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德意誌永遠的神話--菲特烈大帝

(2007-10-09 17:59:45) 下一個





德意誌永遠的神話--菲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





菲特烈大帝也就是普魯士王國的第三位國王菲特烈二世,國內也譯為腓特烈二世。其可能是德意誌曆史上最傑出的領導人之一,對現代的德國人來說更是一個輝煌的神話。

[ ]



少年時代



菲特烈-威廉一世(Friedrich Wilhelm I)在1812年得到了他的第三個兒子也就是日後的菲特烈二世。菲特烈-威廉的前兩個兒子都因為疾病而早早夭折,所以這個兒子就是他唯一的繼承人,對他而言無疑是上帝的恩賜。就本質而言,菲特烈-威廉是一個極為爆裂的軍人,但是他卻也能認識到教育對自己兒子的重要性,不過另一方麵他卻很嚴格限定了菲特烈二世的教育範圍,隻要求教授給他關於軍事和政治方麵的知識。按菲特烈自己日後的話來說簡直是“斯巴達式教育”。



菲特烈-威廉給宮廷教師定下了這樣規矩,“我不希望菲特烈腦子裏充斥無用的玩意。隻許教他現代的德意誌曆史,政治經濟學,軍事策略,數學,德語和法語。他不需要學習任何16世紀以前的曆史,之後的也僅僅是德意誌的日耳曼曆史。不準教他拉丁語,絕對不需要!”



然而年幼的菲特烈卻遠遠不滿足他嚴厲父親定給他的課程。剛剛8歲的菲特烈就向自己的老師提出要學拉丁語,教師起初很猶豫,但是在菲特烈的死纏爛打下,終於使妥協開始偷偷教他拉丁語,並同時也開始傳授那些菲特烈-威廉禁止的知識,比如文學和音樂。之後,這個秘密被老菲特烈-威廉在無意中發現,一氣之下一邊對著教師大罵“你在教我兒子什麽鳥語!”一邊揮舞著拐杖追打教師。但是,菲特烈始終沒有放棄學習這些知識,他自己偷偷購買文學和哲學書籍,並悄悄學起了音樂,嚐試吹湊長笛。





菲特烈-威廉一世(Friedrich Wilhelm I) 1713-1740



而菲特烈的母親,王後索菲亞-多羅西亞(Sophia Dorothea)也就是此時英國漢諾維王朝國王的女兒,則在一邊和自己的丈夫唱反調,鼓勵自己的兒子去學習自己愛好的知識,每當菲特烈-威廉對菲特烈發火要懲罰他的時候,菲特烈就會逃到母親那裏“避難”。之後,他更是通過母親得到了大量“啟蒙運動”的哲學書籍,閱讀了大量伏爾泰的著作,不但自己陶醉於此還把自己的姐姐威廉敏娜來入此道,常常一起朗誦探討法國文學。此時的菲特烈和他父親矛盾日益加深,他討厭一切他父親喜歡的東西而喜歡一切他父親所討厭的東西,隻有一樣除外,那就是對軍事策略的興趣。當他隻有10歲的時候,就開始對亞曆山大大帝和凱撒等等名將事跡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 ]



http://www.no119.com/non-cgi/usr/21/21_1194_2.gif

十一歲時的菲特烈



到了菲特烈18歲那一年,他的老父親命令他迎娶布恩斯韋克的公主伊麗莎白(Elizabeth of Brunswick-Bevern)為妻,當然這是一門政治上的聯姻行為,然而這招致當時滿腦子法國啟蒙主義和自由思想菲特烈的強烈反對。此時他實際上已有了意中人,就是他遠在英格蘭的表妹,過去他們曾見過幾次麵日後又是彼此傳書,也算得是情投意合。最後,菲特烈則是上演一幕“王位誠可貴,愛情將更高”的逃往故事,他決定悄悄溜出柏林潛逃出普魯士到英國和自己的表妹有情人終成眷屬。菲特烈如此計劃,也真的將其付諸實施。但是在即將越出邊境的時候遭到了近衛軍的逮捕,被押解回了柏林。這一回,老國王怒不可遏,連菲特烈母親也幫不了他了。協助菲特烈出逃的好友幾乎全部被菲特烈-威廉處決,而菲特烈本人則被投入大牢成了階下囚,被關押了整整18個月。不過畢竟是親生兒子,老國王最後也實在於心不忍繼續,而菲特烈也向父親道歉,雙方妥協和解。菲特烈答應娶伊麗莎白為妻,而老國王也表示不再幹涉他自己的愛好。1833年,菲特烈正式迎娶了伊麗莎白為妻。不過,菲特烈始終沒有碰過這個王後,在他登基後幾乎都是把她留在柏林,自己一個待在無憂宮(Sans Souci),並告誡其“沒有事,少來打攪。”不過,菲特烈倒也沒有另外去尋花惹草,之後沒有和任何女人發生過關係。以至於他的姐姐威廉敏娜每次到無憂宮,都說“這裏簡直就是修道院,而你自己就是修道院院長。”而菲特烈則每次都是一笑了之。



1833年後的菲特烈在父親的安排下開始接觸國政,他往往作為父親的欽差大臣在國內四處視察。1835年他又被派往瑞因斯堡(Rheinsberg)擔任地方長官。其間寫了一部政論書籍《反馬吉維利亞主義》(Anti-Machiavel),書中首次提出了所謂關於“公仆”概念,並指出所謂國王不應該以玩弄權術為目標而是應該以“國家第一公仆”為準則。此書次年以法文在荷蘭出版到了伏爾泰的好評。之後,菲特烈和伏爾泰之間也就開始密切的書信往來。另外在這段時間,菲特烈的長笛演奏水平也是突飛猛進獲得了不少音樂家的指點,也常常在自己的官邸舉辦音樂會。



當菲特烈28歲的時候,老菲特烈-威廉終於因為心髒病突發去世。臨死的時候,菲特烈-威廉先是說“我赤裸裸來到這個世界上也該這樣離去。”但隨即又掙紮地坐起來說,“不,我至少要穿著我的軍服去死。”隨後菲特烈匆匆趕回了柏林繼位國王,號菲特烈二世。菲特烈-威廉去世時留給了菲特烈二世一支8萬人的精銳常備軍,這和當時奧地利的軍隊數量相當,然而後者卻比普魯士大上十倍。上台後,菲特烈馬上就顯示出了他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充沛的精力。他麵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所謂的奧地利王位繼承問題。



http://www.abcgallery.com/P/pesne/pesne6.JPG

[ ]

繼位時的菲特烈



原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爾斯六世(Charles VII)於1840年駕崩,但是他沒有男性繼承人,於是他的女兒特裏莎繼位為皇帝。這個時候菲特烈聯合法國以女性沒有繼承權為借口發兵奧地利。然而菲特烈真正的打算是乘機吞並富饒的西裏西亞省區(Silesia),這裏是日耳曼最富饒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重要的棉紡區,對於維持普魯士高額的軍費有著格外重要的意義。隨即普魯士軍隊馬上越過邊境開始侵攻奧地利,由菲特烈率領的3萬大軍突然攻入西裏西亞,由此展開了第一次西裏西亞戰爭。此時奧地利國內政局還是亂作一團,匈牙利的貴族會議也乘機向特裏莎提出自治要求,年輕的女皇一時間內憂外困,軍隊倉促應戰其結果也可想而知,被菲特烈的精銳部隊輕鬆擊敗。到了1741年1月3日,普軍攻占西裏西亞首府布雷斯特。1741年1月底,整個西裏西亞除格洛高、布裏格和尼斯三個堅強的要塞外,其餘均被普軍占領。奧軍被迫退守南麵的摩拉維亞,而普軍則沿摩拉維亞邊境駐防和奧軍對峙。





莫爾維茨會戰圖



戰爭期間,莫爾維茨會戰成為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1741年4月10日,菲特立二世率2萬2千人,兵分5路進至西裏西亞南部的莫爾維茨村,與奧軍司令奈伯格將軍率領的1.9萬奧軍遭遇。普軍部隊幾乎全部是訓練有素的老兵,而奧軍其中多是剛剛緊急征召的新兵。但普軍雖更早地偵查到了奧軍,但由於對於地理不熟悉未能立即發動進攻。而奧軍卻未等普軍隊列全部展開,率先發起騎兵衝鋒。奧軍左翼騎兵4千名在大雪的掩護下,突然出現衝到了普軍麵前,並將普軍隊形衝散。而菲特烈則用猛烈的炮火將其擊退,而後,奧軍步兵實施進攻,也被強大的普軍炮兵以密集火力擊退。不過此時年輕的菲特烈初上戰場,似乎也顯得有些緊張和不滿,雖然普軍已經開始占有優勢,但菲特烈還是被激烈殘酷的戰場嚇得不輕,以至於他對申莫林垣將軍說到“戰火讓我感到頭暈目眩,我將指揮權交給你,我現在需要休息一下。”最後,普軍步兵在帥指揮下發起反攻,迫使奧軍潰退,最終取得勝利。這一戰。普軍傷亡4800人,奧軍傷亡4500人。1741年6月與法國秘密結盟,別的日耳曼邦國巴伐利亞、薩克森以及西班牙等相繼投入對奧地利的戰爭。到了1741年底,歐洲絕大多數國家被卷入戰爭。到了1842年初,特裏莎終於獲得了匈牙利貴族的支持,雙方達成了妥協。同時她又和英國的喬治二世結為同盟,英國從1839年起就已經和西班牙處於戰爭狀態了。此時的特裏莎隨即開始了反攻,年初奧軍大勝巴伐利亞軍並開始圍攻布拉格。7月,特裏莎和菲特烈簽訂《柏林條約》將西裏西亞割讓給了普魯士,而菲特烈則推出了戰爭。而法軍不久後又在地特爾根(Dettingen)被英軍擊敗,也宣布休戰。至此,第一次西裏西亞戰爭結束。在所有的交戰國中,菲特烈成為了最大的贏家,普魯士獲得了富饒的西裏西亞。



但是和平並沒有維持很長時間,到了1744年,奧地利在特裏莎的經營下開始恢複了元氣,又和薩克森結盟,大有中興之勢,這讓菲特烈感到很不安,因為他覺得奧地利的重新複興讓他剛剛獲得的西裏西亞地位很不穩固。所以他再次決定發動戰爭,第二次西裏西亞戰爭,1844年他的軍隊侵入了波西米亞之後很快就擊敗了奧地利軍隊,9月普軍攻占布拉格。之後,奧軍在10月發動了猛烈反擊,菲特烈被迫退回了西裏西亞放棄了布拉格。1745年初,奧軍又在西部先後擊敗了巴伐利亞和法國軍隊。5月,奧軍開始了重新奪回西裏西亞的攻略。菲特烈將6萬人隱蔽部署在西裏西亞的霍亨弗裏德貝格附近,伺機偷襲向該方向行軍的奧、薩聯軍。6月4日早上4時,普軍突然先後對奧薩聯軍發起奇襲,分別將其擊潰。8時許,交戰就已經結束。聯軍傷亡1.4萬人,而普軍傷亡人數的隻是次數的三分之一。9月30日,奧薩聯軍在西裏西亞西部的索爾以兩倍於普軍的龐大兵力向普軍發動進攻,但還是遭到菲特烈的側翼打擊,被普軍擊敗,損失約8000人。12月25日,普魯士同奧地利以及薩克森簽訂《德累斯頓和約》。按照和約,奧地利將幾乎整個西裏西亞割讓給普魯士,但菲特烈將在日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選舉中投瑪利亞?特裏莎的丈夫弗朗茨?斯特凡大公為皇帝。第二次西裏西亞戰爭至此結束。在凱旋柏林的時候,普魯士的市民們在歡迎菲特烈的時候首先喊出了“大帝萬歲”的口號,此後菲特烈二世也就獲得了“菲特烈大帝”的稱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