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愷钜——改命造運,廣結善緣

一個人的命,從出生那天起,從東向西而去;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易話閑說(六)

(2011-08-18 18:00:45) 下一個

——兼和饒院長談談思維的層次

 

愷钜寫這篇《易話閑說》本是率性而為的隨筆,記錄自己在學習《易經》方麵的一些感想,即沒有寫作計劃,也不想把它寫得很嚴肅,海闊天空,這才符合我的性格。

最近看了幾篇科學家的文章,學習之餘,忍不住又把科學家的宏論和《易經》聯係起來了。

愷钜在此所說的科學家,並非泛泛之輩,乃是堂堂北大生命科學院的院長饒毅先生。他的二篇“挺轉”文章很拽地登在《人民日報》上。另一位則是不知其名,卻自稱生物科學家的“柯貝”先生,文章發在《南方周末》上。

柯貝先生的文章,有一很出奇的地方,一般來說,報刊上不允許匿名文章點名批評。因為這種“含沙射影”的手段,對被批評者是很不公平的。使用這種手段,也明顯得人格低下,但《南方周末》居然允許柯貝的文章出籠,可見其來頭不小。

其實中國的事情往往就是壞在這些人格低下,來頭不小的人手裏。

愷钜一向對科學家很崇敬。但這三篇出自科學家之手的文章,卻讓我看到了蠻橫,無知,如果這就是科學家的水平,我為科學感到悲哀,真的很可悲。

在《易話閑說(二)》中,愷钜曾用“盲人摸象”來比喻現代科學對世界的探索,每個盲人對大象的研究都局限在他所摸到的部分:對一個局部,盲人們都是無比的正確,而對於整體來說,盲人們全都錯了。許多明智的科學家,已經認識到了科學的這一缺陷,並在實踐之中,盡可能的在自己的研究中擴展視野,而不是局限於某個單一的科目,所謂的邊緣科學即由此產生。

饒毅也好,柯貝也罷,都堅持一個觀點:現在批評“轉基因”的都不是分子生物學的專家,都缺乏專業知識。

柯貝先生點名批評了蔣高明先生。那麽蔣高明是幹什麽的呢?

他是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著名的植物學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城市組委員。

這一下子真的讓愷钜差一點笑掉大牙!

轉基因不就是在玩玉米水稻之類的植物嗎?說蔣高明先生沒有專業知識,難道玉米水稻如今不屬於植物了?

這就好比一個摸著大象屁股的盲人,大聲嗬斥著動物學家,“你懂大象嗎?你知道大象身上有幾根毛?”

無視真相,卻執著於“大象身上有幾根毛”這類令人哭笑不得的專業知識,並將其作為可悲的攻擊具有前瞻性科學家的匕首,愷钜不得不說,這位科學家柯貝先生的精神狀態很成問題!

柯貝先生還點了另一個名字,曹明華。

這位曹明華女士,才華橫溢,文理兼通,她研究的,是國內至今還沒有開展的如何延緩人體衰老的課題。這是一個需要多方位知識的綜合性的課題。人體衰老,毫無疑問和人的生活環境緊密相連,更無法和人的食物結構分別而論,轉基因食物要端上百姓的餐桌,怎麽可以說和人體沒有關係呢?如果曹明華女士不具備這多方麵的才能和知識,怎麽可能在美國這一世界上科技最發達的國家從事著如此高深的研究?

愷钜不是分子生物學家,但愷钜知道,一輛汽車,如果要把它放到馬路上去行駛,那就不僅僅是這輛汽車的問題了,在它出門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清楚,汽車和馬路上的行人,汽車和馬路以及馬路邊的建築,汽車和馬路上其他的交通工具之間的關係,不解決這些問題,這輛汽車就很可能隻是一個肇禍的種子。

同樣的,對轉基因食物來說,在它端上餐桌之前,我們要知道轉基因作物和種植的土地之間,轉基因作物和土地中的蟲類,吃這些蟲子的鳥類,吃這些鳥的獸類之間的關係。轉基因食物對人體內細菌的影響,對人體髒腑的影響,對人類繁衍的影響,還有,外源基因轉入以後,作物本身內部原來的基因會做出怎樣的反應等等等等,而要搞清那麽多的問題,那些搞轉基因的分子生物學家或者已經無能為力,或者是不屑於為之。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他們偷偷摸摸地把轉基因的食物摻入了中國老百姓的食譜。

退一萬步來講,即使不牽涉經濟利益,饒毅柯貝他們隻是摸著大象屁股的那個盲人。那麽,眾所周知,“盲人摸象”的缺陷就是沒有整體的概念。這還是需要蔣高明,需要曹明華,更需要種植這些作物的農民,農民雖然不懂分子生物學,但他們掌握著第一手的資料,隻有通過這些人的幫助,才能使盲人們得到一個完整的大象的概念。

那麽,愷钜講這些和易學又有什麽關係呢?

這就要講到今天要說的主題——思維的層次了。

在《易話閑說(三)》中,愷钜講過《易經》研究的是多維空間,八八六十四卦,演繹了三十三維空間。

在剛才的敘述中,清楚地顯示出,以饒毅先生為代表的科學家,他們的思維是二維的,例如,他們一貫堅持的觀點,隻有分子生物學家,才有資格說轉基因,就是一對一,二維空間。

蔣高明,曹明華為代表的科學家,堅持要有聯係的看問題,堅持要把轉基因作物放到生態環境中去綜合考量,明顯的,這已經是三維空間的範疇了。

更重要的是,他們始終堅持,轉基因真正的後果,還需要時間的檢驗。沒有相當長時間的檢驗,就斷言轉基因無害是草率和不負責任的。由於引進了時間概念,毫無疑問,蔣高明,曹明華等人的思維,已經進入了四維空間。

就理解而言,二維空間是最容易理解的,說難聽點,連螞蟻都懂的。四維空間自然就複雜得多了。目前尖端科學的發展,已經達到了四維空間,但很多科學家的思維模式還是停留在二維的習慣性上麵,他們甚至抵觸三維空間的思維。

對於有些人還不能以四維來考慮問題,我們還必須給予適當的耐心和容忍。但對於某些明明應該具備這種能力,而故意胡攪蠻纏的,那隻能以別有用心來作判斷了。

就科學的發展來說,我們不能,也不可能僅僅停留在二維空間的層次。

現代科學發展到今天,人們已經開始反思我們過去的很多作為,同時也在思考著現代科學發展的方向。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很早就有了多維空間的概念。

且不說《易經》六十四卦三十三維空間,這說起來太複雜,愷钜舉個簡單一點的例子。

在中醫裏,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治未病”。

這個概念,對於方舟子之流習慣於二維思維的人來說,根本無法理解。這就好比人可以一眼看穿螞蟻要去哪裏,但螞蟻永遠也無法理解人的行為一樣,低維度對於高維度的思維,總是摸不著頭腦。

治未病,這裏有個時間概念,在病因已具,病還未成之時,醫生介入,給你把病治好。在這個時候治病,醫生不累——病未成型,容易治好;病人不費——病未成型,沒有,或者很少的醫療支出。這是多麽好的治病思路。

但方舟子說,這是騙人的,因為他沒有看到病在哪裏——典型的二維思維。

方舟子的意思,如果一個人生癌,在癌已經具備成型的條件,但還沒有生的時候,看到了也不能治,治就是騙人,一定要等到病人的癌已成型,然後醫生介入,一刀切下。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在為病人治病,治了什麽病,病人看得見摸得著,醫生絕對沒有騙人。

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真到了這個地步,那就晚了。接下去的事情,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化療,放療,大殮,火葬。

在《易話閑說(四)》中,愷钜從研究對象的角度,談過中西醫的區別:中醫的研究對象是活著的人,經絡,髒腑理論是中醫的基礎;西醫的研究對象是死去的人,人體解剖學是現代醫學的基礎。簡單的說,中醫研究人,西醫研究屍體。注意,是屍體不是人。

今天,愷钜再從思維的層次上,指出中西醫的區別:西醫,一病一法,二維空間;中醫,前瞻旁通治未病,四維空間。

從哪裏著手來衡量一門學問的高低?

愷钜以為,空間維度應該是其中的一個主要標誌!

中西醫高下優劣,是很明顯的。但你不要以為,中醫的“治未病”就是到頂點了。在《易經》的應用中,能在中醫“治未病”之前,就已預料到身體的薄弱環節在哪裏,那是比中醫更高層次的東西,是高於四維的多維空間在現實中的應用。

方舟子說,中醫騙人。

愷钜承認,有人借中醫之名騙人,但這不能證明中醫是騙人的,相反,這證明中醫是行之有效的。因為沒有名的品牌是沒有假貨的。這應該屬於常識的範疇。

其實,不僅中醫,寫書的人,也不乏騙人的人。就拿方舟子自己來說,他寫的書,如果說他100%是抄襲的,肯定有冤枉他的地方,但說他50%是抄襲的,那又漏掉了一大片。可是,我們總不能因為有人寫書抄襲剽竊,而認定所有的書都是抄來的。

《易經》中不僅有多維空間的模型,更有如何做人處事的教誨。饒毅方舟子都應該多學學《易經》,積善之家有餘慶。《易經》中多維空間的模型更有助其在科研上的取得成就。

現代科學下一個飛躍,必定是在多維空間上的突破!

敢問路在何方?

有道是,《易經》中,妙法無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