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愷钜——改命造運,廣結善緣

一個人的命,從出生那天起,從東向西而去;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姓氏與家譜血統

(2010-05-27 21:56:36) 下一個

 

  家譜與姓氏,曆來就是我國姓氏學中重要的內容之一。我國向來重視對自己過去曆史的回顧與反思,編撰有各種各樣的一家之史、一地之史和一國之史,其中的一家之史就是家譜。由於家譜是一家一姓的生命史,記錄著其發源、生息、繁衍的過程,是"純正血統的可靠藍本",因此,各家各姓都極為重視修撰譜牒。在家譜的修撰者看來,"夫族之有譜,所以序昭穆、考世係、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湖南《八甲灣吳氏譜序》)"管攝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風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延陵吳氏譜序》)"尊祖宗而聯族姓,承先啟後之謀,莫切於此"(《丹徒吳氏續修譜序》)

  其實,我國各家各姓向來重視對家譜的修撰。早在商代時,人們就已開始修撰譜牒,其中""的家譜還保留到今天。西周至戰國時,譜牒有了相當的發展,甚至朝廷也設立了專門掌管譜牒的官員,使其"定世係,辨昭穆"。兩漢時,一些著名的譜牒開始出現,其中如應劭的《土族篇》、潁川太守某的《聊氏萬姓譜》、以及揚雄的《家譜》等都享譽後世。魏晉南北朝更重譜牒,當時"人尚譜係之學,家藏譜係之書",朝廷舉人選官、社會婚喪嫁娶都要以譜牒為依據。隋唐之時,盡管社會對譜牒的重視程度不及此前,但譜牒之學仍有一定發展,當時編撰的《衣冠譜》、《開元譜》、《永泰譜》等依然影響重大。五代宋元以後,朝廷不再專門設立掌管譜牒的官員,、私家修譜之風異軍突起,到明清時幾乎發展到"家家有譜"的境地,譜牒之學又重新振興。各家各姓往往30年修譜一次,屆時全族上下熱鬧繁忙,洋溢著一派莊嚴喜悅之情,被認為是族中最重要的公共活動。

  譜牒的作用是"明世次,別親疏",也被當作一家一姓純正血統的可靠藍本。在我國,許多姓氏為了抬高自己的門第和郡望,習慣於拉名人作祖先,因此也就使血統本身的意義並非真的那麽確實可靠。如在古代,幾乎所有的開國君主都要偽造自己的世係,把自己的家族與以前的帝王將相聯係在一起。如三國時期曹魏的開創者曹操本是由夏侯氏人繼曹姓的,但仍自稱其先出自黃帝,而曹操之子曹植又說其先人姓姬,是周王室的後裔。後來,曹操孫魏明帝說曹氏是虞舜的後代,出自有虞氏。作為一國之君的曹氏,竟然如此三易其祖,說明他們自己已經不知道血統所出。又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自稱是楚太子建之子白公勝之後說,白公勝的兒子在他被殺後逃亡秦國,世代為將,如白乙丙即是其中一個。其裔孫白起為秦立過大功,受封為武安君,白氏從此大興。其實,白居易的這些自述也是無稽之談。因為白乙丙生活時代要早白公勝一百多年,不可能是白公勝的後代。

  我國古代許多家族強拉名人作祖先,其做法實際上是十分不科學的。因為我國姓氏的來源有多種多樣的途徑,發展過程中又經過離合演化,情況十分複雜。許多姓氏同姓不同宗,尤其是一些大姓,更是如此。如王姓是當今第一大姓,其主要來源今天可考者已多達數十種,其中有出自黃帝之後者;有王子比幹之後者,有虞舜之後者,有少數民族之後者;另有姬姓之王、子姓之王、媯姓之王、虜姓之王等。今天的王姓人雖然同姓王姓,由於曆史上來源不同,當然不可能有相同的血統(參見《中華姓氏通書·王姓》,海南出版社1993年版)。再如山東曲阜的孔姓,自孔子以來就有世代相連的世係,他們是孔子之後雖然勿庸置疑,但如果認為天下孔姓都與孔子有關則不合事實。從各種記載上可以得知,孔子的孔姓出自子姓,是春秋時宋國貴族孔父嘉之後,但當時衛國也有孔姓,源出姑姓;陳國有孔姓,源於媯姓;鄭國有孔姓,出自姬姓。這四支孔姓人後來都有子孫傳世,但由於隻有孔子一支地位最高,其他三支為了抬高自己,後來也都稱是孔子之後,隱瞞了自己的真實血統。特別是清代,全國孔姓與顏、曾、孟三姓聯合修譜,凡姓孔者都被認為是孔子的後代,使本與孔子無關的其他三支孔姓人的假冒身份獲得了正式的確認。從此,要想區分哪些人與孔子有關、哪些人與孔子無關就更加困難了。

  同姓不一定同血統,不僅從曆史上可以看出,而且還可以從遺傳學角度進行證明。我們假定一位姓王的男子與一位姓張的女子結婚,生下孩子,那麽在孩子身上,王姓血統隻占l2等。這個孩子長大了,再與姓李的女子結婚,生的孫子,王姓血統又遞降到14。孫子長大了再和姓劉的女子結婚,生下曾孫,王姓血統在他身上隻有l8。如此子生孫,孫生子,代代遞降,數千年後,所謂的血緣已經變成一個十分模糊的概念,真正的血緣也不過是"天文數字"罷了。因此,曆來在我國流傳甚廣的"萬代一係""某姓血統"等觀念,其實是很難經得起推敲的。

  所以說,要在今天的中國土地上找出一個自黃帝以來一直是100%純正血統的姓氏幾乎是不可能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