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不成體統,卻可方圓。。。

“泥巴”,涵摸爬滾打,有形時剛,無形時水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婦人之見:對珍珠港的感受

(2011-05-14 20:48:08) 下一個
其實我真就沒想去珍珠港,在去夏威夷之前看了不少有關夏威夷的資料,唯獨沒看有關珍珠港的。

現在的生活基本就像鴕鳥一樣,不讓我感到HAPPY的地方我盡量地不去想也不去看,珍珠港就是這樣的地方之一。

可是嫁人有幾個不好的地方就在此了,你不想看,那位卻特感興趣,所以就隻好去了。

可是很消極的,消極到什麽程度呢?我都不知道其實去看珍珠港並不是真正的去看珍珠港本身,而是要去U。S。S。ARIZONA紀念館的。所以在圖上看到PEARLHARBOR這字樣,就告訴老公如此如此DROVE(老公向來都特信任我,他從來都不管DIRECTIONS的),我們就進了珍珠港。可是左轉右轉的也找不到有遊人的跡象,隻是一律的公寓房子,讓我想起那電影“珍珠港”,其中一個情節就有那美麗的護士扭著手絹羞澀地站在這樣一個房子前。

那裏好像也挺嚴的,路上都有士兵在那裏把著,指示著車流可以向哪裏走,開到一個看著人很多的地方,下了車來,跟著人流進了一個大房子。。。剛進去就嚇了一跳,那是人招兵的地方啊!盡管現在不是當兵的好時候(婦人之見:真打起仗了,就千萬不要當兵,是不是?),好像想當兵的人還是不少,裏邊的叫號聲此起彼伏,難見在美國有這樣人聲鼎沸的場麵。正有些忐忑,人也看出我們肯定不是什麽好兵坯子,衝我們笑:旅遊來的罷?遂遞給我們一圖,上邊標著去USSArizona Memorial的路線,很和藹地給我們解釋怎樣怎樣走,噯,雷鋒叔叔在美國的兵裏也多!

等到了ARIZONA紀念館,先是看電影,那電影很好。那天看的時候,真的有很多感觸(也感到痛心,這也是我早先不願去那裏的原因),不得不承認去那裏真的很值得。先聲明,我寫這個並不是很嚴肅,沒有去查資料,隻是憑我記憶的一些感受,若有感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這方麵的資料。

覺得珍珠港事件挺慘的,兩千多人的死本來是可以避免的,僅僅因了一個人或幾個人的錯失!本來美方是知道日方遲早要偷襲的,可是就為了防日本,反把戰艦都綁聯在一起(有些象三國那赤壁大戰的意思),飛機也是整齊的排在一起。本來雷達都SPOTTED到日本的飛機群,可惜報告給上司,上司卻認為是己方的飛機群,而失去了關鍵的反應時機。我甚至想那天若不是星期天,若不是頭天晚上大多數人PARTY很晚,。。。

反觀日本方麵,本來那個策劃珍珠港事件的總指揮是反對對美開戰的,但一旦接了任務,便很周密地計劃。。。覺得珍珠港事件很反映這兩個民族的特性,偶然的錯誤恰也體現了必然似的。

可是,這兩千多人的死,也讓我想到另外一個問題,他們死得其實挺值的,至少在大的尺度來看。若沒有珍珠港事件,恐怕美國還不會這樣痛快地對日宣戰,那麽二戰是不是就不會這樣快就結束?是不是世界上死的人就會遠不止多於這兩千多人?

所以,盡管顯得無情,那總統福蘭克林至少是私下裏有些高興這樣的契機罷?(每當這種事情發生時,可惡的政治家們總會撈到很多好處的)。

覺得世事難料,每件事都有TRADE OFF,隻是對死者的家人來講是很痛的事情,我在想,若先問我:以我父母兄丈夫等的生命去換世界的早日和平,我會麽?。。。慚愧,我不會的。

另外令我深有感受的事情是美國人的寬容(我絕不認為是虛偽,他們真的是很寬容---如在戰後幫助日本的重建,等等)。在電影裏貫穿著的不光是對美國本身死的兩千人的悲哀,而且對日本方麵死的士兵也表現了哀悼,主線是對戰爭本身的反感,而非對日本人的反感。

從ARIZONA戰艦的殘骸處訪問歸來的BOAT上最後的TAKE HOME MESSAGE是老布什的一段話,大意是我們並不恨日本人,他們也是戰爭的犧牲品,我們應該麵對未來,怎樣使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我覺得這個不要對戰爭敵對國懷恨的信息很重要、也是很應該的。說老實話,我對日本是很恨的,而我覺得這是我從小受到的潛移默化的教育有關。我覺得中國的民眾對日本的恨是不是跟我們的不願原諒或寬恕有些關係呢?

上邊說了,真的是婦人之見,別罵我呀,下邊的照片也是我瞎想的:

在ARIZONA紀念館的牆上刻滿了遇難士兵的名字,邊上的牆則鏤空與天相連,我想是不是讓那些慘死於艦中的士兵們還會呼吸到空氣?



這是我喜歡的角度,很明朗,但願安息在殘骸左近的士兵們也體會到這明朗:



USS Arizona Memoria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