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錢學森的家族背景

(2007-10-09 17:38:11) 下一個
1911年12月11日(農曆辛亥年十月廿一),錢學森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是獨生子。父親錢均夫(1880——1969)名家治,後以字行,祖籍杭州。



錢家是一個頗有社會聲望的家族。據考證他們是吳越國王錢繆(852——932)的後嗣。宋代以來,特別是明清時代,錢氏家族曾出過眾多的政治家,文學家和著名學者。



據了解,北宋時有錢易,17歲取進士,時人稱他“有李白才”。宋代有進士錢昆,官至秘書監,善草隸,能詩賦,有文集。明代翰林修撰錢福,弘治中試禮部廷對皆第一。明代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錢士開,萬曆殿試第一。明末清初詩人錢謙益,萬曆進士,授編修,曾講學於東林,有《牧齋集》等傳世。乾隆進士錢大昕,於音韻訓詁犬多創見,長於校勘考訂,有《廿二史考異》。康熙四十二年一甲進士錢名世,官翰林院侍講。清代著名學人還有藏書家錢曾、書法家錢坫、詩人錢魯斯等。



據介紹,錢均夫是錢繆的第三十二世孫。當代亦有眾多政治家和學者出自這個家族,諸如錢其琛、錢正英、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錢複、錢穆等,人們都驚異於錢氏家族的才華,原來他們的祖先是當年吳越國武肅王錢繆。錢繆的後裔不僅人才輩出,而且遍布世界五大洲。據統計,當代國內外僅科學院院士以上的錢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於世界五十多個國家。



據《十國春秋》記載,武肅王錢繆統一了吳越兩浙以後,保境安民,重視農桑,興修水利,捍築海塘,開拓海遠,發展貿易,其功績卓著。當年趙匡胤南征北戰,建立北宋時,以武力消滅了八個國家,因為吳越富庶強盛未被消滅。麵對趙匡胤的強大兵力,吳越國國王錢繆的孫子錢弘,為了保護生產,保護老百姓的生命財產,作出了痛苦而明智的扶擇——取消吳越王位,尊趙氏為帝,由此統一了中國。由北宋編寫的《白家姓》第一句就是“趙錢孫李”,由於趙氏為帝,所以將“趙”姓排在第一位;將“錢”姓排為第二,都是因為當年的老百姓擁戴錢氏國王為和平統一中國所做的扶擇。



錢氏後裔為何經久不衰?據史書記載,錢繆臨終前曾向其子孫留有十條遺囑,這個遺囑世代相傳,激勵著錢氏後人,其內容如下:



1.要爾等心存忠孝,愛兵恤民。2.凡中國之君,雖易異姓,宜善事之。3.要度德量力,而識時務,如遇真君主,宜速歸附,聖人雲順天者存。又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免動幹戈……7.多設養濟院,收養無業四民。添設育嬰堂,稽察乳媼,勿致陽奉陰違,淩虐幼孩。吳越境內綢綿,皆餘教廣種桑麻。鬥米十人,亦餘教人開辟荒田,凡此一絲一粒,皆民人汗積辛勤,才得歲歲豐盈。汝等莫愛財無厭征收,毋圖安樂逸豫,恃力而作威。毋得罪於群臣百姓……9.吾家世代居衣綿之城郭,宋高祖之鬆楸,今日興隆,化國為家。子孫代莫輕棄吾祖先。10.吾立明後,在子孫紹續家風,以明禮教。



錢繆自幼熟讀《春秋》,兼習武經,17歲閱兵法,文韜武略,才智過人,著述頗豐,他除留有上述遣囑外,還著有《家訓》一書。錢氏家訓分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四個部分,分別如下:



1.個人部分: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曾子之三省忽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謹嚴,臨時不可不謙介,處事不可不決斷,存心不可不寬厚。盡前行者地步窄,向後看者眼界寬。花繁柳密處投得開,方見手段。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能改過則天地不怒,能安分則鬼神無怨。讀經傳則根深,看史鑒則議論偉,能文章則稱述多,蓄道德則福極厚。



2.家庭部分:欲造優美之家庭,須立良好之規則。內外門闖整潔,尊卑次序謹嚴,父母伯叔教敬歡愉,妯娌弟兄和睦友愛。祖宗雖遠,祭祀宜誠;子孫雖愚,詩書須讀,娶媳求淑女勿計妝態,嫁女擇婿忽慕富貴。家富提攜宗族,置義熟與公田;歲饑賑濟親朋,籌仁漿與義粟。勤儉為本,自必豐享。忠厚傳家,乃能長久。

……

錢均夫曾說,我們錢氏家族代代克勤克儉,對子孫要求極嚴,或許是受先祖《家訓》的影響吧!



據了解,錢均夫的父親在杭州經營絲綢,錢均夫是這位沒落絲商的第二子,幼年就得到了家庭良好的教育,早年就讀於當時維新的杭州求是書院(浙江大學前身),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1899年肄業。1902年留學日本,在東京弘文學院學習。1904年考入日本東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教育學、地理學和曆史,以施展其“興教救國”的抱負,1908年畢業。後來,他在日本接受了孫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認識到不進行民主革命就不可能挽救中國。



1910年,錢均夫毅然回國,在上海成立“勸學堂”,教授熱血青年,投身民主革命。1911年、1913年錢均夫兩次出任浙江省立第一中學(現杭州第四中學)校長。旋赴北京教育部任職多年。後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1956年被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任命為中央文史館員:著有《邏輯學》、《地學通論》、《外國地誌》、《西洋曆史》等。



1912年,錢均夫在上海創辦了“勸學堂”,以傳播民主革命的思想。錢學森隨父母杭州遷到上海。



錢均夫是一位非常負責的父親。在錢學森幼年的知識啟蒙裏,是父親首先向他開啟人生與智慧之窗。錢學森後來常說:“我的第一位老師是我父親。”博學多才、謙恭自守的錢均夫,營造了家庭寧靜的文化氛圍與求實精神,這對幼年錢學森的成長至關重要。



錢學森的母親章蘭娟,是杭州富商的女兒,因其父很欣賞錢均夫的才華,便把她許配給錢均夫。章蘭娟性格開朗熱情,心地善良,聰穎過人。



她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女性,她的一言一行,給了兒子以規範,注入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她的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極強,具有數學天賦。她心靈手巧,富有想象力,尤善針帶刺繡。她隨手繡出的金絲珍珠鞋,可稱之為巧奪天工的工藝品。



錢學森在回憶他的母親時說:“我的母親是個感情豐富、純樸而善良的女性,而且是個通過自己的模範行為引導孩子行善事的母親。母親每逢帶我走在北京大街上,總是向著乞討的行人解囊相助,對家中的仆人也總是仁厚相傳。”“母親的慈愛之心給了我深遠的和連綿不斷的影響”。



或許,錢學森的驚人天賦,就是來自母親的遺傳基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