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愷钜——改命造運,廣結善緣

一個人的命,從出生那天起,從東向西而去;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愷钜談如何改命造運(八)——如來佛的手掌

(2016-06-06 20:45:52) 下一個

孫愷钜 2016年6月6日

 

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要想逃出這個定數,就好比要想“跳”出如來佛的“手掌”,難於上青天。

即使你懂得四柱五行,八卦命理,知道命理上缺什麽五行,用神是什麽五行,在名字中應該補什麽五行,但不知道如何改運的功夫,做出來的名字一定還是他本命的反照!

很多人的名字,改來改去,自己改,找“大師”改,到最後還是沒有能夠逃脫冥冥之中的定數。

愷钜在本文第七章中舉過一個例子,改名之後財運大旺,結交的都是權貴富豪,但她最終還是沒有逃脫宿命。

如來佛的“掌心”,是可以“跳”得出來但不是那麽容易就可以“跳”出來的!

很多人找大師推算命運,他的目的是什麽?

當然是要找出原因,然後請大師幫他化解。

可大師也是難啊,問題找到了,命理有問題,怎麽化解呢?不能化解還算什麽大師呀?

既然八字沒有辦法改,名字總是可以改的,“改名字”,也就順理成章的成了大師們口中的“口頭禪”了。

君不見現在到處都是給人改名字的大師,為了標榜正宗,大師們的各種招牌滿天亂飛,有什麽“五格剖相法”,“全息”派,“多維”門,什麽創始人,“現代姓名學”,五歲就通天幹地支的神童,還有什麽“巧連神數”,林林總總,不一而足。牌子上寫得天花亂墜,說起來全都是周易的正宗,拿出來的東西卻往往不值一曬。

很多人被這些眼花繚亂的招牌所惑,不僅花了冤枉錢,還帶來了命運之外的災劫。

在愷钜的文章中舉過不少這方麵的例子。

在愷钜所接的案子中,很大的比例就是屬於這種情況的。

所以愷钜一再呼籲,要改名字,請君慎重之。

如來佛的“掌心”,不是那麽容易就可以“跳”出來的!

在這篇文章的前幾章裏,愷钜花了很大的篇幅,已經詳細地論述了一個人的名字和他的本命之間的關係,從而導出了一條改運之道!

這條改運之道,就是讓你能夠“跳”出如來佛“掌心”的法寶!

但這條改運之道也不是人人有緣得以通過的。

我在這裏抄錄一個小故事,也許更能說明問題。

某人在屋簷下躲雨,看見觀音菩薩正撐傘走過。這人說:“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 觀音說:“我在雨裏,你在簷下,而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立刻跳出簷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說完便走了。 第二天,這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裏求觀音。走進廟裏,才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 這人問:“你是觀音嗎?” 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 這人又問:“那你為何還拜自己?” 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從這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那個“某人”知道觀音是發了大願心要普度眾生的,所以當他有點小困難時,不想想自己該怎麽解決問題,卻因觀音菩薩普度眾生,理所當然認為菩薩“有義務”度他,但他卻沒有想到,他自己有什麽“功德”,使觀音菩薩願意度他。

俗話說,佛度有緣人。

這個緣在哪裏?就在於你自己的功德!

現在很多人遇到了困難,就來找大師了。

“請大師發發善心,幫我渡過難關”。殊不知你不付出功德,連觀音菩薩都不會度你,更何況“大師”肉眼凡胎,也有柴米之累,他自己有難事也要人度啊!

“大師”可以發善心,但凡事都有個度,超過了這個度,事情就會是另一番景象。

如果那”大師“天天發善心這麽“度”人,等他死後到了閻羅王那裏,閻羅王還不放過他呢!

閻羅王說,查某人在某年某月該遭某報應,他沒有付出任何功德,你卻仗著有點本事,讓他逃出升天了,既如此,這個報應現在就由你去代受吧!那位發善心的“大師”就這麽下了地獄了。

當你知道自己時運不濟,要想改運,就必須要有功德付出,要想跳出這冥冥之中的“定數”,也就一定要破掉這個“數”,不然的話,改了半天,還在“數”中,豈不枉然?等你醒悟過來,悔之晚矣!

請牢牢記住,善緣不是別人的施舍,而是自己的付出!

你付出的越多,你的善緣就越深。另外,這個善緣不是你認為是善,就一定是善的。據說某地因為善男信女們放生的緣故,造成了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這就是好心辦了壞事,反而結了惡緣。

所以,為做好事而做的好事,不一定就是好事,這很可能是一件壞事!

由此看來,善緣也不僅僅是付出那麽簡單的。

佛家有句話叫做“舍得”,有“舍”才能有“得”。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

愷钜為人評測名字,從來都是免費的,表麵上看,隻有“舍”而沒有“得”,其實不然,愷钜以胸中所學為人測評名字之優劣,是其“舍”,測準了,別人頌之於口,便是愷钜之所“得”。那人得愷钜為其測名是其“得”,頌愷钜之名則為其“舍”。

有“舍”有“得”,分毫不差!

佛門至理,誠不我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