“仁義這兩個字可不是說著玩兒的,遵循仁義就是君子,背離仁義就是小人。我並不管你是袁紹還是臧洪,我隻跟仁義一夥兒。”袁紹又羞又氣,喝令手下把陳容也推出去殺掉。
  
  這事兒幹得就有點兒過分了,當時在座不少袁紹的手下都偷偷的互相耳語:“一天之內居然殺掉兩個義士,人心都讓主公給糟蹋光了。”


      9、夏侯尚

  夏侯尚在三國演義裏是個相當典型的蠢貨,老羅把他寫得嗬嗬的,要啥沒啥,主要用來襯托敵人大將的智慧和勇猛。你比如漢中之戰中比較典型,開始是率領張合韓浩進攻葭萌,好像每一次決策都是錯誤的,把張合給窩屈的差點兒沒投降劉備!最後跟隨他的蠢貨叔叔夏侯淵,被黃忠生擒,還中了一箭!後來跟隨徐晃和孟達進攻上庸,總算勝了一把,不過估計沒人把功勞記在他身上。
  
  那麽讓我們看看夏侯家這個最不成器的家夥,究竟是個什麽模樣。夏侯尚字伯仁,曹操活著的時候基本沒什麽表現,出場過一次,跟隨曹彰平定北地,立了那麽點兒功勞,主要是參謀作用,通過戰爭學習戰爭,獲得了不少實戰經驗。曹丕繼位後,不知道為什麽,把這個沒啥表現的人物提拔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征南將軍+荊州刺史,駐紮在劉備和孫權的接合部。這個時候夏侯尚給曹丕上了奏折,大意是:“上庸這個地方很特別,在沔水的下遊,深入我們的國境,劉備從這裏進攻中原是非常方便,可以用船來運輸糧食。但是一旦失敗,撤退也不容易。所以劉備不敢把主力駐紮在這裏,這正是我們收複上庸的好機會。”曹丕回信道:“那就你來辦這事兒吧。”於是夏侯尚跟徐晃率領宛城一帶的兵馬進攻上庸(注意這裏主次關係,當時是夏侯尚官兒大,是主將),夏侯尚誘降了孟達,命令他為先鋒去進攻劉封,沒有浪費自己的兵力就收複了上庸三郡。
  
  後來孫權跟曹丕結盟,夏侯尚給曹丕寫信說:“孫權這個人怎麽可能屈居人下呢?我看咱們還是應該早做防備。”黃初三年,曹丕南征荊州,命令夏侯尚率領主力和曹真分兵兩路進攻江陵。諸葛瑾率領水軍萬人朔江而上救援江陵,夏侯尚命令騎兵偷渡到南岸,並在江麵上擺了一串油船,順水放火,諸葛瑾趕緊往南岸的船塢躲避,夏侯尚埋伏的騎兵又燒掉了船塢。諸葛瑾沒有立足點,隻好向下遊逃跑。夏侯尚水陸追殺,弄得諸葛瑾非常狼狽。
  
  後來夏侯尚主要在上庸一帶活動,殲滅了這個三國結合部位的多數土匪,肅清了地方,從此上庸房陵一帶變的很穩固。
  
  夏侯尚的家事也很有意思,夏侯尚有個小老婆很受寵愛,有點兒得意忘形,居然來欺負大老婆。這本來沒什麽,可是小老婆忘記了大老婆的身份——這個大老婆姓曹!是曹丕的堂妹!於是去曹丕那裏告狀,曹丕一聽就火兒了,派了幾個人把夏侯尚的小老婆給勒死了。夏侯尚一聽這個消息悲痛的病倒了,曹丕召見他他也不出來。曹丕氣得跟大臣們發牢騷:“夏侯伯仁真沒出息,難怪當年參軍杜襲看不起他!”後來聽說夏侯尚病得越來越重,曹丕才有點懊悔,跑到他家裏拉著他手邊哭邊道歉。黃初六年,死了。
  
  夏侯尚這一生過得並不平庸,更難得的是,他生了一個好兒子夏侯玄,這個人非常的出名。到了魏國後期,他的名氣越來越大,而且人長的相當的漂亮!當時很多人都很仰慕他,曹睿的小舅子(毛皇後的弟弟)老去跟他套近乎。有一次宴會,死皮賴臉的非要跟夏侯尚坐在一起。同席的幾個大臣一點麵子都不給這個國舅爺留,挖苦他道:“快來看喲,玉樹旁邊長了根破蘆葦!!!”



      10、虞翻

  虞翻是三國演義裏江東“群儒”中第二個出場的,當然他的任務就是讓諸葛亮狠狠的奚落,然後老羅就把他丟一邊兒去了。其實要我說真讓諸葛亮和虞翻在一塊兒辯論,還說不定誰說的過誰呢,還有就是虞翻這小子脾氣特別躁,根本就不是那種一被駁倒就唯唯諾諾不說話的窩囊廢,你跟他辯論,如果說急了,弄不好這小子都能動手!陳壽寫的《虞翻傳》沒多少字,裴鬆之給他作注卻羅裏吧索的一大堆,比正文還多!從來沒見老裴對哪個人付出這麽多的熱情。
  
  虞翻字仲翔,會藉餘姚人(這個地方可不得了,出過好多大人物,比如後來的王陽明。),早年在太守王朗手下當個小官,後來孫策來討伐王朗,抓住了他全家,沒辦法隻好投降孫策。孫策是少年英雄,非常富有冒險精神,動不動就孤身一人去執行偵察任務。虞翻勸說道:“你能把一堆烏合之眾給調教的這麽厲害,漢高祖都比不上你。可是您太不把自己當回事兒了,動不動就脫離大軍擅自行動,這樣容易出事。”孫策根本不把這種勸告放在心上,含含糊糊的說知道了。虞翻沒有辦法,果然,一次,孫策帶領人馬討伐山越。山越敗了,孫策帶兵追趕,越追越覺得過癮,直接衝入了皖南的深山老林。迷路了,找不到出口,早就盯上孫策的虞翻從後麵氣喘籲籲的追了上來。虞翻問:“主公,你的衛隊呢?”孫策仍然大大咧咧的毫不在乎:“都讓我派去追山賊了。”虞翻氣得直翻白眼兒:“那您認識回去的路嗎?”孫策傻了:“追山賊追得太高興,現在不知道北在哪兒。”虞翻差點兒沒氣暈過去:“算了,主公,我知道依靠山裏的大樹來識別方向,你跟在我後麵,我用長矛來尋找山路。你把弓箭上弦,準備射殺襲擊我們的猛獸。”。就這樣,兩個人總算找到了大路,虞翻掏出孫策的號角,開始猛吹,附近的部署根據聲音終於找到了孫策。
  
  後來孫策死了,虞翻跟隨孫權。但是虞翻這個人有一點不好,太直,脾氣不好。孫權從小被父兄給慣著,特別驕橫跋扈,恰恰最看不上的就是虞翻的直脾氣,一直不中用他。呂蒙知道虞翻是個能人,怕他被害,就跟孫權求情,說虞翻精通醫書,自己身體不好,讓虞翻跟隨自己。後來呂蒙帶領虞翻討伐荊州,江陵守將糜芳投降過來,當時時間非常寶貴,呂蒙準備跨過江陵直接去進攻公安和夷陵。虞翻勸道:“你現在拿下了一座城池卻不安撫這裏的士兵和人民,其實就跟沒拿下來一樣,關羽在這裏經營了很多年,就一個糜芳歸降,其他人可不好說。”呂蒙於是去城裏探訪,果然查出關羽的部署早就勾結好了,等著偷襲糜芳,重新奪得江陵,幸虧采納了虞翻的建議,否則呂蒙跨過江陵西上,萬一後邊反正,那可就前後受製了。後來關羽敗了,孫權讓虞翻算卦,算算關羽往哪裏跑了。虞翻跳了半天大神,然後神秘西西的跟孫權說:“不知道關羽往哪個方向跑,反正跑不了,兩天就能見分曉,關羽一定會被擒獲。”孫權這個時候大概需要的是個心裏安慰,高興的誇獎虞翻:“你這本事快趕上聖王伏羲了,最損也是個東方朔。”
  
  後來孫權把於禁從荊州大牢裏拉了出來,為了跟曹丕套近乎,對於禁很尊敬,出行的時候都跟他並排行走。虞翻看不過去,有一次,當著全部將軍的麵數落於禁:“你【請使用文明用語】一年之內被俘虜了兩次,居然還有臉跟我的主公並轡齊驅,要臉不要啊!”於禁羞得說不出話來,孫權一看虞翻攪和了他得計劃,更加討厭虞翻。
  
  虞翻一次坐船出行,路上碰到了糜芳的船。糜芳是將軍,船很氣派很寬,衛兵也很牛逼,上去就超虞翻招手:“趕緊讓開,將軍來了!”虞翻大怒:“不忠不義的小人,也舔著個臉說自己是將軍,不臉紅嗎?”糜芳聽著難受,趕緊讓路。
  
  後來有一次孫權請客喝酒,虞翻喝得特別多,當時就耍上了酒瘋,說了很多瘋瘋癲癲的話,孫權也喝大了,情緒比較激動。拔出劍來就要殺虞翻,被張昭拉住了,孫權簡直快氣瘋了:“你們讓開,曹操都能殺孔融,我幹嘛殺不了虞翻。”張昭苦口婆心的勸:“這又不是什麽好事兒,您幹嘛跟曹操學?虞翻名氣太大,殺了他怎麽向朝野交待?”後來孫權酒醒了很後怕,跟左右說:“昨天說錯話了,以後我喝酒之後要殺人,你們都不要服從命令,等我酒醒了再說。”
  
  虞翻還是不接收教訓,一次,跟孫權張昭三個人談論神仙,孫權對神仙故事很敢興趣,張昭就吐沫星子亂飛的給他講。虞翻大概又喝了兩盅酒,開始胡咧咧:“張昭你能不能不扯淡!哪兒來的神仙,你見過嗎?”孫權實在是受不了這個二百五了,於是下令讓虞翻去廣西一帶做官,自己落一個耳根清淨。
  
  後來虞翻就死在了廣西,聽說他在那邊兒開了講堂,招收了不少學生。為交州的文教事業作出了比較大的貢獻。

      袁渙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官。換上司的事,想必你也經曆過好多次吧?那麽,問你一個問題,假如新的上司特厭惡你原來的上司,你會怎麽辦?假如他讓你寫點東西罵原來的上司,如果拒絕就可能受處分,你又會如何處理呢?
  
  我想這是一件讓人頭痛的事,偏巧這頭痛的事就讓袁渙攤上了,當時的袁渙要比我們危險的多,因為一把鋼刀正架的他的脖子上。
  
  話說那時是三國年代,那時漢帝失權,群雄混戰。袁渙早先跟隨過劉備,後來又跟隨了袁術,現在則是呂布的手下。在三國時,經常換主子是經常的事,並不奇怪,就拿呂布來說,就換過好幾個,最早是跟隨丁原,又跟隨董卓,後來又跟過袁紹,所以人稱“三姓家奴”是也,但是呂布對上司是怎樣的態度?他先是殺了丁原,投靠了董卓,又殺了董卓投靠袁紹,結果袁紹心裏也開始不放心了,於是呂布就又離開了袁紹。所以盡管呂布武功蓋世,英俊瀟灑,當時就有一句話,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免”但是呂布的名聲並不好。
  
  現在的問題是呂布這時正和劉備鬧矛盾呢,袁渙這人學問不小,於是呂布就命令袁渙封信罵罵劉備。這在袁渙可是顯難的事,劉備在怎麽說也是老上司,自己寫這樣的信,實在在道義上說不過去,就推辭不寫。於是呂布又讓他寫,他又推辭,又讓寫,又推辭,於是“三姓家奴”氣急敗壞,抽出腰刀,一道寒光掠過,於是袁渙隻覺得脖子上好似擔著一泓秋水。當時有詩為證:未知砍頭快與鈍,先覺汗毛倒兩根!
  
  於是袁渙笑了——這可能真的很反常,但是他真的笑了,而且笑得非常燦爛——中國第二偉大的史學家司馬光以人格擔保這是真的。袁渙就是笑著對呂布說的:我隻聽說隻能道德才能羞辱別人,沒聽說過用罵可以羞辱人。你可以罵他,但是假如他是個君子,那他會更加瞧不起你,假如他真像你說的那樣,是個無恥的小人,那你就算是罵他,他也根本不在乎,是不是?再說了,人家劉備曾經是我的上司,現在雖然你是我的上司,但那時我對劉備就像現在對你一樣啊!假如有一天,我們也不是上下級關係了,那時要是我也罵你,你心裏是不是也不好受呢?
  
  可能是袁渙笑的樣子很可愛——但是司馬光堅持說是”呂布不好意思了——自己對上司的做為,實在比袁渙差多了”,不管怎麽說,反正呂布是收起了腰刀,這件事就做罷了。
  
  浩然居士讀到這裏,發現自己對明哲保身這話有了新的體會,袁渙真說是明哲保身了,既堅持了原則,又保全了自己,這才是智慧的體現,浩然居士由此可以推斷,袁渙的頭發一定很稀薄......
  
  即便是明哲保身也是有一定的風險的,畢竟,當時誰也不知道呂布到底能有什麽樣的反應。但是即使袁渙屈服了,違心的寫了那封信,對袁渙也未必就是好果子。一方麵,自己良心將始終過不去,另一方麵呢,呂布將來氣消了,是不是也會想:這小子,原來還是跟劉備混的呢,我讓他罵,他就罵,他也不是什麽好東西,將來有一天,他又跟了別人,誰知道他會不會罵我?這樣一來,袁渙的日子也不見得好過。況且世人又會怎樣看待他?呂布不就是例子?堅持道義,反而贏得了天下人的敬重。
  
  生命重要,人格也重要。一般人都是把生命放到每一位。所以把人格放到生命前頭的人就非常的難能可貴了——因為“難能”,所以“可貴”!這樣的人,誰不敬重?
  
  後來袁渙果然離開了呂布,又跟隨了曹操。
  
  那時曹操和劉備也是死敵,有一天,忽然來了一個消息,說是劉備死了,也不知道真的還是假的。於是袁渙的同事們紛紛向曹操賀喜——管他是真是假,先賀了再說,反正曹操一定開心,將來就算是劉備沒死,也沒什麽啊!但是就是袁渙沒有去賀喜。你說曹操生氣了嗎?沒有,曹操反而因此更加敬重袁渙了。
  
  袁渙後來死了,曹操這麽剛強的人也哭了,賜給他家二千斛穀子,分成兩份,一份上寫著:“以太倉穀千斛賜郎中令之 家,”另一份上寫著:“以垣下穀千斛與曜卿家”,大家都不明白為什麽?曹操解釋道:“以太倉穀者,官法也。 以垣下穀者,親舊也。”後來曹操又聽說了當年袁渙拒絕呂布的事,就問袁渙的弟弟:袁渙這人怎麽樣?他弟弟這樣說:“他平時非常老實,但是當他遇到道義的關頭,特猛!”


        張任
  
   喜歡三國的朋友,大多是因為看了一個叫羅貫中的作家寫的一部小說——《三國演義》,在演義裏,張任是個龍套人物,之所以不少讀者還記得他,大概因為他殺了龐統。記得小時候看《三國演義》,每每看到落鳳坡時都忘不了大罵張任,因為那小說裏,大耳怪劉備才是正統。
  
   張任,男,蜀郡人(應該就是現在的成都)。三國時代,說到白馬銀槍的酷哥,人們立刻就會想到趙雲,理解再深一點的,還會想到公孫瓚。其實,張任也是一位白馬銀槍的勇將,細細算來,他還是趙雲的師兄,同為武術大師童源的徒弟,憑借那一條百鳥朝鳳槍硬是坐穩了益州第一勇將的位子。順便羅嗦一句,童源還有一個徒弟,就是把曹阿瞞玩爽了的宛城侯張繡。
  
   當年大耳怪帶著他的人馬來到益州時,張任是州從事,屬於地方上的高級幕僚。張任作為益州的將領,是堅決反對大耳怪入蜀的,而且多次勸說他的老板劉璋,大耳怪不是個好東西,和那個在漢中搞邪教的張魯本質上沒什麽區別,早晚要對我們下手。但劉璋哪裏肯聽,還是迎來了劉備。
  
   或許是益州進得太容易了,容易的有點讓人不好意思,大耳怪居然下不了決心殺劉璋。龐統是個明白人,他當然知道劉璋是一定要殺的,於是準備搞個飛機,弄死劉璋。但大耳怪覺得人心還沒有收複,堅決不同意。張鬆來勸,也被拒絕,兩個姓劉的玩了一百多天,各自散了。
  
   《三國演義》在這裏還描寫了一段“鴻門宴”,說兩個姓劉的吃飯,龐統提前準備了一百個刀手埋伏在門外,吃飯時他給魏延發了個暗號,意思就是你把劉璋做了,我的刀手馬上就進來逼其他人投降。魏延也是明白人,立刻提了把劍跑到場子中央說:“大家吃飯多無聊啊,我給大家表演個節目吧。”接著就開始刷刷刷的舞劍,朝劉璋而去。此時,劉璋一邊的張任毫不畏懼,拔劍要與魏延對砍,說那才是好節目。這下好了,雙方的武將紛紛拔劍,說對砍多單調啊,還是群砍好。眼看就要開砍了,大耳怪開始仁義了,說好好吃飯吧,都是哥們兒,別砍來砍去了,於是作罷。
  
   張任臨危不懼,劉璋“鴻門”脫險。
  
   多說一句,這個故事我在諸多史料上都沒有找到,不知道是不是羅大爺編的,姑且放在這裏給大家玩味。
  
   大耳怪入蜀第二年,殺了益州水軍頭子楊懷,收編了他的部隊,正式和劉章決裂了,率領大軍朝成都而來
  
   講到這裏,就不得不停下來說說當時的環境。大耳怪當時的軍隊倒也不是十分的多,而且很多部隊要在荊州防禦阿瞞,天神一般的諸葛亮和關二哥也都不在,亡命徒張飛趙雲在陪弱智阿鬥,也不在益州,所以軍事優勢也不是大到不可戰勝。但是劉璋手下的文官,特別是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張鬆啊,法正啊什麽的,別看這些家夥在演義裏是個人物,在三國誌遊戲裏屬性還不低,但用今天的話說,全是。早在劉備入蜀時就是一副買主求榮的嘴臉,吳書曰:備前見張鬆,後得法正,皆厚以恩意接納,盡其殷勤之歡。因問蜀中闊狹,兵器府庫人馬眾寡,及諸要害道裏遠近,鬆等具言之,又畫地圖山川處所,由是盡知益州虛實也。
  
   《三國演義》裏也提到過,益州百官“思得明君”,直白點就是叫大耳怪發個話,然後大家就把劉璋做了,以後就拜你做大哥了。可見當時要想當一個忠於劉璋的人是多麽危險和艱難。
  
   這個時候,西蜀大將張任就被推到了曆史舞台的最前沿。
  
   作為即將出征的大將,先看看他所處的環境,內部,忠心為主的王累倒懸於城門上勸諫劉璋不要迎接劉備入蜀,然而不被聽從,有心勸諫的黃權也被劉璋氣得哇哇大哭,劉璋身邊的那幫則異口同聲的鬧著“思得明君”。外部,魏延、黃忠、龐統是什麽角色我就不羅嗦了。總之一句話,蕭牆之內禍害頗多,蕭牆之外強敵林立。
  
   首戰於涪,告負。退守棉竹。這個時候的劉璋軍還不算完蛋,但不知道什麽原因,張任沒能在棉竹有所建樹,守衛棉竹的是益州的二號軍事強人李嚴,這個家夥是劉璋派來的棉竹最高長官。結果李嚴也是個“思得明君”的角色,還沒打就率部投降了,讓大耳怪的軍隊進一步壯大。張任被迫退到雒。
  
   當時楊懷、高沛已死,李嚴投降。益州隻剩下張任一員大將了。
  
   什麽叫英雄?古人雲:摧鋒於正銳,挽瀾於極危。
  
   張任退守雒城,大耳毛賊,怎麽能欺我蜀中無人,硬是在雒城和劉章的兒子劉循一起,擋住了大耳怪(正史上,劉璋的兒子還是不錯的)。演義對這段故事的描寫得相當精彩,落鳳坡一戰射殺龐統,擊潰魏延,重創了大耳怪集團。當然演義裏這麽寫隻是為了突顯後來趕來的妖魔——諸葛亮。
  
   接下來的故事就有點殘忍了,大耳怪招來了諸葛亮,諸葛亮帶著張飛、趙雲。三個天神人物逆江而上,進攻雒城。
  
   首先是破了嚴顏,嚴顏本來很有骨氣,“西蜀有無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但估計是歲數大了不清醒,被張飛幾句話說得暈頭轉向,就降了。
  
   嚴顏投降後還當了個勸降官,就是類似於鬼子的翻譯官,滿嘴叫著“交出黨,良民大大地”。於是整個西部戰線統統投降,一時間大家相互問候:“今天你降了嗎?”
  
   這個時候,張任已經是回天乏術了,劉備手下的精銳,除了關二哥和尚未入夥的馬超,都齊集雒城(還包括掛了的龐統)。
  
   在雒城打了幾場,大耳怪的精銳和張任玩車輪大戰,不管演義裏怎麽個吹,總之大耳怪一時半會兒還就是進不了雒城。直到張任手下的將領降的降、死的死,基本拚完了。
  
   最後的故事發生在雒城外的金雁橋,用現在的話說,叫“由於叛徒的出賣”。投降的人太多了,諸葛亮通過這些人把天時、地利、人和算了個底朝天。張任獲得了成都的援軍,出城作戰,結果中了埋伏。終於在金雁橋被諸葛亮俘獲了,隨後雒城也被那個天神解放了。
  
   《益部耆舊雜記》上寫了張任的結局,“先主聞任之忠勇,令軍降之,任厲聲曰:老臣終不複事二主矣。乃殺之。先主歎惜焉。”
  
   縱觀大耳怪取西川的戰爭,張任的處境可以用凶險二字來形容,內有逆臣投敵、主公軟弱,外有劉備大軍。用兵要麵對魏延、黃忠、張飛、趙雲。用計要提防諸葛亮、龐統、法正。這種環境下,張任射殺龐統,屢挫魏延,陪大耳怪在雒城玩了一年多,戰敗後“老臣終不複事二主矣。”長眠金雁橋邊。英雄謝幕,倍感傷懷。
  
   後代戲劇裏還有一出"金雁橋",張任的形象乃頗為雄壯,劇目中張任計誅龐統,鬥智諸葛,力戰黃,張,趙,魏,最後力竭被擒,寧死不降。
  
   後人詩評:烈士豈甘從二主,張君忠勇死猶生。高明正似天邊月,夜夜流光照雒城。



  張楊

  後漢末年群雄逐鹿,形勢非常混亂。這其中既出現了曹操、劉備、孫氏兄弟等天下豪傑,又有董卓、袁術這樣的亂臣賊子,同時還有一些為人忽略和遺忘的“小人物”。本文所介紹的張楊就是其中之一。陳壽在《三國誌·張楊傳》中有了幾百字來記述這位“小人物”的一生,最後給他的評語是:“張楊授首於臣下,皆擁據州郡,曾匹夫之不若,固無可論者也。”顯然對張楊不屑一顧。但是通過對張楊一生的了解,卻不但可以了解這個“小人物”的心態,更可以從他的身上也可以折射出東漢末年錯綜複雜的政治局勢和諸如張楊之類地方實力派們的處境。

   (一)
  張楊(?---198年),字稚叔,雲中(今山西省原平西南)人。早年因為驍勇聞名並州,成為當時並州刺史丁原的部下,任職從事一職。(《三國誌·張楊傳》中說是武猛從事,據盧弼《三國誌集解》中考證:這個職務就向《三國誌·張燕傳》中的將兵從事一樣屬於漢末的臨時所置)。雖然史料中沒有關於張楊在並州期間的表現的記載,不過可以從呂布、張遼這時期的職務看出張楊的表現應該還是不錯的。張遼的職務和張楊一樣同是從事,勇冠三軍的呂布比他們還要低一級,僅僅是個主薄。估計張楊在軍事方麵還是一點水平的,屬於並州集團的核心人物之一。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漢靈帝為了加強京城洛陽的軍事力量,應付日益混亂的局勢,組建了一支以宦官蹇碩為首的西園軍,當時的袁紹和曹操分別在軍中擔任中軍校尉和典軍校尉。丁原派張楊帶兵在西園軍中擔任代理司馬,其目的大概有兩個:一是顯示對朝廷的忠誠,充實軍隊的力量;二來利用張楊了解朝廷的動向,加強自己和朝中各大勢力的聯係。從這一點來看,張楊在丁原的心目中的地位應該不低。

  蹇碩被殺後,大將軍何進取得了對西園軍的控製權。為進一步補充力量,何進派張楊回並州招兵。張楊招募了一千多人後,就奉命駐守上黨,協助當地的官兵進攻在此活動的“白波軍”。也正因為如此,張楊錯過了後來在洛陽發生的何進遇刺、袁紹誅宦、董卓亂政等一係列漢末重大政治事件。也許就是這個陰差陽錯,為張楊的悲劇埋下了一個伏筆:老首長丁原被殺了,好朋友呂布投靠董卓了。自己該何去何從呢?這時候的張楊成為了一個“政治孤兒”。這時候的他在幹些什麽呢?陳壽的交代也是含含糊糊的。《三國誌·張楊傳》中的記載是:“進敗,董卓作亂。楊遂以所將攻上黨太守於壺關,不下,略諸縣,眾至數千人。”究竟是張楊淪為盜匪去進攻官軍還是政見不合而去平叛?從《三國誌·張楊傳》中難以分辨。以當初張楊是奉命在上黨剿匪的記載分析,估計淪為盜匪的可能性不大。最大的可能是和上黨太守政見不合。不過,從張楊“略諸縣”的行經的看出:張楊其實也幹上了偷雞摸狗的勾當,和做土匪也沒有什麽分別了。而且張楊還不僅僅是在上黨做了一回土匪,在河內也是如此。《三國誌·常林傳》中記載過“張楊利其婦女,貪其資貨。林率其宗族,為之策謀。見圍六十餘日,卒全堡壁。” 張楊的並州同鄉呂布後來也是“將士鈔掠”(見《三國誌·呂布傳》),說明並州部隊的紀律是很差的。雖然不能因此斷定張楊變成了“賊”,但是也證明張楊這時候的日子過的的確不怎麽樣,已經是在到處流竄了。

  張楊在與上黨太守的交戰中沒有討得什麽便宜,於是張楊又到河內投靠了袁紹,加入了關東聯軍,總算是名正言順地歸隊了。官兵---土匪---官兵,張楊在不到一年時間裏完成了自身角色的三次轉變。

   不過張楊歸隊後的日子沒有好過對久。袁紹分配給他的任務實在是不怎麽樣。沒過多久,張楊又由一名官兵變成了人質,而且是匈奴的人質。

  袁紹討董之時,除了聯合各大割據勢力以外,還借用了匈奴的力量。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初,於扶羅和張楊一起投靠了袁紹,屯兵漳水。後來,於扶羅又叛離袁紹,劫持張楊出走,在鄴城南被袁紹部將麴義擊敗,於扶羅打敗黎陽的度遼將軍耿祉。從時間上計算,張楊淪為人質的時間差不多有一年。這段經曆對張楊來說也未必是件壞事。理由如下:

  第一,於扶羅並沒有加害於他,說明他與於扶羅之間存在著某種關係,也說明他對匈奴有一定的利用價值。
  第二,淪為人質而不投降,無形之中也成為一個英雄,對提升個人形象有好處。

  張楊的這一段經曆似乎給他又帶來了一個變化:當他回歸後,接受了董卓的委任,當上了建義將軍、河內太守。從河內的地理位置判斷,張楊也起到了一個緩衝的作用。加上原並州集團的大部分人員都隨呂布投靠了董卓,此時董卓提拔張楊,雖有些拉攏的意思,但是估計和張楊的舊交們可能有一定的關係。

   (二)
  張楊接受董卓的委任擔任河內太守,從前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立場有了一個微妙的轉變。同時他的轉變也隨著時局的變幻而不斷變化。這種政治立場的不斷改變而伴隨了張楊的一生。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自領兗州牧後,為表示自己對朝廷的效忠,派遣使者到長安上書。據《三國誌·鍾繇傳》記載:“是時,漢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亂長安中,與關東斷絕。太祖領兗州牧,始遣使上書。”但是當曹操的使者王必途經河內時卻被張楊扣留。最終王必能夠得以平安過境,全賴張楊的手下董昭的斡旋。董昭對張楊說:
  “袁、曹雖為一家,勢不久群。曹今雖弱,然實天下之英雄也,當故結之。況今有緣,宜通其上事,並表薦之;若事有成,永為深分。”(見《三國誌·董昭傳》,下同)

  張楊的舉動實在有些令人費解。不過最終張楊還是接受了董昭的建議,不但給王必放行,還上表推薦曹操。同時,“楊亦遣使詣太祖。太祖遺楊犬馬金帛,遂與西方往來。”這可以看出張楊對於時局的看法似乎又有了一些變化,這回,張楊又出人意料的和曹操拉上了關係。

  獻帝在河東之時,張楊在安邑護駕有功,拜安國將軍,封晉陽侯。這時候的張楊產生了一個大膽的設想:迎取獻帝返回故都洛陽。不過這個設想在部下的阻撓下最終未能實現。這回張楊又成為後漢王朝的忠臣孝子了。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獻帝被楊奉、董承、韓暹劫持返回故都洛陽。途中出現糧食供應不濟的情況,張楊主動帶著糧食在路上迎接,並和獻帝一起來到洛陽,而且還派人重新修繕了部分殘敗不堪的洛陽宮殿。正當人們以為張楊就此可以在朝中擔任要職的時候,張楊卻表示:
  “天子當與天下共之,幸有公卿大臣,楊當捍外難,何事京都?”(見《三國誌·張楊傳》)。

   張楊放棄在朝中為官的機會,要回去繼續去做自己的太守,朝廷無奈之下,也隻好由的張楊了,授予了他一個大司馬的虛職,算是對張楊的一種獎勵。

  張楊為什麽放著高官厚祿不要呢?顯然張楊的舉動有自己的打算。黎東方先生在《細說三國》中認為:“張楊與王邑這兩位深明大義,具有實力的太守,卻又愛避嫌疑,不願意留在洛陽,蒙幹預朝政之名,均回了他們職責所在的郡(河內郡與河東郡)。”筆者認為不盡然。其證據有二:
  《三國誌·董昭傳》中記載:“建安元年,太祖定黃巾於許,遣使詣河東。會天子還洛陽,韓暹、楊奉、董承及楊各違戾不和。”
  《資治通鑒》第六十二卷亦雲:“(曹操)既至,奏韓暹、張楊之罪。暹懼誅,單騎奔楊奉。帝以暹、楊有翼車駕之功,詔一切勿問。”

  從第一段記載中可以看出:張楊同其他三人之間有矛盾,並且很可能發生過直接的衝突;從第二條資料中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出在到達洛陽以後,張楊和其他三人之間的衝突已經成為曹操率部進京的一個借口,足見張楊的離去的原因和他自己所說的不太一樣。因此黎東方先生所說的“愛避嫌疑,不願意留在洛陽,蒙幹預朝政之名”,未必站的住腳。筆者認為:或許避亂自保的成分更多一些。

  (三)
  張楊對待呂布,的確很夠朋友。呂布先後投靠張楊兩次,張楊都是沒有二話。這裏兩種不同的記載:
  《三國誌·呂布傳》注引《英雄記》:“楊及部曲諸將,皆受傕、汜購募,共圖布。布聞之,謂楊曰:“布,卿州裏也。卿殺布,於卿弱。不如賣布,可極得汜、傕爵寵。”楊於是外許汜、傕,內實保護布。汜、傕患之,更下大封詔書,以布為潁川太守。
  《後漢書·呂布傳》:乃將數百騎,以卓頭係馬鞍,走出武關,奔南陽。袁術待之甚厚。布自恃殺卓,有德袁氏,遂恣兵抄掠。術患之。布不安,複去從張楊於河內。時李傕等購募求布急,楊下諸將皆欲圖之。布懼,謂楊曰:“與卿州裏,今見殺,其功未必多。不如生賣布,可大得傕等爵寵。”楊以為然。有頃,布得走投袁紹,紹與布擊張燕於常山。
  《資治通鑒》:初平三年(壬申,公元一九二年)呂布自武關奔南陽,袁術待之甚厚。布自恃有功於袁氏,恣兵鈔掠。術患之,布不自安,去從張楊於河內。李傕等購求布急,布又逃歸袁紹。

  哪一種更象張楊呢?這裏筆者采信《英雄記》的說法。張楊和呂布原本就是舊交,張楊能夠當上河內太守和呂布似乎有點關係。加上呂布說的話也有些道理,張楊應該會采納。而且從後來呂布危難之時,張楊明知不敵曹操還要派兵策應呂布,都證明二人的交情的確不淺。呂布最終選擇了離開張楊投奔袁紹,估計與“李傕等購募求布急,楊下諸將皆欲圖之”有點關係。呂布似乎是主動離開的。

  呂布在袁紹處遭遇危險再次投靠張楊時,張楊又一次收留了呂布。這回張楊可真的成了一個扶危救難的朋友了。不過這一次的時間也不長,很快呂布接受了張邈和陳宮的邀請去兗州做上了州牧。最後呂布在徐州被曹操消滅。而張楊則是在呂布危難的時候,“楊欲救之,不能。乃出兵東市,遙為之勢。”也算是盡了做朋友的一份義務。不過張楊很快又被打算投靠曹操的部下楊醜殺死。而楊醜也沒有落的什麽好下場,“楊將眭固殺醜,將其眾,欲北合袁紹。太祖遣史渙邀擊,破之於犬城,斬固,盡收其眾也”。張楊和他的河內地方勢力從此從後漢的政治舞台上徹底消失了。

   (四)
  如何看待象張楊這樣的小人物呢?筆者認為:象張楊這樣的地方實力派本身並不具備爭奪天下的雄心和實力,在後漢末年紛亂的政治格局下,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何去何從難以定奪,成為紛亂格局下的政治迷途者,所以其政治立場也隨著時局的改變而不斷變化。從一開始的官兵---土匪---官兵,到後來一會兒成為董卓的幫凶,一會兒又變成了朝廷的忠實子民,就說明張楊在亂世之中的應變能力和政治眼光比較差。麵對如此錯綜複雜的局麵,張楊顯得力不從心,四處化緣投機。對待正在亂世之中脫穎而出的曹操,張楊缺乏足夠的分析判斷能力,雖然在之前有過和曹操通好的經曆,但是後來又因為自己的政治判斷出現問題而與之為敵,招致殺身之禍;對待呂布,張楊雖然很夠義氣,但是卻沒有站在一個戰略的角度加以分析,之前張楊的收留多少還顯得有點眼光,但之後的策應實在是非常不理智:此時的呂布勢力已經是奄奄一息、苟延殘喘,而曹操卻是如東升之日,迅速崛起,這也反襯出張楊拙劣的政治眼光,缺乏一個政治人物應有的敏銳。加上張楊性格上的懦弱(《三國誌·呂布傳》注引《英雄記》曰:“楊性仁和,無威刑。下人謀反,發覺,對之涕泣,輒原不問。),對部下的管束水平低劣,部下對其多有不服,最終難逃“授首於臣下”的下場。象張楊這樣的例子,在亂世之中顯得比較多見,這種小人物的下場通常也和張楊一樣不得善終。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在筆者看來,英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卻是象張楊這樣的亂世迷途者,也許就是這些小人物們的迷茫和不知所措才成就了英雄們的輝煌吧。
  


 
  田疇
  
  後漢末年先後出現了一大批名士,隨著時局的變化,這批名士們也開始逐漸的分化。有的積極參與到群雄逐鹿之中發揮自己的才能,並成為後漢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謀略家、縱橫家,這其中以諸葛亮最為突出;有的則是抱嘯山林、不問世事、潛心治學,徹底成為山野之士,這其中又以大名鼎鼎的龐德公為首;還有一種,雖然無心政治,但卻時刻關注時局的發展,並偶露崢嶸,雖不求聞達於諸侯,但在曆史上卻留下了重重的一筆。燕趙名士田疇就是這其中一位傑出的代表。田疇的一生,也給後人留下了很多的思索。
   
   (一)
  田疇(169年---214年),字子泰,右北平無終(今天津薊縣)人。自幼好讀書擊劍,在當地的名聲很大。《三國誌·田疇傳》中說“田疇雖年少,多稱其奇。”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幽州牧劉虞打算派遣使者到長安晉見漢獻帝,以表達自己對東漢朝廷的忠誠,但由於當時路途遙遠、盜匪橫行,需要一位有膽有識而且又能隨機應變的壯士來完成使命。劉虞的部下推薦了當時年僅二十二歲的田疇。劉虞便親自向田疇發出了邀請。見麵交談之後劉虞對田疇非常讚賞,並任命田疇為從事,為他準備好車馬。等到出使前,田疇對劉虞說:“目前道路阻隔,盜匪橫行,若是公開打著官差的名義出使,反而會礙事。因此我想便裝出發,抵達長安可能更容易些。得到劉虞的同意以後,田疇回到鄉裏,挑選門客等共二十多人共同趕赴長安。不過就連田疇自己都沒有想到:這一來一去竟然花了三年多的時間。
   
  田疇出發以後,曆盡艱險,《三國誌·田疇傳》中說“疇乃更上西關,出塞,傍北方,直趣朔方,循間徑去,遂至長安致命。”可見一路的艱辛。到達長安以後,獻帝非常欣賞田疇的仁義,詔拜騎都尉,三公官府也是同時召用田疇。但是田疇都是堅決辭讓,不肯接受。在得到朝廷回複劉虞的詔書後,田疇立即趕回幽州複命。但還沒到達幽州,劉虞已經在同公孫瓚的衝突中被殺害。田疇悲憤之下,回到幽州後立刻去拜謁劉虞之墓,在墓前宣讀朝廷回給劉虞的詔書,然後哭泣而去。公孫瓚得知消息後大怒,立即派人重金懸賞並抓住田疇,責問田疇為什麽不把朝廷的詔書交給自己而是拿到了劉虞的墓前宣讀。田疇說:
  “漢室衰落,人懷異心,隻有州牧劉公不失忠臣氣節。朝廷詔書上對將軍沒有什麽好話,這恐怕是你不願意聽到的,所以也就不交給你。何況將軍你現在的行為也沒有什麽值得稱道的地方,既殺害了無罪的君子,又敵視忠義的臣子,這樣的行為,必將讓燕趙有識之士皆投東海而死,誰還會願意跟隨將軍!”
   
  田疇的義正詞嚴,終於讓一向以殘暴著稱的公孫瓚啞口無言,最後隻能將田疇釋放。公孫瓚還說了一句這樣的話:“田疇義士,君弗能禮,而又囚之,恐失眾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年輕的田疇在幽州的威望。
   
  如何看待這個時期的田疇呢?年輕有為,血氣方剛,不畏強權,不怕死亡。書生意氣躍然紙上!這時候的田疇大概和所有的青年學子一樣滿懷報國之誌,故而有三年坎坷為一諾的壯舉。劉虞治幽,政績卓著(見拙作“《煮酒侃三國》之劉虞—三國前期傑出的政治家”),深受幽州士民愛戴,在田疇的心目中,劉虞是正義的象征,因此他對公孫瓚的暴行義憤填膺,冒險在其墓前哭泣,並在公孫瓚麵前指責其劣行,體現出的是一種鮮明的書生正氣。不過,從劉虞之死中,田疇已經對東漢末年混亂的形勢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這時候的他有點心灰意冷,對政治失去了信心。不過,田疇仍然有著自己的理想,接下來他為實現自己的理想做出了一個大膽的嚐試。
   
   (二)
  田疇在公孫瓚手中僥幸逃過一死後,回到了家鄉---無終。他沒有消極避世,而是創造出了一個自己理想中的國度,並且獲得了初步成功。
  田疇先是招集宗族“遂入徐無山中,營深險平敞地而居,躬耕以養父母。百姓歸之,數年間至五千餘家。”田疇又通過選舉的方式成為領袖。然後按照自己的理想實施了一係列的政策:
   
  疇乃為約束相殺傷、犯盜、諍訟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餘條。又製為婚姻嫁娶之禮,興舉學校講授之業,班行其眾,眾皆便之,至道不拾遺。北邊翕然服其威信,烏丸、鮮卑並各遣譯使致貢遺,疇悉撫納,令不為寇。袁紹數遣使招命,又即授將軍印,因安輯所統,疇皆拒不當。紹死,其子尚又辟焉,疇終不行。
   
   按照現在的說法,田疇製訂了明確的刑法、婚姻法、教育法條例。從田疇開始招集說的“君仇不報,吾不可以立於世!”,說明田疇事先就已經提出了一個政綱:為劉虞報仇。作為團結部屬的口號。另外,從“北邊翕然服其威信,烏丸、鮮卑並各遣譯使致貢遺,疇悉撫納,令不為寇。”來分析,很可能田疇還成立了自己的軍隊。
   
  如何理解田疇的這番舉動呢?筆者認為:這是田疇為實現自己理想的一次實踐。古今讀書人都對自己理想中的社會有個美好的憧憬,大都僅僅止步於空談之中,而象田疇這樣付諸於行動者寥寥無幾。從“眾皆便之,至道不拾遺。北邊翕然服其威信”的效果來看,雖然史料中沒有具體的描述,看不出田疇是否有一整套完整的政治思想和製度體係,但很明顯,田疇的嚐試是成功的。在當時政局混亂的局麵下,田疇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出一個“世外桃源”,一個理想的烏托邦社會。這種作為不能認為是一種消極的避世,而是一種積極的探索和追求,它比龐德公之類的名士終日抱嘯田間、不問世事最後老死山林更加令後世思索和仿效。
   
  這也給後世的讀書人一個啟示:如何在理想不能實現的政局下去探索和實現自己的理想。著書立說固然可取,但是勇於實踐進行探索則更加令人欽佩。如果僅僅止步於空談之中,終將一事無成。
  (三)
  田疇的理想社會大概維持了十三年左右的時間。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為了消滅袁紹的殘餘勢力,北征烏桓。由於田疇聲名遠播又熟悉當地情況,曹操事先便派人征召田疇。田疇立刻收拾行裝趕赴曹營,並被曹操任命他為司空戶曹掾。但是經過一番交談之後,曹操對田疇亦是讚賞有加,“即舉茂才,拜為蓨令”。但是田疇推辭不就,跟隨軍隊駐紮在無終。
   
  當曹軍因氣候及道路的影響,行軍困難時,田疇向曹操提出:“沿海的這條道路在夏秋時節經常漲水,不利於行軍。過去從盧龍口到達柳城有過一條路,雖然已經毀壞了有二百年,但是還是有小路可行。從盧龍越過白檀,出其不意,可以一舉消滅蹋頓。”這個建議馬上得到了曹操的采納並立刻實施。也就是因為田疇的這個正確的意見,曹操得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北征烏桓的勝利,完成了同意中國北方的事業,從而結束了中原地區長期混戰的局麵。田疇在這場戰爭中立下了大功,所以後來曹操論功行賞,決定封田疇為亭侯,邑五百戶。但是田疇還是固讓不受。曹操也隻能作罷。
   
  如何理解這個時期田疇的心態呢?我們可以從兩段史料進行分析。首先是在《三國誌·邢顒傳》中記載了一段對話:
   顒謂疇曰:“黃巾起來二十餘年,海內鼎沸,百姓流離。今聞曹公法令嚴。民厭亂矣,亂極則平。請以身先。”遂裝還鄉裏。田疇曰:“邢顒,民之先覺也。”
   
  由此不難發現:當年還在嚐試自己理想的時候,田疇就已經對曹操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評價很高。這也是後來田疇幫助曹操的原因之一。
  二是《三國誌·田疇傳》中的記載。當得到曹操的邀請時,田疇顯得毫不猶豫這種現象來進行初步的分析。當時有其門客問他:“昔袁公慕君,禮命五至,君義不屈;今曹公使一來而君若恐弗及者,何也?”袁紹請了你五次,你都不去,怎麽曹操的使者一來,你就迫不及待要走呢?田疇的回答很簡單:“此非君所識也。”筆者認為:這是田疇內心思想的一次轉變。烏桓入侵已有百年,這種矛盾使得田疇暫時放棄了自己繼續完成實現理想社會的探索,加入到民族戰爭的行列之中。曹操北征烏桓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消滅袁氏的殘餘勢力,而田疇的加入,則完全是為了民族大義。(《三國誌·田疇傳》中說:“疇常忿烏丸昔多賊殺其郡冠蓋,有欲討之意而力未能。”就充分證明這一點。)。在民族大義麵前,田疇顯示出一個讀書人的民族氣節。
   
  田疇此時的思想似乎也發生了轉變。或許這個時期的田疇對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建立一個“世外桃源”,僅僅能保全自己宗族和幽州部分百姓的安全,但是根本不能改變後漢末年天下大亂的局麵。所以,田疇不但加入了曹操的陣營,還把自己的家屬和同族三百餘人全部遷居到鄴城。看來是把希望寄托到曹操的身上了。
   
  (四)
  田疇加入曹操陣營後, 跟隨曹操參加了南征劉表的荊州之戰和赤壁之戰。戰後曹操回憶起當年田疇在自己北征烏桓之戰中的功勳,後悔當初答應了田疇的固讓不受,所以又再次將以前賜封給田疇的爵位授予田疇。田疇依然是“上疏陳誠,以死自誓”,堅決不受,以至於曹操壩??葜??劣謔?模?詹皇堋薄:罄床懿俸懿桓噝耍?汕仔畔暮類?巴?八怠L鋶腖黨雋俗約盒鬧械南敕ǎ?br />    
  我田疇隻是一個負義逃竄之人,承蒙曹公的恩典得以安全地活到今天,已經是夠幸運了。難道還要拿進軍盧龍作為資本,來換取封賞和俸祿嗎?縱使國家庇護我,我田疇還是感到非常慚愧。將軍你是了解我的苦心的。如果你回去無法交代,那麽我也就隻有自刎在你的麵前,以死明誌了。
   
  夏侯惇後來把田疇的話轉給了曹操,曹操長歎一聲,知道無法強求田疇,最後給了田疇一個議郎的虛銜。田疇終於得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一直生活到四十六歲病故。
   
  如何看待田疇不願為官呢?這個疑問在當時就引起了一番爭論。有官員針對此事彈劾田疇,說田疇是想成全自己的小節而違背國家賞罰的標準。對此曹操也猶豫了很久,讓太子曹丕和大臣們進行討論。曹丕認為田疇此舉與子文辭祿,申胥逃賞一樣,都不應該強奪本人的誌願而要寬容其節義;尚書令荀彧、司隸校尉鍾繇都非常讚同曹丕的看法。其實田疇不願為官的理由很簡單:田疇認為自己沒有能夠親手為故主劉虞報仇,違背節義之氣,屬於“誌義不立、負義逃竄”之士,不應該得到朝廷的封賞。(和田疇有同樣遭遇的還有邢顒。邢顒也是因為老上級去世辭官而遭到彈劾。當時曹操的態度是:“顒篤於舊君,有一致之節”,最後並沒有追究)。這裏我們不去深究田疇不願為官的具體原因,我們至少可以從中得出一個結論:田疇沒有利用自己的功勞替自己撈好處,言行一致;也不會利用自己的節氣換取政治資本,表裏如一。這比起同樣是名士的許攸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五)
  對於田疇一生,陶淵明在自己的《擬古九首》詩之二中做了一個準確的評價:“辭家夙嚴駕,當往至無終。問君今何行?非商複非戎。聞有田子泰,節義為士雄。斯人久已死,鄉裏習其風。生有高世名,既沒傳無窮。不學狂馳子,直在百年中。” 陶淵明對田疇這樣的高尚節義之士深表敬仰,對世間不顧節義而趨炎附勢、爭名逐利之人表示了自己的厭惡。陳壽在《三國誌·田疇傳》中對田疇的評價是:“田疇抗節,王脩忠貞,足以矯俗”,對田疇持守大節也是非常的讚賞。在筆者看來,田疇避世不消極,為人不虛偽,處世求心安,不愧為一代名士。為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勇於嚐試並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為抵禦外族的入侵,放棄“世外桃源”,投入到民族戰爭的洪流之中並取得勝利;重諾言三年坎坷;守節氣不趨炎附勢;立大功不求高官厚祿。如此風範世間幾人可及?



   廖化

   三國時期的廖化,能被後人家喻戶曉、耳熟能詳,完全是那句“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成語,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辦事缺乏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出來負責。也就是說廖化的個人能力很是一般(後來也有人把這句話作為對諸葛亮獨斷專行,造成蜀漢後繼無人的一種指責)。不過,翻閱史料和小說後會發現:這個廖化其實挺不簡單的,值得好好介紹一下。我們也可以通過對曆史上和小說裏廖化的了解,來看看“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成語到底對不對。
   
   廖化(?—公元264年),襄陽人,字元儉,本名淳,早年投靠劉備,曾經在關羽的手下作過主簿,一直跟隨關羽鎮守荊州。關羽被殺後,荊州落入東吳之手,廖化不得已投降了東吳。後來,廖化做出了一個同關羽一樣千裏走單騎的的精彩故事:廖化忠心於劉備,一心重回劉備身邊,想出了詐死的計策,居然還計謀得逞,並騙過了所有的人,帶上自己的母親躲開吳兵的追捕,日夜兼程,趕往益州,終於在秭歸遇上了東征伐吳的先主劉備。劉備見到廖化後非常高興。立刻任命廖化為宜都太守。
   
   以上的記載見陳壽的《三國誌·廖化傳》。雖然非常的簡略,但我們還是能夠從中得出一個這樣的印象:首先,廖化是一個文職官員出身,主簿這個職務,是專門負責文書簿籍、掌管印鑒的官員,是州的屬吏,高於功曹書佐,而低於別駕。在當時人才濟濟的荊州能得到劉備、諸葛亮的賞識擔任主簿這個職位,應該說是要具備一定能力的(鼎鼎大名的“鳳雛”龐統,在剛剛投靠劉備的時候,也隻是個縣令,經諸葛亮大力推薦後,才做了從事。這個從事的職務,比主簿也就高一級。);廖化的投降,應該是迫不得已,從史書上看,似乎與自己母親的安危有關;另外,所做的千裏走單騎的精彩故事,比關羽的難度更大:關羽是得到了曹操的關照,一路順風順水、大搖大擺回到劉備的身邊,而廖化則是“晝夜西行”,還帶著自己的母親,風險可想而知。關羽的千裏走單騎被後人稱之為“忠、義”,廖化的千裏走單騎則是 “忠、義、孝”,有過之而無不及,境界超過了關羽,那個一聽說母親被抓就馬上被主而去並且快快樂樂的在曹魏做上高官的徐庶,和廖化比起來更是連提鞋都不配。這裏還有一個細節容易所疏忽:關羽兵敗的時間是公元219年,而劉備伐吳到達秭歸則是在公元221年底至公元222年初,在這長達兩年多的時間裏,廖化臥薪嚐膽,矢誌不渝,其忠義之心實在是難能可貴。難怪劉備見到廖化喜出望外,給了廖化個宜都太守做。
   至於廖化在蜀漢政權建立後的表現,因為散見於陳壽的《三國誌》中,我們不妨按照時間順序來逐步進行了解。
   
   公元221年廖化回到劉備身邊以後,正值劉備東征,劉備從巫峽、建平至夷陵界“立數十屯”,同時任命將軍馮習為大都督,張南為前部先鋒,輔匡、趙融、廖化、傅彤等各為別督,並先遣吳班率領數千人於平地立營,向以陸遜為首的東吳軍隊挑戰,結果被陸遜火燒聯營,打敗蜀軍。在這場戰爭中,雖然不見廖化表現的記載,從劉備任命廖化別督這一武官職務來看,廖化在軍事方麵應該是具有一定的潛質和能力的(見《三國誌·陸遜傳》)。
   
   公元223年,諸葛亮開建府署任命蔣琬為東曹掾。舉薦茂才的時候,蔣琬一再謙讓,並向諸葛亮推薦劉邕、陰化、龐延、廖化等人(見《三國誌·蔣琬傳》)。這時候廖化的職務是參軍(見《三國誌·廖化傳》),同諸葛亮的心腹愛將馬謖等同。參軍這個職務相當於現在的參謀,屬於幕僚性質,參與軍事行動的組織和策劃。從這兩段記載看,諸葛亮對廖化還是比較重視的,在當時的朝野上下對廖化的評價也是不錯的。
   
   《三國誌·廖化傳》中說廖化“後為督廣武,稍遷至右車騎將軍,假節,領並州刺史,封中鄉侯”,雖然因為交代沒有具體的時間。但我們也可以從其它的史料中尋找到一些線索。
   據《三國誌·郭淮傳》記載:公元249年,魏將郭淮率兵攻打駐紮在成重山的廖化,結果大敗薑維、廖化的部隊。此時的廖化官居陰平太守。但在這之前,廖化還是打了個勝仗的。魏將王贇、遊奕就被廖化殺的大敗。從這裏也可以看出廖化還是具備一定的軍事指揮和作戰才能的。
   
   據《三國誌·後主傳》記載:公元263年,魏征西將軍鄧艾、鎮西將軍鍾會等分兵進攻蜀國,當時蜀漢的主力部隊及大部分將領都遠在遝中,後主劉禪派張翼、廖化等抵禦。結果防禦失敗,蜀國同年滅亡。這時候的廖化已經是右車騎將軍,並州刺史,封中鄉侯之類的職務也應該在這段時間。從廖化的官職升遷和史料記載的事件看,廖化在蜀漢後期也是得到後主劉禪的賞識的,官職比諸葛亮時代還要高。公元264年,蜀國亡國後,廖化在被遷往洛陽的途中病故。
   
   以上就是史料中對廖化的記載。從中我們看不出廖化有什麽能力不足之處。陳壽的《三國誌·廖化傳》對廖化的評價是:果斷剛烈。廖化,稱得上是一位儒將,也是蜀漢政權從崛起、興盛到最後滅亡的見證人。他有一定的能力。既有地方管理經驗,又有率兵抗敵武將生涯,加上能得到蜀漢兩代帝王及諸葛亮的重用,也算得上是個人才。
   
  在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中,廖化的形象比史料記載的要豐滿一些。廖化在第二十七回一出場,就幫了關羽一個大忙:殺了同伴杜遠,救了劉備的二位夫人。後來又在劉備入川前夕率軍投靠。關羽進攻曹操、威鎮華夏之時,廖化隨之衝鋒陷陣;關羽被圍,廖化又是自告奮勇前往上庸求救;劉封、孟達拒不派兵,廖化當即“遂上馬大罵出城,望成都而去”,忠肝義膽,躍然紙上;後主登位以後,廖化一直隨諸葛亮出現在北伐的第一線,真可謂是身經百戰、出生入死,還差一點殺掉了司馬懿;諸葛亮去世後,廖化又同薑唯一起為完成諸葛亮的遺願而繼續征戰在疆場上;蜀漢滅亡後,“。廖化、董厥皆托病不起,後皆憂死”。羅貫中特別在此處加上了“憂死”二字,足見對廖化的讚賞。從小說中我們也找不到作者貶低廖化的描述。
   
   
   從史料、小說看,似乎都找不到廖化能力不夠的地方。那麽,問題出在哪裏呢?“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說法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之前我們在史料介紹時說到:廖化後來被後主先後任命為右車騎將軍,假節,領並州刺史、封中鄉侯的高位。因此,有評論認為:廖化如此深受重用,必定是功勳卓著。但問題偏偏出在這裏。因為忽略了一點:此時的廖化卻已是年事已高、風燭殘年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又恰恰與此有關。
   
   《三國誌·宗預傳》中提到:諸葛瞻剛剛掌管朝中大事的時候,廖化曾經想和宗預一起到諸葛瞻家去拜訪,宗預說:“你我都是七十多歲的人了,還湊這個熱鬧幹什麽?”這個時間根據《三國誌·諸葛瞻傳》記載,大概在公元261年左右。也就是說在公元249年的那場戰鬥中,廖化都差不多六十歲左右,已經是高齡了。之後所授予的右車騎將軍,假節,領並州刺史、封中鄉侯等職務有敬老之嫌。並不能說明其在對抗曹魏的戰爭中因為有多大的功勳而得到提拔。可能也就是《三國誌·諸葛瞻傳》的這段記載,被後人利用,從而創造出“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句成語。但意思已經完全變了。
   
   從史料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問題:原來曆史上的廖化作先鋒和後世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在蜀國亡國的前夕,就因為後主劉禪把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派上戰場,能說明在蜀國沒有什麽人材嗎?看來這個成語有點不妥。從廖化的年齡看,這還有點老驥伏櫪的味道,和春秋戰國時期的老將廉頗有相似的地方,是值得稱讚的一件事情,“廖化作先鋒”和“蜀中無大將“沒有什麽必然的聯係。至於後世者常常以此來指責諸葛亮,看來是有點搞錯方向了:如果說是因為廖化無能的話,從史料看,廖化還是有一定能力的,隻不過沒有薑維、夏侯霸那麽出名;如果說是指廖化七十多歲還要被指派上陣殺敵,那和諸葛亮也沒什麽關係,這是劉禪的決定,這時候的諸葛亮已經死了29年了,而且這時候的廖化隻是年老,卻並非無能;如果說這是由於諸葛亮對蜀漢人才的培養不夠,造成後來老廖化作先鋒的話,更是有點牽強,又不是諸葛亮死後蜀漢就滅亡了,中間還隔著蔣琬、費禕等幾代領導集體,單純把責任都推到諸葛亮身上,有欠公允。以筆者看,象廖化這樣的忠勇仁孝之士,又有領兵作戰的經驗,就算到了七十歲劉禪還會用他去作先鋒,也沒有什麽好奇怪的,也沒準還是這個忠臣孝子自己自告奮勇、主動請戰的呢。“廖化作先鋒”隻是個案,不用聯想的太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