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愷钜——改命造運,廣結善緣

一個人的命,從出生那天起,從東向西而去;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圖騰是怎樣演化為姓名的

(2010-04-21 20:34:54) 下一個

 

圖騰是原始形態的姓名,即以物質形態而存在的姓名,但圖騰畢竟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姓名,亦即以文字形態存在的姓名。從圖騰到姓名的演變,經曆了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
  人類的命名係統作為一種社會結構象征係統,取決於社會組織方式的發展變化,人類社會組織的不同發展階段,形成了與之相應的不同的命名體係。我們可以大致把由圖騰到姓名的演變曆程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圖騰階段、符號階段和姓名階段。這三個階段分別對應於人類社會的三種組織形態,即氏族社會、部落社會和政治社會(國家)。
  美國人類學家摩爾根在其名著《古代社會》一書中指出,文明社會之前的人類社會組織形式經曆了四個階段,即氏族、胞族、部落、民族。他認為氏族是具有共同氏族名稱的血親集團,胞族是若幹氏族為了社會目的和宗教目的而結合成的一種集團,部落是同一種族的各個氏族按胞族組織結合而成的一種集團,民族則是在一個共同領域內聯合諸部落而形成一個氏族社會的集團。由於胞族和部落都是以親緣而非以地緣關係由氏族組合而成的社會集團,因此,它們兩者具有相似性,而與純粹以共同血緣結合起來的氏族和以地緣關係結合起來的民族有著鮮明的區別。因此,胞族和部落實際上可以歸為一個階段,可以將這一階段的社會組織形式通稱為部落。這樣,摩爾根的前文明人類社會組織四階段說可以歸並為三個階段,即氏族、部落和民族,實際上,摩爾根在其著作中亦常常把胞族和部落放在一起談。
  氏族、部落和民族是從人類起源之初到文明社會這一漫長的史前時期三種本質不同的人類組織形式。氏族是純粹由共同的血緣關係聯結而成的人類集團,其中的成員有一共同的祖先,有一共同的圖騰;部落則是由不同的氏族聯合而成的,部落的成員分屬不同氏族,他們雖有不同的祖先,有不同的血統,但他們相信他們之間仍有著一定的親近關係,他們甚至會為其各自的祖先虛構一共同的始祖,如中國夏代即是部落聯盟,據史書記載,夏代的許多氏族都是黃帝的後裔,這自然隻能是虛構的,在由不同氏族聯合而成的部落中,各個氏族的圖騰相互共存;民族作為一種人類組織形式已超越了自然血緣關係,不是共同的血統或始祖將不同的氏族結合在一起,而是由於他們共居一地,共同的經濟、貿易、軍事等方麵的利益將他們聯合起來,不同血統、不同語言、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們相與共處,組合為一個超血緣的人類群體。這時業已進入政治國家的範疇了,文字已經發展成熟,成為文明傳播和流布的重要手段。
  由氏族,經部落,到國家,人類的組織規模不斷擴大,其組織方式也日趨複雜,作為人類社會結構之象征體係的命名係統也隨之而嬗變演化。
  在原始氏族時期,氏族成員對圖騰奉若神明,他們認為圖騰就是他們的祖先,而他們就是圖騰動物或植物的後代,因此,他們直接用圖騰動物或植物的名字來稱呼和命名自己,熊氏族的人稱自己為熊,狼氏族的人稱自己為狼,他們甚至會認為自己就是熊或狼。《尚書·堯典》所謂"擊石拊石,百獸率舞",表明遠古時代的人們直接就將人之舞視為獸之舞,在他們的眼中,人即獸,獸即人,人與獸不分。於是,圖騰原本隻是人的象征或稱呼,卻因此而轉化為人的實質,即人因為將自己命名為圖騰動物或植物而變成了圖騰動物或植物。原始圖騰氏族的人們既然認為自己就是圖騰動物,因此他們就自然而然地按其圖騰動物的形象來打扮裝束自己,按動物的生活和行為習性來生活和行動。狼氏族的人可能真地會像狼一樣的凶狠和結群,熊氏族的人可能真地會像熊一樣地勇猛和笨拙,而狐狸氏族的人則會像狐狸一樣機敏和狡猾。圖騰動物的特征會滲透到人的行為方式中去,從而影響了人的品性,這一點已由文化人類學家的考察所證明了。萬物有靈論者根據這一現象,會說某一氏族的人之所以會選中某種動、植物為圖騰,是因為他們發現這種動物或植物身上有某些特點與其自身的某些品格特征相似。這種解釋實際上是一種自然主義的解釋,它認為人天生自然就會具有某種由圖騰所象征的品格特征。但是,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人是文化的造物,人的品格特征也是文化塑造的結果。因此,與萬物有靈論的解釋相反,不是由於人天生具有的某種品性使人選擇了某種具有此種品性的動物作為本氏族的圖騰,而正是圖騰這種文化象征物的特征塑造了氏族的品性。圖騰僅僅是一個標誌,一個象征物,但象征不僅是現實世界的反映,它還通過影響人們的意識和行為而反過來塑造世界。
  這一點也適應於一般意義上的人名。名字與被其命名的人之間並無本質上的聯係,也就是說,名字是隨意地約成俗定的。但是,僅僅在理論上說是如此,沒有哪個父母會隨便抓過一個字就用來作為自己孩子的名字,他們總是煞費苦心地為孩子取一個寓意美好的名字。因為,當一個男孩被命名為""時,他長大後或許果真會注意文、武雙修,從而成長為一個能文能武的有用之人;而當一個女孩被命名為""""時,她懂事後或許真地會把這些字眼的意蘊作為追求的理想,從而出落成一位嫻靜文雅的姑娘。--自然,文明社會中人的姓名與其品格之間關係已遠沒有原始氏族社會中人的圖騰與其品格之間的關係那樣密切了。
  部落是較氏族更高級的人類社會組織形式。相鄰而居的氏族由於其共同的種族、語言以及血統上的親緣關係等聯合為部落,部落中的各個氏族都有其各自的圖騰。千奇百怪的圖騰爭奇鬥妍、相映成趣。多種圖騰共處的情形導致了圖騰原本具有的神聖性和神秘性的淡化。在氏族時代,氏族成員無法將自己與圖騰物區分開來,人與獸(圖騰動物)渾然未分。但在部落社會中,各種不同的圖騰渾然雜處,而這些形形色色的圖騰卻對應於麵貌、品性大同小異的人,這一點很容易使部落社會的人們認識到人與圖騰的區別:人是人,圖騰是圖騰,圖騰僅僅是各個不同氏族的標誌。於是,圖騰恢複了其作為氏族或人群象征物的本來麵目,氏族社會所賦予圖騰物的神性靈光消失了,圖騰物不再是祖先,不再是親屬,圖騰與人之間的血緣關係如今隻存在於神話中,而不再會有人把它當真了。另一方麵,由於不同氏族在部落中相與雜處,各個氏族之間的區分和標識愈顯重要,因此,在部落社會中,圖騰的標識或徽誌作用被突現出來。圖騰不再是神,而隻是氏族標識自身並與其他氏族區別的符號。圖騰既然被主要作為標誌物,人們也就不必隻有用圖騰生物本身來標誌,任何能體現圖騰物形象特征的東西都可以充當圖騰的代用品,起到標誌物的作用。於是,此一時期的人們就用各種材料雕刻或繪製成圖騰的形象,如用木樁刻成的圖騰柱、用獸骨或石頭刻成的圖騰飾件、繪在房屋上的圖騰壁畫、陶器上的圖騰紋飾、圖騰紋身、圖騰麵具、銅器中的圖騰浮雕圖案等。總之,部落社會的圖騰被符號化、圖案化了,因此,我們不妨稱這一階段的圖騰為符號化圖騰。
  美洲印第安人社會被西方殖民者和人類學者發現時,大多尚處於部落社會階段,人們在那裏發現了形形色色的體現其圖騰形象的美術品和工藝品,尤其是圖騰柱,即刻有氏族圖騰物形象的木柱,更是印第安文明的一個鮮明特色。圖騰柱往往豎立在氏族聚居地的人口處或廣場上,以表示這是本氏族的領地,圖騰柱在這裏的徽識或符號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圖騰成了對領地、財產等占有權的標誌,而文明時代的姓氏又何嚐未曾充當土地和財產占有權的標識呢?中國古代姓氏來源中有"以地為氏"這一途徑,"以地為氏"實際上正反映了氏族對土地的占有,地名源自占有這片土地的氏族的姓氏。人類按其特定的社會結構塑造和劃分了自然資源,於是,自然資源也因此被按人類社會結構而命名,也有了人類的姓氏。直到今天,我國農村許多地方的村鎮、田地仍有大量以姓命名者,如梁家疃、張家灣、馬家河之類的村名、地名,它們正反映了姓氏與財產占有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實際上在部落社會就建立起來了。
  圖騰的符號化為圖騰演變為正式的姓氏架起了橋梁。世界上大多數民族最初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即以圖形表示意義的文字,它通過模仿事物的形象指謂此事物,而一旦這一繪畫形象被賦予讀音,它就成了文字,此即象形文字,漢字即是由象形文字發展而來的。
  隨著地緣意義上的民族發展起來,政治國家也就呼之欲出了,此時的社會組織結構更為複雜,規模更為龐大,政治事務也日漸紛繁,較之口頭語言更能可靠的保存信息並更為有效地傳播信息的書麵語言(文字)應運而生了。隨著文字的產生,人類社會就邁進了文明的門檻,而由符號化的圖騰演變為文字化的圖騰也就水到渠成,因為最初的文字原本就是脫胎於繪畫符號,文字化的圖騰,就是姓氏,人類最早的姓氏,必定是由圖騰蛻變而來的。
  殷商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政治國家,雖然其中還保存著不少部落社會的遺風,商代還是漢字成熟和開始大量使用的朝代,但商代的文字還保留著濃厚的繪畫特點,表明它是從繪畫符號中蛻變而來的。我們從商代文字中就能發現大量被古文字學家稱為"徽識"的文字。這些文字一般是刻在青銅器上,青銅器是商代貴族的重要財產,刻在青銅器上的徽識文即標明了這一器具的所有者,因此,所謂"徽識文",實際上就是家族或氏族的標誌,這些標誌許多是動物形象,如馬、魚、龍、鳳、係等,其圖騰色彩彰然可辨,它們顯然是由圖騰符號演變而來的文字,亦即姓氏。這些文字亦畫亦文,明顯地體現了由符號化圖騰到姓氏的演變之跡。不過,由於曆史久遠,今天的人們已經難以知曉那些文字究竟是代表的什麽古老的姓氏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