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漢字的起源、發展和演變

(2007-10-09 17:38:11) 下一個
漢字的起源
關於漢字的起源,自古以來流傳多種說法。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一為結繩說。《北史•魏本紀》中說,北朝魏的先世“射獵為業,淳樸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木結繩而已”。記錄了原始社會部落或中國一些少數民族,在文字出現之前,以結繩記事的方法,把戰爭、獵獲、會盟、選舉、慶典、聯姻、生育、疾病和災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記錄下來。在《周易•係辭下》中有“上古結繩而治,後世對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

二是八卦說:孔安國《尚書》序(屬偽作,但年代甚古)裏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緯•幹•鑿度》認為:乾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離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風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卦,山字的古文;兌卦,澤字的古文。

三是倉頡造字說:此說在戰國時即已流行。《呂氏春秋•君守》裏有“倉頡作書,後稷作稼。”《荀子》《韓非子》也有記載。到了秦漢時代,這種傳說更加盛行。《淮南子•修務訓》高誘注說:倉頡“生而見鳥跡,知著書”。許慎《說文解字•序》有“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
倉頡,傳說他是黃帝的史官,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聯盟的首領,由於社會進入較大規模的部落聯盟階段,聯盟之間外交事務日益頻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供聯盟共享的交際符號,於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倉頡的手上。宋淳化年間,有一部著名的書法集子叫《淳化閣貼》,其卷五載有古篆書二十八字,傳說是倉頡所寫。

四是圖畫說:現代學者認為,漢字真正起源於原始圖畫。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劃的圖形,很可能與文字有淵源關係。出土於陝西華縣泉護村遺址、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盆上有四個鳥形圖案,與古漢字中的“鳥”(上行)和“隹”(下行)對照,十分相似。《說文》說,“隹”是短尾鳥的總名。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銅器上的魚形圖案,形態逼真,栩栩如生。拿它們與古漢字中的一些“魚”比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確信漢字是從原始圖畫演變出的。

五是河圖洛書說
《易•係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河圖•玉版》:“倉頡為帝,南巡狩,發陽虛之山,臨於元扈洛汭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圖”“書”出自河洛,其事何其神秘!神秘主義正是此說的一大特點。虛而言之,可以理解為圖畫與書錄,實而言之,可以理解為《易經》與《尚書》。《辭海》“河圖洛書”條下說:傳說伏羲氏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洛書”。伏羲根據這種“圖”“書”畫成八卦,就是後來《周易》的來源。一說禹治洪水時,上帝賜給他以《洪範九疇》(《尚書•洪範》),劉歆認為《洪範》即洛書。
漢字的發展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古漢字的一種字體,特指商末用龜甲、獸骨進行占卜所記的文字。殷人遇大事小事,如祭祀、征伐、漁獵、出入、年成、風雨陰晴、疾病禍福等,都要用龜甲獸骨占卜吉凶。占卜的方法是首先打磨烏龜殼(主要是龜的腹甲版)或者其它獸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然後鑿鑽其反麵,再加火烤,使正麵顯示裂紋。他們在卜兆旁邊刻上文辭來記錄向神鬼詢問的內容、神鬼的啟示以及後來事情發展的結果,於是就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甲骨文辭,或者叫做殷墟卜辭。其實,另有一些特殊刻辭並非用於占卜,而是主要用於登記龜甲獸骨的來源、數量、整治的過程,以及有關人員的名字等,內容往往十分重要。

王懿榮是鑒定出商代龜甲獸骨文字的第一人。在1899年,王懿榮在八國聯軍侵入北京的時候殉職了,他所收藏的甲骨歸於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劉鶚(字鐵雲),他把所收藏的甲骨片編為《鐵雲藏龜》一書,此書即是第一本甲骨文著錄書。

甲骨文單字約有4,000,已識1,500左右,未識的多屬專名、僻字。甲骨文象形性很強,但已“六書”齊備。前後期字形有比較明顯的曆時變化,各期之間,各期之中,部分字有多種寫法,缺乏統一、固定的樣式。因以銳器刻就,所以筆畫多呈線形,相當均勻。


二、金文
金文是古漢字的一種字體,又稱吉金文字、鍾鼎文字、鍾鼎彝器款識等,主要是指商周時代刻鑄在青銅器上的銘文。中國大約從夏代開始進入青銅時代,晚商達到鼎盛階段。當時的青銅器上常鑄有作器者的族名、私名和所要祭祀的祖先名,字形比較原始,字數由少到多,能很清楚地反映出漢字發展演變的脈絡。商末周初一段時間,青銅器冶煉、鑄造技術又有了長足的進步,殷周王朝用大量的青銅賞賜貴族、大臣。這些人鑄造青銅器時,往往要刻鑄銘文來記述時王的恩賜,頌揚祖先的功烈,企望長久地留傳給子孫後代。

裘錫圭先生在《文字學概要》中說:著有族名金文的銅器,時代往往比早期甲骨文晚,甚至在西周早期的銅器上都還時常能看到這種金文。但是它們的字形卻比早期甲骨文更象形。這種現象應該是古人對待族名的保守態度造成的。

1985年容庚《金文編》修訂第4版采用銘文3,902件,收正文(可識的字)2,420字,附錄(還不能確定的字)1,352字,共計3,772字。這是今日可見金文的總數,雖不一定準確,也相差不遠。同甲骨文相似,金文也是以象形字為基礎,象形性很強,六書齊備。因係範鑄成字,所以筆畫大多肥胖,但不如甲骨文那樣均勻。這些是金文字形方麵較為突出的特點。


三、戰國文字
戰國文字處於從商周時代的甲骨文、金文向秦漢時代的篆文、隸書過渡的重要階段,內容比較豐富。依據記錄文字的材料,分石鼓文、盟書文字、簡帛文字、璽印文字和貨幣文字,下麵逐一介紹。

石鼓文:《石鼓文》是唐代初年在天興縣(今陝西省寶雞市)境內發現的,共約700餘字,分刻於十麵石頭之上。石頭直徑三尺有餘,形似大鼓,於是人們就叫它石鼓。石鼓上的文字均為四言詩,一共十首,主要記述了秦國國君整治道路、遊觀漁獵的盛況;因其講到打獵的內容特別多,所以後人也稱它為“獵碣”。“碣”的意思是圓頂的碑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鼓上的文字多已磨滅,僅存272字。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長篇石刻文字《石鼓文》在漢字史、書法史等方麵同樣占有很高的地位。作為秦始皇“同書文字”之前的秦係文字,《石鼓文》是大篆書體的典型代表,可稱之為“篆書之祖”。

盟書文字:1965年出土於山西侯馬晉城遺址的戰國初葉的盟書文字,不僅是中國早期盟書類文獻的典型代表,更是早期毛筆字文獻的典型代表。“盟書”,也叫“載書”,是記載盟誓約信的專門文書;一般一式多份,一份收藏在盟府,一份埋藏在地下,另一些則分由與盟者保管。侯馬盟書大多是用毛筆書寫於圭狀的玉石片上,其字體雖跟當時的銅器銘文近似,但較少雕琢之氣,要顯得自然得多。

簡帛文字:簡指簡策,帛指帛書,是按材料稱呼的。出土的文物資料證明,從戰國到魏晉時期,人們主要是用狹長的竹片或木片來寫字的。竹片叫簡,木片叫劄或牘,統稱為簡牘。若幹簡編綴起來叫策(通“冊”),連稱“簡策”。漢武帝末年,魯共王為擴建宮室,拆毀了孔子的舊居,在牆壁中發現了大量的戰國竹簡,這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發現的一批竹簡。晉武帝時汲郡有人盜掘戰國時代魏襄王墓,從墓中掘出帶字的竹簡好幾十車,是中國曆史上竹簡的又一次大批發現。由於竹簡上的戰國文字是用古隸寫成的,起筆較尖,末筆較重,形似蝌蚪,因而人們叫它“蝌蚪字”。

璽印文字:根據文獻記載及出土實物,璽印大約出現於春秋中葉,到戰國時代已很通行,這與當時戰事頻仍、貿易發達的局麵相應。研究璽印文字,有助深入探討漢字的特性及應用狀況。而要在有限的方框中合理地布置若幹方塊漢字,沒有專門的技術和高深的美學修養,顯然是不行的。

貨幣文字:在商品交易媒介上所使用的文字,如布幣、刀幣、圜錢等


四、篆書
大篆和小篆統稱篆書,主要流行於漢代之前。大篆是比較寬泛的稱呼,一般指《說文》籀文和石鼓文等先秦的文字。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采納丞相李斯的意見,積極推行統一全國文字的政策,將秦國固有的籀文形體簡省刪改,形成了一種新的正式字體,稱為小篆。李斯是曆史上篆書的第一大家,秦王朝統一文字政策的主要策劃人和推行者。

篆書的特點在於字體結構整齊,無論筆畫多少,都是一筆一筆地拉長來寫,筆畫的疏、密、長、短都要求配合得很好。漢字發展到了小篆階段,從筆畫到結構,前所未有地表現為定型化,對漢字規範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小篆在實際應用中並不多見,存世的有許慎《說文解字》及一些刻石。篆書字體莊重威嚴,因此在楷書一般化以後,仍舊作為印璽字體、匾額文字。

秦代的刻石,主要有《嶧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芝罘刻石》《碣石門刻石》《會稽刻石》等,它們都是根據秦朝丞相李斯篆書刻寫的。


五、隸書
晉朝衛恒在《四體書勢》中說:“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曰隸書。隸書者,篆之捷也。”這些是說,和小篆相比,隸書是一種比較便捷易寫的書體,由於政務繁雜、需要書寫大量文件,因而就采用隸書書體,由普通小官吏協助書寫。

秦代的隸書和小篆相當接近,因為它通行於秦代,所以被稱為“秦隸”。秦隸經過演變,逐漸脫離篆意,同時進一步喪失漢字的象形意味,於是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特點:字形扁平,字的構架多有方折棱角,筆畫有粗有細,形成波勢和挑法,所謂“一波三折,蠶頭燕尾”,使漢字形體出現了質的變化。隸書以下的近代文字,象形性減弱了,符號性加強了,成為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嶺。一般說的“一波三折,蠶頭燕尾”式的隸書,主要指通行於西漢中葉到晉初一段時間裏的“漢隸”。由於漢隸講究波磔,特別是撇筆和捺筆,像“八”字一樣呈左右分開的形狀,所以又稱“八分”。

根據最新考古發掘出土的資料來看,秦隸之前已古隸存在。看秦代墓葬遺址出土的竹簡上的文字及釋文,字體已有較多的隸意,有波磔,有挑法,書寫比其後出現的小篆還要草率快捷得多。隸書之所以比篆書簡捷易寫,關鍵就在於“隸變”。所謂“隸變”,是指篆文經隸書的轉寫而使它的形體發生變化。


六、草書
廣義的說,草書就是比較草率的字體。古文字有古文字的草率寫法,今文字有今文字的草率寫汪。狹義的說,草書是一種書體,特征是筆畫連帶、結體簡約。

梁開帝蕭衍《草書狀》認為,今草的產生是由於:“諸侯爭長,簡檄相傳,望烽走驛,以篆隸之難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書,蓋今草書是也。”說明了草書是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曆史上第一次提到草書之名的是《說文解字•敘》,敘中明確指出“漢興有草書”。
字形特點:草書自身也有一個發燕尾服演變的過程,大致說來,從漢到唐,先後出現了章草、今草和狂草等主要形式。“章草”具有嚴格的條理法則,所以人們把漢代隸書筆法的草書稱為“章草”,把後來帶楷書筆法的草書稱為“今草”。通常所說的草書就是指“今草”。

東漢末年,出現了一位著名的草書書法家張芝,字伯英,他的書法精妙絕倫,人稱“草聖”。唐人張懷瓘《書斷》則把張芝的章草、今草列為神品。到了唐朝,又出現了一位著名的草書書法這張旭,字伯高,首創“狂草”,人稱“草仙”。狂草是今草進一步藝術化了的表現方式,常常一筆數字,連綿不絕,恣肆放縱,形狀十分奇麗。


七、楷書
楷書可作為習字的法式楷模,所以叫楷書。楷書是在漢隸基礎上省改波磔、增加鉤挑而成的一種書體也叫“正書”“真書”。楷書由漢隸蛻變而來,所以曆史上還稱它為“今隸”。至三國魏鍾繇和晉王羲之,進一步規範體勢,使楷書成為一種完全獨立的書體。

和隸書比較起來,楷書的線條更平直,而字形定型化則得到進一步加強。具體說來,漢隸的筆勢大多是扁方開頭向外攤開,而楷書筆勢則大我是長方形狀,向內集中。漢隸的用筆大多帶有波磔,粗細變化很大,而楷書用筆要麽比較平穩,要麽出現硬折,粗細變化相對少。楷書具有嚴格法則、十分規範的文字形式,如講究“永字八法”等。

楷書史上出現了各種各樣楷書書體,如魏體、歐體、褚體、顏體、柳體、瘦金體、趙體等等。所謂“魏體”,是指北朝元魏時石刻、摩崖、造像石上的書體,又稱“北碑體”或“魏碑體”。魏體體態多變,而以方正凝重為主,是隸楷變法時期的一種重要書體。“歐體”是唐代歐陽詢所創的楷書書體。“褚體”是唐代褚遂良所創的楷書書體。“顏體”是唐代顏真卿所創的楷書書體。“柳體”是唐代柳公權所創的楷書書體。“瘦金體”是宋徽宗趙佶在唐人薛稷楷書書體基礎上所創的楷書書體。“趙體”是元代趙孟芾所創的楷書書體。在眾多的楷書書體中,“顏體”的雄健莊重,“瘦金體”的遒勁華麗尤其值得關注。


八、行書
行書是介於草書和楷書之單間的一種書體,也是日常最常用的一種書體,因此又可以說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唐人張懷瓘說:“不真不草,是曰行書”。事實上,行書正是為了補救草書難以辨認和楷書書寫太慢而產生的。東漢末年,草書和楷書盛行,行書一方麵接受草書的影響,但又糾正草書的漫無標準;一方麵接受楷書的影響,同時又避免楷書的書寫費力。行書介於草書和楷書之間,發揮兩方麵的優點。

行書是草書和楷書之間的一種書體,若草書萬分多的,也可叫作“草行”或“行草”;楷書成分多的,也可以叫作“行楷”或“真行”。清人劉熙載《藝概》說:“行書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縱於真,草行近草而斂於草。”

曆代的行書名家很多,而首推晉代的王羲之。王羲之,字逸少。因做過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所以又稱王右軍、王會稽。他年少時精心學習衛夫人的書體,後來學張芝的草書,學釧繇的楷書,博采眾長,精研體勢,一變漢魏質樸書風,創出妍美流暢的書體,並且達到了神妙的境界,古今無雙。王羲之的書跡傳世很多,最著名的自然要屬被書家列為行書極品的《蘭亭序》。唐代的一些大書法家不僅楷書寫得好,而且行書也負有盛名,如歐陽詢、虞世南、顏真卿、褚遂良、薛稷等。到了宋代,更有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等名家輩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